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红袍不为人知的秘密

“大红袍”源自武夷天心寺
天心寺,全名“天心永乐禅寺”,建于唐代,原名山心庵。


大红袍茶,本是天心寺僧人所种所制之茶,得名“大红袍”,与一位福建建阳籍士子有关。士子名丁显(1358年~1398年)字彦伟,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丁显入太学,十七年乡试中举,十八年礼部会试列第三。殿试由朱元璋亲自面试,御书提升丁显为状元。状元加身后,丁显获授翰林修撰。后因上疏论事言辞过于激烈,得罪朱元璋,被谪戍广西驯象卫,病死在广西任所。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震怒,说:“丁显年轻气盛,朕本意磨练,武将们为何不加监护,竟让他赍志而没?”遂将驯象卫的武将全部治罪。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丁显在赶考路上中暑,被天心庵僧人以茶入药加以治疗,得救后中状元。为报佛恩,状元以红袍披茶树,始有“大红袍”之名。“大红袍”能名扬京城,也有一段历史故事:永乐年间,明成祖以寻访张三丰为名,派胡潆踏遍名山大川寻找建文帝的踪迹。胡潆虽未在此寻到建文帝,但却品尝了天心庵僧人所制之茶,了解了举子报恩“大红袍”的故事,回京时,携天心庵之茶进贡皇上。永乐帝细品之后,赞不绝口,遂赐封天心寺茶为“大红袍”,降旨天心庵“精耕勤灌,嫩摘细制,世代相传,岁贡入京”。永乐帝同时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这两块圣旨碑至今仍保存在禅寺旧楼内。


关于“大红袍”的得名,还有多个版本,其中有个版本是这样说的:举子丁显,考中状元后,前来谢和尚,并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一天,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丁显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顿觉神清气爽,病一下子好了大半,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大红袍就成了贡茶。

还有一个版本也与皇家有关: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称为“大红袍”。还有人认为,是茶树发芽时嫩叶四周镶有红边,一眼望去红彤彤而得名。

涌泉寺是“大红袍”催生者?


福州鼓山涌泉寺地藏殿前,有块清朝同治年间石碑,碑的左侧刻记着同治年间涌泉寺收回了在武夷山天心岩的茶田,这意味着名震世界的武夷名茶——大红袍与涌泉寺有关系,它的左侧镌刻着一行字:“十二年取回崇安县天心岩茶山心池大和尚买樸头坵中侧内一亩二分茶田。”此碑立于同治十二年,即公元1873年。崇安县即为现今的武夷山。探寻天心寺与鼓山涌泉寺的渊源,是揭开鼓山涌泉寺拥有天心岩茶园的关键。探寻名茶大红袍与天心寺的关系,是继续探寻涌泉寺是否参与催生名茶“大红袍”的基础。

天心寺得名,与鼓山涌泉寺有关。



山心庵更名“天心庵”,源于扣冰和尚。扣冰和尚,俗姓翁,法号藻光,唐会昌四年(844年)生于崇安(今武夷山市)。受教儒家典籍,自幼一心向佛,13岁出家,苦修不惰。20岁始,云游四方,曾至鼓山涌泉寺,拜神宴为师。
唐乾符元年(874年),藻光到山心庵挂单修行,这年中秋之夜,月圆天心,藻光望月而豁然启悟,感叹道:“欲会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轮光处,何用捕形捉影于千岩万壑?以踏破芒履为耶?”

藻光和尚关心百姓疾苦,深得百姓喜好。晚年应闽王王审知之邀,以“勿多杀”教化闽王,被闽王尊为“国师”。后唐天成二年(928年)圆寂于福州,享年85岁。坐化后,肉身被争相供养,弥留十日后在鼓山火化,得五色舍利甚多,闽王以两个金瓶分装,施钱十万,分别在鼓山和武夷山建“瑞应宝塔”安放,并敕封藻光和尚为“妙觉通圣大师”。历宋、元、明、清诸朝,各代帝王均为其追封法号。后人为纪念藻光和尚,便把山心庵改名为“天心庵”。

天心寺曾是鼓山涌泉寺的下院,天心寺的鼎盛也与鼓山涌泉寺有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涌泉寺德容大和尚来到武夷山,担任天心寺住持,主持重建。德容大兴土木,广增庙宇,禅寺由此鼎盛,僧众近200人,渐成各地僧侣朝拜受戒的古圣道场。光绪帝御赐五爪龙青花画筒一个,帝师陈宝琛题写“福德因缘”匾额,至今珍藏。


在涌泉寺僧人看来,涌泉寺在天心寺下拥有茶田是极正常的事。至于这些茶田何时购得,同治年间收回的茶田是否涌泉寺在武夷山间茶田的全部?想解开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新的文物与史料的发现。

樸头坵是否就在九龙窠?

武夷九龙窠,为大红袍名茶的原生地。


九龙窠,指的是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九条龙,人们将之喻为游龙的窠穴,九龙窠两侧皆为茶园。

同治年间,涌泉寺收回的茶田就在天心岩茶山,樸头坵极有可能就位于九龙窠。当然,这还有赖于更多新史料、新文物的发现予以确证。

涌泉寺僧人也曾制“大红袍”?

无论同治十二年涌泉寺收回的是否就是九龙窠茶田,但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涌泉寺僧人曾在天心岩下种茶,二是涌泉寺僧人也曾贡献出名茶“大红袍”。


鼓山群岭之间的明清古茶园及鼓山僧人制作岩茶的历史,似乎可以佐证上述推断。

出了涌泉寺往东,在山间穿行7公里,就能发现古茶田,约有50余亩,这里的茶树树龄都在250年以上,最老的有300多岁。

鼓山半岩茶

鼓山半岩茶植根于有福之州石鼓名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

石鼓名山雄峙于福建省会福州的东郊,年逾亿年,身高千尺,雄秀神奇,驰名中外,因绝顶屴崱峰上有块直径盈尺的巨石,形状如鼓,传说每当风雨大作,有隆隆鼓声传出而得名。石鼓名山山高水长,群山环抱,万木障蔽,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层峦叠嶂,岩秀谷幽,佳气蓊郁,云雾缭绕,宛若神山仙苑,十分适宜名茶的种植与生长。

鼓山半岩茶因历史上茶园位于鼓山半山腰,且茶树倚岩生长而得名(福州方言“柏”谐音“bó”即附着之意,故又称“柏岩茶”)。其生长环境别具一格:半山别路出茶园,鸡犬桑麻自一村。磴险林深一径斜,半岩结屋还依树。“相传闽王创寺时,人有罪谪居于此,使之种茶,以供香积”(清乾隆《鼓山志》)。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名茶大省。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鼓山茶同“方山露芽”、“武夷茶”就被誉为名茶,列为贡茶。其中鼓山半岩茶曾为闽茶第一,闽王贡茶。历代闽王与高僧多有交流,并倡导“吃茶”之道,这是古代鼓山茶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至明清时期,一些士族与寺僧往来密切,进一步推动了鼓山茶的发展。17世纪末18世纪初,福州为中国茶叶出口最早的三个口岸之一(另为广州、泉州)。于是同期的鼓山茶种植面积扩展到凤池、茶洋山、鼓岭等地。历史上的鼓山半岩茶条索细短,汤色浅黄如雏鹅绒毛,初入口似觉平淡,回味则鲜爽甘醇。明清时期,鼓山半岩茶发展到鼎盛。清代黄任《鼓山志》载:“王敬美督学在闽,评鼓山茶为闽第一,武夷、清源不及也。”清周亮工的《闽小纪》则称:“鼓山半茶,色、香、风味当为闽中第一,不让虎丘、龙井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红袍的前世今生
红袍加身,千年武夷茶与世界的三次握手
岩茶之王大红袍
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
江南名茶—武夷大红袍
“中国十大名茶”之武夷岩茶的起源和品质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