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曲江文物鉴赏】南华禅寺古建筑(一)

曹溪门是南华(禅)寺之第一门山,始建年代不详。据《曹溪通志》载: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主持僧净琛修。以后历代均有重修。现在的第一门山,是按1965年原来格式于1986年改用水水泥钢筋结构重建。面宽22.4米,进深12.1米,高13.4米,方向南偏西30°,明间用两条方柱,砖墙到顶,重檐歇山顶,屋面用绿色琉璃瓦。柱头斗拱和转角斗拱均用一斗三升,脊吻及屋角翘起,均用蔓草式。正脊两端饰夔龙脊头,琉璃珠脊刹。两旁脊腰,各置一鳖鱼。门两侧塑有哼、哈两将。

五香亭、放生池

五香亭和放生池位于第一山门与第二山门之间。前左侧大樟树下为土地庙。据《曹溪通志》载:“自曹溪门内宝林罗汉三门夹道皆古树盘礡苍郁茂盛敞亏云日……”由此可知,原是林荫道,并无此亭、池。

现在的五香亭和放生池,是民国23年(1934年)虚云和尚修建南华(禅)寺是增建。佛教所称“五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觉香。

五香亭构筑于放生池中央,亭基从池底筑起,高约4米。亭为八角形,亭宽6米,每面宽6.1米,檐口高3.23米。琉璃瓦面,八垂脊,每脊翅起均饰卷草。顶端置葫芦亭刹,水泥钢筋结构。亭之南北两端筑桥,跨越池面,穿亭而过(原是木板桥,1962年改为水泥桥)。桥长:南17米、北17.6米、宽2.77米,通花栏杆,栏杆均用望柱。

宝林门

宝林门(即第二门山)位于放生池后。硬山顶结构,面宽22.5米、进深8.95米、高9米。中间为门道,门道宽4.9米,门道高3.55米,两旁各置一对石鼓。正脊正中饰有琉璃双龙戏珠,两旁饰古脊,檐下用出两个华拱,上托一斗三升。门楣置“宝林道场”匾额,门两侧有对联(见本章匾联节)。此门为民国23年(1934年)重建。

天王宝殿

天王宝殿始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明、清两朝曾四次重修。民国26年(1937)移建。建国后于1963年、1967年两次加固重修。

此殿面宽20.3米,进深17.9米,高12.5米,四柱五间。均用覆盆式柱础,两旁无廊,均与僧房连接。为二十四架椽,前用四乳,后用六乳,上覆绿色琉璃瓦面,单椽歇山顶。灰脊刹,蔓草式脊吻,两旁脊吻与脊刹间各置一琉璃鳌鱼两端式夔龙通花脊头。殿后中间出一垂花亭。

垂花亭的营造,与天王殿连接,用四柱(每角一柱)面宽6.6米、进深3.9米。单檐歇山顶,琉璃瓦面,前檐两旁各置一垂花,内有天花。殿内距入门9.45米处筑一屏墙,前后有龛。前龛为弥勒佛(1937年重塑),后龛为韦驮天将;两旁有四尊巨大的天王泥塑像,左边两尊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右边为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形态各异,庄严肃穆。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亦称三宝殿,初建于远大德十年(1306年)。明、清两代皆有重建。据《曹溪通志》载:“康熙六年,平藩重新兴建,绿瓦朱楹,金壁交光,掩映云日,视前制更加宏丽。”

民国23年(1934年),虚云和尚将该殿向东移位重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三次拨款加固重建。2007年经国家文物局同意,该殿落架维修,拆除殿内两条不合理水泥大梁,提升2米改用钢梁。

此殿为砖木结构。面宽七间34.2米,进深七间28.5米,殿高19.1米,重檐歇山顶。前后乳袱用七柱、二十六檩,柱头铺作为六铺作,三抄、无昂、偷心座,补间铺作用二朵。绿色琉璃瓦面,灰脊,蔓草脊吻。琉璃珠脊刹。格子窗棂。前后均用花格门。

大雄宝殿是南华(禅)寺古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一座。高大雄伟,结构严密,负荷均衡,壮观美丽。

大雄宝殿内有三尊大佛像。中间为释伽牟尼;西边是阿弥陀佛;东边是消灾延寿药师佛。故也称三宝殿。殿内四壁嵌塑的五百罗汉,容颜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充分显示出我国雕塑工匠的高超技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光孝寺掠影
慈胜寺三绝:元代建筑、五代石经幢,特别是元代壁画精美绝伦
河南开封:相国寺(国7)
上海南汇南山寺——新场古镇南山雪霁,七百银杏入三摩地
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龙门山,龙门寺
速看!寿圣寺关帝殿清代壁画高清美图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