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守艺 | 没有设计图纸的手工木船
2016-04-08 福建画报

广东靠山临海,自古古越人善水和使用舟楫,而同样靠山临海的福建,自古也以出色造船与航运而闻名。然而时代变迁,随着铁质船的出现,传统木质船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最后一艘三桅古式帆船(牵风船)“金华兴”号


2004年,中国最后一艘三桅古式帆船(牵风船)“金华兴”号被几位福建航海爱好者发现并以16万元卖给广东人,直至2008年忽然沉没而旋即被打捞,2013年再度沉没珠海,一艘船演绎了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吸引了许多眼球。而牵风船金华兴号离开大海之后的命运昭示两千多年的中国木帆船时代的终结。

但令人称奇的是这艘长26.63米,宽7.1米,桅杆高21.5米,排水量200吨,主帆重达一千多公斤的大船,吃水却还不到两米,所以可以在内湾浅滩作业停泊。


2008年7月7日夜到8日间,“金华兴”离奇沉没,在顺利打捞出水后,就立即被送往华南最大的木船修造厂珠海中富船厂开始大修,直到9月12日修好,历时近一个半月。2013年“金华兴”号再次沉没在珠海


有趣的是,2004年金华兴被卖掉之后,福建东山有一个做船模的人,在2014年初居然按照10:1的比例复制了一艘金华兴的船模,这人名叫孔炳煌。

孔炳煌是来自漳州东山的一名造船匠,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所从事的是古船模的复原工作,也就是东山海船钉造技术,俗称“钉船”,是福建东山岛一种建造木质海船的传统手工技艺。

东山岛著名船模师孔炳煌按照“金华兴”号牵风船10:1比例制作的牵风船模在东山岛风动石景区船模展示厅


孔炳煌出生于东山的造船世家。其祖父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在经营船寮造船,他的父亲孔定茂则是东山水产造船厂有名的造船师傅,孔炳煌在11岁那年就开始随父亲到船厂当学徒,苦学木船钉造技术。但是等到孔炳煌可以大展身手独立造船的时候,木帆船制造被铁壳船替代了,像福建沿海许多造船师傅一样,有的转行造铁壳机帆船,有的就造船模了。2005年,孔炳煌彻底关闭造船厂,潜心投入到古船模型的制造中。


孔炳煌在制作古战船船模



孔炳煌在加工牵风船模索路


福建海岸线曲折,处于寒暖流交错的海域,风向、风力都不稳定,夏、秋两季常有台风登陆,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对船只的造型、性能、结构、用料和建造工艺提出了特定的要求。也因此,福建沿海建造的船只工艺上乘,抗风浪能力强,“福船”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海船的主要船型。赶缯船曾是福船的代表船型,于1688年被清廷指定为水师主力战船。孔炳煌复制赶缯船船模耗时三个月,依据传统方法,竖龙骨、安装隔舱板、装钉船壳板、安装底梁、做甲板、钉船舷、竖桅杆、上漆,前前后后二十来道工序。

孔炳煌期待,有志于古帆船研究的年轻人能够来学习,他愿意传授技艺


后来,孔炳煌应邀参加了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发起的“清初赶缯船复原研究工程”,作为东山造船师傅小组的召集人,先后完成了“赶缯船”1号、2号、4号和8号共6艘的模型复原。几年来,他还复制了“牵风船”和“丹阳船”、“钓艚”等15艘航海古帆船模,先后获得了相关专家的肯定。他制出的“赶缯船”2号模型被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8号模型更是在2011年11 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亚太地区水下文化遗产学术大会上展出,获得好评。

按照“金华兴”号牵风船25:1比例制作的牵风船模在东山岛南门湾




同样在东山,还有一位复制古代船模的人叫吴添才。吴家造船也是四代传承,最早是晚清时期的曾祖父吴桂德。之后是祖父吴友、父亲吴九秋,直到吴添才,个个子承父业,以造船、修船养家糊口。吴添才13岁时跟着父亲在造船厂学艺,因为造木船不管大小全靠手工,所以得先练斧头劈柴和钻孔,吴添才很快就掌握了拼龙骨、装船体、灰工、上漆、张船帆等几乎全套技术,并且在14岁时就奔波在海边为人修造渔船了。


正在制作模型零部件的吴添才


吴添才做船模的初衷并不是为生计,而是为保存造船的技艺。铁壳船大行其道之后,再没有人来订做木帆船了,担心木船制造技艺失传,吴添才开始做船模。渐渐的也有人购买收藏船模,这才成为了一项生计。

吴添才造船模,绘制的图纸精准,线形、深度、宽度、长度、翘度及位置,都用特定的工具标注得十分精细


虽是仿真船模,但是制作的程序、方法和材料与大船无异,舷、舱、帆、舵、锚一个不少,不仅桅杆、船舵可以活动,船帆也可收放自如


这些年来,吴添才先后造出了大翘船、牵风船、福船、北船等十多种船模,作品曾入选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作品展、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保护展、闽台文化同根展等诸多展览,荣获第七届中国(莆田)海峡艺博会铜奖,并被中国水下船模研究所、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德化陶瓷博物馆、漳州市博物馆等收藏


东山海船钉造技术,它在悠久的造船发展史中,总结积累了船型、龙骨与船长、船长与船宽、船长与桅高等一整套独有的营造法则,并世代相传。船匠依靠这一套营造法,在没有任何设计图纸的情况下,建造各种木质海船。如今,该技术已经成为漳州市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 /  东文

图 / 崔建楠  广州日报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船还有出路吗?
中国日报 | 老船长王芳德立志打造湖湘船文化博物馆
船痴徐海林
舟山木船建造工艺
【海南行22】祖宗之海是南海
明代福船将成中国航博馆镇馆之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