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葡萄酒历史
2016-06-27 Wine品会

据考证我国在汉代(公元前206年)以前就已开始种植葡萄并有葡萄酒的生产了,司马迁著名的《史记》中首次记载了葡萄酒。

  1. 汉武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开始

    《史记·大宛列传》:“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记载汉武帝建元年间,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出使西域时(公元前138—前l19年)从大宛带回来开始葡萄种植和酿造。据《太平御览》,汉武帝时期,“离宫别观傍尽种蒲萄”,可见汉武帝对此事的重视,并且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恢复及葡萄酒文化的兴起

 到了魏晋及稍后的南北朝时期,葡萄酒的消费和生产恢复和发展。  当时的文献以及文人名士的诗词文赋中可以看出当时葡萄酒消费的情况,葡萄酒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流筵席上常饮的美酒,葡萄酒文化日渐兴起;

陆机在《饮酒乐》中写道:

蒲萄四时芳醇,琉璃千钟旧宾。

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

春风秋月恒好,欢醉日月言新。

3.唐代——灿烂的葡萄酒文化

这期间,由于疆土扩大,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贵族、文人名士的特权,老百姓也普遍饮酒。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不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饮酒。女人丰满是当时公认的美,女人醉酒更是一种美。唐明皇李隆基特别欣赏杨玉环醉韵残妆之美,常常戏称贵妃醉态为“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

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宋代——我国葡萄酒业发展的低潮期

经过战乱,真正的葡萄酒酿酒法在中土差不多已失传。除了从西域运来的葡萄酒外,中土自酿的葡萄酒,大体上都是按《北山酒经》上的葡萄与米混合后加曲的“蒲萄酒法”酿制的,且味道也不好。

5.元代——我国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

元朝的统治者十分喜爱马奶酒和葡萄酒,在政府重视情况下,元朝的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有了很大的发展。葡萄种植面积之大,地域之广,酿酒数量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当时,除了河西与陇右地区(即今宁夏、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并包括青海以东地区和新疆以东地区和新疆东部)大面积种植葡萄外,北方的山西、河南等地也是葡萄和葡萄酒的重要产地。

元朝统治者经常用葡萄酒宴请、赏赐王公大臣,还用于赏赐外国和外族使节。同时由于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酿造业的大发展,饮用葡萄酒不再是王公贵族的专利,平民百姓也饮用葡萄酒。

元散曲家张可久在《山中小隐》中写道:
“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条,一壶村酒话渔樵,望蓬莱缥缈。涨葡萄青溪春水流仙棹,靠团标穿空岩夜雪迷丹灶,碎芭蕉小庭秋树响风涛。先生醉了”

6、明、清朝、民国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低速发展时期

明朝是蒸馏酒、绍兴酒大发展的新时期,品种、产量都大大超过前世,而相比之下,葡萄酒不再有往日的风光。

清末民国初,葡萄酒不仅是王公、贵族的饮品,在一般社交场合以及酒馆里也都饮用。

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芝罘创办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并在烟台栽培葡萄。这是我国葡萄酒业经过二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后,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贮酒容器也从瓮改用橡木桶。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亲临张裕公司,题写了“品重醴泉”四字,给予很高的褒奖。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帝国主义的摧残,官僚资本的掠夺,我国的葡萄酒业难以生存,连赫赫有名的张裕葡萄酒公司也难以维持,于1948年公司宣告破产。

7、现代中国葡萄酒快速发展时期

2014年中国用于酿造葡萄酒的葡萄种植面积为79.9万公顷,超过79.2万公顷的法国跃居第二,西班牙以102.1万公顷居首位。随着经济增长,中国葡萄酒消费呈上升趋势。 中国有九大葡萄酒产区,其中大部分在北方地区,中部葡萄酒产区密集,其中银川产地和云南高原产地葡萄酒品质增长很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人文生活】葡萄酒在中国“古已有之”,应是“土酒”
你知道吗,原来在汉代祖先们就喝过葡萄酒了
葡萄酒与欧洲(下)
中国:悠久灿烂的葡萄酒文化
法国葡萄酒---1-小史
中国葡萄酒发展史(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