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中民居建筑瑰宝之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灵泉村图记兼访有莘国人文
原创 2016-10-05 宋渭涛 骊泉影像

秦腔牌子曲 李阳 - 中国民乐300首-9-草原上

曾于1996年隆冬路过陕西省合阳县看望一位财校同窗,尔后直到2013年仲夏,我先后两次远赴陕西省合阳县旅游采风,合阳县城变美了,高楼多了。合阳历史悠久,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封支子于莘(今合阳),称“有莘国”,简称莘国,上属雍州,人杰地灵,其中近代合阳人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深远的人物,另今有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合阳人雷珍民等名人雅士。

2013年7月到合阳县摄影采风,携摄友雨中风、65度等五人慕名走进了灵泉村,感受清末建筑瑰宝,同时拍荷花、远观苍鹭群、参观处女泉、提线木偶等,十分感谢合阳摄友、诗人红袖天香(金水)的热情款待;第二次是同年8月份是参加华商报美丽渭南摄影采风团,一行20余人先后来到处女泉景区、梁山、杨家庄绿园农业观光园和《白鹿原》的实景拍摄地同家庄南长益村等为期两天的采风活动,感受诗经文化,祭拜佛教重地,进一步了解了合阳的风土人情,以下我主要带您走进2013年12月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灵泉村。

一、灵泉村的名称由来

灵泉村在黄河西塬畔,村子取水困难,据说,早先村东南深沟内有一眼甘泉,极为灵验,因此得名灵泉村。村西北、东北、东南各有一座土山,分别叫寿山、禄山和福山。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大将党守素,陕西著名学者、陕西省政协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党晴梵的故里就在灵泉村。

二、灵泉村的基本构成

村庄分城内城外两部分,城内三面环沟(东西北),并修有城墙保卫村庄,内城残存的一段城墙据说是康熙年间修建,瓮城城墙时间不详。城门一共有三座,东西南各一座。除城门外,城墙为土制作,高处约7米高,厚半米到4米不等,周长约3000米。目前墙有倒塌断裂,南面瓮城城门及城墙尚完好。城内街道以东西为主,一共有两条南北街,四条东西巷道。城内建筑多为清末建筑风格,房屋高大,气宇轩昂。  


南面瓮城城门 ,2013


西城门,2013


 村道 ,2013

村民家,2013


 民居,2013

三、灵泉村-美丽的建筑瑰宝

从南城门走进灵泉村,南门瓮城内有三义庙一座,如今演变成人们演戏的戏楼,历史演变中遭破坏,许多石雕被毁坏,抚摸着石狮子,令人叹息。


 戏楼,2013

在朝北走,路西有一座坐西向东、飞檐斗拱的建筑,这便是党氏老祠堂。门口的八字墙上砖雕一副对联:“受姓西来,瓜緜椒衍;修祠东向,山峙河横。”上联说出了该村党姓的历史。据传该村党性祖先为西羌族。细致观看该祠堂的外观建筑,砖雕、木雕工艺精良、细腻,可窥当年工匠的手艺风采,也激励我辈努力去承担和继承这些精美手工艺术。 


党氏老祠堂,2013


民俗馆,2013

        灵泉村人善经商,其经商历史可上溯到明朝末年。至清末,灵泉四大商号:义聚合、义聚正、丰号等名噪一时,遍布西安、太原、汉口、广州、香港等地。财富的积累为大兴土木奠定了基础,于是灵泉村出现了一座座具有特色的明清民居,灵泉村民居大部分仿照北京四合院形式建筑。院落大门外有上马石、拴马桩。拴马桩在古代象征着主人的财富和地位。


 民居及拴马桩,2013

拴马桩,2013

我们走进了一家老旧的院子,迎着大门是刻在厦房山墙上的照壁,照壁有精美细致的砖雕图案-神龛(kān ),供奉神位、以及祖先牌位。破落的两边厦房,有一头牛在吃草,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木雕房檐。出了这家院子,西隔壁一家院子,大门竟然是一副牌匾做成,年代已久,字已经无法看清了。 


院子 ,2013

神龛(kān ),2013

神龛(kān ),2013

民居院子,2013

民居牌匾门,2013

民居,2013

民居,2013

民居,2013

民居,2013

民居,2013

走过巷道,回到主村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众多历史人为因素,村内的古建筑很大程度上都遭到了无法挽回的破坏,有许多都已经改造为这类新的水泥红砖建筑。 

现代建筑,2013

现代建筑,2013


现代建筑,2013

村道及现代建筑,2013


偶遇两位忙碌村民,停车留影,2013

走出西城门,西望新建的村子,回头看看东边新旧不一的老村,感怀不已。老村子那些清末建筑毕竟包含着我们祖先悠久的建筑艺术文化,有着众多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可供学习,有着众多建筑结构实例,要向全社会呼吁,呼吁有财力、有心境、有历史责任感的人士,来到我们陕西渭南合阳,走进我们的灵泉村,来保护我们的关中清末建筑瑰宝—灵泉村。


附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灵泉村相关资料,来自网络,摄影作品系本人创作:

一、交通:往返灵泉村很方便,飞机或者动车到西安,再走108国道到陕西渭南合阳县城,或者走京昆高速西禹段从西安2个小时就到合阳出口下到县城,再走县道305半个小时到合阳福山景区转盘西200米处小路,就可以通往灵泉村。

从陕西省西安市火车站

去合阳县灵泉村的参考路线图

二、附近景区:

1、洽川风景名胜区

中国黄河流域最大湖泊型湿地风景名胜区——洽川风景名胜区,位于灵泉村东6公里的黄河岸边,已与兵马俑、华山、黄河壶口瀑布形成陕西东北部神奇的旅游“金三角”。景区内的黄河湿地“万顷芦荡,千眼瀵泉,百种珍禽,十里荷塘,一条黄河”,自然风光十分迷人。诗经文化、黄河文化、古莘文化源远流长,帝喾、伊尹、太姒、大禹、达摩、子夏以及古有莘国等遗迹、遗址丰富,面积176平方公里。


伊人桥远眺洽川景区(数码接片),2013

伊人桥,2013

洽川景区,2013

洽川景区,2013


洽川景区渡口栈桥,2013

洽川景区大门口的骡马队在等待游客,2013

洽川景区湿地冲锋舟上的游客,2013

2、梁山

梁山地处合阳县西北,距县城20km,其东西蜿蜒约50km,北纵深约20km,平均海拔1300米,最高处磨镰峰海拔1543.8米,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数梁山乃历史名山,属黄龙山脉,因其东西横亘,远望形似屋梁机时得名。梁山千佛洞是陕西省内仅存的两处金代佛教石刻遗址之一,比陕北榆林的金代佛教石刻规模要大,洞前的崖面雕凿年代大致为唐代。

梁山远眺(数码接片),2013

        3、武帝山

        武帝山系梁山西峰,因峰顶建有汉武帝祠而得名。武帝祠现存献殿系民国初年重建,明万历四年所建献殿、正殿毁于火灾。1998年春,群众自发投工捐料,整修了南天门和献殿、重塑了武帝像,并对上山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武帝山翠柏苍苍,古柏极多。武帝祠东侧一株古柏,粗可几搂,远望如同蹲狮,故名"狮子柏"。

        4、魏长城遗址

        战国时期,合阳属魏西河之地,魏国所筑之长城遗址犹存。魏长城遗址位于县城以北15公里处梁山南麓,由西向东穿越皇甫庄、甘井和杨家庄三个乡镇的20多个自然村,长约20公里。西经大浴河入澄城县境,东入韩城市境。

        5、百良寿圣寺塔    

        百良寿圣寺塔位于合阳县城东北16.8公里处的百良中学校园内,俗称百良塔。塔建于晚唐,为密檐式方型多层砖构实心塔。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良塔共9级,高31.73米,每级四边出檐,檐仿宫殿结构,古朴典雅。除底层外,每级四角悬有风铃,清风许来,铃声入耳。塔顶方形,呈朝天升天状,取承受上天雨露之意。清康熙二年,在塔基底层加筑护墙,正南有门洞可通护墙顶端,洞额题"慈云洞天",洞下有清顺治戊戌进士王又旦所撰《重修寿圣寺浮图记》石碑。百良寿圣寺塔型造型玲珑秀气,是古代建筑中的杰作。

        6、南长益村明清古建筑群

        一部改编自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电影《白鹿原》,将陕西省合阳县同家庄镇南长益村搬上荧屏,让昔日不起眼的小村庄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明代的药王庙紧邻古村最南端,穿沟崖而过,庙宇小巧玲珑、巧夺天工、布局严谨,堪称“合阳一奇”,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变迁,蓝砖白灰的清水墙,明清风格的人字梁,沿袭老宅特色的屋顶脊砖雕记载了时间的流逝,为古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活化石”。

南长益村村道,2013

南长益村村道,2013

南长益村民居,2013

南长益村明代药王庙,2013

南长益村房屋砖雕,2013

南长益村房屋砖雕,2013

        7、历史传说之合阳八景

        今留有明孝宗时,县令赵维藩诗句如下:

       合阳八景之一:梁山暮雨 

        奕奕危峰入远空,万民仰止戴神功。 

        龙楸雾暗稀人迹,雁寒云连有路通。 

        禾黍原中风澹荡,松楸林外雨溟蒙。 

        为霖慰满三农望,报赛时闻社鼓咚。 

        合阳八景之二:光济晨钟     

        精蓝光济何时建,山及山及危楼一木支。

        追蠡迹傍寻古字,金鲸声里动朝曦。

        头陀睡足来参佛,亚旅耕勤出向窗。

        却忆五云缥缈处,每随鼍鼓促朝仪。

        合阳八景之三:夏阳晚渡 

        一派波澜一派愁,夕阳那复向山头。 

        孤帆起处风生诸,雨棹摇来月满舟。 

        雁宿寒芦秦野暝,人看烟村晋天愁。 

        穷途惨切凭谯慰,及岸前村问酒楼。 

        合阳八景之四:方山雨霁 

        斡旋造化拯民痍,雨足郊原霁景熙。 

        草木梦回新气象,峰峦洗却旧疮 

        云收大室僧初出,日照危巢鸟习飞。 

        仰止情深惭莫及,何当颂德树穹碑。 

        合阳八景之五:石室苍松 

        何年马踢寄行踪,石室名犹忆远公。 

        衣钵久随尘土暗,松杉不逐野花空。 

        九秋鹤唳中天月,几度猿啼午夜风。 

        独上谯楼遥入望,翠微偃蹇卧苍龙。 

        合阳八景之六:金泉烟柳 

        跃马南郊问古泉,满堤绿柳带轻烟。 

        汉宫移出三眠友,莘野流来一派贤。 

        影蘸晴波和日落,色更朝雨任风掀。 

        谁知混混生生妙,剩有离人别思牵。 

        合阳八景之七:秦城秋月 

        白帝荒域一望中,西楼仿佛见归鸿。 

        霜林晓醉迷红日,风木秋声荡碧空。 

        黯黯推云来谷口,凄凄带雨入郊洞。 

        惭无楚客如椽笔,极目伤悲兴未穷。 

        合阳八景之八:榆林晚钓 

        蓑笠相将坐钓矶,榆林影里独凄凄 。

        一竿明月和鱼上,两鬓轻风逐浪底。 

        寒雁冥飞知避弋,海鸥相狎为忘机。 

        世平主圣非难仕,养拙深藏任自迷。 

三、民俗:

1、合阳提线木偶戏

在洽川景区内,每天有免费的合阳提线木偶戏表演。线腔木偶戏是合阳特有的古老提线木偶戏。民间俗称“猴戏”、“线胡”或“小弦”,是传统的三大木偶戏之一。合阳线腔木偶戏剧种有500余本,最受欢迎的是“三厢”(《万宝箱》《西厢记》《囊哉装箱》)“二楼”(《谪仙楼》《鸳鸯楼》)等。它不仅是陕西地方戏的一枝奇葩,更是研究隋、唐文化及雕塑艺术对现代戏曲艺术影响的重要媒介。


洽川景区内戏楼,2013

洽川景区内戏楼合阳提线木偶戏

之猪八戒娶媳妇,2013

洽川景区内戏楼合阳提线木偶戏

之猪八戒娶媳妇,2013

洽川景区内戏楼合阳提线木偶戏

之猪八戒娶媳妇,2013

2、合阳面花

         面花在合阳又叫"花馍"、"花馒头",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也是艺术性极高的汉族传统艺术品。它既有可看的观赏性,又有可吃的实用性,久负盛名。

        合阳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面食是村民的主食。该县村民普遍有精制细做面花的传统风俗,在关中地区形成了自己的精细、色彩合阳面花鲜艳谐调、象征意义强等特色。面花艺术制作精巧,造型美观,民俗内涵丰富,婚庆、做寿、满月、祭祀等民间活动都有相应的面花。合阳县面花久负盛名,被列为"秦艺六绝"之一。 合阳县贺俭村妇女中的能人巧手特别多,在她们的手中白面可捏制成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上百个品种,被当地人誉为"面花村"。因而在1998年陕西省面花制作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合阳面花以婚俗面花最为精美而丰富。闺女出嫁娘家要送人物、鸟兽、鱼虫和花卉等形式的插花馄饨花馍。当新娘回娘家"住十"回婆家到十五天后,娘家要送各种样式的核核馍。在核核馍中,石榴、鱼和栆象征女性生殖器,鸡、胡桃和虎象征男性生殖器。岁时节日多送狮虎等样式的插花馍。

陕西省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非遗馆内的合阳面花,2016

陕西省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非遗馆内的合阳面花,2016

        3、合阳跳戏       

        合阳跳戏,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合阳跳戏又叫“跳调”、“调调戏”或“锣鼓杂戏”,是独存于合阳县的古老地方剧种,是伴随着狩猎、赛神、跳巫等民俗活动发展而形成的。跳戏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凿资料。从表演形式上看,应该说是继承了元代杂剧的风格,却又保留了古代傩舞的某些成分,与宋代的“队舞”也有些相似之处。“跳戏”属社戏性质,是真正的农民业余文娱活动。正月初一到初五,各社对敲锣鼓。初六到十二,自行组织广场跳;十三日,各社布置戏台,十四至十六进行“上台跳”,演出整本戏。跳戏剧目,为《三国》、《水浒》、《西游》、《封神》、《杨家将》等以武打见长的内容,也有如《玛瑙杯》一类的,称作“文跳”。跳本台词简洁,雅俗共赏,多为四句七言。没有唱腔,而用“说”和“吟”完成“唱”、“白”任务。演出时没有弦乐伴奏,只用大锣大鼓铙钹和唢呐。唢呐曲牌有数十种,应用于不同的场合。

        4、合阳社火---岱堡村的血故事

        合阳县岱堡村的“血故事”是古时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文化。表演前传承人要准备猪的肠子等一类血淋淋的实物,然后为表演者化妆。血故事的秘笈是由耍社火的民间老艺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血故事”所表演的都是民间的一些人文故事,有铡美案、杨家将等内容。耍社火时表演者在马车(现在一般是农用车)上依故事内容摆好架势,有两人、三人、多人一组的。等马车行驶到人群聚集处,炮手点燃手中的三眼铳,“轰 轰 轰”震耳欲聋的三声巨响,观看者眼前一片烟雾,这时表演者迅速卸妆,再按要求摆出下一个故事的场面。这样的表演称之为“当场变”,岱堡村的血社火是合阳县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当地饮食:

        1、踅面

  踅面是陕西省合阳县及渭南地区独有的,为当地人极为偏爱的风味小吃。踅面历史悠久,相传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 204 年),汉淮阴侯韩信在合阳黄河边的夏阳渡用木罂渡军活捉河东魏王豹时,为解决 10 万军士吃饭问题而发明此面。踅面可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方便面”,主成分是粗粮,做成面条后可即食,也可放置数日再食,是很好的降糖降脂保健方便食品。

   2、辣子豆腐

  合阳辣子豆腐流行于合阳县西南的路井、独店、孟庄一带。先把豆腐切块放入带调料的汤中煮20分钟;再煎好“哨子”。内容有油炸豆腐、萝卜丁、莲菜丁、肥肠等;再烧好猪油、清油相搀合的油泼辣子,只取上部辣子油备用。吃时先舀豆腐,再搭梢子,最后淋上辣子油,味美可口,有“宁吃一碗辣子豆腐,不吃十碗席”之说。

        3、羊肉餬饽

  合阳黑池镇的羊肉餬饽曾被誉为关中四大名吃之一。餬饽有油水厚、味道美、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的特点,过去曾有“宁吃一盘餬饽、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谚,可见其受群众欢迎的程度。美食家评论说:“黑池羊肉餬饽肉肥的不腻,瘦的不柴,饼筋而不皮,软而不粘,香气持久,鲜美适口,回味绵长。羊肉餬饽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其为热性,温中暖胃,常食能治胃寒、腹脘胀疼下泄,对伤寒、感冒、咳嗽亦有一定疗效,是老年人的滋补佳品。

        4、合阳十三花碟

  十碗席是吃饭的菜,十三花是喝酒的凉菜,是合阳最隆重的礼节,在客人入席前已经摆好。中间是一个满洲碟子,由油炸豆腐丝、莲菜片、肉丝、粉条、醋熘白菜等组成;周围摆上四肉(排骨、肝片、头肉、耳片等)、四海(鹿角、发菜、树华、虾仁等),加上四个油炸豆(现在改成小糕点)。当然内容亦随家庭经济调换。有专家称为是合阳民间的满汉全席。

五、名优特产:

1、九眼莲

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红莲和白莲皆有。合阳的莲菜有九个孔眼,环状排列,故称“九眼莲”,九眼莲节长尺半,洁白如玉,胖若儿腿,手感沉实,切开九眼,薄如纸翼,生吃熟食,入口无丝,脆嫩香甜,鲜美爽口;荷叶包裹食品,清香扑鼻,保鲜耐储。九眼莲盛产于合阳县洽川、温泉河上游,驰名关中一带。

2、北雷红薯

红薯营养十分丰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可以防治便秘,增强生理活性。红薯还富含维生素A,可治疗眼疾并具防癌、抗癌之功效。合阳东南部的黄土高原,特别适宜栽植红薯。即使在外地表现很一般的红薯品种,在这里栽植几年后,也会变得甘甜可口。

3、红提葡萄

果实特大穗,特大粒,果粒差生紧,果皮中厚,外观色泽紫红,鲜亮晶莹,果肉脆硬,能切成薄片,口味极佳。合阳县大部分红地球葡萄生长发育要求,属最佳适生地区。

4、黑乌鲤

  黑乌鲤,又名乌鲤。鲤鱼中极为珍稀的硬骨鱼科,属野生鱼类。鱼体呈圆筒形,青褐色,体具三纵行黑色斑纹,口大、牙尖,咽头上方具有一宽大鲤上腔,能呼吸空气,栖息在淡水温水底层。生性凶猛,捕食其它的鱼类,故称淡水养殖的“黑客”。肉鲜美。食前两天用温淡水养殖,除腥去泥,然后宰杀去血,经过纹花、腌制等三十二道工艺制成。成品色泽红亮,入口咸鲜、微辣、肉嫩光滑,肥而不腻,具有强体健脾、滋阴补肾和调节人体机理、增强免疫力之功效,可谓是:合阳瀵泉独产,陕菜极品。

六、摄影器材

拍摄灵泉村最好2相机2镜头,一个超广镜头拍摄建筑外观,建议10-20镜头;一个70-200拍摄建筑局部和人物特写。文中照片全部是宾得K10D和K5相机,宾得DA14镜头拍摄外观,宾得FA100-300PZ拍摄局部特写。

七、其他提示

夏季是去灵泉村的最好季节,临近黄河,可以去消夏、游泳,尚荷。洽川的蚊子特别多,注意带足蚊香。

洽川景区大门西南池塘的荷花,2013

洽川景区的蜻蜓,2013

合阳县天合园广场夜景,2013

合阳绿园生态农业园,2013

八、花絮

我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灵泉村采写的摄影作品、文章部分刊登在2013年8月21日13版人民摄影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阳 黄河湿地之美 诗经文化之源
处女泉游记
为什莫行不在百家姓中?
陕西省合阳县历史大事记
每日一星|李立科:麦浪里的金色传奇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