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家讲坛 ▏王文清:中国白酒的前生今世
2017-02-24 王文清 红高粱名酒论坛


专 注 行 业 发 展      致 力 名 酒 传 播

签名售书

▲签名售书

王文清

山西太原人,文化学者,文史作家,酒史专家。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山西省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山西晋商书画院副秘书长,晋商杂志执行主编,国家级报刊特约撰稿人,部级劳动模范,汾酒文化传承人……。

著作:《汾酒史话》之《旨酒长源》《白酒祖庭》《清香风骨》三部曲,《汾酒源流·麯水清香》等重量级专业著作,以及即将出版的《老陈醋史话》。

▲《汾酒史话》三部曲

中国文化讲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杯酒就是粮食的魂魄,其中凝聚着多少中国人的态度,我们看到过在祭祀大典上,中国人无论面对祖先,还是面对生杀和未来,都会用一杯一杯的美酒祭告天地。如果说,西方的酒神文化是以水果酒轻盈的香气和饱满的热情来祭祀天神,那么,中国的粮食酒,就是以这样一种深沉、透彻的魂魄去回馈天地。

白酒几乎伴随了中国人一生的成长。出生、上学、婚嫁、迎送、喜悦、悲伤……这一生要喝多少酒?一生如此,一年也是如此,春节要喝屠苏酒,端午节要喝菖蒲酒,中秋节要喝桂花酒,冬至,也要“饺子就酒”。所以,白酒是对大自然的敬畏。白酒伴随了中国人一生的成长。白酒是一面关照人性的镜子。白酒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诗情。 



▲《文源讲坛》讲述“白酒的前世今生”

 探源,白酒的传说 

酒这一灵物,自古流传下来了很多传说,而系统整理有如下几种。

其一、酒祖说。“古代,人们经常将酒祖归于某个影响非常大的人物。久而久之,酒的始祖之说便成为正统。但不论众说纷纭的酒祖之说能否真实考证,这些观点为中国酒文化增添了几抹传奇色彩,也正说明了酒文化的深远历史。”

其二、黄帝造酒说。传说人们在黄帝时代已开始酿酒。江统(晋朝)著《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上皇”应指三皇之黄帝。本草纲目集解》中,“《本草》已著酒名,《素问》亦有酒浆,则酒自黄帝始。”《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记载了黄帝与岐伯对话:黄帝问: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则完,稻薪则坚。张岱(明朝)《在夜航船》中也有“黄帝始做醴”的记载。

其三、仪狄造酒说。传说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世本》记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战国策》:“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还有一种说法“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

其四:杜康酿酒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行业酒神而论,杜康当仁不让。《说文解字》解释道,“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说文解字》在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

其五、汾阳杏花村的美丽传说。“杏花坞里杏花仙”王母娘娘瑶池的杏花仙子因不甘王母责罚,偷偷下凡。见杏花坞的乡亲们遇到困难,便用发酵的杏子酿出美酒,解众人之急。传说里的杏花坞即指现在的汾阳杏花村。

其六、八槐街上醉八仙。在杏花村一年一度的“花酒会”上,八洞神仙云游至此。八仙醉在杏花村,热闹非常。临走,吕洞宾提议,八仙每人种槐树一株。从此,这条街上八槐见长,枝繁叶茂,密树浓荫,人称“洞宾槐”。这条街就被称作“八槐街”。

 白酒的产生 

1982年出土于汾阳杏花村仰韶文化遗址的小口尖底瓮,距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酿酒器之一。山西人工谷物酒的出现,是人类酿酒史上继人工果酒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进入魏晋,中国最先进的酿造技术,是山西的桑落酒技术,从魏晋时,山西桑落酒和桑落酒酿造技术就传播到全国各地,担当起中国酒界老大的地位。

南北朝北齐时,山西的汾清酒成为皇室用酒,并被当时的皇帝武成帝推荐到现在河南河北交界的邺都。

“二十四史”之一的《北齐书》载:“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汾清酒是今天汾酒的前身,汾酒是载入“二十四史”的唯一国家名酒。

自唐代始,山西出现了一种酒,叫干和酒。

当时,为了提高酒精的度数,在拌料时将用水量减至最少,将液态酒醅变革为固态酒醅,只要酒醅不松散即可,也就是干料搅拌,山西人将搅拌叫“和”,当时的酒工都没文化,人称“糟腿子”,就把做法称酒名称干和酒。至今,全国一些有历史的酒的名字都很普通都很土,把做法叫酒名,如二锅头,把原料做酒名,如五粮液,把地名做酒名,如汾酒,茅台、泸州大曲。

由于用干和制法的酒醅用水量极少,无法压榨取酒,酒工从道士们炼丹提炼水银、花露水的蒸馏器得到启发,酒精也可以利用蒸馏汽化提取出来,于是将蒸馏器率先引入制酒业,蒸馏酸败了的黄酒和发酵成熟的酒醅。因酒精比水提前汽化,激化的酒精遇冷凝结成露流出,就成了酒精度极高的酒。从黄酒的10度,成为白酒的70度。需要说明的是,白酒出现了,但当时还不叫白酒,叫烧酒,露酒,火酒、汗酒、滴酒、细酒。进入清末民国,区别于洋酒,称土酒。

唐代时,因干和酒的酒质有了保证,长途运送或长期保存不再酸败,以致干和酒在全国的销量大长,口碑更好。但此时,干和、蒸馏这两项技术还未在全国大规模传播,各地还没有掌握这种技术,以致山西干和酒,就更神秘了。

干和酒的制法是对汾清酒技术的伟大变革,也是山西对中国酒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在中国酒业发展中有划时代的意义。

山西干和酒在唐代时开始,在中国最早使用蒸馏技术,距今有1200余年历史,是中国蒸馏白酒的源头。比明代李时珍的“元代说”早了400年。

 白酒的传播 

形成于明代初年,盛行长达5个世纪的山西商人,被后人称为“晋商”。正是在晋商的推动下,才使得山西汾酒走向全国,在白酒流派繁衍和传播中成为各地酿酒文化的源头。

晋商通过三条路径的白酒推广,促成了如今主流香型的成型。

路径一:“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可以看出香型的变化规律,正是从清香至凤香,从浓香至酱香的逐渐过渡,这是山西酿酒技术在传播过程中根据地域文化而变化的。

路径二:“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可以看出,这一条线路的传播,随着地域文化融入了江南的“柔绵”风格。

路径三:“山西——河北——山东——天津——北京——内蒙古——东北三省”。这一条线路的传播,形成了北方地区“老白干”香型的风格

汾酒作为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传承中国白酒文化的火炬手、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见证中国白酒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汾酒是中国酒魂当之无愧。随着汾酒“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汾酒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和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探讨万里茶路上的白酒文化

 理性饮酒,健康饮酒 

“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来后悔!”这是过量饮酒最真实的写照。然而,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几千年中国文明史的一个缩影,是以液态方式承载并综合反映政治、经济、军事、外资、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

所以要适量饮酒、理性饮酒。形象地比喻,酒进入人体以后,就像遇到红绿灯一样。

▲在晋商与汾酒高峰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当汽车(酒精)进入道路(体内)后,遇到第一个红绿灯(第一种酶——乙醇脱氢酶),这个路口红灯时间短,绿灯时间长,几乎不用等待就可以通过,然后遇到第二个红绿灯(第二种酶——乙醛脱氢酶),但是第二个路口红灯时间长,绿灯时间短,通过缓慢。一旦遇到早高峰、晚高峰(大量饮酒)时,大量汽车通过第一个路口,但是在第二个路口形成大量拥堵,超过道路承载能力,于是就出现了“脸红”。

现代众多的酒宴已经变成了一种喝酒的负担,是时候倡导大家理性饮酒、健康饮酒的观念了。

早在古时,酒就被赋予了很多种功能和用途,一是祭祀,二是宴请,三是庆功犒赏、会盟结社,四是寿庆婚宴,五是用作药剂治病、解毒或当做健身补品,六是用作调料除膻去腥,其中绝大部分至今仍被人们沿用。

但古人喝酒极为讲究,讲究酒德和酒礼。早在周朝时,就曾经专门颁发中国第一部禁酒令《酒诰》,要求有官守、有职业者只能在祭祀时饮酒,但也不能超量,更不能喝醉。

▲同著名作家、《白银谷》作者成一先生在杏花村

而在明朝时,人们认为喝酒本身并无过错,关键是“有所禁而不淫”,因此,他们顺理成章地强调饮酒方式的重要性,顺性、适量等恰当的饮酒方式,可以升华人们的感情,避免出现不理智的举动。

不仅如此,古人对饮酒的对酒之人、时间、场合和方式等都很讲究,认为最好的喝酒之人,应该是风度高雅、性情豪爽、直率的知己故交,最佳的饮酒场所是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平畴、名山、荷亭等地,而最佳的饮酒时节是清秋、新绿雨、雨霁、积雪、新月、晚凉等最富诗情画意之时。

而众多名闻遐迩的诗词歌赋往往就出现在酒后的依韵赋诗中。所以古人曾感慨:饮酒,非饮食之事,乃文化之事也。

现在人们都在提倡健康饮酒,那么,什么是健康饮酒呢?

其实少喝酒,喝好酒,这种方式就是健康饮酒。也就是要适量饮酒、适时饮酒、适人饮酒、适度饮酒、适次饮酒、适式饮酒、适类饮酒、适品饮酒、适境饮酒。倡导健康饮酒是所有酒业人的责任,我们要让营造中国白酒的饮酒新常态,即“每天喝一点,少喝点,喝好点”,营造健康、高雅、文明、科学饮酒的美好氛围。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访学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访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杏晋斋酒业有限公司 山西晋诚恩贸易有限公司
《汾酒史话》连载之一
汾酒与茅台“国酒”之争
中国著名酒厂盘点(4)----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老家头条付酬第一发——张石山一气呵成的《汾酒赋》
【闲话白酒第五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