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经言 | 音乐理论类译著概览(一)
2017-03-20 金经言 星海学报

点击上方“星海学报”,关注我们

原文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金经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译审,主要从事德语音乐文献翻译、外国音乐社会学史和音乐学术信息的研究。

摘 要

文章作者曾于20多年前对1949—1992年间我国的音乐文献翻译工作做过综述,本文现再对1993—2015年间我国内陆的音乐理论类译著作一概述,统计了相关译著380余部,并以“丛书所收各种译著”和“各学科主要译著”两部分对其中200多部译著作内容简介,为读者提供了巨量信息,是一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翻译;译著;音乐理论;音乐文献

    

笔者曾就我国内陆的音乐文献翻译工作(1949—1992)写过两篇概述,时光茬再,转眼间过去了20多年。现对1993年以后出版的音乐理论类译著作一粗略统计和概述。

1949—1992年的43年间,我国内陆共翻译出版了音乐文献类译著约700种,其中技术理论和普及性的传记欣赏类译著约占总数80 %,基础理论方面的译著约占20 % 。

1993—2015年的23年间,我国内陆共翻译出版了音乐理论类译著约380余种。因未包括大量作曲、配器、演唱、演奏方面的教程教材以及访谈录等方面的译著,所以,在这380余种译著中,基础理论类译著约占全部统计数的三分之一,余为普及性读物和欣赏类译著。

在这380种译著中,根据英语(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主要是美国)翻译的有214种,约占56%,根据德语(包括德国、奥地利等)翻译的90种,约占24 %,根据日语翻译的22种,约占6%,另据法(12种)、俄(8种)、意(4种)、韩(4种)及匈、波、西等语种(含语种来源不明者)翻译的50余种,约占14%左右。这些译著由370余位译者翻译完成。

与前40多年的情况相比,有更多的出版社(近100家)加入了出版音乐译著的队伍,除了音乐、艺术和文史类出版社外,各地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的出版社和各地人民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少儿出版社,甚至连长安、中信、旅游、纺织、轻工业和机械工业这类出版社也出版音乐类译著。

在统计的音乐译著中,基础理论类译著比重较大,其中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学科受到最大关注。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治疗等学科的译著数量也不少。

1993年以来,音乐理论类译著出版工作的最大特点是部分音乐院校或研究机构与出版社合作(也有出版社独自组织社会力量)推出的各类译丛。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阶段涉及音乐理论译著的译丛或丛书近三十种之多,规模较大的有以下十种:《 20世纪西方音乐学名著译丛》《上音译丛》《西方音乐人类学经典著作译丛》《六点译丛》《外国音乐学术经典译著文库》《西方音乐理论名著译丛》《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俄耳甫斯音乐译丛》《音乐教育理论精选译丛》《 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

此外,《音乐名著译丛》《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经典译丛》《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译丛》《音乐教育前沿理论研究丛书》《音乐教育学理论丛书》《西方音乐教育译丛》《大艺术小玩家系列之幼儿音乐教育丛书》《世界音乐经典系列》《音乐经典文丛》《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丛书》《东方编译所译丛》《大美译丛》《商务印书馆海外汉学书系》等十四种丛书,或规模很小(大多仅一二种译著问世),或规模虽不小,但收录的音乐译著仅一二种。

另外还有三种特殊的丛书:《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和翻译的《音乐小百科》。

以上各丛书所收著作大多以某一学科为主,其丛书标题亦已标示其所属学科,但也有个别丛书,标以“名著”或“学术经典”等名,实则兼收了几个学科的著作(论述时,同一学科的译著一般以出版年代先后为序)。

为叙述方便,本文先介绍各丛书所收译著,后再分别概述各学科的其余主要译著。

第一部分  丛书所收各种译著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与湖南文艺出版社合作推出《20世纪西方音乐学名著译丛》

该译丛计划“在若干年内,翻译出版一批国际上有影响、学术上有定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音乐学名著。”计划第一批出书十种,“其作者大都是国际音乐学界的知名学者……,而且尽量选择他们较近期的著述,其中既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也有九十年代的,以期为中国的音乐学家们提供较新的学术信息。”目前已面世的有8种,其中5种是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史学各1种。

2005年,该丛书第一种——恩里科·福比尼(Enrico Fubini)的《西方音乐美学史》(修子建译)面世,该书详细介绍了从荷马以及早期的音乐神话,经过扎尔林诺及其关于和声的新概念,直到莱布尼茨及其对于感觉和理性的调和的历史。

第二年,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s)的《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尹耀勤译)出版。卡尔·达尔豪斯是德国著名音乐学家,也是二战后推动音乐学发展的主要人物之一,写有专著二十余种,论文数百篇,该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国际学界颇有影响。本书共有七章。达尔豪斯在前两章中对当时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和音乐美学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存在的合理性和矛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人们根据毕达格拉斯——柏拉图传统将音乐定义为“发声的数字”,同时主宰着音乐观的情绪论在这一时期以其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存在着。作者还认为,古典美学与霍夫曼的浪漫形而上学相联系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学的自律性思想,这种自律性将卡尔·菲力普·莫里茨、古典音乐美学和路德维希·蒂克、E.T.  A.霍夫曼的浪漫主义,甚至爱德华·汉斯立克的实证主义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时期许多美学家在音乐观念上的矛盾是当时音乐美学状况的体现。

2007年、2010年和2011年又先后出版了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eies)的《音乐的意义与表现》(宋瑾等译)、彼得·基维(Peter Kivy)的《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徐红媛等译)和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eies)的《音乐哲学的论题》(湛蕾译)。前者主要包括音乐和语言、音乐与绘画、音乐与符号、作曲家与听众的感情、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对音乐表现的反应等几个部分;中者分为三个部分,前四章解释论题并且涉及一些前辈们的研究成果,第五、第六、第七章包含主要论点,涉及音乐欣赏、音乐理解及其相互的联系,第八、第九章提出了音乐与情感这一问题,最后一章作为全书的总结;后者收录了四类论文,包括关于音乐作品的本质、关于音乐表演的本质与其表演之间的关系、关于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关于音乐的接受与理解等问题。

其余三种分别是多纳德·霍杰斯(Donald A.  Hodges)主编的《音乐心理学手册》(刘沛、任恺译,2006年)、伊沃·苏皮契奇(Ivo Supicic《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周耀群译,2005年)和埃格布雷希特(Hans Heinrich Eggebrecht,  1919—1999)的《西方音乐》(刘经树译,2005年)。前者详细阐述了人的音乐性、物理学的和心理声学的基本过程、听觉和音乐知觉、音乐之声的认知组织等问题。《社会中的音乐》一书的第一部分论及音乐社会学的批评哲学,包括对这种新学科的观察,第二部分依据第一部分获得的结果对一些音乐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西方音乐》则是德国著名音乐学家埃格布雷希特的代表作之一,也可谓作者一生音乐学研究的总集,它不是一般(通史)意义上的原因史,而是挑选了作者研究过的一些题目,分时期阐述了西方音乐的历史,各章标题分别为九至十一世纪、十二世纪、巴黎圣母院时期与十三世纪古艺术、十四世纪、十五和十六世纪的早期近代音乐、巴洛克、古典、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在这些音乐史叙述之间,作者还撰写了14节“反思”,用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系统音乐学反思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该书代表了德国20世纪阐释学传统的音乐学研究水准,以作者主体(“我”)阐述了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过程,并以此为出发点,向传统音乐史学的客观原则挑战。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上音译丛》(杨立青主编)

该译丛已面世译著6种,其中3种由杨燕迪翻译,《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 2006年,2014年修订版)和《音乐史学原理》( 2006年,2014年再版)是上面提到的德国著名学者达尔豪斯的主要著作。作者通过《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对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中的一些重要观念和问题进行了扼要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诊释,以历史的音乐观念入手,史论互证,并带有明确的当下视角和个人创见。书中主要涉及音乐美学的学科起源和内涵,音乐作品的本质和特性,浪漫主义的音乐观念,歌剧的改革及其理论前提,审美直觉与历史知识的辩证关系,音乐现象学及音乐批评标准等问题。《音乐史学原理》则是作者以“德国式的哲学思辨”方法,对音乐史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者以“艺术”和“历史”之间的调解和平衡为中心论题,详尽探讨了音乐史的事实、音乐史的连续性、历史与传统、历史理解与诊释、历史判断的价值立场、自律性美学观念对音乐史写作的影响、结构性音乐史、音乐接受史等多方面的史学理论问题。

杨燕迪翻译的另一书是美国学者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的《作为戏剧的歌剧》,该书于1956年在美国初版后,随即被学术界、音乐界公认是歌剧研究中的一部里程碑著作,多年来在西方国家畅销不衰。作者结合运用戏剧批评、历史研究和音乐分析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但触及歌剧的深层美学理论,而且涉及非常具体的戏剧与音乐课题。作者对多部经典歌剧进行多方位的解剖和多维度的解释,从而扩展了读者的历史视野,引导读者以全新视角重新认识熟悉的艺术作品,并启发读者思考歌剧这种特殊艺术品种的精髓。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Igor Fy.  Stravinsky)的《音乐诗学六讲》(姜蕾译,2008年,2014年修订版)则是作者以“音乐诗学”为题所做的六次讲座的文稿整理而成。本书从一位作曲家的角度,结合个人创作实践和亲身体验,以辩论者的姿态现身说法,将创作者个人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阐明了作者对音乐本质核心价值的理解,剖析了音乐创作中核心环节的把握和取舍,并对创作与传承,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独立与结合,社会价值体系与音乐自身的价值规律之间的分合等一系列美学问题作出了深刻而直自的阐述。该书篇幅虽小,但内容充实、视角独特、言辞洗练。

瓦尔特·基泽勒( Walter Gieseler)的《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杨立青译,2006年)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瓦尔特·基泽勒的主要著作之一,作者从西方当代音乐各个创作流派不同的文化——人文背景及音乐传承关系出发,以历史的眼光和尽可能客观的态度,对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当代音乐中和声思维发展的脉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梳理,对20世纪上半叶和声领域的主要倾向(自由无调性、印象主义和扩展的调性)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介和总结,并有所侧重地对20世纪下半叶60—90年代以多元化为特征的创作思潮中反映出来的各类和声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还包括对当代音乐中若干新的和声观念(如音块、和声场、音响轴等)的解析以及新的和声技法(如频谱音乐、微分音程音乐以及各类模式化写法)的介绍。

莉迪娅·戈尔(Lydia Goehr)的《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音乐哲学论稿》(罗东晖译,2008年)一书综合了哲学和历史这两种研究方法,回答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和交响曲这一形式自身有何不同及音乐家忠于其演奏的作品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并考查了19世纪古典音乐实践背后隐含的各种概念和假定,描述了作品概念如何界定我们今天认为与古典音乐相关的各种标准、预设和行为模式。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西方音乐人类学经典著作译丛》(洛秦主编)

该译丛被列入上海音乐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并得到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资助,目前已出版有如下8种:

露丝·索莉(Ruth A.  Solie)编《音乐学与差异:音乐研究中的社会性别和性》(谢钟浩译,2011年)一书,包括露丝·索莉教授在内的16位美国和加拿大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音乐学理论和音乐文化语境中与社会性别和性有关的、无所不在的差异,涉及的学科包括民族音乐学、音乐历史学、女性主义研究、社会性别研究等。

《世纪之交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张伯瑜等译,2012年)包括音乐意义的时空性、音乐作为商品和消费品、田野工作新论、世界音乐演奏、音乐与社会性别、音乐与移民、全球化与音乐政治、音乐与生活、民族音乐学与个人传记、民族音乐学和音乐节、音乐与生态系统等十一章内容。    

布鲁诺·内特尔(Bruno Nettl)的《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和概念》(闻涵卿、王辉、刘勇合译,2012年)一书,通过术语选择、主题变动、民族志叙事、篇章扩充、意义阐释等环节,讲述了学科发展和印第安黑足人、伊朗人、南印度人以及西方文化的故事,由此为我们构筑了各种地方性知识,当然其中不乏全球化语境下的西方影响。全书31个论题和概念被分成四个部分:1.世界的各种音乐;2.田野中的音乐;3.人类文化中的音乐;4.多元视角下的音乐。

贝弗莉·黛蒙德(Beverley Diamond)和皮尔寇·莫伊萨拉(Pirkko Moisala)编《音乐和社会性别》(谢钟浩译,2012年)一书,汇集了14篇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学者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撰写的文章,兼收并蓄来自各个学科的方法(音乐人类学、历史音乐学、女性主义研究、音乐创作学、音乐教育、流行音乐研究、音乐技术研究和社会学)。文集展示的主题涉及社会性别与近期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的密切关系:社会性别和其他身份认同;通过讲述生活故事建构自我或者群体;音乐技术的社会性别化等四个部分。

安东尼·西格尔(Anthony Seeger)的《苏亚人为什么歌唱:亚马孙河流域印第安人音乐的人类学研究》(赵雪萍、陈铭道译,2012年)一书提出,苏亚人的“歌唱”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歌唱,他们的“歌唱”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内在的,另一是外部的。内在的意义体现在“歌唱”对血缘、家庭的维系,对生产、生活、生存的作用,对视觉形象的表达,对宗教膜拜的渲染。在这个意义上,“歌唱”不是音乐活动而是语言传达,“歌唱”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对音程、音阶、音值、音节、音色、音响的规范在这里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必须“歌唱”,因为这是苏亚人的生命和生活。苏亚人“歌唱”的外部意义是象征性的,是一种部落的符号,是我与你的对比,是自我存在的化身,是历史传承中牌坊式的东西,也类似于战争中号角式的作用,是一种社会化、政治化的意义。

约瑟夫·乔丹尼亚(Joseph Jordania)的《人为何歌唱:人类进化中的音乐》(吕钰秀编译,于浩、毕乙鑫译,2014年)一书,以古代人类的警戒态生存策略为基础,提出独特的人类进化原初模式。具体包括单独唱与一起唱,单音与复音;人类文化史中的歌唱、歌唱和战争、歌唱与思考等内容。

蒂莫西·赖斯(Timothy Rice)的《愿它充满你的心灵:体验保加利亚音乐》(黄婉、吴艳、黄泉锋译,2014年)是一本关于保加利亚民间音乐与舞蹈的民族志,作者对1920—1989年间的保加利亚民间音乐舞蹈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解读。最后,作者还运用伽达默尔的哲学思维对如何弥合音乐学研究与音乐体验之间的鸿沟做了理论的思考和延伸。

兹得拉夫科·布拉热科维奇(Zdravko Blazekovi的主编的《艺术中的音乐》(洛秦中文主编,2014年)一书选译了2002—2007年间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音乐图像学研究中心出版的《艺术中的音乐》杂志中的部分内容,分“上编·图像中的乐器叙事”“中编·视觉艺术中的音乐表述”和“下编·音乐形象中的文化寓意”三部分,共26篇文章。其中,11篇为乐器研究,涉及乐器起源及传播、文化信仰与交流、消费与社会生活、乐器图像志分类、复制技术与装饰、娱乐与性文化、社会阶层与殖民文化遗迹以及哲学意义与文化象征等;其余巧篇则分别关注了民居建筑图像中的音乐主题、地域风格的表现方式与象征意义、音乐图像及其历史文化语境、崖石刻画与史前人类宗教艺术活动、草图肖像所反映的音乐家性格、圣诗文本和书页图案与音乐表演、货币装帧与音乐政治、收藏爱好与作曲家生活情趣、器皿装饰与音乐神话寓意以及弦乐四重奏的视觉意识形态等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音乐译丛》

该丛书已有如下10种译著,另有施韦泽著《论巴赫》(何源、陈广琛译)出版于2016年:

伊凡·休伊特(Ivan Hewett)的《修补裂痕: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孙红杰译,2006年)是一部音乐批评性专著。它触及的是古典音乐的价值、当下困境及未来出路问题,并认为后现代境况下的古典音乐之所以“病入膏育、周身不适”,其病因在数百年之前就已潜伏,这便是音乐与它社会功能的分裂,也是音乐自律意义的肇端。

彼得·基维(Peter Kivy)的《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刘洪、杨燕迪译,2012年)是作者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之约,对音乐美学以及该领域重要问题所撰写的一本与众不同的导论性著作。该书包含的音乐哲学议题,基本可分为六个大类:1.术语及概念界定问题;2.审美经验问题;3.艺术本体问题;4.虚构与叙事问题;5.再现与表现问题;6.艺术价值问题。该书是一部以罗素《哲学问题》为范式的“一家之言”的著作,是作者对自己曾经公开发表的各种重要哲学理论和观点的综合回应及明确阐述。

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Alfred Einstein)的《音乐中的伟大性》(张雪梁译,2013年)一书汇集了作者对音乐中的伟大性和相关问题的各种思考,全书共四章,主要涉及:可以争议的伟大性、无可争辩的伟大性、伟大性的奥秘探索、伟大性的历史条件等问题,通过一系列洁问,将读者推到一个引人入胜却又神秘莫测的知识漩涡之中,而漩涡深处所通往的正是—伟大性的奥秘与真谛。

《音乐、艺术与观念》(刘丹霓译,2014年)是美国当代著名音乐美学家、音乐文化史学家和音乐著述家伦纳德·迈尔(Leonard B.  Meyer)的重要著作之一,作者以其宽广的学术视野,并以音乐为切入点,深入考察了20世纪前后受到社会历史环境影响的意识形态变革,及其对西方世界的文化信念、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的深远影响,并对现当代艺术发展格局及未来走向做出了恰当判断。

保罗·罗宾逊(Paul Robinson)的《歌剧与观念》(周彬彬译,2008年)是作者的主要著作之一。罗宾逊以研究19世纪和20世纪的思想史著称。书中,作者以启蒙运动之后的近现代思想史演进为线索,通过对当时欧洲思想艺术顶峰期的多部歌剧和两部声乐套曲的分析考察,深刻而独特地揭示了启蒙运动及反启蒙运动、浪漫主义、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现代政治哲学、唯美主义等思潮在歌剧艺术中的复杂体现。这是一部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歌剧的经典力作。

爱德华·T·科恩著(Edward T.  Cone)《作曲家的人格声音》(何弦译,2011年)一书以诗歌的《魔王》与作为歌词的《魔王》为例,引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奇妙的音乐旅行。作为学术性音乐批评领域中的佼佼者,作者以他人眼中从未出现过的视角,不仅在学理上进行反思、技术上进行分析,还将这些讨论与音乐实践紧密相联。

《莫扎特论》(余匡复、余未来译,2011年)是德国著名作家、画家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姆(Wolfgang Hildesheimer)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学界公认的为数不多的几部最重要的莫扎特研究著作之一,对莫扎特的音乐、生活、思想三者关系作有精妙解释。作者坚信,只有合理重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对莫扎特这个天才的形象有更加全面、清晰和准确的认识。

伯特斯坦(Leon Botstein)的《柴科夫斯基和他的世界》(张慧译,2014年)一书收录了七位柴科夫斯基研究专家的八篇专题文章,通过大量详实的文献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示了解柴科夫斯基的个人生活、创作生涯,以及俄罗斯当时广阔的社会文化图景,其中对柴科夫斯基的同性恋、死因及他与俄罗斯白银时代政治与文化之关系,尤其他与契诃夫的交往等,均有详实交代。

福尔克尔·默滕斯(Volker Mertens)的《普契尼论》(谢娟译,2015年)一书以普契尼的歌剧作品为主要线索,并将其置于意大利歌剧传统与欧洲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试图探究作曲家在沿袭意大利传统与融合欧洲音乐发展新动向之间如何抉择以及在歌剧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杨燕迪译,2014年)是美国著名钢琴家、音乐理论家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的重要著作,也是近年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音乐论著之一(于1972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该书分为八个部分:前两卷是对18世纪音乐语言和古典风格的概貌总览,为后面具体的作品分析和批评提供背景和前提。中间五卷,分别对古典风格最有代表性的体裁和作品进行鞭辟入里的点评和剖析——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交响曲、钢琴三重奏,莫扎特的协奏曲、弦乐五重奏、喜歌剧,贝多芬的代表性钢琴作品和他最突出的风格语言特征,以及古典时期的其他音乐体裁如严肃歌剧和教堂音乐等。最后的“尾语”点明古典风格原则在舒曼创作中的瓦解和在舒伯特作品中短暂的回光返照。

人民音乐出版社《外国音乐学术经典译著文库》

该文库力图较全面地反映国际音乐学界的面貌,体现各学科在当今世界的研究水准和最新成果,并希望对我国相应学科的理论研究、教学思想、教材建设、艺术实践等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此文库共出版译著11种。

约翰·布莱金(John Blacking)的《人的音乐性》(马英珺译,2007年),本书是民族音乐学的经典之作,1973年首版,迄今已被翻译成11种语言。当然本书并非对人类音乐能力的学术性研究,其至多是尝试展示作者在不同文化中的音乐经历,并提供了对非洲音乐所作调查而得来的新资料。译者在其前言中对该书作了简要的评价,提出人的音乐性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世界上不同音乐体系的认识。

约瑟夫·克尔曼(Joseph Kerman)的《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朱丹丹、汤亚汀译,2008年)一书是对音乐的现代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分析,并涉及自二战以来的音乐学与实证主义、民族音乐学与“文化音乐学”等内容。

斯蒂芬·布鲁姆(Stephen Blum)、菲利普·V·伯尔曼(Philip V. Bohlman)、丹尼尔·M·纽曼(Daniel M. Neuman)编著的《民族音乐学与现代音乐史》(汤亚汀等译,2009年)一书,以15个个案分四部分揭示了音乐与历史经历、权威与诠释、中间人与协调者、音乐的再现与更新等内容。

艾伦·帕·梅里亚姆(Alan P.Merriam)的《音乐人类学》(穆谦译,2010年)一书,作者是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其学术思想对相关研究产生有广泛的影响,本书分民族音乐学、观念与行为、课题与成果三部分,共15章。

海伦·迈尔斯(Helen Myers)主编的《民族音乐学概论》(秦展闻、汤亚汀译,2014年)一书堪称本学科的教科书,是书的目的在于对民族音乐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讨论,包括其定义、人类学和音乐学研究方法、历史民族音乐学、乐器学、图像学、生物学、技术、舞蹈、性别、保存以及伦理。附录部分是为做案头工作和田野工作的音乐学者提供的一套辅助性参考材料,内容包括参考资料(参考书目以及音响分类目录)、重要音响档案馆名录、专业协会及其出版物、世界各地的乐器收藏等。

莫里斯·佩瑞斯(Maurice Peress)的《从德沃夏克到埃灵顿公爵》(卜大炜、卜迪扬译,2009年),以大量篇幅说明非洲裔美国人对美国音乐的形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正是爵士乐成为了美国当今音乐的主流;因汇集了各种民族的音乐成分,从而形成美国音乐。

约瑟夫·克尔曼(Joseph Kerman)的《协奏曲对话》(马英珺译,2007年)以对话的形式和大家共同分享了一些关于协奏曲、观念和含义、热情和顿悟等看法,具体内容包括:准备开始、特殊性和反向性、互惠、角色和关系、结尾的意义等。

约翰·哈里斯(John M. Harris)的《古今钢琴与乐队音乐史典》(苏澜深译,2009年)一书收集的是那些名为“协奏曲”的作品,是指作曲家为任何组合形式的管弦乐队而写的作品,以及比所谓室内乐的规模更大的乐队组合而写的作品。

F.E.科尔比(F.E.Kirby)《钢琴音乐简史》(刘小龙、孙静、李霏霏译,2010年)按照钢琴音乐发展的时间顺序排列叙述,共分九章,讨论了1750年之前的键盘音乐文献、转折的时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等内容。

罗伯特·L·马歇尔(Robert.L.Marshall)编《十八世纪键盘音乐》(赵仲明译,2015年),对18世纪出现的键盘乐器和当时的乐谱文本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对18世纪出现的巴赫、斯卡拉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早期)等作曲家的创作及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全书共11章,50余万字,并附有不少图片和曲谱资料。

R.拉里·托德(R.Larry Todd)编《十九世纪钢琴音乐》(吴源渊译,2015年)共分11章,在详细阐述了19世纪钢琴发展和演奏实践的基础上,分别对钢琴与19世纪、贝多芬、舒伯特的钢琴作品、韦伯的钢琴音乐、聆听波兰——肖邦与民族乐派、勃拉姆斯——从古典到现代等专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注释

①见《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对建国以来音乐文献翻译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4期),((1990年至1992年音乐文献翻译工作概述》(《中国音乐年鉴·1993卷》,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另可参见《多声世界—金经言音乐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118一138页。

②本文主要根据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高级检索和部分相关网站查询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所得数据统计整理而成。因2016年出版的译著需编目等原因而致绝大部分书目仍未进入检索平台,故本文简述限于1993—2015年间出版的译著(因有3种出版于2016年的译著是相关译丛书目之一,故为特例)。当然,限于各方面条件,文中不妥之处及漏录的译著定然难免,望读者和同仁补充及赐教。

③1993年以前,以译丛或汇辑名义出版的译著主要有两种,即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词典词条汇辑》和文化艺术出版社策划的《音乐学术名著译丛》,前者先后出版有《音乐民族学》(1988)和《音乐社会学》(1990,后又出版有《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1995和《音乐教育学》(1996)等译本,这套《汇辑》各译本以后又多次重印;后者仅于1989年出版了《上古时代的音乐——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的音乐文化》(王昭仁、金经言译)一书,便没有了下文。

④这里的“2006年”为中译本的出版年份。以下除有说明外,这类年份均为中译本出版时间。

⑤长江文艺出版社曾于2006年出版有同名译著《艺术中的音乐》(吴钟明等译),该书选译自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音乐图像学研究中心出版的《艺术中的音乐》杂志中的部分文章(1998年起),共13篇。

⑥该书作者陈艳霞女士是华裔法国人,祖籍广东。


本文编辑:胡浩琳(志愿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奠基人(三)——张前教授
音乐学综合理论
导言?中国音乐史料学论纲?二
音乐历史研究中的审美意识及其书写
赵宋光教授音乐美学专题讲座一
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音乐?舒曼音乐美学思想浅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