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我们看什么?(干货贴)
2015-09-25 现代画报 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


徐州名人馆的“车马出行”浮雕


  明清文化看北京,秦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这是中国目前流行的一种文化旅游者共识。作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和十二代楚王的封地,汉文化是徐州这座具有五千年文明史、两千六百多年建城史的古城的精粹。作为特定历史时期淮海地区所形成的汉文化,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在时空因素下多元组合、交融、衍生出的强大生命活力。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在徐州的街头巷尾经常能听到这首“徐州市歌”,词出自元代词人萨都剌的《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谷建芬在77岁高龄作曲,韩磊演唱。一开始谷建芬并没答应作曲,及至读了这首苍古浑厚的词,接触了徐州,感到“徐州人重情重义”,才一挥而就。

“千古兴亡争战地,莫将蕞尔视徐州”, 徐州是项羽的故都,刘邦的故乡,千古龙飞之地,帝王将相之乡。两汉400多年的和平治世来临,徐州即作为源头,发展出了灿烂丰富的汉文化。所以一般会说它是楚文化的绝唱地,汉文化的发源地。


数风流人物


徐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S”形玉佩,也是博物馆馆标


  徐州的城市规划用色中,两种主要颜色分别是“龙腾黄”和“青玉绿”,这两种色彩使得这座城市在时空中与数千年前的汉朝达成了和谐的统一——延续至今的华夏汉文化,发源于徐州是毫无争议的。

  汉建立后,刘邦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都彭城”,而彭城之大,有薛郡、东海、彭城等36个县,西到河南,东至大海,南达淮河,北到今山东的临沂,也就是说,今苏、鲁、豫、皖交界的地区皆受徐州统辖。作为千古龙飞之地,出过六个皇帝:刘邦、南朝宋武帝刘裕、南唐烈祖李昪、齐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后梁太祖朱全忠。作为将相之乡,刘姓诸侯王单随刘邦征战功成、裂土分封的异姓侯就有20多人:如“五里三诸侯”的安国侯王陵、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还有萧何、曹参、周昌、樊哙、夏侯婴等。东汉末年,这里还出过被誉为“江东第一谋士”的张昭。


汉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图》拓片


  在历史长河蓬勃发展的汉文化里,徐州不无困难地选出了自己的十大历史名人:彭祖——据《楚辞·天问》,彭祖善调雉羹,得到帝尧赏识,受封于大彭( 今铜山县) 建国,教民以“导引术”养生,相传他活了800岁(换算成今天的纪年法,应是160岁),始称彭祖。徐偃王——西周时徐戎的首领,《后汉书》称,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曾联合九夷伐周。在“战争与和平”的两难中,他选择了仁义避战,影响了后世孔子的思想。张道陵——即我们俗称的张天师,他创立了“五斗米道”,也称“天师道”。少年时熟读《老子》及河图洛书,后隐居,修长生之道,精研炼丹术,作道书二十四篇,被称为道教正源,丰县有古碑记其事。其余七人分别是项羽 、刘邦、汉和亲公主刘解忧、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被誉为“神秀”的一代词宗南唐后主李煜、清代状元李蟠、近代书画大家李可染。

  但徐州的文化名人何止于斯。白居易曾在徐州居住长达23年,留下不少和徐州有关的诗,如《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燕子楼》等诗,相传徐州名妓关盼盼即是因他的一句话才绝食而死。刘禹锡生于徐州,曾与柳宗元齐名,曰 “刘柳”;与白居易齐名,称“刘白”。苏东坡在徐州任太守,居住了一年又十一个月,写下了许多描绘徐州的名篇佳作,如《放鹤亭记》等;他勤政爱民,黄泛时曾扛着铁锹、穿着草鞋在堤上亲自苦战三天三夜。

  五里三诸侯、徐州四大才子、徐州诗词双璧、徐州近现代八大家……数不胜数的风流人物曾在此地创造他们的人生。


汉代最伟大的绘画


  一所庄园的院落里,正在进行杂技表演,主人及其家属、侍从正在观看;另一个房间里的织女在继续从事着纺织生产,有的纺纱、有的络纱、有的摇纬、有的织布,中间还有两个妇女,在传递着一个小孩,好像正在把他从这里安置到那里。这是徐州汉画像石馆的《庄园生活图》,看到它,无疑就看到了2000多年前的生产生活,是研究历史的最直观的文献,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伟大源头。


《六博图》拓片。画面榻上二人正在紧张对搏


  两汉物质文明丰富,有“生不极养,死乃祟丧”的风气。徐州的丘陵多产石灰岩、青石,石质软易刻画,又因铁器锻造工艺的发达,促生了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多用在仿照人间住宅的墓室,或祭奠死者的祠堂里,阴线刻、浅浮雕的大型复繁图案比比皆是,保留下了当时无名画家、雕刻家在石块上的艺术作品。

  最早在北魏时期,郦道元勘察水利,就无意发现了汉画像石,记载在《水经注》中。清代晚期,沛县古泗水画像石被收存,这是徐州汉画像石保护的开始。民国初年,张伯英常常在“石刻旁搜集到冢墓”,收集了一批牛耕图,这与他的善画牛应该不无关系。鲁迅修《中国文学史》,也多方收集汉画像石的拓片,寻找历史研究的佐证。日本侵华时期,曾将古泗水画像石送到车站准备装车,被装运工深夜冒险偷运出来。这个装运工姓名已不可考,但作为汉文化发源地的后人,其行为感佩人心。新中国成立后,将散置的砌厕所、垒猪圈以及井台上、水溪边的画像石收集了起来,建成了今日的汉画像石馆。


西汉记重铭文兽纹金带扣,图样精美,器宇轩昂


  馆长梁勇干了几十年考古,亲手挖掘过两座大型汉画像石,一座是西汉早期的墓门,图像简约而神秘,中是常青树,上为鸟,下悬玉璧。这是到目前为止,挖掘出的最早的汉画像石。还有一座是《二龙穿壁图》,寓意是墓主人在二龙的引领下穿越壁门进入地下世界,四边有群鹿奔跑的饰边。《二龙穿壁》是汉画像石中常见的图形,后来它还演变成了《如意结》。

  美国学者高居翰认为,汉代最伟大的绘画就是这些俗世画,它们可以锻炼人的精神面,提升人的心智。还有一些国内美术界的学者将汉画像石的绘画手法与毕加索平行研究,他们常常举徐州白集的《铺首衔环图》为例,图中搏虎者是侧身,有一只眼睛和嘴巴,无名作者却又在正面增加了一只眼睛和鼻子,使搏虎者同时具备了两张脸,好像在有意改变视觉,表现出了一种艺术创作上的自觉。


汉画像石馆内的一座墓门, 刻有神鸟、神兽,线条灵动有力


与石同在的伟大文明


  梁馆长说,徐州汉画像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但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上文提到的《庄园生活图》即是一例。此外,还有很多生动的画像,如铜山县洪楼出土的《力士图》,图中有七个大力士,一个持剑执盾,一个徒手绑住了老虎,中间一个处于显著位置,正在蹲身拔树,树上的鸟都被惊飞了。梁馆长说,这是镇馆之宝,画像抓住了力士的瞬间动作,是不多的反映了当时体育情况的画像石。在各种文献资料里,体育领域都很苍白,汉画像石是珍贵的补充,刘秉果写《中国体育史》时,使用了很多画像石资料,除了这幅,还有武术、杂技、斗兽图等。


汉画像石中的古人体育竞技场景拓片


  《庖厨图》上有生动的捅羊、杀牛等图样,其中烤羊肉串的画像尤其生动:一指挥者正用双手在示意,案上有3人在切肉,另有人或在传递,或穿串,或扇火,或烧烤,是研究汉代饮食活灵活现的标本。《造车图》细致地刻画了车的建造和模样,梁勇说,《百工记》里有造车的文字记载,但车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有汉画像石才有翔实的刻画。

  汉画像石里还有很多历史故事,珍贵的《孔子见老子》记叙了孔子拜见老子的情形,图上孔子身后跟着几位弟子,弟子的恭谨之态十分突出,下格里还有人持立鸟独轮车的图像。梁勇介绍,《史记》里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这些画像石验证了这段历史。沂南北寨汉画像石馆馆长王培永曾写作《孔子画像集》,专程来到徐州进行专题研究。

  《辑盗荣归图》是一幅八米长卷,乃一座石棺的三面画像连接而成,记叙了一个官员从审讯盗贼、解押到荣归故里的三段故事。第三段中,亭长拥笏执盾在村口迎接,村内的庖厨里正在忙碌,要犒劳官兵。梁勇说这座汉画像石也是镇馆之宝,属汉画里的绝品。


拓片 东王公 孔子问师图


  记叙现实生活的还有大量的车马出行、牛耕捕鱼、六博对弈、驰逐狩猎、杂技乐舞等画像。其中杂技中的吐火表演尤其栩栩如生:一人手操喇叭状物,鼓腮吹出熊熊燃烧的火焰。梁勇说,这些都可佐证文字记载,如吐火部分就佐证了张衡的《西京赋》——“吞刀吐火,云雾杳冥”。

  除了现实生活,汉画像石中另一类就是想象世界或神仙世界了。有传说中的团土造人、炼石补天等画面,还有很多女娲、伏羲人首蛇身相交的画面;有玉兔捣药、神兽守鼎、神仙羽人,也有操有不死之药的百神之首西王母,还有为东王公 、西王母夫妇看护树、禽、兽,并常常随车出行的九头人面兽——开明兽。这些是另一个神奇浪漫的世界,往往线条灵动。谈到汉画像石的绘画艺术,梁勇说,以线造型是东方绘画艺术的一大特征和成就,即使是浅浮雕,也都是线以线造型,这些线条“细中有力,如高古游丝”,将立体的物象化作飞动的线条。



  梁勇说,徐州已开挖了大大小小一千多个汉墓,出土了1500多座汉画像石,汉画像石的画面加起来,面积已赶上了敦煌壁画。“中国的传统建筑大量使用木构件,木构件朽烂后,就没法承载信息了,用在陵墓中的画像石却保存了两千多年前的信息,弥补了考古上的这一空白,虽然它们现在还是‘阳春白雪’,但未来一定能成为显学”,梁勇正在进行《全球视野下的汉画像石》一书的写作,他的研究手法参考了“比较学”,将汉画像石与希腊神庙、罗马斗兽场的石雕(也可名画像石)比对进行研究。

 

活着的历史文化


  两汉文化看徐州,看什么?汉文化景区文物部主任贾飞推荐,还要看博物馆和狮子山楚王陵。徐州博物馆宣教处主任杜益华是贾飞的师姐,他们曾一同在南大历史系学习文物与博物馆学。

  “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杜益华引用了这句话。徐州有记载的历史达5000年,建城史有2600多年,如今,徐州的城市颜色龙腾黄和青玉绿正是复活历史文化的努力。她提示我们向上看,“徐州博物馆”是郭沫若题写的,“古彭之宝”是李可染题的,他们的墨宝指引我们来到了“汉室遗珍”。

  迄今为止,在徐州出土的汉代印章和封泥达7000多件,据她介绍,比较特别的一件是刘交小儿子刘艺的金印,印文是“宛朐侯艺”,只有一定官阶的人才可使用金印,是研究西汉严格等级制度的资料。在度量衡展柜,有一件造型令人费解的文物,是用于铸币的“钱范”,也就是模子,一次可制造十二枚“五铢”钱。杜益华说,它孤零零地出土于云龙山工地,令人费解,很可能是在铸币权收归中央时有人偷藏的。在青铜兵器展区,展出着一件形似手枪的青铜制品,它就是当时的弩机,据说诸葛亮发明了一种连珠弩,可以同时射出十支箭,这在军事上属于2.0式的发明。


西汉彩绘陶执兵俑。他们面目清秀整齐,似乎精心整理过面容


  赵姬沐盘、银盆,令人遐想当时美人的日常生活,杜益华说,鎏金沐盆是洗头发用的,纯银浴盆是洗澡用的,这引发了我们的一个疑问,是不是只有中国古代,才有专门用来洗头发的用具。杜益华说,还没有这样的比较研究,不过话题很有意思,娴雅的美人阳光下飘着香洗头发,很符合中国的古典美。

  “汉人的衣服讲究宽袍大带,没有扣子,更没有拉链,通常用带子系上,各种带钩应运而生,穿脱就方便了许多”,这几句解说词对应的是金带钩,出土于狮子山楚王陵,饰有熊、狮子和羊,图样精美,重达390克。

  在“天工汉玉”厅,展出的是代表我国已出土汉玉最高水平的玉器,“正大综艺”曾在徐州拍过专题片,称赞这里的玉器“能使最黯淡的目光在瞬间放出光芒”。杜益华介绍,汉朝人有“以玉而葬,欲化不得”的思想,认为用玉塞入人的九窍,就能使人的精气不外泄,身体不腐朽。一件玉器被称为镇馆之宝:整件和田玉雕成,形象呈s形,生动自然;尾部一点褐色是长期在墓中泡出的沁斑,行话叫作“老玉”;龙身刻有云纹,象征腾云驾雾。以前的龙形玉佩多呈C形,这是所发现的最早的S形玉佩,它成了徐州博物馆的馆标。



  金缕玉衣和其所在玉棺也都是镇馆之宝。杜益华介绍,我国出土过玉衣的汉墓有几十座,真正称得上金缕玉衣的只有三件,这件狮子山楚王陵的金缕玉衣占四项世界之最:“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所费玉4000多片,金丝3斤多。据《后汉书》记载: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金缕玉衣,诸侯王只能穿银缕玉衣,至于楚王为什么能穿金缕玉衣,至今尚无答案。

  令人惊异的是驮蓝山汉墓的厕所、浴池,厕所既有靠背又有拉手,“很人性化、且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浴池有凹槽,方便流水不外泄,跟现今的卫浴习惯非常接近,是少见的研究古代厕所文化的资料”,杜益华很有兴味地说。


陶绕襟衣舞俑。舞女正作楚袖折腰舞


  值得一说的还有驮蓝山楚王墓出土的乐舞俑,舞女们有的在抚琴,有的在敲磬,有的在吹笙,前面的人在跳一种楚舞“翘袖折腰舞”,相传戚夫人长袖善舞,应该就是这种今天看起来很“仙气”的舞蹈了。杜益华说,对于研究舞蹈艺术来说,文字记载无异于隔靴搔痒,只有这些乐舞俑,记叙了瞬间动作,是格外宝贵的文物。


陶抚瑟女俑。女乐师神情专注,手势栩栩如生


一种有力的物质道德


  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皆出土于汉墓,追本溯源,我们回到了狮子山楚王陵。据考证墓主人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因造反未成,未及陵墓完全建好,就匆匆下葬了。贾飞说,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遗址的风貌与特征,“对人类而言,代表了一种有力的物质道德和精神的再生影响”,庞大的楚王陵体现了诸侯王的生死观,反映了楚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

  楚王陵总长117米,面积851平方米,平均深度14米,规模宏大,相当于现在的四五层楼高。外墓道完全靠人工把整整一座山掏空形成,深又窄的墓道,使人抬头仰望时有种天荒地老的永恒感,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墙壁修凿得十分平整,山体本来的自然裂隙,也都用石条镶补了起来。贾飞说,这里严谨的建筑结构,体现了粗犷、雄浑的两汉精神。所出土的文物数量、品种更是创下徐州之最,铜钱有17.6万枚,玉器、金、银、铜、铁、陶器等共计2000余件。

  第一间墓室是庖厨间,锅、碗、瓢、盆一应俱全,最小的陶罐,也比一个人双手合抱还要大。陶罐旁边,出土过“兰陵丞印”,联系“兰陵美酒郁金香”,原来考古界以为兰陵酒源于唐朝,这一发现,把兰陵酒的历史至少推前了五百年。贾飞介绍,这里还出土了一些鸡和牛的骨头,有趣的是,鸡骨间有“符离丞印”,这表明鸡是符离县进贡的,可推断名吃符离集烧鸡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相当著名。


勾连纹玉卮。全国仅出土过两件,为徐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西面是楚王的御府库,曾发现了高足杯、玉耳杯和玉卮,其中以玉卮最为珍贵。玉卮是盛酒的容器,上面有盖,严丝合缝,即使现在倒进水也不会流出,这样的玉卮目前国内仅有两件。另外还出土了一对玉蝉,通常玉蝉都含在死者口中,表示金蝉脱壳、死而复生,而这只玉蝉却是在玉耳杯中出土的,有关专家分析,很可能是取吸风饮露的意思,用不食人间烟火来象征主人品行高洁。

  最里面的楚王棺柩即是现藏徐州博物馆的玉棺,长2.8米,宽和高都是1.04米,用1600多片不同形状的玉片连缀而成。贾飞介绍,这样的玉棺目前在国内一共只有两件,另一件是河北出土的,但形制要小得多。以墓穴内曾发现的尸骨推测,这位楚王死的时候还不到四十岁。

  储藏间里出土了大量铜器、炊器、礼器以及一部分漆器,其中有一件铜鉴,口径70多厘米,贾飞说,青铜器能冶炼到那么大,却毫无裂纹,实属难得。更难得的是右面的大铜鉴,贾飞介绍,当年考古人员进来后,就发现里面盛满了水,非常清,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有一个木瓢。当时大家都激动不已。一个木瓢在水里泡了两千多年,还能保持原来的形状,简直不可思议。曾经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水里漂着一节藕,可是一取就散掉了。这次考古人员接受教训,先从下面把水放掉,等木瓢一露出水面,立刻用防腐措施处理,可惜的是,只要水面轻轻一晃,整个木瓢就像梦一样消散得无影无踪,整个过程一如神话。


本文刊载于2015.01.15《现代画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州游学 | 探秘最贵重“金缕玉衣”与楚王的地下宫殿(12/3-12/5)
徐州:溯洄两千年,寻迹大汉盛世风华
徐州博物馆(4)其它展厅
论徐州两汉文化艺术元素
养眼顶级汉玉:徐州博物馆汉代楚王出土玉器
徐州博物馆这个宝藏快要藏不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