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器】原来所谓的“珠光宝气”讲的就是这些东西!------上篇



金镶宝石帽顶

通高7.5、底径4.8cm 由金镶宝石莲花底座和蓝宝石顶饰组成,现存宝石10颗。座顶端“拴丝镶”一颗近200克拉的橄榄形无色蓝宝石,是目前考古发现最大的蓝宝石。

金镶淡黄蓝宝石帽顶

通高4.8、底径5.2cm 帽顶由金镶宝石覆莲底座和淡黄蓝宝石顶饰组成,上存宝石7颗。

金镶蓝宝石帽顶

通高3.9、底径5.1cm 由金镶宝石覆莲底座和蓝宝石顶饰组成,现存宝石7颗。

金镶宝石白玉镂空云龙纹帽顶

通高3.9、底径5.1cm 冠顶由金质椭圆形喇叭状底座和白玉镂空龙纹顶饰组成,覆莲瓣面上现存宝石7颗。座顶以“碗镶”法嵌玉顶饰。

金雷丝镶宝石帽顶

高3.4、底径5cm 覆莲形金花底座自上而下采用“花丝工艺”镂空成五层,共镶有宝石18颗。

冕冠

冕冠和冠卷已朽,尚存140件金玉附件,计有:贯冕金簪1件、金冠箍1件、金花纽6件、金方环2件、碧玉珩1件、冕珠125颗、碧玉瑱2件、白玉瑱2件。

皮弁

皮弁已朽,尚存金玉附件134件,计有:贯冕金簪1件、金方环2件、金花纽5件、弁珠123颗。

金镶宝石带

由20件金镶宝石带銙和2件金带扣及1件脱落的金插销组成。全带共镶蓝宝石、祖母绿、金绿、金绿宝石猫眼、石英猫眼、绿松石、绿柱石、东陵石等宝石98颗。

白玉鹘捕鹅带

由15件带饰组成,总重365.2g。这条玉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条完整的白玉鹘捕鹅带。

青龙葵花带

由9件玉带銙和6件金饰组成,总重88.8g。9件玉带銙为一块玉料切割分雕而成。这条玉束带在目前尚属唯一的窄束带。

金镶青白玉龙纹绦环

通长11.3、中宽6.7cm,重284.9g 绦环由中心方和左右小方3个金镶带銙组成,是绦带上的带头。所镶嵌的玉龙饰为青白玉质,表面有水锈沁,其中心方为厚水锈。

金镶青白玉龙纹绦环

通长9.4、中宽6cm,重221.8g 所镶嵌的玉龙饰为青白玉质,表面有厚水锈。中心方的龙纹只见其身不见其首,而左、右小方则只有牡丹而无龙,工艺较粗糙。

金镶宝石绦环

通长13.4、中宽7cm,重198.3g 金带銙中心托镶嵌髹器骨片或木片,小托则镶嵌宝石,共存镶宝石14颗;其中,红宝石6颗,蓝宝石3颗、祖母绿宝石4颗、东陵石1颗。

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双鸾鸟牡丹簪

长10.6,头宽12.6cm,重42.8g,存镶宝石17颗 平插,戴于正中。俗称“分心”。

云形金累丝镶宝石簪

左长15.3、头宽6.7cm,重43.4g,存镶宝石6颗 右长15.2、头宽6.7cm,重42.5g,存镶宝石6颗 簪头以双层花丝(掐丝)制作。倒插,用以压鬓。

桃形金累丝镶宝石簪

左长14.7、头宽3.8cm,重30.1g,存镶宝石4颗 右长13.9、头宽3.7cm,重29.4g,存镶宝石4颗 倒插,用以压鬓。

梅花形金镶宝石簪

左长12.7cm、重24g,爪镶红宝石1颗 右长12.7cm、重23.6g,爪镶红宝石1颗 俗称“花头簪”,直插。

梅花形金簪

长16.8cm、重28.6g 属“直插式”簪

科普知识:

顶戴花翎虽为一体,却是“顶戴”和“花翎”两个部分。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上的装饰品,一般是赏给有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清代“顶戴”分二种,一是凉帽,一是暖帽清代“花翎”也分两种,一是蓝翎,一是花翎。

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从色泽上分:一、二品都是红色的,三、四品都是蓝色的,五、六品都是白色的,七品以下为金色。在同色中,各品的顶戴又有区别:一、二品有纯红和杂红之分,三、四品有亮蓝和暗蓝之分。进士、举人、贡生都戴金顶,生员、监生则戴银顶。

“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上的装饰品,一般是赏给有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翎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花翎是孔雀翎,它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五品以上赏给单眼花翎,双眼花翎赏给级别较高的官员,三眼花翎则是赏给亲王、贝勒等皇族和有特殊功勋的大臣。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赏给蓝翎。蓝翎为鹖鸟羽毛所做,无眼,赐予六品以下以及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给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怯,武士冠上插鹖翎显示英勇,倒也贴切。著名作家蓝翎本名杨建中,取笔名蓝翎,即典出于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眼花翎为何那么重要,权臣和珅都没有,只有7个人获得?
清朝的顶戴、花翎的分等
清朝官员顶戴花翎怎么区分等级
清朝官员“顶戴花翎”上面的那个小珠子是什么做的?(Hannibal Lecter的回答,390赞)
11张图直击清代身份地位象征之“顶戴花翎”!
清朝“顶戴”简史(下):蓝翎和花翎的顶戴,哪个官级更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