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分钟读点世界史|俄国的改革和革命

俄国偏居欧洲一隅,自彼得大帝以来,它为了求得强盛,多次进行改革,但其强大的传统惯性使其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而残酷的一战更是将俄国拖近崩溃的边缘。最终,革命爆发,一场建设新社会的尝试轰轰烈烈展开了。

 

彼得大帝的改革

17世纪末,当西欧一片欣欣向荣时,地处欧洲东部的俄国仍然沿袭着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经济迟滞,文化粗鄙。雄才大略的彼得一世即位后,亲自去西欧考察,进入工场学习,见识了西欧的先进。

回国后,他开始进行全面改革。他意识到如今是海洋的时代,而俄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为此他攻打瑞典,夺得出海口,建起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并将首都迁至此处,以表达改革的决心。他学习西欧,建立行政机构,提高国家机构的行政效能;发起宗教改革,把教会置于国家的管辖之下;鼓励开办工场,大力发展工商业;派遣留学生去西欧学习,引进西欧的科学文化。

经过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俄国面貌一新,国力蒸蒸日上,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彼得大帝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崛起后的俄国频频参与到欧洲事务中,还曾打败拿破仑,称雄一时。但是尚未废除的农奴制将全国90%的人民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生产效率低下,这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进步。弊端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的惨败中显露无疑,俄国陷入了经济困难。

战败后,亚历山大二世决心进行再一次的改革,他认为农奴制是俄国落后的症结所在,因此宣布废除农奴制,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且农奴可以从地主手中赎买土地。这场解放了万千农奴的改革也使亚历山大二世获得“解放者”的称号。

亚历山大二世下一步计划要启动君主立宪制的进程,使俄国逐渐成为近代化的国家。但是,壮志未酬,他遇刺身亡,改革被打断。此后即位的君主碌碌无为,改革尚未解决的隐患开始滋长。

解放的农奴向亚历山大二世献盐和面包

 

二月革命——沙皇统治的终结

到了20世纪初,俄国再度内忧外患,民众的不满在1905年爆发为革命,各地动乱暗杀不断。尼古拉二世颁布宪法,召开国家杜马,但这些貌似民主的措施之后仍然强调的是沙皇的专政。

1914年,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异常残酷,前线士兵死伤不断,而后方的经济邻近崩溃的边缘。19171月,忍无可忍的彼得格勒工人开始大罢工,星火燎原,罢工规模不断扩大,连士兵也开始武装起义,3月(俄历二月),首都被人民控制,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布《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宣布沙皇征服垮台。起义迅速向周边蔓延,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二月革命获得了胜利。

二月革命时期的俄国


趣问趣答:俄国的皇帝为何称沙皇?

俄国皇帝有其独特的名称——沙皇,但这个称呼其实来自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后,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嫁给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从此,莫斯科公国便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到了著名的伊凡雷帝时,他把“沙皇”这个称号也继承过来。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二月革命后,工人士兵成立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但是资产阶级也组建了临时政府,一时间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俄国的前途未卜。

临时政府决定继续参加一战,这使饱受战争之苦的俄国人民倍感失望。此时,流亡瑞士的革命者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并发表了《四月纲领》,提出要将革命进一步深化,从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7月,俄军在一战前线惨败,工人士兵群情激奋,再度走上街头,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但遭到了临时政府的镇压,酿成七月事件。民愤沸腾,下一场革命在酝酿中。117日(俄历1025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再度起义,占领彼得格勒各要地,并攻占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产生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府,并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一战并将土地收归国有,分配给农民使用。

十月革命中攻打冬宫


知识链接:什么是苏维埃?

苏维埃,俄文意为“代表会议”,是俄国1905年革命时出现过一种由罢工工人组织起来的代表会议,其代表可以随时选举并更换,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精神。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成为了新的工农兵政权的标志。

 

苏联的成立——大国的重生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革旧立新,巩固政权。沙俄时代的等级制度被废除了,教会的特权被废除了,大地主、贵族的土地被没收了,在这个新社会里,民族是平等的,男女是平等的,大工业收归国有,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农民获得了土地。

但是新政权很快招致了内外敌人,不甘失去权利的保皇派、旧贵族、资产阶级等各种反对者拉起旗帜进行叛乱,英、法、美、日等外国势力也虎视眈眈,甚至派兵进行干涉。为此,红军被组建起来,与各种敌人进行战斗。经过艰苦卓绝的国内战争,红军终于肃清了领土上的反对势力。

于是,原本一度分崩离析的版图又渐渐拼合起来。1922年,苏联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21230日在莫斯科召开,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等数个苏维埃共和国加入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20世纪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苏联正式成立了。

 

革命中的列宁


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的探索

在国内战争期间,由于物资极度紧张,苏维埃政府一度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征集农民余粮以供军用,大中企业归国有,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分配。该政策虽然支持政府挺过了困难时期,但也招致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

1921年,国内局势缓和后,列宁提出,要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中,粮食税代替了余粮征集制,农民可以自由出卖余粮,自由贸易得到许可,小工厂也交回私人经营,物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新经济政策标志着苏维埃政府对社会主义实现方式的探索,它结合国情,利用市场经济扩大生产,以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该政策受到了农民和工人的欢迎,工农业生产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这个新生的国家也得到了巩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头鹰的崛起——俄国的改革
读书随笔:俄国文学史(6-4)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俄国国别史
大国兴衰俄罗斯39
历史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及南北战争练习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