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卡德帝国与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比较文明史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沙漠较多,气候干燥,草木较少,这种艰苦的环境反而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形成了一种传统,他们重视园艺和栽培,各王朝都花巨资来建立花园,被称为世界六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就产生在这里。

空中花园

据说阿卡德王朝的建立者萨尔贡(Sargon约公元前2371至前2316年在位)原本是花匠出身,他是基什国王的园丁兼宫庭厨师,当基什与乌玛之间交战时,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取得了胜利,萨尔贡却趁机篡位,当上了基什的国王。

萨尔贡

萨尔贡卧薪尝胆,最终起兵灭亡了劲敌乌玛王卢伽尔扎西,并且扫平了苏美尔的所有城邦。萨尔贡建立阿卡德城,自居其中,成了苏美尔的一代霸主。他征服的疆域辽阔,但是中心仍然是两河流域。必须记住,萨尔贡在位其间并不是高枕无忧,有两个大国虽然臣属于他,但仍然并未完全归化,这就是位于西北的马里(Mari)和东南的埃兰(Ilam),这两个强国一直是其心头之患。阿卡德人屡次兴兵,远达小亚细亚、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实际上建立了帝国的统治,所以也被称为阿卡德帝国。阿卡德王表一共有5代君主:

 

开国君主萨尔贡(Sargon公元前2371-前2316年)

第二代国王里姆什(Rimush,公元前2315-前2307)

第三代国王马尼什图苏 (Manishtushu,公元前2306-前2292年)

第四代国王纳拉姆辛(Naram-sin,公元前2291-前2255年)

第五代国王沙尔卡利沙里(Sharkallisharri,公元前2254-2230年)

 

阿卡德承袭了苏美尔人灿烂的文化创造成果,但是时代毕竟不同了,阿卡德人用自己的语言取代了苏美尔语,仍然用楔形文字书写,所在考古挖掘出的泥板文书中,数量相当多的是阿卡德文书。阿卡王朝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岁月,其真正强大的日期并不长,主要是在第四位国王纳拉姆辛统治时期(公元前2291至前2255年)曾经有过短期的繁荣。

纳拉姆辛

在阿卡德王朝期间,埃兰人的都城苏萨是美索不达的名城,苏萨城是当时的一个商贸中心,手工业与商业发达,特别是彩陶器闻名世界。纳拉姆辛时期阿卡德人与埃兰人大战,曾经一度攻陷苏萨城,令东西方为之震动,这里时期的阿卡德再一次创造了萨尔贡时代的辉煌,但是随即衰败。

公元前2191年前后,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库提人再次南下,进攻阿卡德,导致了阿卡德王国覆灭。但是库提人并未能统一两河流域,这个游牧民族虽然相当强大,但仍然只是历史的过客。在这个时期,原来的苏美尔各个城邦再次兴盛起来,历史名城拉格什在库提人的统治下大放光彩,成为当时的商业贸易中心。

Gudea

据泥板文书记载,拉格什的国王古迪亚(Gudea,前2141-前2122年)足智多谋,他对野蛮的库提统治者采取了绥靖政策,将大量的财宝黄金和武器等奉送给库提王,以求得自己城邦的平安,同时,他对内对外都采取和平方针,不事征伐,鼓励商业与交通运输业发展。所以在他统治的时期,拉格什再次成为两河经济中心,甚至超过了乌尔与乌鲁克这些历史名城。

拉格什与埃兰人之间进行木材贸易,这还不够,因为修筑神庙需要大量的优质木材如柏木等,而这些木材在开发过度的美索不达米亚中心地区早已经无处可觅,只有在苏萨、马干和麦路加等地,主要是东北方向的山区,特别是黎巴嫩、阿曼的山区盛产这种贵重的柏木。石材主要是从提丹山区取得,最远的可能是一种花岗岩,这种石材可以用来雕刻朔像,要从阿拉伯半岛上运来。当然,从西亚与安纳托利亚交界处的矿山,运来了大量的矿石与金沙。一时间,拉格什大造神庙。在西亚经达长期的征战之后,人民厌恶战乱,盼望和平,这种大型的建设投合当时民众心理。一座座巨型神庙建起的同时,拉格什的经济也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城邦。

与此相应的艺术与文化也取得高速发展,成为库提人统治时期一种独特的风景。原本落后的游牧民族库提人来到中心区域后,受到苏美尔文化熏陶,开始接受并推崇这种文化,拉格什人利用这个机会,将苏美尔的雕塑、建筑、艺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他们所建造的神庙成为苏美尔艺术的典范。1880年,法国考古学家萨泽克在泰洛赫地区发现了拉格什的众多雕像,主要是古迪亚与其子乌尔林迪苏(Ur-ningirsu),或坐或立,全部用一种被称为闪绿石的石材雕刻而成,这种材料可能来自于阿拉伯半岛。这些雕像比真人要小,栩栩如生,线条刚劲有力,人物精神焕发,现在这些雕像保存在罗浮宫,。近年来,罗浮宫经常将古迪亚像运到到各国巡展,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种西亚雕刻艺术的珍品,笔者曾经看到过两尊古迪亚王雕像,一座高度为107公元,一座为124公分,全部用整块的闪绿石雕刻,材质坚硬,雕像气势不凡。除了希腊雕塑与佛教雕塑之外,这种雕塑给人印象深刻,无法忘怀。

巴比伦人兴起后,继承了拉格什城邦的创新,这才可能有以后巴比伦城墙与城门、巨大的花园、宫殿建筑。

苏美尔人一直进行着驱逐库提人的斗争,先是乌鲁克王乌图赫伽尔兴兵驱逐库提人,鸟尔城邦等与之协同作战,共同战胜了库提人。随后,乌尔古城的乌尔纳姆战胜了乌鲁克人,统一两河流域的再部地区,继历史上的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一、第二王朝之后,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2年至前2004年)。

乌尔第三朝的王表如下:

 

1、 乌尔纳姆(Ur-nammu,前2112-前2095年)

2、 舒尔吉(Shulgi,前2094-前2047年)

3、 阿马尔辛(Amar-sin 前2046-前2038年)

4、 舒辛(Shu-sin,前2037-前2029年)

5、 伊比辛(Ibbi-sin,前2028-前2004年)

 

乌尔纳姆国王是苏美尔人,又是在苏美尔古城乌尔即位,在经历了长期的异族统治之后,两河的统治权重归苏美尔人手中,所以乌尔第三王朝又称新苏美尔王朝。乌尔王们开始准备征战,舒尔吉时代曾经将版图扩大到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几乎成了一个小帝国。舒辛王时期战胜了埃兰,攻克地区的经济中心昂善,统治范围扩大了。在政治与行政方面,乌尔统治者们自认为是苏美尔文化的继承者,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坚持苏美尔文化传统的态度,国王首先着手修订法律,产生另一部重要法典《乌尔纳姆法典》,这一法典体大精深,是对传统法典的一个总结,也是苏美尔法典的一部代表作,它为以后的《汉谟拉比法典》产生奠定了基础。

乌尔人大兴土木,一系列浩大的工程动工,宫殿与神庙建筑都达到高潮,特别是一座通天塔的建筑最具代表性,1922年到1924年,英国的考古学家们在乌尔城挖掘了这座通天塔。

通天塔

它的外形象金字塔,但是呈阶梯形,内部是实心的,分为三层,里面是土坯,外面贴了砖,塔顶上是乌尔城保护神南娜(Nanna)的寺庙。塔的底座是长方形的,长达60米,宽约40米,三面是直壁,只有东北方是三条梯道,各有一百阶,这三条梯道在塔庙的第一层处结为一体,建筑构形简朴大方,形态不凡。

很多历史学家们猜测,这个“通天塔”可能就是《圣经》中所提到的示别塔的原型,正是这个塔的建造引起了上帝的愤怒,记载入《圣经》之中。不幸的是,至此,苏美尔人的统治似乎已经到了尽头,乌尔第三王朝在伊比辛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029至前2004年间)渐趋衰败,而东南面的埃兰人却咄咄逼人,不断发起攻势。另一个民族,《圣经》中曾经提到过的阿摩利人这时也兴兵来犯,最后在东西夹攻下,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伊比辛被埃兰人所俘虏。

不过,两河流域的统治权却并没有被埃兰人所夺取,不知因何原因,埃兰人战胜苏美尔人后,并没有在两河中心地区久停,而是退回了东北山区,相反,倒是阿摩利人趁虚进入两河中心区,阿摩利人属于闪族,与阿卡德人同宗,他们原本是一个野蛮民族,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后,学习了苏美尔与阿卡德人的文化,建立了一批小国家,经过长期的征战与互相吞并,公元前1894年前后,古巴比伦王国诞生。这个王国的建立者就是阿摩利人的苏姆阿布门。巴比伦在建立之初也只是一个小国,经过五代君主经营,到第六位君主汉谟拉比时期,统一美索不达米亚,成为大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河流域】失落的两河文明1
《世界军事战争史-008》苏美尔文明——两河文明的源头
苏美尔史诗《阿加德的诅咒》:人类第一个帝国的兴衰传奇
最早的人类文明——古巴比伦文明
苏美尔城邦--拉格什
亚洲史——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