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周的戈(上)

现代研究者把中国古代的戈分为直内无胡、直内有胡、曲内无胡、曲内有胡、短銎无胡、短銎有胡、管銎无胡、管銎有胡八个类型,划分标准以外观特征为依据,如直内无胡戈,即“内”外观平直,同时没有“胡”这一构造的戈,其他类型同理。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时期所有地区都同时使用这八种类型的戈,如商代便没有曲内有胡戈和管銎有胡戈。同时还有部分戈,外部特征介于某两个类型之间,无法明确判定归类。


▲短銎有胡戈(下排居中),西周产物,泾阳高家堡出土,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周时期的戈型较全,八种类型的青铜戈均有出土,其中存世量最大的是直内无胡戈和直内有胡戈,剩下六种数量较少。

现存的西周青铜戈均出土于贵族墓葬或者贵族与平民的合葬墓,这些墓的墓主多为成年男性,也有部分为女性或未成年男性。墓主生前地位越高,其墓葬中出土戈的数量也就越多。关中地区是西周的核心统治区,出土青铜戈的数量也最多。

西周有一种被称为“毁兵”的丧葬习俗,即先对陪葬兵器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砸断或者砸弯),然后再将其放入棺椁或墓穴中。部分出土的铜戈戈援弯曲,应该便是被有意识砸弯的。


▲被砸弯的戈,西周产物,石鼓山西周墓地出土,摄于上海博物馆

西周墓葬中除了出土实战青铜戈之外,还出土过一些明器戈,这些明器戈体形轻薄,部分为铅制。

以戈陪葬、以明器戈陪葬、毁兵这三种行为都属于西周早期的丧葬习俗,西周中期以后,这三种行为便不多见了。

西周时期最少见的戈型是曲内无胡戈,国内仅有3件,均出土于洛阳五女冢M1519。这三件戈的制造时间为西周初期,风格为典型殷商风格,考古人员认为墓主应该是商代的遗民。


▲“父丁母丁”曲内无胡戈,西周到春秋早期产物,纽约首阳斋藏

武王灭商后,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以北的邶地。为了防止武庚有异心,武王将自己的弟弟蔡叔封到朝歌以西的鄘,又将另一个弟弟管叔封到朝歌以东的卫。

武王死后,王位传给儿子姬涌,即成王。成王年幼,国事都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掌握,管叔和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起兵反叛,史称三监之乱。


▲直内有胡戈,西周产物,国家博物馆藏

叛乱爆发后,周公亲率军队前去征讨,管叔和武庚被杀,蔡叔被流放,原来武庚所管辖的殷商遗民被分为两份,分别处于卫国和宋国境内,周公将康叔分封到卫国,纣王的弟弟微子启分封到宋国。

武王在世的时候,便想建立一个专门用来管制殷商贵族的城堡。三监之乱后,周公在现在洛阳的位置兴建了洛邑,然后将大批殷商贵族迁徙过去。

由于这些遗民的身份比较敏感,因此他们使用武器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直内无胡戈,西周产物,出土于翼城大河口霸伯墓地,山西博物院藏

商人和周人的丧葬习俗不同,商人和东部的部分部族在挖掘葬坑时,会在死者腰部位置挖出小坑,用来放置陪葬品,这种墓被称为腰坑墓。由于商人的丧葬习俗具备明确特征,因此后人根据葬坑形制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墓主属于商人还是周人。

大部分腰坑墓中都没有随葬青铜戈,少数出土过戈的腰坑墓中,戈的随葬数量也比较有限。这些腰坑墓的墓主均为高级贵族,从地域上看,出土戈的腰坑墓多位于关中地区,洛阳地区的腰坑墓很少有戈出土。

郜向平认为,西周时期,殷商遗民携带武器的权利受到管制,其中又以洛阳地区的殷商遗民所受管制最为严格。同时,为了笼络上层贵族,周人允许这些人相对正常的使用武器。


▲太保冓戈,西周早期产物,通长23.8cm,出土于洛阳北窑机瓦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周“封邦建国”加速多民族融合
微子启,微子启与孔子关系
纣王死后发生什么,周朝为何背骂名也要挖殷商祖坟?考古发现真相
浅谈主导了‘三监之乱’的管叔鲜!
为何只有陕西没有陕东,背后原因与这两人有关
商朝灭亡后,后裔最远去了朝鲜还是北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