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本正经地闲聊 | 考研考古书目



发端于一七年十一月,成稿于一七年最后一天,然后偷懒到今天…


整理良多意见,共三个部分,如下:



架构理论



第 1 本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王巍总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3(2017.4 重印)



建议备考全程使用。大辞典收录词条基础、涵盖面广,按照类型编排,每次查询都可顺带看到相关概念;图示丰富;属于全程都需要且随手可查的工具书。



第 2 本

《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十八讲是张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授业的总结,文辞流畅、通俗易懂,专业与亲民兼具,很适合前期打底,读完可大致了解考古学几大重要研究内涵。



第 3 本

《田野考古学》冯恩学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2



如果大家有参加过考古或文物相关工作经验,在备考时是很有帮助的,很多概念和场景不需要费力去想像理解;如果没有的话遇到相关概念要及时返回查词典、在网上找图片找场景,便于理解也便于记忆。这本书中谈到了室内室外考古工作标准,也属于初期打底书。



第 4 本(组)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水涛  贺云翔  王晓琪编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本两册书收录考古文博领域一些重要、基础、权威的研究论文,如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区系类型理论等,其中涉及概念对之后备考的展开是很基础、相当重要的,不了解基础概念的话很容易在之后一次次回到不必要的原点问题去纠结。拣拣拾拾差不多,从这儿开始要更加打起精神,用相对完整的基础概念去做进一步准备了。



第 5 本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编写组,主编:栾丰实,副主编:钱耀鹏  方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2 月 第 1 版



做好了相关前期工作,可以系统完善下理论知识了。《考古学概论》一本新编的偏重考古学理论的教材。内容包括导论,考古学发展史,田野考古,分期与考古学文化,考古遗存分析,环境、资源与经济研究,古代社会研究,思想文化研究,遗址保护与公共考古学等八章。涵盖了对考古学的地层学、类型学、年代学、科技考古、聚落考古、认知考古、公共考古,遗产保护、考古学史、田野方法等内容的介绍。


其主要内容脱胎于主要编写者上世纪的一本著作《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也是一本关于考古学理论的教材。所谓「理论·方法·技术」可作如下简要解释:「技术是获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性认识。」(张光直语,来自接下来要为大家推荐的另一本重要的参考书目《考古学专题六讲》)


咱们平时所学的通论课本偏重的是考古学的分段资料,是帮助我们理解「史实」的本分,而较少接触(尤其是非考古本专业的学生)系统的考古学理论知识。在准备研究生考试时,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参考书目,尤其是报考一些会涉及理论性质考题和重视考古理论研究的院校。理论方面的教材初读会比较艰涩,好在本书的举例和插图较为丰富,会有助于大家理解。



第 6 本

《考古学专题六讲》 张光直

三联书店 2013 年 1 月 第 1 版



本书属于「张光直作品系列」之一,出过不止一版。这里是最新一版,不过市面上不大好找,且溢价较多,也足以见受欢迎程度了。


本书为作者 1984 年在北大考古系做的系列演讲的整理,题目共有 6 个。作者本人戏称其为「一篮子大杂拌」(说饿了),因为这六个题目之间并无严密的系统,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本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改革开放之初,外国特别是北美的考古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差不多是由张光直先生一人传进大陆的。张先生学贯中西,对考古学有着独到深刻的见解,在这六讲中淋漓展现,直到今日,犹未过时。


这本薄薄的小书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读物,不仅不会增加复习的负担,还会有助于对考古学理解的深入。



第 7 本

《考古学研究入门》 陈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8 月第 1 版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这也是一本介绍考古学理论方法的教材,体例与上述高教社《考古学概论》较类似,但细致程度不如,其特点为较多涉及国外考古学术前沿,可以拓阔思路。



第 8 本

《考古学 理论、方法与实践》第 6 版 (全彩)

【英】科林·伦福儒 保罗·巴恩著 陈淳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年 5 月 第 1 版



这部享誉世界的考古学教材想必大家皆有耳闻。学习考古专业的必读之书。最新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彩且精美异常!



第 9 本

《考古学:关键概念》 

【英】科林·伦福儒 保罗·巴恩 主编,陈胜前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3 月 第 1 版



西方考古学的关键概念的全面概览,收录了 55 条「大型名词解释」,由国际顶尖学者执笔。可配合前书《考古学 理论、方法与实践》使用,是很不错的参考书。可从中体会中国与西方考古的差异。



细节和内容



二之一 考古通论



理论完成差不多的时候就要逐步将内容加入构架之中了。前面大家在作者描述中多多少少会涉及到一些例子,后面会反复看到,这是一个记忆的过程,也是考点逐渐积累的过程。



第 10 本

《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刘庆柱主编

人民出版社,2010.4



不必多讲,社科院考古所荣誉出品,从简史、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秦汉唐宋元明清,各代中再据遗存类型介绍考古发现,各分期、领域重量级学者执笔共书。属于构建考古体系的不二之选。


优点极多,首先列举全面,如某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便即介绍诸多相关遗址,汉代城址从都城到地方城邑,再到某处农田或戍边遗址,俨然一部遗存介绍书目;其次总结精简有体系,利于大家对某一时代特征进行把握;再次文字优美,用词考究,订校用心,仿佛在读文学作品,阅读体验不能再好。


缺点也是有的,当然是对于考试来说的缺点,由于篇幅限制和编写初衷,对重要遗址的发现列举为主,细节列出较少,需要进一步查找总结。总结的资料来源就是后面的书目。



第 11 本

《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中国考古通论》应当算考古考研最绕不过的书目了,很多高校都选取它作为参考书目和推荐书目,所以也选择将它列在稍前的位置帮助大家熟悉和建构体系。先说下不足好了,首先考通的基础概念诠释不是很清楚,这一环节可以在前列书目中得以补正;其次很多同学反映它小错过多,难以理解,断句困难、造成歧义情况较多。


但是考通逻辑严密,体系建构完整,尤其新石器时代;其次,具备系统的同时兼备细节,图示也很清楚,重要遗存图示均可查找到;再次,作为还在售的书目,纸张手感也很不错,文字也足够清晰。



第 12 本

《文物学》李晓东

学苑出版社,2005.10(2016.8 重印)



它的优点也很明显,篇幅小,放在考通后看完它几乎不费很久,且亦是结构清晰同时兼备细节,校正也做得很好。不想放在这个顺序放在其他顺序看也是 OK 的,影响不会很大。



第 13 本

《文物学概论》吴诗池 编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年 5 月 第 1 版




也是一本经典的文物学论著。较《文物学》更成体系,能容包含更广,图片更多,且九成以上的图片为线图,大家想要了解文物的细节名称也罢,使用方式也罢,制作工艺也罢,都蛮方便。



二之二 分期考古



如果部分同学准备时间充裕,或报考学校侧重细节考察的话,可以考虑在通论的基础上看一些分期考古的书。



第 14 本(组)

《中国考古学》四卷(新石器时代卷、夏商卷、两周卷、秦汉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新石器时代卷》:2010 年 7 月 第 1 版

《夏商卷》:2003 年 12 月 第 1 版

《两周卷》:2004 年 12 月 第 1 版

《秦汉卷》:2010 年 7 月 第 1 版



此四卷书可以说是目前最权威的分段考古学资料汇编吧。计划出 9 卷可目前只有 4 卷(相当的难产)。特点是部头大,体例规范,内容详实。读来比较耗费时间精力,相应的也会有更多收获。大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阅读。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夏商卷和两周卷出版的较早,收录的资料多截止于 2000 年,故新世纪以来众多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未能收入其中。



第 15 本 

《夏商周考古学》井中伟,王立新 编著

科学出版社,2013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教材之一。图示丰富,体例规范且完整。除过重要遗址的发现陈述,还会总结各家分析,提出很多更具细节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和通论书目每一章节后的分期考古前瞻内含量是很不同的,很适合报考学校侧重新问题和思辨性的考生。



第 16 本

《汉唐考古学讲稿》冉万里 编

三秦出版社,2008.10




二之三 专题考古



如果部分同学想要了解一些考古学专题,或报考学校侧重专题考察或具体方向考察的话,可以考虑在熟悉考古发现内容的基础上看一些专题考古的书。



第 17 本

《文物保护学基础》康忠镕 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2



川大的参考书目之一,虽然时间比较久了但是包含很多经典的概念。详细叙述文物破坏的原因、原理、防治方法,其中原理多给出图示和化学式的说明。推荐给报考学校涉及文保的同学。



第 18 本

《科技考古学》陈铁梅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北大出品。这一本读起来就像老师在给大家上课的感觉?不知这样描述是否准确,包括原理图和详细讲解,像极了老师们在采取 PPT 讲原理,并有丰富的实证,适合科技考古的系统学习。



第 19 本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 20 本(组)

《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博物馆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9



大家构建了自己的知识梁架,也置办好了细节发现,差不多准备也到后期了,大百科可以作为一个初步收尾工作的选择。首先,它对遗存发现细节知无不言;并且,它按照读音编排,便于大家查找,对不擅长总结的同学算是一个福音了。


但是,限于选取的材料部分时隔过久,对大百科的使用建议以总结逻辑框架、练习规范用语为主,部分序列、对发现的定性以及新材料等要及时更新。



二之四 发掘报告



如果部分同学想要深入了解考古发掘相关,或报考学校侧重实际应用的话,可以考虑找一些发掘简报或发掘报告来看。


比如半坡、姜寨、陶寺、城子崖、瑶山墓地等这些重要遗址,那怎么知道遗址重不重要呢,前面书目反复提到的那就是…很重要了。



新材料和扩充知识



还很必要的就是关注新材料和重要新闻,近十年或五年的十大考古发现等,有空闲的同学可以追一追期刊,有条件的话多听一些好讲座也蛮有帮助的。


这里也列出两本书目供大家参考。



第 21 本

《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刘莉  陈星灿 著

三联书店 2017 年 9 月 第 1 版



这是一本新出的考古学教材,但实际上本书的英文版几年前已经在国外出版,所以严格讲算不上是最新的材料。此书本是为美国的考古专业学生编写的中国考古学教材,著者刘莉和陈星灿是新石器时代领域的著名学者。和中国的考古教材相比,其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故很具有启发性。



第 22 本

《考古学读本》

杨楠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 月 第 1 版



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看教材,一些经典的文章也是必须要读的,那便为大家推荐这本《考古学读本》。本书收录的都是考古学各个领域的代表学者的经典论文,可以和课本的知识相互补充。抽空读上一两篇,定会受益匪浅。当然,大家也可以通过知网等论文期刊数据库来下载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来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厦门大学历史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必读书目
从《商周考古》到《夏商周考古学》——由两本考古教材串联起学术史
2024文博专业拆分:2024文物学和博物馆考研各校参考书目汇总(一)分省版提前学!
专业书单6——考古学:“盗墓是考古学最大的敌人。”
论考古学文化及其命名的几个问题
助手讲述考古大家夏鼐的往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