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梁思成探寻正定古建筑(中)

梁思成当年拍摄广惠寺华塔影像

“青塔南约里许,也在田野住宅边上,立着奇特的花塔。原来的广惠寺也是只余小殿三楹。且塔基部分破坏已甚。塔门已经堵塞,致我们不能入内参看。”——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

离开天宁寺,梁思成一行人来到广惠寺华塔。华塔,又名花塔、多宝塔,距正定南城门仅数百米。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该寺建于康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正隆六年(1161年)墨迹推断,该塔应为辽金时代遗物。

广惠寺华塔

“若由形制上看来,这华塔也许是海内孤例。其平面及外表都是一样的奇特。平面第一层作八角形,但在其各隅面又另加扁六角形亭状的单层套室。在塔身的各正面及套室之外面,都有圆拱洞门;在套室之各斜面尚有假做的直棂窗子。各面转角处都有假柱,柱上有两层相去极远的阑额。”——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

华塔塔身为仿木构楼阁式砖塔,现高33.35米,由一座主塔和四座小塔组成,主塔高四层,一至三层平面呈八边形,各层大小、高矮不同,一、二层采用双套筒砖结构,中心为塔心室,四周有回廊。二层、三层塔身外部设平座,正面辟门,各侧面饰佛龛或斜纹格子窗。第三层平面内缩,仅有塔心室。

华塔三层外部

第四层平面近似圆形,层高约占全塔的三分之一,外立面近似高筒覆钵状,表面有力士、须弥座、仰莲辦、六层小塔,小塔之间有狮、象等动物并有小佛像数尊置于莲座之上。这些类雕塑的大致做法是,先用砖砌出内胎,略加刻工,然后在外层施以泥土塑制由于这些通身的雕饰很像花束,所以人们又称华塔为花塔。

华塔雕塑细部之一

“第三层以上,便是一段圆锥形,其上依八面八角的垂线上有浮起的壁塑,狮像和单层塔相间错杂的排列着,其座之八角有力士承托保卫,八面有张嘴的狮头”——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

华塔雕塑细部之二

浮雕分九层,每层交错位置,同层有八个同样的浮雕,九层从下到上分别有动物和人物的高浮雕,甚至是半立体雕塑,第一层是八个不同形态的戴帽武士或力士、第二层从洞中伸出的张嘴狮头、第三层威武的神兽、第四层大象,大象再往上的塑像已模糊不清,应该为人物像或是菩萨像。

华塔雕塑细部之三

主塔各层檐下均设砖仿木斗拱,以承托出檐,并以砖仿砌出椽、飞檐、枋子等木构部件,最上部为八边形攒尖塔檐顶,塔刹已毁。

砖仿木结构出挑斗拱、塔屋、平坐及门窗等部分

四隅单层小塔平面为扁六边形,高度与大塔一层檐部取齐,出挑斗拱及檐部结构的砖仿木做法同于大塔,小塔壁面除倚柱外,还做出直棂假窗和开出券洞形窗,檐子之上除做出斜坡屋顶,并各置一宝顶状塔刹。

主塔内部

主塔底层北面设一券门,由此可进入塔室,心室内壁开有龛室,唐慧琳《一切经音义》释“龛室”云:“……案龛室者,如今之檀龛之类也。于大塔内面安其小龛,如室,故言龛室。”这类佛塔内部空间优先,所以只能靠壁设浅龛置佛像,以供信徒绕转礼拜。

华塔主塔剖面图及一层、二层平面图

“塔号称唐建,金大定,明景泰,宏治,嘉靖,万历,清乾隆,屡次重修,其确定年代甚为可疑。”——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

广惠寺华塔在中国现存华塔中造型最为奇异,形制也极为特殊,与金刚宝座塔的平面布局相近,明万历《重修华塔记》记广惠寺塔:“创于赵,修于唐,既毁于金之皇统,复修于金之大定也。”这条记载是过去断定华塔建造于金代的依据,之后有学者在此塔第二层回廊壁龛上发现了一则北宋太平兴国四年的游人题记,由此可断定华塔主体部分建于979年以前,不过从塔的整体造型上看,确实具有辽、金塔的风格特征。

仿木结构特型砖拼接结构示意图

外形为仿木的砖塔比朴素的叠涩类砖塔有更高建筑技术要求,由于砖在烧制成型后较难进行雕凿性质的再加工,用于制作柱枋、斗拱、平坐、栏杆、棂窗等仿木构件的砖,都是特殊型砖,在按型定毛坯烧制成型后,每一块还都要经过预先砍磨试拼接之后,才能加以砌筑。如此一则费工费力,而且很难细腻准确。

仿木斗拱细部

广惠寺华塔民国时已破败不堪,然而其时大体完好,之后四座小塔废圮,仅存主塔,直至1999修复后才算大致恢复了旧貌。

现在拙劣粗俗工艺的具体呈现

在最近修复的砖砌工艺上,多有粗俗之处,不要说砖缝精密对位,一些地方连最基本尺寸形态都不成体统,为今人之拙劣而皱眉的同时,越发对于古代匠师更为崇敬和钦佩。

梁思成当年拍摄开元寺须弥塔影像

“开元寺俗称砖塔寺。砖塔的平面是四方形,各层的高度也较平均,其形制显然是四塔中最古者,但是砖石新整,为后世重修,实际上又是四塔中最新的一个。”——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

寻访正定四塔之行,最后一站来到开元寺。开元寺位于正定城中部,据唐《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记载,寺院创置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寺,初名净观,大隋开皇十一年(591)改名解慧寺,到了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敕令改开元,而开元寺塔则建于贞观十年(636),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九层密檐塔。

开元寺须弥塔今景

塔建在高1.45米的方形台基之上,平面呈方形,通高42.5米,层层砖砌叠涩出檐。底层下部砌一米高石陡板,于四角浮雕力士八躯。

塔身底层石板之力士雕刻

塔身底层石板之力士雕刻

第一层正面辟拱券门,门上嵌清代“须弥峭立”石匾,所以开元寺塔也称为“须弥塔”。塔身内部为空筒筒状上下贯通,不设梯道故无法登临。二层以上塔身都在正面开一方形小窗。顶端设砖砌刹座,中间雕仰莲并立金属塔刹。

清代“须弥峭立”石匾

唐代密檐塔的特点往往是底层特高,上部各层层高骤降,塔身轮廓则呈曲线卷杀状,中部略向外略凸而上下部内收,开元寺塔虽为始建于唐代的密檐塔,但各层层高自下往上为依次递减,塔身各层出檐的外缘呈一条收分斜直线,而这些本是楼阁式塔的特点,所以开元寺塔尤为崇峻疏朗,古朴端庄。

叠涩出檐由下至上呈内收斜线

开元寺中与塔并列的为一座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的二层楼阁式钟楼,其始建于晚唐,不仅为河北现存最早的木构古建,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

开元寺塔与钟楼

“开元寺的钟楼,才是我们意外的收获。钟《志》称唐物,但是钟上的字已完全磨去,无以为证。钟楼三间正方形,上层外部为后世重修,但内部及下层的雄大的斗拱,若说它是唐构,我也不能否认。”——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

开元寺塔与钟楼及大殿复原位置示意图

塔和钟楼中后部为一座大殿遗址,这种主殿在后,佛塔与钟楼并列的寺院建筑布局,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群组的现存唯一孤例。

开元寺钟楼民国旧影

正定开元寺反映了寺院由早期以佛塔为主体建筑,在唐代开始向以佛殿为重心布局转变的时代特征,这一塔一楼,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前文链接

跟梁思成探寻正定古建筑(上)



文字:御凰品冰岛采集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定一一四座古塔
【名塔】正定四塔(下)
寻访古塔之正定开元寺须弥塔
河北之旅〈10〉: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古城之开元寺
祖国风光(882)正定四塔
开元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