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玉还是宋仿:天津博物馆藏玉断代研究(下)

白玉云纹玉杯(图1)这件高足玉杯从造型到工艺,经历有一个十分繁复的制作过程,而绝非是宋人“徒胜汉人之简,不工汉人之难”那般,“刻意模拟”。从器型看,玉杯为深腹,环形出尾短柄,高圈足,口径略大于足径,杯身斜直呈斗状。

图1


这种形制,与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有一件名为“单柄盃”的刻纹玉杯(图2),和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青黄色素面玉杯(图3),应该属于同一类器物,因此可以看作是秦汉时期较为典型的玉制贵族用品。而纹饰与布局,更接近于台北故宫那件,是由底部的弦纹、丝束纹和杯体五个不同区域的纹饰组成。在这五个区域中,中间区域较大,是为主体纹饰,是秦汉年间人们所信仰和追求仙境景象的写照。上下二片区域,则起到烘托和装饰的作用,它以龙首纹、柿蒂纹以及勾云纹作为图案,呈二方连续排列。龙首纹已作了简洁抽象的处理,只是通过几组云纹状线条及一个代表眼睛的圆点,来勾勒出卷唇吐舌的头部轮廓。

图2

图3

此种构图方式,自东周至秦汉被广泛应用,似为这一时期玉器装饰艺术的一大特色(图4)。该玉杯在主体纹饰的上、下二区,以二个龙首为一组,相向而列,满密而规整,且气势恢弘,具有极佳的装饰效果。而外围二区,均以柿蒂纹为题材。

图4

图5

河南省博物院所藏的嵌玉鎏金铜饰(图5),其上面的嵌玉部分,用的便是柿蒂纹图案。广州南越王出土一深腹玉杯,其杯足和托架(图6),同样以柿蒂纹式样作为装饰。

图6

而该玉杯的柿蒂纹分布于顶部与底部二区,这样看来,这件造型规整、构思奇丽、雕琢精致的玉制器皿杰作,实为秦汉时期的文物。而后人将其断为宋仿,亦不能不认为是“冤假错”案。


原文作者:李惠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2
春秋玉器大赏
洪石:秦汉玉容器及相关问题探析
商周玉虎(琥)的断代
西汉墓葬中的名贵和田玉器赏析(图)
【丁哲说玉】谷纹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