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劳动人民最光荣 | 古代玉雕匠人


       

       玉雕是中国玉文化的具体体现,不同时代的玉雕具有不同时代的风格,从古至今贯穿成一条发展脉络,透过风格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华夏独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



圆雕活链玉羽人  商代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通高11.5厘米,背脊厚1.4厘米



活链工艺步骤示意图


    中国玉器历经各朝变迁,在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之下,发展为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中国人崇玉与爱玉的民族情怀根深蒂固,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中国玉雕在世界玉器工艺领域中独树一帜,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中国玉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当时古人还未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玉石的加工方式主要为以石攻玉,人们采集硬度大的石核、砂石制成“解玉砂”来琢玉,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兽牙、木杆、骨片、绳线、兽皮配合解玉砂进行钻、锯、琢、磨,使玉材成形成器,这是史前玉器加工的主要方法。

      

       用转动的砣轮加工玉器是一大进步,人们用手拉弓弦(后用水凳),使砣轮转动,砣轮用石材或木材制成,做成不同的砣头沾黏解玉砂进行琢玉。夏商有了铜,铜制砣轮强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损,做出的阴刻线浅而宽。西周末、春秋初冶铁工艺进步,有了铁砣,铁砣坚硬,能够做得薄而锐,提高了加工精度,可以雕琢出精美的线条。






       到20世纪70年代,有些地方仍有用原始铁砣结合解玉砂琢玉的加工方式,这种加工玉器的方法俗称为老砣工。80年代以后,几乎全部使用高速电动工具和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玉雕工具。至今,现代玉器雕琢,电动工具和砂轮磨砣便一统了玉雕加工方式。



明《天工开物》中砣具水凳插图



       古人琢玉千差万别,古玉千姿百态,让我们来看一下清代李澄渊《玉作图》,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玉器的加工全流程。


一、捣沙和研浆


       

       捣沙研浆中,一玉工用杵将石臼中的石沙捣碎,而另一玉工则正在将捣碎的石沙用筛子将颗粒大小分类,随后用水漂去沙中的泥,之后干净的沙子被称为“解玉沙”,以备随后琢磨玉器之用。 院子里还有木桶、木盆和毛刷,是将筛好的沙再用水泡着,泥巴之类的杂质就会随着水漂流出去了。经过捣沙和研浆的程序,就可以得到颗粒均匀的沙石。这些沙是用来解剖玉璞、琢磨玉器的,所以称之为“解玉沙”、“磨玉沙”。《天工开物》说解玉砂“精粹如面,藉以攻玉,永无耗折。”在研磨切削玉器的过程中,大颗粒的解玉砂会碎裂为更小的砂砾,将这些细小的解玉砂收集后再利用,就是所谓的“永无耗折”。



解玉砂


       史料中有关解玉砂的明确的记载始于宋代,《元丰九域志》有河北邢州土贡解玉砂一百斤的记录,其实通过观察文化期玉器可知,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解玉沙即已广泛应用,古代治玉,即便是在玉料上钻一个小孔洞这样的简单工序,不用解玉砂也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代治玉工具出现之前,解玉砂一直是古代琢玉者必不可少的琢玉辅料。


二、开玉


       

       还未雕琢的玉料原石称之为璞玉,外表常常包裹了一些粗松且厚薄不一的石头。开玉,就是把外表的石头削掉。由于铁丝硬度往往低于玉石,因此,在剖开过程中,必须不断添加解玉沙。



明代玉圭  安思远旧藏

藏品来源:纽约佳士得

现藏:老丁说玉工作室

从这件玉圭中明显可以看出片状切割痕迹



民国治玉开料旧影 



玉璞


       论玉之产于山水,其原体皆有石皮,今欲用其玉,必先去其皮,若剥果皮而取其仁也,故云开玉。


       

       去除石皮之后再进一步观察玉料的质地、形态、颜色、透明度,大小及内部绺裂的多少等等信息,材质若有瑕疵,则须挖脏去绺,若有华美之处,则尽量要通过造型和工艺使其凸显,总之得根据每一块玉料的特点来以确定这块玉料适合做什么样的器物。





三、扎砣


       

       扎砣,即是利用砣具解玉成方块或方条,经过设计、画样后,大片裁去多余玉料使玉器初具雏形。玉工坐在水凳前,旋车架上工具,操作的时候,玉工的两只脚轮流踏着凳板,靠麻绳牵动木轴旋转。玉工用左手托拿着玉料,抵住正在旋转砣盘的刃边。桌子的一端放着一个盛了水和解玉砂的盆子,玉工就用手去舀解玉砂,浇在玉料上,才能把玉料再切成方块或方条。



各类砣具示意图


       不同的工序所用的砣不同,比如大砣用于切割,宽砣、斜砣、细砣用于雕琢纹饰,平砣用于打磨。



民国治玉旧影   可清晰见到重要辅料解玉砂


四、冲砣



       利用冲砣这种工具,把方块或方条的玉料棱角部分去除,经过这个步骤,要雕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五、磨砣



      利用“磨砣”这种工具来磨细玉器的表面,可以把玉的表面磨的细腻,发出温润的光泽。



六、掏堂



       掏堂,便是挖空容器的内部。首先,用管钻旋进玉器的中央,经过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会出现一根圆柱,此时就得由最富经验的老师傅振锤取出玉梃,如果力道不对,玉梃会取不出,便使整件玉器碎裂。接着,再慢慢琢磨,掏空玉器的内膛。




玉簋  商代晚期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


七、上花



       上花,也就是以小形的砣具在玉器的表面琢磨出花纹,不同的大小的砣具会留下不同的线条。



八、打钻



       这是对于一些要雕琢镂空花纹的玉器,所做的一个重要步骤。打钻的工具主要是弯弓和轧杆,轧杆底端镶有金钢钻。玉工坐在桌子的一端,用左手握着玉器,抵在轧杆金钢钻的下面,右手来回拉动弯弓,弯弓会带动轧杆一来一回的旋转,杆尖所嵌的金刚钻就可以把玉钻出一个圆洞了,然后进行镂空拉丝透花。



各类钻头



管钻治玉示意图


九、透花



       透花,也就是镂空花纹,以“搜弓”为主要的工具。操作的时候,先把搜弓上的钢丝解开一端,穿透这个圆洞,再绑好。玉工的右手握着搜弓,一来一回拉动着,钢丝上加浸了水的石沙,就能按照玉片上画的线条来切割了。因为一般书写作画的墨汁,是会被墨水冲洗掉的,所以玉工是用石榴皮的汁来勾画出要透雕的图案,图案仍是清清楚楚的不会被水洗掉的。良渚文化时期,已出现以拉线透花的玉器,发展至清代镂雕玉器薄而细,达到技法的巅峰。




民国治玉  玉器拉丝工艺影像


十、打眼



       这是专门对付像鼻烟壶、扳指、烟袋嘴之类的小而又有固定形状的玉器,要钻孔时所用的特殊技巧。因为这类玉器太小了,不方便用手拿着打钻,所以上面安装木板,木板中央挖了洞,洞的形状就和要钻孔眼的小玉器形状相同。不同形状的小玉器,要配上挖了不同形状孔洞的木板。



民国治玉时钻孔影像



十一、木砣图



       木砣是把已雕琢好了的玉器外表仔细的磨光。这时使用的工具结构是凳板连系着木轴,带动一个圆形的转盘,而这步骤用的圆盘配用的石沙硬度比较低,来进行细细磨光。



十二、皮碢图



       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雕最后的抛光工序,让玉器本身具体呈现玉色。

      


      由这十二个步骤可以看出,当时的琢玉工具主要就是水凳,以足踏板为动力,连接带动各种大小的“砣”快速旋转,“砣”上需不停地浇水和沾黏解玉沙。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古老的水凳已经进了博物馆,现在则是以电力马达带动“砣”,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转速,对玉石的切磨能力大大加强,“砣”也演化为人造金刚砂制成,硬度大大提高,并且不再需要浇砂,只需不停地浇水即可。因此,加工能力实在是大大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劳动节 | 向古代玉雕匠人致敬
以今臆古说玉器
玉雕说简评《玉作图》,带您了解古代玉雕师制玉工序
古时的人是怎样做玉器的?
玉雕工具
玉不琢不成器——古代玉器雕琢工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