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方陶瓷】中国东莞市博物馆馆藏玉器欣赏------上篇

古玉

中华民族爱玉敬玉崇玉的历史悠久,从上古先民直至近代,人们对玉均情有独钟,中国在各个时期都遗存有一批极富时代特征及历史研究价值的代表性器物,大体上有夏朝古陶器、商周青铜器、战汉漆器、隋唐金银器、宋明清瓷器,这些器物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却没有一种能像玉器那样经久不衰,长期受到民众如此的宠爱,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劳动节

青玉素身钺

新石器时代

墨绿色,呈长方形。双面打磨平整有刃,边棱平直,中厚边薄,穿孔为单打马蹄,孔内有不规则旋痕。说明是它山之石攻玉,应是史前文化的仪仗玉。

青玉素身钺

新石器时代

墨绿色,呈长方形。双面打磨平整有刃,边棱平直,中厚边薄,穿孔为单打马蹄,孔内有不规则旋痕。说明是它山之石攻玉,应是史前文化的仪仗玉。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糖玉素身龙形佩 

战国

素身,受沁明显,其形为战国“S”龙的典型之器。其琢工简洁,玉质为地方玉,与山西省侯马市祭祀遗址206号坑出土的龙纹佩造型相同。是作祭祀之用。此佩玉质苍老,应是战国时期的明器。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青玉璧 西周

玉璧为“礼器” 之首,用于祭天之器。此璧玉质青绿,受泌严重,大部分面积呈灰白色。全身光洁无纹,对钻圆孔较大,边缘圆滑有明显使用痕迹。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青白玉谷纹剑首  

战国

剑首为佩剑上的饰品,在剑的顶端。此剑首因土泌而色已基本变为青褐,其中二处已氧化成鸡骨白。外径大于内径,器面内圈浅刻卷云纹,间以细方格纹陪衬,外圈饰谷纹。

劳动节

劳动节

白玉深浮雕螭纹剑格 

长5.5厘米,宽2.1厘米,厚1.2厘米。器身凸雕蟠螭纹,螭的五官有形无神,螭身弯曲度小,肩和臀部肌肉丰满。剑格内空小,不能成为实用器,从其包浆、造型以及螭龙来看应是宋代仿古器物。


劳动节

白玉兽面云纹剑璏

长4.9厘米,宽2.6厘米,厚1厘米。呈桥形,两端向下弧形弯曲,下方有近长方形穿孔,玉质莹润,有土沁,表面浅雕兽面纹和勾连云纹。 

青白玉剑璏 

战国

直径4.3,厚1.9厘米。剑璏为剑鞘中间稍上部位的玉饰。呈长方形,此剑璏因土泌而色已基本变为青褐,其中几处已氧化成鸡骨白。器面边缘饰带状打洼线条。切割规整,抛光亮丽。

劳动节

劳动节

古玉云纹剑珌 

西汉

长5.1厘米,宽3.7厘米,厚1.4厘米。剑饰具四件成套使用是从战国开始。镶嵌在剑上的装饰玉器统称“玉具剑”,在当时是一种极为贵重之物,天子赐以“玉具剑”是显示尊卑有度的一种礼节。玉剑珌是装饰在剑鞘末端的玉饰件。迄今可见年代最早的剑珌是在战国时期中山国王墓中出土的,其上端有三斜孔,中间大两侧小,可相互穿通,作镶嵌系结之用。纹饰有云纹、谷纹等。

劳动节

劳动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青玉鹦鹉佩

扁平状。玉质青灰,头大身小,尖嘴隆胸,头部阴刻一圆圈表示眼睛,下部阴刻二条短直线表示足,二面工对称,发端钻一小孔作佩带穿孔之用。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玛瑙俏色耄耋纹板指 

清中期

长2.3厘米,宽3厘米。

俏色玛瑙带黄皮,上为浮雕蝴蝶,下琢抬头花猫,相互对望,谐音“耄”与“耋”,寓意长寿吉祥。板指是清代戴在大拇指上的装饰玉,质地好坏也是身份高低的标志,最名贵的有老种翡翠板指和羊脂白玉俏色板指,价值连城。此件是清代中晚期的装饰用玉。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白玉虎形佩  

清中期

直径5厘米,厚1.2厘米。

虎是兽中之王,能辟邪压胜。这件佩,玉质优良白润,是用和田籽料雕琢,虎形佩也属于生肖佩,民间儿童喜用的装饰玉,寓意辟邪保平安。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白玉透雕螭纹工字佩 明

长2.8厘米,宽2.7厘米,厚1.4厘米。

东汉盛行佩挂辟邪三宝,其中有司南佩、刚卯严卯、翁仲。司南佩含有指导之意,司南君子能定乾坤。所见大多用上等和田白玉雕琢,尺寸为2.5公分。演化到明代,司南佩称工字佩。玉质白润,是明代君子辟邪装饰用玉。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歌曲

白玉芦雁纹带銙 

长4.5厘米,宽4.3厘米,厚0.7厘米。玉带銙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延续北周制度,不同身份等级所佩数量质地都不一样。宋代基本沿袭了晚唐玉带的造型,且数量大大的减少。唐代玉带制作为 “池面隐起”。宋代常见的浅浮雕以花鸟纹汉人为多。此带銙经过入土受热,原来的颜色变成了褐色沁。主题是飞鸟嘴衔仙草,背面四角有四组象鼻穿孔,为镶嵌之用。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

劳动节快乐

●文章来源 | 东莞市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累积篇6
东莞市博物馆馆藏玉器精选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2
清代玉器大赏
中华传世珍宝荟萃(玉雕)
玉器欣赏(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