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瓷器鉴定之底款 明及明以前瓷器款识综汇(上)

瓷器款识是指在器物底部或者其他部位,刻、划、印或者书写表明年代、产地、堂名、人名、用途以及吉祥语的文字,也有在器底或者器身某种图案的款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明永乐以前

明永乐之前,瓷器上也有落款的情况,但不多见,不成体系。此前瓷器上见有款识的,举例如下:

宋代建窑

部分器物足底见有“进琖”、“供御”刻款,作为贡品的铭文。

宋代汝窑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数件器底刻“奉华”、“蔡”等字样的汝窑器。其中“奉华”是宫殿名,是宋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的寝宫。

五代至宋早期定窑

有部分带“官”、“新官”刻款的器物,被认为是进奉宫廷的专用瓷。

元代青花

元代瓷器除白釉瓷有模印“枢府”二字(称枢府白瓷)外,极少见其它落款,但“元青花云龙纹‘至正十一年’铭双耳瓶”由于其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诸位不可不知。

明永乐以后

瓷器器物上书写帝王年号款识的做法, 始于明代永乐,后成定制。其中既有官窑器,也有民窑器。

永乐

永乐朝署款的现象并不普遍。目前所见实物,无论印款、刻款还是青花书写款,基本都是“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单色釉瓷器用印款和刻款,青花器中,仅压手杯署款。

宣德

宣德时期开始盛行署款,且落款无固定位置,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多为青花楷书款,又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为多;单色釉瓷器上和永乐一样,多用印款或刻款,也有书青花款;还有写“大德吉祥场”和“坛”字的器物,也是官款。

宣德青花款识,楷书圆润优美,字体遒劲,书法水准很高。楷书款的“德”字,“心”上都没有一横。

成化

成化朝官款基本都是青花楷书款,且以“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为主,围双方框或双圈;民窑器除了写“大明成化年制”外,还出现“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成化年造”的样式;有些官窑罐,在底足写“天”字,俗称“天字罐”,是成化朝的名品。

落款部位趋于规范,大多在器底,少量书于器口边的,另有高足杯,款识写在高足的里面。

成化款识,独具特色,被认为可能是同一人所书。外围圆圈或框线都紧束款字。

弘治

弘治朝的款识运用基本延续成化,唯字体更显娟秀。

正德

正德朝的款识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一是“正德年制”四字款出现频率较高。

二是红彩书款的比例增加。

三是开始出现四横。

嘉靖

嘉靖朝款识上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字体上,笔画较粗,苍劲中藏秀逸,刚柔相济,与前朝风格迥异。之后的明代瓷器款识,都深受嘉靖朝书法风格影响。

隆庆

隆庆时瓷器实物较少,所见器物,多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双行款。

万历

万历一朝48年,历时较长,写款样式亦较多。总的来说,多见六字双行,字体书法颇似颜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撇捺处顿挫有力。

万历后有泰昌、天启、崇祯三朝,国力衰微,除崇祯朝民窑青花器外,几无亮点,款识方面亦近乎空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瓷器款识综述
故宫馆藏明中期瓷器底足、款识(52件瓷器)!
玩瓷器,要学会看款识!
趣味悠长的明清两代瓷器款识
历代官窑款式
古代陶瓷款识的鉴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