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18说文保丨五牛“重生”,这个厉害了!
了解一座博物馆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一本书,一个展览,一段故事...也可以是一件文物。
 
今天是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186万余件/套珍贵文物,不同类别、不同材质、不同时代的文物在此汇合。


藏品是一座博物馆的立身之本,是故宫博物院发挥收藏、展示和研究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与观众沟通交流的主要切口。尘封的历史在专家的研究中给出答案,在展厅里与观众相遇,在博物馆间交流,在网络上分享,它们的故事被讲述给更多的人。
 
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这样五头“牛”,它们从唐代出发,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受到过无数人的呵护喜爱,也曾流落海外,辗转回国,经历“起死回生”。这幅凝结了无数人心血的画作,便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本画卷——唐代画家韩滉所绘的《五牛图》。

唐   韩滉   五牛图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赏高清《五牛图》

《五牛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最著名的一幅以牛为题材的画作。这幅画绘于白麻纸上,画中五头老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神气生动。粗粗的线条勾勒出牛的轮廓,将牛强健的躯体与坚硬的皮表质感形象地刻画出来,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以牛入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体现了农业古国以农为本的主导思想。《五牛图》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画家、政治家——韩滉。他曾经官至宰相,且出身名门,是唐朝宰相韩休之子。韩滉虽为贵胄,却偏爱朴素节俭的生活,擅长绘制田家风俗,在他任职宰相期间,十分注重农业发展,因此这幅画可能含有鼓励农耕的意义。《五牛图》是韩滉传世的唯一一幅作品,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


《五牛图》距今至少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几经流转,历尽千辛,才得以保存至今。
 
南宋时期,《五牛图》曾被皇室收藏,元灭宋后,数次易主。元代画家赵孟頫也曾收藏过这幅画,对它爱不释手,留下了“神气磊落、稀世名笔”的题跋。清代中期,乾隆皇帝广诏天下珍宝,《五牛图》再次入宫。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四处掠夺,保存在中南海瀛台的《五牛图》也未能幸免,从此流落海外,下落不明。直至1950年,消失了半个世纪的《五牛图》在香港露面,经过多方的不懈努力,终于将这件国宝级文物购回。

《五牛图》中赵孟頫的题跋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颠沛流离,传世名画《五牛图》终于回到了祖国。不过此时的画卷已经伤痕累累,洞蚀、霉斑遍布其身,画中五头牛身上多处补纸、接笔已经变色,画心有明显空壳,严重影响展卷和陈列。
 
五牛图(局部)

1977年1月28日,《五牛图》卷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现文保科技部),由专家孙承枝主持修复,由此开启了它的第二次新生。

孙承枝

主持此次修复的孙承枝先生是我国第一代书画修复大师之一,他修复技艺精湛,且为人低调,一生勤勤恳恳。在修复《五牛图》时,孙先生已近七十高龄,当这项艰巨的任务交到他手中后,孙承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寝食难安。他每天拿着放大镜,对画卷反复查看,潜心思索,仔细研究画卷的破损程度,最终精心制作出了一套详细的修复方案。

 
书画修复的常用工具

《五牛图》的修复过程十分复杂,要先做分离、去污,然后进行洗、揭、刮、补、裁、上局条、托心以及镶、覆、砑光等步骤。画心修裱中,最要紧的是“揭”和“补”。《五牛图》揭去托纸以后,发现前人重裱时竟“揭荒”了四十一处(揭荒,即揭过了头,伤了画心)。这种难题无法预测,却在古画修复的工作中时常遇到,他们只能根据每一块揭荒处的大小深浅,用不同厚度、大小的棉纸垫平,以免后期出现刷浆不匀的情况。

揭旧托纸
(清  董诰《花卉贴落》修复过程

五牛图(局部)

揭去托纸以后,画心的伤残处全部暴露出来,仅在画意上(即在五头牛的身上)就发现了55个洞,最多的一头牛身上有15个,最少的也有4个,非画意的地方还有83个洞,边口裂缝也多达120个,其中最大的洞有10平方厘米。每一个洞和裂缝都需要裱画师们根据不同情况一一补好、补平。

补画心
(清  董诰《花卉贴落》修复过程)

修复过程中的《五牛图》

查看更多

补配材料的质、色、光合适与否,都将直接影响修复的质量。《五牛图》所用的纸为麻料纸,纸面又用浆加工过,要找到与原纸完全相同的材料几乎不可能,只好力求相似。孙承枝在故宫所藏的旧纸中反复筛选,多次试验,直到找到一种与原纸年代相近,质色相当的旧纸,才觉得称心。
  
古代书画重裱,实际上是用寿命较长的新材料“替换”已经老化的旧材料,从而保护画心,使画卷寿命延续。这里的关键在于“替换”技术,即对古代书画进行新陈代谢的手术,而这种手术主要是依靠裱画师们传承下来的独特、精湛的技艺和老师傅们身经百战练就的扎实功底。


经过八个多月的精心修补,《五牛图》在1977年9月28日修复完成。验收的专家组对修复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画在补配处全色及接笔不露丝毫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几乎做到了天衣无缝。后来人们才知道,光是揭除画心的旧托纸,孙承枝就整整用了五天的时间。
 
五牛图(局部)

五头遍体鳞伤的“牛”,在孙承枝带领的故宫古书画修复团队手中又恢复了千年前的生机,一件国宝级文物也因此能够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5年,“石渠宝笈特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五牛图》作为参展文物受到了大家的强烈关注。2019年,《五牛图》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中展出。它的摹本也曾去到辽宁,出现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上。

2015年《五牛图》在“石渠宝笈特展”展出

现在,只要打开“故宫名画记”,所有人都可以在线上随时欣赏到十分精细的高清画卷。

“故宫名画记”中的《五牛图》(局部)
 
一幅《五牛图》,也是千千万万件文物的缩影。在博物馆中,这些文物不再被历史尘封,它们打破空间的限制,与科技相遇,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在另一个时空里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资料:
冯乐耘:《游春图》《五牛图》重裱观感,《紫禁城》,2014。
郑国:韩滉及其作品——五牛图,《故宫博物院院刊》,1958。
张震:韩滉《五牛图》进入清宫与春耦斋命名,《紫禁城》,2015。

审校 / 杨泽华
责任编辑 / 李然 排版 / 鲁婉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年第一天解锁《五牛图》背后的故事
五牛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高清全景图,你一定没看过如此完整的!
唐《五牛图全卷》纸本 韩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中国十大古画哪一幅最经典 中国十大古画赏析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