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青铜器看古代燕国的文化

3000年前北京已有排水系统

展览中,一段貌不惊人的陶制圆筒,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好奇。原来,这竟是一节排水管。

“3000多年前的燕国都城,就已经有了排水系统,不是简单的挖沟渠,而是做成水管。”房山琉璃河遗址发掘专家田敬东介绍说,这些陶制水管一节一节头尾套接,连成长长的管道,应用于古燕国大型宫殿,很好体现了上古时代人们的建筑智慧。

这节陶制水管出土于房山区琉璃河镇,该镇以河命名,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都流经此地,与北拒马河交汇,而大石河下游就是“琉璃河”。

古时,从中原北上大漠,或者从大漠南下进入中原腹地,都要经过琉璃河地区。这个普普通通的镇子,就是北京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地方。现在,燕都遗址还有很大一部分沉睡在该镇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地下。

此次展览选取了4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琉璃河古燕国出土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并一直珍藏在首都博物馆的堇鼎、伯矩鬲。两件重器,从造型上就很是抓人眼球。

“堇鼎”,是北京地区目前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其内壁铭文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

伯矩鬲”,则是目前全国惟一一件造型如此奇特的青铜器,器具之上坐拥7个牛头,牛头造型与青铜鬲完美结合,浑然一体,是一件国宝级青铜器。

↓学习更多知识↓

史料记载,那时的“鬲”一般为陶器,用于煮粥,最早出现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我国古代特有的炊器。鬲的发明,标志着我们祖先的食物正式从生食进化到熟食。

此次“鼎天鬲地·北京从这里开始——纪念北京建城3060年”主题展,即日起持续至7月19日。如果觉得不过瘾,想要深入了解,位于琉璃河遗址的西周燕都遗址现已免费对外开放,市民可以来这儿细细品味一下咱们这座城市的文明起源。

西周燕都遗址,从古史文化、西周燕都古城、燕都贵族墓葬到燕都精美文物,展示了北京从原始部落到方国都邑再到全国首都的历史进程。遗址内收藏着造型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陶器、原始瓷器、玛瑙、漆器、甲骨等艺术珍品,以及4座原址保留的墓葬和车马坑,更是再现了古燕国3000年前沧桑的都城城垣和神秘奢靡的贵族墓葬。

此外,今年房山区还将出版两本古燕国的相关书籍:《琉璃河燕都遗址考古发现研究论文选编》,还有燕国故事系列网络小说第一集——“受命北疆”,供爱好这段历史的市民“钻研”。

房山区还将于近期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60年活动大型专场演出,燕国雅乐演出。同时,该区将开发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堇鼎、伯矩鬲出土地——克盉、克罍出土地——城墙遗址公园——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走过这条旅游线路,可以深刻了解北京的前世今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鼎天鬲地带您穿越回古燕国
考古百年百大之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探秘︱北京城的源头原来在这里!
3060年前的北京,原来已经如此文明了
【弘博看展】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北京之源鼎天鬲地
找寻最早的北京—西周燕都遗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