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海经》绘图本5

鹿台山·凫徯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白豪,即白毛野猪。此处凫徯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初祖伏羲的发音相同,两者可能存在某种关系。不过,更可能的是,这个人面雄鸡实际上是人装扮的,当有敌情出现时,有人便装扮成凫徯鸟的样子,一边飞跑一边大叫“伏击”;后人用鸡毛信表示军情火急,或即源于此。上古时期,当人口急剧增加,或者发生天灾变故,都会导致部落战争;当部落战争演化成世仇之后,小规模的敌对活动可能会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战争预警机制,每个部落都要有专人负责侦察敌情、预报敌情。为此,这些敌情预报员装扮成某种常见的动物,亦在情理之中。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凫徯鸟与信鸽类似,可以传递战争信息。

鸟危山·小次山·朱厌

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楮,其中多女床。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鸟危山,顾名思义应当是一座非常高的山,这里出产“女床”。女床是什么?郭璞注称“未详”。从女床山出产画眉石来看,女床也应该属于女子化妆所用之物。此山的朱厌,也应当是一名侦察兵,他化装成猿猴的样子,爬上树梢警惕地望着远方。当然,也存在着另一种可能,即生态环境的变化,或者远方部落的迁徙,会惊动某些动物迁徙到新的地方,它们的出现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战争预警的作用。

大次山·薰吴山·厎阳山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阳多垩,其阴多碧,其兽多牛、麢羊。又西四百里,曰薰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西四百里,曰厎阳之山,其木多、楠、豫章,其兽多犀兕、虎、犳、牛。


垩,白色粘土,可用作颜料或涂料,亦可制陶。厎,通砥;至也,定也。,水松。豫章,郭璞注称:“大木,似楸,叶冬夏青,生七年而后可知也。”楸树属落叶乔木。犳,一种长着类似豹的花斑的动物。

众兽山·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其上多琈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其兽多麋、鹿、牛。

皇水西流入的赤水,按方位在黄河上游兰州河段附近,而不可能是远在南方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赤水。丹粟,颗粒状像粟米的丹矿石。青雄黄是雄黄矿石的一种,雄黄的化学成分为硫化砷,燃烧时生白烟或生黄色升华物,在自然界中常见于温泉沉淀物中。雄黄可入药,可制颜料,还可用于制革的脱毛剂,此外它也是炼丹术士最喜爱的原料之一。


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得名于皇水,亦即今日流经西宁、兰州入黄河的湟水。


莱山·罗罗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楮即榖树,亦即构树;榖的字形与谷的繁体字穀极为相似,两者极易混淆。罗罗鸟,经文未描述其形貌,《海外北经》记述有一种状如虎的青兽亦名罗罗。在《五藏山经》时代,人已经相当强大了,恐怕没有什么猛禽再敢冒犯人类,因此所谓罗罗食人的说法,或许与西藏地区曾流行的天葬习俗有关,在天葬中是由鸟来吃净死者身上的肉,然后再将其骨下葬。

今日祁连山山脉的中段名称为托来山,其主峰即祁连山,海拔5547米,此处的莱山当即指托来山。祁连山积雪把高空水汽转化为可用的水,河西走廊才可通行。

西次二经之神

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身,四足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白菅为席。其十辈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鸡,钤而不糈,毛采。


少牢,其祭祀等级低于太牢,即在祭神仪式中只供奉羊和猪,而没有牛。所谓“毛用少牢”,即用有毛的羊和猪祭神;所谓“毛一雄鸡”,即用有毛的雄鸡祭神。所谓“钤而不糈,毛采”,即用打着印记的杂毛雄鸡作为祭品来祭神,而不用谷米。钤意有三,犁、锁、盖印。钤山出产的铜,如果用于制作印章,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印章和印刷术了。在家畜、家禽或其他器物上,打上部落、氏族或所有者的印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此外,印记也可能具有某种吉祥、神圣的象征意义。

从经文可知,西次二经的居民分属两个部落,其中十座山的居民以马为图腾,另外七座山的居民以牛为图腾,可惜原文没有说明究竟是哪些山的居民供奉什么神。与此同时,西次二经屡屡出现的“见则有兵”,亦不清楚是否指的是这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崇吾山·举父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臂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此处西次三经的“三”乃“四”之误,因为它记述的是《西山经》最北的一条山脉。为了确定崇吾山的地理位置,经文提供了六个参照地,其中“帝之搏兽之丘”采用曾经发生过的重要事件作为地名,表明当时的考察者还知道有关的历史事件,而这也是《五藏山经》撰写时代非常古远的证据之一。

崇吾山“食之宜子孙”的树,未言其树名,当是经文缺漏。举父或作夸父,“豹虎”当系“豹尾”之误。举父既可以解释为猿猴类动物,或者巫师的装扮,也可以解读为野人。所谓“禺”即猿猴类动物,所谓“善投”即手能持物投物,显然这就表明举父能够直立行走。蛮蛮即传说中的比翼鸟。

长沙山·不周山

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无草木,多青雄黄。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不周山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名山之一,但是其确切位置无人知晓。从其名称可知,它是一个有缺口的环形山,或为火山口,或为陨石坑。如果共工撞倒不周山引起天塌地陷的传说有着事实背景,那么不周山有可能是天外星体撞击而形成的大型陨石坑。根据《西山经》和《北山经》的记述,泑泽是当时人们认定的黄河发源地,其地理位置在今日的黄河前套地区,古代这里曾为湖泊。也就是说,不周山应当在今日内蒙古托克托县土默川平原以西的某地,它北面的“诸之山”当即指阴山山脉;由于其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特殊,我们今天有希望借助科学手段找到它。


密山·黄帝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密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密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密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丹水向西流入的稷泽,即黄河后套地区,古为大湖泊。所谓密山与钟山之间“尽泽也”,是说当时在黄河前套湖泊泑泽与后套湖泊稷泽之间水网交错、沼泽密布,而这正是那个时代的人将泑泽视为黄河源头的原因所在,他们在密布的水泽中,无法继续向上追溯黄河的源头。

玉膏是什么?众说纷纭,或谓石油、豆腐、奶酪,但最可能的是指食盐。所谓“沸沸汤汤”是在煮盐。所谓“玉膏所出,以灌丹木”,是说从盐卤中提炼出食盐之后,剩下的卤水中富含营养,可以促进丹木生长;我们今天知道,盐卤中含有硫酸钾,有促进果实生长的功效,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化肥,因此可以说黄帝是最早使用化肥的人。所谓黄帝所取的密山“玉荣”,是指提炼出的优质食盐晶体,用它们可以促使盐卤更快地结晶出颗粒大的食盐晶体。所谓“瑾瑜之玉”即食盐晶体,要把它敬献给天地鬼神。这是因为,食盐在远古社会就是极为重要的资源,人几天吃不上盐,就会浑身无力、诸病缠身。事实上,许多动物都知道食盐的重要性,它们经常要喝盐湖的水,或者舔食含盐的岩石。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对食盐的追求,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远的时代,而黄帝这一部落的兴起与其掌握了提炼食盐的技术当不无关系。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海经》 第二卷 西山经西次二经 原文及翻译
大西北的召唤:《山海经 西次二经》解析(总第20期)
西山经(二)
儿童版山海经,杨连山编著
《山海经》原文/译文 山经之西山经
《山海经》(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