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脏好了高血压就没了?治疗高血压本质是调和五脏,真是这样吗?

今天跟大家从五脏这个角度来聊一聊为什么高血压的治疗需要调和五脏,不同的脏器在高血压病程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高血压病与肝

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易出现肝火炽盛、肝阳上亢的病理变化,因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气刚烈,阳气常有余,阴血常不足,气易升,阳易亢,又主疏泄、调情志、畅气机。

当今社会压力较大,一是情志所伤,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亢而化风;二是中老年人肾气渐衰,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化风。因“内风”与肝的关系密切,故又称“肝风”。阴虚、阳亢及血瘀痰浊均可导致肝风内动,风客于脉则脉道挛缩,风阳上扰则见头痛、眩晕。大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病位主要在肝。

二、高血压病与肾

“本虚标实”是大多数高血压病人的病理演变过程,“本虚”在先,“标实”在后。病位在肝,病本在肾。肾阴虚,水不涵木,肝失濡养,肝阳上亢,血压升高。肾阳虚,肝失温养,寒滞肝脉,肝气运行不利有关,出现眩晕,头痛。

《医家心法》曰:“裹撷筋骨气血之精,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后出项中。故邪中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而转也。临床常见老年高血压病以肾虚为主,可分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肾虚血瘀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三、高血压病与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或忧思、劳倦伤脾,以致脾虚健运失职,水湿内停,积聚成痰;或肝气郁结,气郁湿滞而生痰。痰阻经络,或兼内生之风火作祟,肝失濡养,肝风内动,夹痰上逆,表现头痛、眩晕,发为高血压

四、高血压与心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是心阴阳气血协同作用的结果。血压是血液运行脉中对管壁的压力,而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相关,尤以心气充沛推动有力为重要因素。若心气、心阳不足,可致气虚血瘀或阳虚寒凝,脉道不利阻力增高致血压升高;而心之阴血不足可使脉道不充,上窍失养而发病。心阳偏亢,或肝火盛母子相生可致火热上扰或血热脉流薄疾,进一步则耗伤肝肾之阴液,日久出现眩晕、头痛等不适症状。

五、高血压与肺

中医认为肺主气,主宣发和肃降,从生理功能来看,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可助心行血。所以肺脏在高血压病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肺气宣发肃降失常,可导致机体整体的气机升降失衡,从而可影响肝之疏泄及脾升胃降的正常功能,尤其肝升肺降失宜可使血压升高或不稳定。此外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可加重水液潴留,进而波及脾肾形成痰浊、水肿等并发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有道】刘燕池教授从“五脏同调”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上)
【转载】老中医传授从肝入手治疗高血压的6条经验!+中医辨治高血压+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若干问题探讨+周仲瑛:高血压日久勿废温阳+高血压病膏+陈文伯高血压秘方+陈文伯的治高血压糖尿病的三个小方子
高血压的根治方法
周次清论治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病机
奔豚汤治疗高血压病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