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好了“它”,痛风就能自己痊愈!
userphoto

2022.05.17 广东

关注

几十年以前,痛风在我国是种罕见病,鲜有报道。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痛风的发病也随之多见,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中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先生在其《脾胃论》中提出了“百病皆由脾胃而生”的观点,这可以很好地解释当前痛风总体患病率的高发态势。

脾胃气弱,易感外邪。《明医杂著》中说:人之一身,脾胃为主。人惟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脾胃损伤,胃损则不能纳,脾损则不能化,脾胃俱虚,纳化皆难,元气斯弱,百邪易侵。因此,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痛风的高发成为了必然。

痛风多发于四肢远端关节,盖“脾主四肢”、“湿性趋下”的缘故。痛风尤其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内侧缘赤白肉际处,该部位正是足太阴脾经大都穴之处,脾健则经络运行畅通,病邪难以留滞;脾虚则经络运行不利,邪浊壅滞而痛风发作。

脾胃居于中焦,脾健胃和则气血津液正化有道、五脏六腑充盈强盛,身健力壮自然百病不得。痛风发病也不例外,无论在任何阶段,均与脾胃虚弱息息相关,且长期用药亦损伤脾胃,故在治疗痛风时首要注重调理脾胃,方可固本清源、气血旺盛、经络通畅,则痹自已。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医是如何在痛风的辨症施治中以顾护脾胃为核心治则的。

痛风发作期

主症: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急则治其标,辨别虚实。

实证。症见红肿明显、痛不可触、夜间加重,伴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赤、舌红苔腻、脉滑数等,辨为湿热下注、瘀阻经络,治以清热泄浊、通络止痛、健脾利湿,方选四妙丸加车前草、川牛膝、赤芍、苍术、白术、土茯苓。

虚证。症见局部隐痛喜按,伴午后潮热、咽干、脘闷食少、恶心呕吐、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辨为阴虚少津、湿热痹阻。治以退热除蒸、滋阴养胃、益脾除湿,方选青蒿鳖甲汤重用知母,加麦门冬、半夏、人参、粳米、大枣。

痛风缓期期

主症:关节症状反复发作、局部疼痛不甚明显。缓则治其本,辨清脏腑健运脾胃要始终。

脾肾同治。症见关节绵绵作痛,出现痛风石、肾损伤,伴骨软无力、腰痛怕冷、不思饮食、口淡不渴、脉沉无力、舌淡苔白滑等。辨为脾肾阳虚、湿瘀痹阻,治以温补脾肾、祛瘀除湿,方选肾气丸加萆薢、白术、白芍、川芎、当归。

肝脾同治。症见局部关节拘急不利,伴胁肋胀痛、嗳气吞酸、倦怠乏力、舌苔薄白、脉弦缓而弱等。辨为脾虚肝旺、湿阻筋脉,治以健脾疏肝、通络止痛,方选柴芍六君子汤加香附、郁金、延胡索、丹参、当归、煅瓦楞子。

心脾同治。症见局部关节肌肉酸痛、活动后疼痛加剧,伴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辨为心脾两虚、脉失所养,治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选归脾汤重用炙甘草,加桂枝、延胡索、姜黄。

肺脾同治。症见关节周围皮肤麻木、色暗,伴气短汗出、胸闷咳痰、声低懒言、食欲不振、舌胖苔白滑,脉沉滑。辨为肺脾气虚、痰湿阻络,治疗补肺健脾、祛湿通络,方选补肺黄芪散加威灵仙、木瓜、鸡血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好痛风脾胃是关键
[转载]痛风与脾胃有关
治痛风的传奇圣方,把骨缝的湿热逼出来,关节红、肿、痛的克星!
中医治疗痛风
痛风和脾肾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痛风'',只需抓住这4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