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思在教育”召开的初二年级家长会上,有两位家长为孩子缺乏独立性而感到苦恼,说是孩子做完了一科的作业,竟不知道下面该做什么,每每要去问家长。这番话因起了大家的同感。

缺乏独立的生活和学习能力,事事处处依靠家长和老师,在当今的中小学生中已是普遍现象。报上还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次招考研究生的考试,有一位女生找不到考场,竟然跑回家去求助父母。这样的人,就是书念的再多,能到社会上去做事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

首先是家长。我国受封建社会“封妻荫子”的影响很深,现在又是独生子女社会,所以父母大多溺爱子女。三岁的孩子,在幼儿园老师已经训练他们自己吃饭穿衣服了,可是回到家,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还是帮着穿衣,甚至喂饭。

其次是老师。尽管老师们也知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授之以渔,而不要授之以鱼。但是老师为了应付上面的考核,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又常常不得不急功近利。培养能力毕竟不能立竿见影,还是填鸭来得快。因此,家长和老师还是抱着或者背着学生往前跑,跑得快是快了,可是一旦离开家长和老师,学生就会寸步难行。


凡是成功人士,小时候几乎都经历过独立生活的训练和考验。

也就是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种考验有的是客观环境造成的,有的则是家长有意安排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家境很好,可是他父亲决不溺爱他。有一次他父亲赶着马车带他去游玩,在一个拐弯处,因为马车速度太快,把他甩了出去,他哭喊着让爸爸来扶他。马车停住了,他父亲却坐在车上悠闲地吸起烟来,告诉他,摔得再疼也要自己爬起来,爬上马车。他父亲解释说:“人生就是这样,跌倒,爬起来,奔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再奔跑。在任何时候都要全靠自己,没有人会来扶你的。”他父亲还在许多场合培养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有人问他父亲:你每天那么忙,怎么还有耐心教孩子做这些小事。他父亲一语惊人:“我是在训练他做总统。”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注意这么几点:

一、要从小抓起。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3岁决定一生。3至12岁是一个人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二、要从生活小事抓起,不能只限于学习。有的家长在生活上一切包办代替,却想要求孩子在学习上有主动性,这怎么可能呢?我曾见过邻居的一对小姐妹,只有十来岁。母亲在郊区,平时回不来,父亲是领导干部,顾不上家。他们俩,一个负责家里卫生,一个负责做饭,一周一轮换。姐妹俩都没影响学习,后来都成大材了。

三、要循序渐进。从让孩子参与开始,到让孩子独立去做。有的家长带孩子出去吃饭,就讲出花费标准,荤素搭配等原则,让孩子试着点菜。订学习计划,也是先和孩子讨论,从帮着开始,到完全放手。

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让孩子早日自强自立,家长一定不要溺爱,老师也不要急功近利。这道理很好理解,就看谁能痛下决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应该让孩子尽早参加家务劳动?
老师心声:孩子的无能让我震惊(家长好好看看)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主独立性?
如何抓好决定孩子人生命运的初中阶段
初二新生六大心理特点大揭秘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