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任督二脉?真气?小周天的认识

对任督二脉?真气?小周天的认识 ------贾海忠


 
 
何谓脉
  脉的繁体字为“脈”,其右边的偏旁有分流的意思,所以“脈”表示身体里的各种相互关联的分支结构,例如《黄帝内经》中所提及的诸脉就有“氣脈、經脈、絡脈、血脈”等记载。其引申义泛指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结构,例如“山脉、矿脉、水脉、叶脉”等等。这些基本用法表明,脉泛指各种具有内在规律性联系的具体结构。

  经络是经脉络脉的简称
  当生命个体还是一个受精卵时,只需细胞内在的联系就能保持其整体统一性。当由一个细胞逐渐分裂生成各种脏腑组织时,生命体内在的完整统一协调就需要各脏腑组织之间保持联系,它们之间可见的联系方式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比邻联系,即一个部位的组织可以直接影响其比邻组织;另一类是远距离联系(非比邻联系),即一个部位的组织器官对远端部位的组织器官保持联系,在人体内主要有血液循环、神经调节两种方式。限于中医形成时的科技条件,虽然中医没有把这些联系明确提出,但关于机体整体联系的认识还是很到位的,把全身各个部位之间信息联系规律概括成了经络学说,经络自然就成了气血运行的通络,最细小的称为孙脉,较大分支称为络脉,大的称为经脉,其中最大的两条经脉即是贯穿人身后中线的督脉和人体前正中线的任脉,督脉、任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

  督脉总督诸阳
  督字本义是察看、督促、监督。从督脉的走向和各阳经的交会关系看,督脉就是总管一身阳经的经脉,是人体后中轴线上具有内在规律性联系的具体结构。
  中医描述的督脉走向: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边直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上行颠顶,沿前额正中,鼻柱正中,至上唇系带处龈交穴。督脉有三个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于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入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任脉总任诸阴
  任的本义是承担的意思。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是人体前中轴线上具有内在规律性联系的具体结构。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任脉“总任诸阴”、为“阴脉之海”之说。又因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又有“任主胞胎”之说。
  中医描述的任脉走向: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毛部,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天突穴),再上行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

  真气即是生命能量
  我们认为,真气就是经气,真气是极度微小的物质,是不能被看得见或摸得到的,这就是《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言的“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
  人身真气无处不在。《灵枢?邪客》认为,两肘、两腋、两髀、两腘合称八虚,都是真气所过之处。《灵枢?周痹》“真气不能周,故名曰周痹”,由此可知,真气本来就是分布全身的,不仅仅是在“八虚”之处。
  根据以上《黄帝内经》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真气就是客观存在的基本生命信息,就是不同的信息通路(经络)中存在的共同信息,由于能量代谢是信息产生和传播的基础,所以李少波教授认为真气的实质就是生命能量,它在不同的信息通路(经络)中有规律地运动变化。

  真气异常导致疾病
  真气的作用是防御外邪,故《素问?疟论篇》“真气得安,邪气乃亡”。
  真气异常就会导致疾病。《素问?离合真邪论》“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表明真气虚脱则邪气重,疾病加重。《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说明如果真气消失则死亡。《素问?评热病论篇》“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表明真气上逆临床可见口苦、舌干、不能仰卧、咳清水。《灵枢?根结》认为“痿疾”是“真气稽留,邪气居之”所致。

  《黄帝内经》的真气养护
  《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告诉我们祛瘀可以恢复真气;《灵枢?邪客》说“邪气得去,真气坚固”,“辅针导气,邪得淫泆(泆本义通“溢”),真气得居”。不但告诉我们驱邪可以扶正,而且告诉我们可用针刺方法驱邪以保持真气的正常。
  更为重要的是《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告诉我们只有清心寡欲,真气才能正常运行。李少波教授的真气运行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创立的防病治病方法。

  任督发育过程与小周天真气走向
  中医最早是如何发现督脉和任脉,并晓得督脉之气上行任脉之气下行的,早已不得而知,但这一发现确实可以从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得以证实。
  从受精卵到成胚细胞,看不到任何有关任督二脉形成的痕迹。到二胚盘时期,也还没有出现任督二脉的痕迹。就在中胚层即将出现之初,沿着胚盘中轴,从泄殖腔膜(将来的会阴部)开始向胚盘的头端长出了“原条”结构,原条是二胚层胚盘尾端中线处的上胚层细胞增殖而形成的一条纵行细胞索,原条的形成确定了胚胎的前后轴。在“原条”的头侧形成了“原结”。继而从原结部位向上长出了“脊索”,直达头端的口咽膜部位。
  在“脊索”的诱导下,位于身体中轴线上的中枢神经系统才逐渐形成,在人体椎间盘中间的髓核就是退化的脊索。整个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督脉形成的过程是从尾端到头端,提示我们督脉之真气也是如此走行(见图1)。随着三胚层的发育,中胚层和外胚层将内胚层卷包的同时,中胚层和外胚层的边缘部,分别在胸腹侧正中对合,形成人体的前正中线结构(胸骨、腹白线),此时标志着任脉已经形成(见图2)。由于督脉之气上行,要维持人体的升降平衡,任脉之气下行,这样就形成了督脉之气上行、任脉之气下行的小周天(任督循环).

  
追求医学真理的第二条路线
——体悟真气运行法

  1982年,当我还是一名中医学院二年级学生时,因长期腹泻,久治不愈,很是苦恼。偶然的机会看到一篇文章中说脾胃功能不好可以练习内养功,我就立即开始如法练习,发现病情日渐好转,到第19天时真的就痊愈了。从此,我开始对气功产生了兴趣。
  此时,虽然早已学完经络学说,但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我尚不能认同经络的存在,这令我对中医非常困惑。恰好我在图书馆看到了李少波著的《真气运行法》一书,当发现里面说到,通过练习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后,可以感受到经络的循行时,我便开始自己练习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每天3次,每次半小时到1小时,与现在集中练习10天左右练通小周天不同,当时的练习方法需要百日才能练通小周天,50多天过去了,我练通小周天——模糊地感受到任脉、清晰地感受了督脉的存在,并体验到了任督经气的循环,几天后我就清晰地感受到下肢部位的膀胱经、上肢的大肠经的异样,紧接着就练通了大周天,不再能感受到每一具体经络了,只有随着呼吸规律出现的气流感,一如李少波书中所言。从此,我坚定了对经络存在的信心,坚定了我对中医的信心。
  通过练习真气运行法,我发现认识真理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外证法,它能把可以展示的客观规律证明给别人或自己,这是现代西方主流科学方法;另一条是内证法,它能把不可以展示的客观规律证明给自己,也能被别人重复,这在认识人体内在的感知规律和生理规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真气运行法可以说是证明经络存在的内证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对任督二脉、真气、小周天的认识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笔录第五十四篇
一招呼降吸升法,任督二脉迅速通
基于《气穴论》探讨气穴、孙络、谿谷关系
以病之虚实辨生死
谈三七生博主的博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