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2)

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2

  



  

帝曰:夫从容之谓也。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今子所言皆失,八风菀热,五脏消烁,传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着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若言三脏俱行,不在法也。

  黄帝说:这应按照取象比类的方法进行分析。一般的说,老年人的病,应从六腑来探求;少年的病,应从经脉来探求;壮年的病,应从五脏来探求。现在你所讲得都是错的,八风郁结而发热这是外感,五脏消烁受损这是内伤,而内外之邪是会相互传变的。如果,脉浮而弦的,是肾气不足;脉沉而坚硬如石的,是肾气停留不运行了;畏怯少气的,是因为水道不畅通,行气消失了;咳嗽烦闷的,是肾气上逆所致。总而言之这个病人的病因在肾脏,如果你认为是三脏俱病,是不符合医理的。

雷公曰:于此有人四肢懈堕,喘嗽,血泄,而愚诊之以为伤肺,切脉浮大而紧,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轻,此何物也?

  雷公问:另有一个病人,四肢懈怠无力,气喘、咳嗽而大便出血,我初步诊断的结果是肺病,其脉象是浮大而紧也与病症相符,但我还是未敢治疗。有一个鲁莽的医生,治之以砭石,病愈,但出血多,血止以后,身体觉得轻快,这是什么病呢?

帝曰:子所能治,知亦众多,与此病失矣。譬以鸿飞,亦冲于天。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今夫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四肢懈堕,此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血泄者,脉急,血无所行也。若夫以为伤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脏坏决,经脉旁绝,五脏漏泄,不衂则呕。此二者不相类也,譬如天之无形,地之无理,白与黑相去远矣。是失吾过矣,以子知之,故不告子,明引比类《从容》,是以名曰诊轻(《太素》作经),是谓至道也。

  黄帝说:你所能治的病已经很多了,你所知道的医理也不少了,但对这个病人的诊断却错了。医学的道理是非常深奥的,(那位鲁莽的医生能够碰巧治好这个病,)好比鸿雁的飞翔,虽亦能上冲于天,却得不到浩渺长空的边际。所以高明的医生治病,首先要遵循法度,取象比类,掌握变化于冥冥莫测之中,察上可以及下,不能拘泥于经书。这个病例,脉象见浮大而虚,这是脾气外绝,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津液独归于阳明经。由于二火(指阳明胃经)不能胜三水(指太阴脾经),所以脉乱而无常。四肢懈怠无力,是脾精不能输布的缘故。气喘咳嗽,是水气泛滥于阳明胃经所致。大便出血,是由于脉急而血溢其外。你把本病诊断为肺病,是判断失误而说的狂悖之言。诊病不能取象比类,是知之不明,(就会造成判断失误)。如果肺气受伤,则脾气不能内守,致胃气不清,经气也不为其所使,肺脏损坏,则治节不通,致经脉有所偏绝,五脏之气俱漏泄,不是鼻出血就是呕血(,但不会出现便血的症状)。病在肺在脾,二者是不相类同的,这就好像,天不分其形,地不分其理,黑白不能分辩,未免相距太远了。这个失误是我的过错,我以为你已经知道了,所以没有告诉你,现在我传授给你取象比类的《从容》方法,它被称为诊断的法规,是最高明的医道。

【中华周易文化研究院(http://www.zhzywh.com)孙启泰老师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8-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黄帝内经》一百句(摘抄自刘永升等编著的《全本黄帝内经》)
中医每日经典名句
黄帝内经学习1
《黄帝内经》对消渴病的认识
2015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总决赛试题 你敢一试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