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复神鹰(688295) :国产碳纤维产业化领先者,布局多景气领域

王喆  孙明新  李超  陈旺  张柯

       联系人:肖锐

公司是国内千吨级碳纤维的先行者,掌握干喷湿纺核心技术,合作进行大丝束研发。随着西宁项目的逐步投产,预计2022/2024年公司小丝束产能可达1.35 /2.87万吨,位居全国第一。通过拓展高价值、高增速下游领域,公司有望抓住国产碳纤维的黄金发展期。

国内千吨级碳纤维的先行者,引领国产化大潮。

公司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12年在国内率先实现干喷湿纺技术产业化,系统掌握了碳纤维T700级、T800级千吨级技术和T1000级百吨级技术,并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引领国内碳纤维行业的国产化大潮。公司2020年碳纤维产量/销量3777/3625吨,占国内总碳纤维产量/销量的比例20.98%/7.43%,位于国内第二。随着产量释放、成本优化和单价提升,公司碳纤维的毛利率从2018年的11.3%上升至2021H1的47.7%。

轻量化高性能创造需求,碳纤维国产替代加速。

碳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之王”,凭借轻量化和高性能两大优势,在风电、储氢、光伏、航空航天等众多下游应用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需求持续旺盛,迎来黄金发展期,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碳纤维需求达到24.2万吨,2021-2025年CAGR为20.3%。2020年国内碳纤维的国产率不足40%,随着国内企业的产能扩张和技术突破,我们预计国产碳纤维2021-2025年可实现36%的复合增速。

干喷湿纺技术领先,合作进行大丝束研发。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以干喷湿纺为代表的核心技术,2013年在国内率先建成首条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生产线,有效优化工艺流程并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构建了万吨级T700/T800级碳纤维和百吨级T1000碳纤维生产线,产业化水平领先于国内同行。公司实现了对T300级至T1000级、M30至M40级别的产品覆盖,部分产品性能超过日本东丽。2021年3月起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和东华大学合作研发48K大丝束,有望为公司的大丝束碳纤维规模化生产带来突破。

拓展高价值高增速下游领域,布局产能迎来高速释放期。

公司的下游应用领域逐步侧重于风电叶片、碳/碳复合材料等高增速的景气领域,来自体育休闲领域的收入占比由2018年的51%下降到2021H1的27%。2020年公司拥有碳纤维产能3500吨,随着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一期6000吨/二期4000吨产能分别于2021Q3/2022Q1投产,以及后续西宁1.4万吨碳纤维项目和航空航天用T1000级项目的建设,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小丝束碳纤维产能可达2.87万吨,对应2020-2024年CAGR为69.2%,届时小丝束产能有望位居全国第一。叠加“航空航天用200吨T1100型号项目”和“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的建设,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结构,拓展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高价值量的业务领域。

风险因素:

行业产能扩张超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碳纤维在下游领域的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国产化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碳纤维企业中的技术引领者,依靠干喷湿纺等核心技术优势促进产品量价齐升,积极拓展下游和提前布局产能将帮助公司抓住碳纤维行业的黄金发展期。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投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78/5.10/7.26亿元,对应EPS为0.35/0.57/0.81(2021年股本8亿股,考虑IPO募资,假设2022/2023年股本9亿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复神鹰:国产碳纤维材料前三,行业高景气度需警惕降价风险
碳纤维,新时代的复合材料,下游市场蓝海激荡
中复神鹰研究报告:民用碳纤维龙头,鹰击长空正当时
碳纤维的产业现状及发展
$光威复材(SZ300699)$ 简单比较一下光威复材和中简科技 【结论】目前,这两个应该是碳纤维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