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31家企业一季报看上半年零售发展:超市喜忧参半,百货普遍下滑
原创 龙商网 龙商网超市周刊 2022-06-02 06:30 发表于北京

     导读:从一季度业绩表现看,今年上半年百货与超市业态的表现与去年恰恰相反,超市业态喜忧参半,百货业态普遍下滑。

上半年将要过去,该如何评估零售业的表现?

全球经济变化、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给国内经济、消费带来新的挑战与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GDP增长4.8%,虽环比小幅提升,主要受1-2月经济整体向好带动,3月份多地出现新冠疫情、经济压力明显加大。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其中1-2月增长6.7%,3月份下降3.5%。

但零售企业表现出足够的韧性,尤其是作为民生刚需的超市企业,总体看,2022年Q1(一季度)上市超市企业业绩在缓慢回升。

龙商网&超市周刊统计发现,2020年Q1、2021年Q1、2022年Q1,16家上市超市企业总营收分别为714.97亿元、669.1亿元、669.17亿元,增速从2021年Q1下滑6.42%转为2022年Q1微增0.01%;净利润由下滑57.36%转为增长44.32%。

购物中心/百货企业则普遍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Q1,15家企业有11家营收下滑,其中5家下滑超过10%;有12家企业利润下滑,两家亏损,打破了2021年Q1无企业亏损的局面。

超市:韧性足够、喜忧参半

1.上市超市企业业绩整体缓慢回升。

营收方面,16家上市超市企业2022年Q1总营收669.17亿元,同比微增0.01%,平均每家营收41.82亿元,其中永辉272.43亿元、占比超40%,增长企业有8家;2021年Q1总营收同比下滑6.42%,增长企业仅3家。

盈利方面,2022年Q1,16家上市超市企业总利润12.68亿元,同比大涨44.32%,平均每家盈利0.79亿元,其中永辉、天虹股份、家家悦、红旗连锁均过亿元,3家企业亏损,同时8家企业利润下滑或由盈转亏;2021年Q1总利润下滑57.36%,1家企业亏损,9家企业净利润下滑或亏损扩大。

环比2021年Q4,尤其在“春节档”加持下,14家企业(除去联华超市、北京京客隆)总营收增长21.97%,总利润大增140.31%,亏损企业数量由11家降至3家,多数企业扭亏为盈。

近三年,16家上市超市企业一季度总营收分别为714.97亿元、669.1亿元、669.17亿元,增速从2021年Q1的下滑6.42%转为2022年Q1的微增0.01%;净利润由下滑57.36%转为增长44.32%;净利率也恢复至2020年Q1的水平。

2.50%企业Q1业绩下滑。

2022年Q1,营收下滑的企业有8家,主要集中于“腰部”,利润下滑的企业也有8家,基本与营收下滑企业重叠。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企业有华联综超、北京京客隆、新华都、利群股份、中百集团等企业。

华联综超2022年Q1营收22.71亿元、下滑6.7%,利润0.21亿元、下滑40.7%。财报披露利润减少主要是疫情对公司部分重点地区经营造成影响导致销售下降所致。

2022年Q1,新华都营收13.01亿元、同比下降17.32%,净利润0.42亿元、下滑47.83%。该公司认为,报告期内受消费者持续被线上渠道分流,实体零售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以及关闭处置部分长期亏损且短期无法改善的门店等因素影响,零售业务出现亏损,影响了公司整体业绩。

利群股份营收22.12亿元、下滑7.77%,亏损0.21亿元、下滑331.04%。利群表示,下滑有四点原因:

一是2022年3月以来,利群位于青岛、威海、烟台、连云港、南通、上海等地门店均受到疫情冲击,导致多家门店封控停业,营业门店也受疫情影响客流量下降明显,对业绩造成较大冲击;

二是新开门店如蓬莱锦泰超市、西海岸金鼎广场、胶南德信广场等处于市场培育期,影响本期利润减少1500余万元;

三是胶州里岔物流投入使用,新物流折旧费等运营成本增加,影响本期利润减少480余万元;

四是新租赁准则影响房产租赁账面成本增加540余万元。

可见,新冠疫情冲击、线上渠道分流、行业竞争、前期投入、消费需求下行、新租赁准则导致的成本增加等,是这些“腰部”企业业绩下滑的原因。此外,“保供”导致物流等成本上涨也影响到企业利润。

3.增长的企业有何特点?

2022年Q1,营收增长的企业有8家,净利润增长的企业也有8家,双增长的企业有6家,永辉超市、联华超市、家家悦、天虹股份等“头部”企业以及汇嘉时代、安德利等企业。

进入2022年,永辉加速“科技永辉”战略落地。1-2月净利润7.6亿元左右;时令春菜上市,3月蔬菜销售同比增长近20%;自有品牌再添新品,馋大狮玉米汁新鲜上市;全链路零售数字化系统大面积落地等。

一季度,“科技永辉”战略初见成效。永辉营收272.43亿元,同比增长3.45%,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28.34%;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2053.54%。

永辉超市披露,2022年Q1线上销售额达40.4亿元,同比增长9.9%,占比14.1%。报告期内,“永辉生活”自营到家业务已覆盖988余家门店,实现销售额21.5亿元,同比增长9.2%,日均单量27万单,月平均复购率50.6%;报告期内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已覆盖910家门店,实现销售额18.8亿元,日均单量19.7万单。报告期内公司新开超市14家,Bravo 店签约2家。

天虹一季度营收34.61亿元、增长2.74%,净利润2.79亿元、增长104.62%。

天虹报告期内线上业务加速发展,一季度线上商品销售及数字化服务收入GMV 逾16亿元,近7500万人次通过天虹APP和小程序交互获取信息或消费。天虹APP大首页改版并实现统一运营,增加数据埋点及商品智能推荐功能,实现了更精准的营销推广与用户转化,3月平台销售环比增长45%,大首页流量环比增长50%;会员运营实现人群分层+画像分析精准推荐,提高了用户响应和召回能力。

一季度,天虹数字化会员新增130万,APP和小程序月活会员逾 417万。购百通过导购连接、社群运营、在线直播等多种方式经营私域流量,并实现高效转化,门店顾客连接数和社群活跃率环比增长均超过100%。

疫情期间超市到家订单激增,超市提前制定到家业务疫情应对指引及保障机制,确保业务前后端的高效链接,门店订单交付能力大幅提升,其中深圳单店单日峰值突破同期峰值的4倍。一季度超市到家客单量同比提升82%,销售同比增长47%,销售占比约20%。

此外,天虹超市业态持续加强战略核心商品群的打造,成立战略商品与KA市场部;生鲜直采基地数量同比增加15个,销售同比增长46%;自有品牌销售同比增长8%,供应链实现新品类突破,3R商品销售同比增长35%;以基地订单种植、全球产地寻源、品牌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实现供应链再突破,打造战略大单品,其中车厘子产季销售同比增长28%。

在智能仓储和数字化供应链方面,天虹首个自动化仓库大朗物流中心开仓。自动化仓库建筑面积7.1万平米,日均吞吐量达20万件,自动化分拣线达10000件/小时,释放人力的同时,自动化仓库的存储能力以及作业效率提高2倍以上。

家家悦2022年Q1营收51.1亿元、增长8.32%,净利润1.31亿元、增长1.92%。

家家悦披露,营收增加得益于近两年门店拓展、门店销售增长环比改善,带来市场占有率扩大;净利润增加来源于收入增长,以及利用供应链后台为门店减负,提高门店效率,减少门店端人力等费用。期内安徽、张家口、内蒙古区域业绩同比改善;因闭店一次性摊销的长期待摊费用约1700万元,剔除该因素影响,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7%。

家家悦表示,山东省外地区(指河北、内蒙古、江苏、安徽、北京)毛利率虽相对较低,但同比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公司新区域经营不断改善,以及并购公司供应链整合。

红旗连锁财报显示,2022年Q1营收24.4亿元、增长7.99%,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1.22亿元,扣非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9.12%。

红旗连锁表示,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年末对周边客流环境短期无法改善的门店及收购门店,逐步进行清理整合调整后取得了良好效果,故一季度门店销售额稳步增长,现金净流入增加。

加快数字化建设,通过改造、整合优化门店布局、提档升级,通过裁汰冗员、降低损耗等压缩营业成本、降本增效,锻造商品力,诸如此类的举措是这些企业增长的动力。

此外,龙商网&超市周刊发现:规模更大的企业恢复更快,从上表可以看出,排名前四的企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均增长,这与大企业能调动更多资源、抗风险能力更强,作为保供单位也能享受到更多政策优惠有关。

几家区域中小型上市企业表现也不错。2022年Q1,营收增长的8家企业有5家是区域型中小企业,包括江西的国光连锁、安徽的安德利、新疆的汇嘉时代等;盈利且净利润增长的7家企业有4家是区域型企业,分别是安徽的安德利、新疆的汇嘉时代、山东的家家悦等。

区域中小型企业深耕区域市场,建立了品牌壁垒,更容易受到本地消费者青睐。

购百业态:普遍下滑、行业承压

今年以来,购百(购物中心/百货)企业同样受到疫情多点频发、消费下行、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2022年Q1,购物中心/百货企业业绩普遍下滑,行业再次承压。

2022年Q1,15家企业有11家营收下滑,其中5家下滑超过10%,分别是茂业国际、重庆百货、百盛集团等;有12家企业利润下滑,两家亏损,分别是百盛集团、文峰大世界,打破了2021年Q1无企业亏损的局面。

重庆百货2022年Q1营收52.71亿元、下滑19.04%,净利润4.14亿元、下滑5.03%。其中,其重庆地区百货业态营收下滑14.94%,超市业态下滑6.51%;四川地区百货业态营收下滑22.64%,超市业态下滑29.67%;贵州地区百货业态营收下滑18.91%;湖北地区百货业态营收下滑16.26%,超市业态下滑0.49%。

重庆百货表示,下降主要是受新冠疫情不断反弹,正常经营活动尤其是百货业态受到影响。

应对方案方面,一是加强会员运营能力,持续提高会员销售占比,促活存量会员,提高会员黏度;二是提升线上运营能力,统筹直播销售,组织视频挑战赛活动,增强线上直播频次,充分利用多平台多渠道营销场景,增加销售触角;三是强化商品经营能力,优化供应链,不断提高战略品牌、包销产品和重点单品销售占比,力争将疫情影响减到最低;四是通过不断变革和加快全面数字化,降低成本费用,持续挖掘潜力。

广百股份、豫园股份营收增长均超过10%,是少有的增长企业;王府井、北京翠微利润分别增长19.45%、6.27%,是少有的增长企业。

王府井做了以下应对:

全渠道业务方面,持续推动旗下门店通过直播、微商城、微信群、企业微信、小红书推广等多种销售及导流方式,为经营特别是疫情期间的门店经营提供大力支持;自营业务方面,睿锦尚品(买手集合店业务)克服疫情影响,包括东安市场转型在内多个项目开业,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收入同比增长;销售分公司受益于冬奥商品热销,较同期大幅增长;免税业务方面,也做了相关工作。

去年百货企业业绩增长普遍好于超市业态,年底也曾有多家商业地产、购物中心运营品牌企业接连发布2022年拓展计划,一度让百货企业重燃市场信心。但是,从今年一季度看,百货行业的增长依然受到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导致业绩下滑。但也有一些企业积极应对,探索新的渠道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百货企业依然会面临较大增长压力。企业只有敏感洞察消费变化、积极变革应对,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至少做到“独善其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虹利润下滑超70%,超市成“救火队长”
王府井上半年净利下滑99% 关闭乌鲁木齐和福州两家店
中国零售业发展新逻辑:多元化对冲行业下行周期|零售
有点惨!永辉、中百、拉夏贝尔、苏宁等62家零售商一季度业绩出炉!
沃尔玛、大润发、全家、屈臣氏等39家零售商2020年成绩单来了
永辉、华联、苏宁等零售商2018三季度业绩及动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