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转载《虹桥记往》之序——用文字为故乡立个碑

陈友忠兄寄来书稿,叫我为他和南孔球兄合撰的写虹桥镇旧事的文集作序。我迫不及待地读他们的文章,顿时被故乡虹桥古老的风俗人情吸引住了。又禁不住手痒,马上写了篇不像序更像忆旧散文的《故乡是条弯弯的河》寄去。寄去后意犹未尽,又马上写了篇六千多字的回忆故乡虹桥的散文《远去的琴声》。不知怎的,一想起故乡,我就文思泉涌、一发不可收拾。我已写了回忆故乡的文字近十万字(连小说更多)了,但始终觉得意犹未尽。故乡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就想,故乡是什么呢?说定义很简单,故乡就是我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荀子礼论》说:“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这就奇怪了。就这么一个地方,经过时你却会徘徊、鸣号、踯躅、踟蹰,然后才能去之,为什么呢?这就因为,故乡是等待你归来的深宅大院,和大院外的杨柳树;是满载着你儿时记忆的弯弯小河,和小河边上深深的街巷,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群、一方习俗、一方剪不断的或喜或悲或惆怅或温馨的亲情回忆!

故乡是我一辈子的印记。

那曾经回荡着牛叫鸡鸣的村庄陪伴了我童真的时光,那穿梭于公路上的汽车声勾引了我少年的梦想,那天边起伏的山恋曲线让青年的我产生飞跃的向往,让我渴望着像我许多乡贤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我坐船从故乡的小河启程驶入大海、在与世俗的风浪搏斗一生时,我身上始终保留着故乡人的朴实、坚韧、多情和热忱;当我用笔做我的工具度过我的人生时,故乡永远是我笔下最美丽的图画。

然而,故乡已是我回不去的地方。

且不说我二十八岁离开故乡虹桥,之后已把他乡当故乡了,就是我一直在虹桥生活到老,我又如何找得回我儿时的故乡?商业经济的大潮、现代化的进程,已把我的故乡虹桥变得面目全非了。其实,这不奇怪,易逝性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特性。物和人在时间的照耀下,如河水一般流淌,或急或缓,但过去的事物再也不可能按原样返回到当下这个瞬间了。米兰@昆德拉曾说:“改写好像是时代精神。会有一天,过去的全部文化将被完全改写,历史将在它的改写本后面被完全遗忘。”这是多么可惜多么可怕多么可悲的事呢?怎么办?立碑立言吧。但这能确保千百年后碑体上的内容不被时间的锋利锉刀磨为粉虀吗?也许能,也许不能。不管他!西谚有言:“即便这世界明天就要灭亡,我今天仍要种下一株苹果树。”

于是我、友中、孔球就不断地书写故乡虹桥的记忆,把这些记忆集起来,于是我们便有了这本《虹桥记往》。

贾平凹说:“我害怕以后的孩子,会不会只知道村里的动物只有老鼠、苍蝇和蚊子,村里的树木只有杨树、柳树和榆树?所以,就有了想记录那些在三十年间消绝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农耕用具的欲望。”贾平凹还说:“我感激故乡的山和水,我要用文字为故乡立一个碑。”我们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但我们用文字为故乡立的碑是无标题的碑,我们无定义这个碑,我们不知道这个碑立得好不好,我们只想让读者从这个碑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思念故乡者读到温暖,渴望远行者读到振奋;怀古者读到深远,猎奇者读到新鲜;宅心仁厚者读到淳朴,心智聪颖者读到智慧;成功人士者读到光荣,勤奋开拓者读到温馨……倘若如此,我们愿足矣!西谚曰:你把手伸出小溪,就和世界连成一片!

更何况,对我们来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

因丛书总编许宗斌兄邀我一同参加《虹桥记往》文集的撰写,遂将原序《故乡是条弯弯的河》扩写,独立成篇。再写了以上文字,是为序。

                                                              刘文起

                                                 稿毕于2013年12月28日岁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丨家乡与故乡
出版作品回顾之四《一车一世界》
朗诵:抹不去的乡愁
大兴安岭乡愁八道菜,总有一道忘不了!
故乡
在文字里思念一个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