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80】摆脱这15种思维谬误,做一个公正理性的人


1、权威效应

这种谬误并不总是容易察觉。作者在试图证实或推翻一个论点时,或许会提及一些名人,但这些名人却不是所讨论问题的专家,甚至与话题无关。此类作者试图用某些人的声望和权威性使你相信某一观点,而非通过事实证据或论据来证实。站在权威的后面,或者躲在名人的影子里,这样的表达值得怀疑。

2、数据效应

“数字不会说谎,但是说谎者会玩弄数字。”通常,数据并不足以支持论点,又或者,这些数据已经经过权衡,重要的信息并未包含在内。此外,有些统计数据根本无法查实。所以,数字不会说话,说话的应该自己的大脑。


3、大众效应

“大家一致认为,……”使用类似这样的语句,无非是想借“人多势众”的习惯心理来回避对问题的正面讨论。制造大众效应无非是为了使读者认为,如果自己就某一问题的观点与所谓的大众观点不一致,读者便是跟不上当今思潮的人。周作人的诗歌《小河》,用诗歌的语言批评“愚民的专制”“大众的压迫”。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人多不等于真理在握。真理不是以票数决定的。


4、回避正题

回避正题并不意味着转为讨论另一个问题,而是作者试图将你的注意力从真正问题上分散开,或者仅仅变换一下措辞,目的还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问题,以此作为论证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将读者的注意力从真正关心的问题或观点上支开。这在某种程度上算是诱人入彀,强奸民意。一旦读者明白了圈套,愤怒将油然而生。


5、梳理论据时做手脚

作者会刻意地忽略与他们立场相对立的事实。大多数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某些对己有用的事实强调得比其他事实多,相反则刻意忽略那些会使其观点失去说服力的重要事实。


6、两难境地

作者有时会要求读者从两种极端的选择中作“二选一”的抉择,而不考虑其他的选择,使读者陷入左右为难的两难境地。诸如“女朋友与母亲落水,你先救谁?”这样的问题,实际上让准备回答的人陷入道德尴尬。这样的思路是强人所难。



7、草率归纳

许多归纳仅仅在一个或几个例子的基础上简单得出的。这样的归纳连“杀人即正义”的结论也可推导。

8、简单归因

将某一由众多因素引发的事件归因为其中一个因素,而不去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电脑游戏侵害青少年”,便是此类谬误的推导。


9、灾难论

这种论断往往声称必须避免某一系列行为或某一行为,否则将引发不良的结果,虽然并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持这一论断。换言之,就是通过“说明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结果将随之而来”以指明某一主张的不合理性。比如“民主将引发中国混乱”的论断就属此类。再如“如果没有谁,社会将会怎样”之类的论证,永无验证之日。



10、骑墙论证

左也有理,右也有理,看似公允,实则无理。比如,如何评价陶渊明?陶渊明离开官场,隐居田园,这一行为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有些过于聪明人,总是能头头是道的说它是积极的,又是消极的。


11、挑动大众情绪

通过挑动大众的情绪来回避真正的问题。 用恶棍、奸贼、无耻、堕落之类的贬义词给人定性,挑逗大众的愤怒与憎恶情绪,回避真正的问题。1998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要求就日本军国主义者宣扬的“尊严”问题写一篇议论文,结果很多文章变成了谩骂与诅咒,就属此类。对侵略战争的恨不能取代对尊严问题的理性思考。


12、类比陷阱

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一个广泛流行的比喻陷阱。首先,人生不是比赛,不能用比赛的逻辑看待人生;其次,即便看作比赛,也更像一场长跑。





13、稻草人谬误

你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你自己能够更加轻松的攻击别人。你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你本身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这是一种极端不诚实的行为,这不但影响了理性的讨论,也影响了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因为如果你可以负面的歪曲别人的观点,你就有可能从正面歪曲自己的观点。例子:小明说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小红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小红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14、滑坡谬误

即不合理地使用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如下,这样的推论是不是会吓死你!

因为你考试不好,你成绩不好就会被家长骂,你被家长骂,就会失去信心,失去信心就会读不好书,读不好书就不能毕业,不能毕业就会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赚不了钱,赚不了钱就会没钱纳税,没钱纳税,国家就难发工资给老师,老师领不到工资就会没心情教学,没心情教学,就会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影响了祖国的未来,中国就难以腾飞,中华民族就会退化成野蛮的民族。


15、诛心之论

不去正面论辩,却揣测甚至污蔑对方的动机。比如,你批评我的工作失误,你这是要我下岗失业啊。

这就是诛心之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如何高效学习的7本书
这,是事实吗?
苏格拉底提问法
真正的独立思考,都有哪些坑?
你没有你想的那么理性 | 这五个非理性思考的坑,你入过吗?
书单来了:值得刻意训练的思维方式,学会受益终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