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韵绝伦《牡丹亭》,唱腔咋起已酥便全身~


编者:有读者留言说希望分享点昆曲,小编瞬间就想到《牡丹亭》这段唱词,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此文配以昆曲唱段,实为人间绝胜!王祖贤也曾在《游园惊梦》留下惊鸿一瞥,其婉丽妩媚、一唱三叹令人魂牵梦绕,久久难忘。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牡丹亭-游园-皂罗袍 单雯 - 如花美眷


牡丹亭·皂罗袍


明·汤显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



注释



⑴姹紫嫣红:形容花的鲜艳美丽。


⑵断井颓垣:断了的井栏,倒了的短墙。这里是形容庭院的破旧冷落。


⑶赏心乐事:晋宋时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两句用此句意。


奈何天:无可如何的意思。谁家:哪一家。后句意为自己家的庭院花园里没有赏心乐事。


朝飞暮卷:唐代王勃《滕王阁诗》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句,形容楼阁巍峨,景色开阔。


锦屏人:被阻隔在深闺中的人。忒:太。韶光:大好春光。



译文



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


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封建家长们把这美好的春光看的太卑贱了。


这段唱词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它紧紧贴合主人公情绪的当前状态和发展走向进行布景。“姹紫嫣红开遍”,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


然而,主人公并非只是流连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第一眼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设的虚景,她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走向——“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


“春色如许”开启了主人公的视野,使之充满了诧异和惊喜,接踵而来的对匆匆春将归去的联想则轰的一声震响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满了惊惧和无奈。


女主人公心花初放紧接着又上眉头的景象,包蕴的是无奈的情绪——“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在这里意识到生命的困境。


江苏昆曲院单雯,唱昆曲的妹纸都很有气质……


换个角度看待这些唏嘘,则里面并不仅仅残存着纯粹的悲观意绪,主人公情绪跌入低谷之后,仍念念不忘“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


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读者不难从中窥探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期待,为下一段奇遇柳梦梅,为情而死的故事找到心理依据。


在这段唱词中,从喜乐到苦痛的情绪流变紧紧扣咬着从浓艳的实景向残败的虚景的转变,读者很难剖判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的严格界限,只因在此处,景现而情发,情入而景犹存。


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


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在《红楼梦》中,即有林黛玉读这首曲,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处境,无限感伤的情节。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fu@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刘仁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汤显祖《游园》译文及赏析
【费玉平说腔】谈昆曲杜丽娘唱腔
如花美眷,婉转深情,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游园》赏析
《牡丹亭》经典语录
牡丹亭--游园惊梦(昆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