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研讨群】王振钢:联句和格律诗句平仄谈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2016/6/18 19:58:22

@秘书总长杨占平

各位老师,晚上好!我今晚讲的主题是:联句与律句平仄问题,我是普通一位教师,群里多大家,我一直抱着学习心态加入群聊,囿于我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大学】安徽丁学松(584764403)2016/6/18 19:59:19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2016/6/18 19:59:45

古人很讲究用平仄造成文、赋、诗、词的和谐

【大学】安徽丁学松(584764403)2016/6/18 19:59:50

平仄较难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2016/6/18 20:00:11

有的书名,像《三国演义》《七侠演义》都是按阴阳上去四声凋谐的,读起来非常好听,

【大学】安徽丁学松(584764403)2016/6/18 20:00:30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2016/6/18 20:00:38

林语堂创作的一部英文小说,老的中文译本将书名译为《瞬息京华》,

发音是“去阴阴阳”,其中“息”古读入声,和“瞬”连读时形成二仄二平的发音,相当好听,

新译本译为《京华烟云》,发音为“阴阳阴阳”,全是平声,很难上口,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2016/6/18 20:01:41

再如,一部以对联故事为内容的电视剧,剧名定为《联林珍奇》,发音也是“阴阳阴阳”,也很难上口,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2016/6/18 20:02:19

这给人造成错觉,题名尚且如此令人感到憋闷别扭,剧作者到底懂不懂对联的平仄格律呢?同样,一副好对联,一一定按平仄规律创作的。

平仄声,常令初学的人伤脑筋,

 

【大学】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02:47

对啊,他们不一定知道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yzpxx@sina.cn)  20:03:27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03:27

因为,第一,古今字音变化较大,尤其是入声字,现代汉语读音中已没有了,去背韵书,是苦差事,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yzpxx@sina.cn)  20:04:02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04:06

第二,对联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之类,不好背,常常记下,又常常忘记,

@秘书总长杨占平

其实,大可不必去背韵书,记一些对联中常用入声字(今天已为阴平、阳平了的)就可以了,如“国”“节”“集”等,即使有时间背韵书,也不必全背,多熟悉平声字,凡碰到平声之外的字,一律按仄声字对待就可以了,这可能会“事半功倍”。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05:26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介绍了利用粘对原则记住一句便可退出全篇平仄的方法,

启功先生在《诗文声律论稿》中,设计了一种可以任意截取的“平仄竿”来,更加形象、易用,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yzpxx@sina.cn)  20:06:22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06:24

这种竿很简单: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无限延伸下去,可以截出各种律句来,

我们把这个“双节平仄竿”借来,再制一根“单节平仄竿”: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来截取对联的平仄,

同时,引入律句中大体上“一三五不论”的原则,这样,便可得出联句平仄的总规律:联句平仄与律句平仄相似,尤其是五七言联;上联仄声字结尾,下联平声字结尾;上下联平仄字在同一位置上大体相对,尤其在节奏点上相对更严。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07:36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07:38

五言联平仄

从“双节平仄竿”上可以截出甲乙丙丁四种格式:

 

       ↑→→甲←←↑   ↑→→丙←←↑

……

           ↑→→乙←←↑   ↑→→丁←←↑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08:39

不知老师们觉得哪里听不懂?

即:仄仄平平仄(甲)

平平仄仄平(乙)

仄平平仄仄(丙)

平仄仄平平(丁)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09:43

它们可以组成五言联的两种类型

第一联型:

    仄仄平平仄(甲)

平平仄仄平(乙)

例如:鹤梦归何处

     猿啼在此间

 

     不雨山长润

     无云水自阴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0:57

第二联型:

仄平平仄仄(丙)

平仄仄平平(丁)

由于首字可平可仄,常取: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2:04

这样,便与五言律句的形式统一了,例如:

祥云欣绕室

瑞气喜盈门

 

读书能见道

入世不求名

从“单节平仄竿”上截出的

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yzpxx@sina.cn)  20:13:00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3:06

情况较为少见,使用时,也只考虑到节奏点上“平平仄,仄仄平”就可以了,如

案头懔三益

座右铭四非

因此可见,一般可不必将这种情况算作一种联型。

七言联平仄

 

从“双节平仄竿”上可以截出甲乙丙丁四种格式:

               ↓→→→→丙←←←←↓

↑→→→→甲←←←←↑  

……

     ↑→→→→乙←←←←↑  

                     ↑→→→→丁←←←←↑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yzpxx@sina.cn)  20:14:01

江苏高考今年古代诗歌的比例破历史记录

江苏 杨占平 20:33:36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4:49

@秘书总长杨占平 说明古代诗歌重要

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甲)

仄仄平平仄仄平(乙)

平仄仄平平仄仄(丙)

仄平平仄仄平平(丁)

它们可以组成七言联的两种类型

第一联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甲)

 仄仄平平仄仄平(乙)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19

例如

迎来海外三千履

望尽齐州九点烟

 

 

春情寄语千条柳

世第流芳万卷书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yzpxx@sina.cn)  20:16:40

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到了实处

【大学】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7:12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7:29

@秘书总长杨占平 我讲得是快了?@安徽丁学松

第二联型:

平仄仄平平仄仄(丙)

仄平平仄仄平平(丁)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8:31

为了和律句常用形式相一致,便于记忆,也为了不使句中平仄变化过于频繁,根据一三不拘平仄的原则,常取: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yzpxx@sina.cn)  20:18:49

还可以,稍慢一点。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9:46

这样,便与七言律句的形式统一了,例如:

仰笑宛离天尺五

凭临恰在水中央

放眼沧江重怀古

题诗孤屿一凭栏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21:11

律诗押韵有几特点:一般只押平声韵

一韵到底

【大学】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21:43

我要好好消化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22:22

偶数句押韵,第一句可起韵

@安徽丁学松 我只懂皮毛,多向您学习!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yzpxx@sina.cn)  20:23:47

古老的文化不能让她在我们的手中消失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24:03

律诗韵脚字在一首诗不可重复出现

【大学】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24:19

@南昌王振纲 您太谦虚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yzpxx@sina.cn)  20:25:08

王老师绝对的行家里手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26:24

韵字相押,要尽量避免,如花与葩,芳与香各同韵,同义,一般不互相押韵

@秘书总长杨占平 @安徽丁学松 真的不懂!让行家贻笑大方!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28:10

七言诗从“单节平仄竿”上截出的

仄平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仄平

这情况少见

总之,律诗一般是押平声韵的,也就是一联中的上联用仄声收尾,下联用平声收尾,这是平声舒缓、悠长,吟唱时容易留下有余之不尽之感,对联接受了这一传统做法,一般也以平声字接束全联。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yzpxx@sina.cn)  20:29:27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30:13

六朝至唐代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平声发音拖长,无升降变化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32:12

上声先降后升

去声为降调

上善若水(847006568)  20:51:58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33:26

入声为短调,发音器官较紧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34:25

赣方言保留着入声,如国,读起来好短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35:26

好的·,不耽误大家时间,我今天的内容讲完了,谢谢大家!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  20:36:06

不少方言保留了入声字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  20:36:13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36:23

谢谢王老师!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36:26

@秘书总长杨占平 您们那里也有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  20:36:29

感谢王老师!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  20:36:40

@南昌王振纲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36:56

上去入归为仄声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  20:36:59

ga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37:17

@秘书总长杨占平 有道理!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37:39

今人写对联还要按古音吗?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38:09

按照普通话平仄可以吗?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38:10

@秘书总长丁向红 按道理还是以古音为准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38:30

@秘书总长丁向红 要注明是今音

【博士】秘书总长杨占平  20:38:30

王老师,张特有一个问题  “单于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其中“属国过居延”与“征蓬出汉塞”“不粘”了怎么理解?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41:03

@秘书总长杨占平 拗句有的可救,有的不必救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41:57

属国过居延,仄仄仄仄平

【高中】江苏沈中(1036039316)  20:42:20

属国

征蓬

不同平仄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42:53

征鹏出汉塞,平平仄仄仄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11:15
@南昌王振纲 
【博士】江苏扬州张悦群(1722316112) 2016-6-18 21:11:27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第一句就不是平仄相间
没有听懂
不存在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11:39
唐人有更多的形式选择
【博士】江苏扬州张悦群(1722316112) 2016-6-18 21:11:50
那是古体
写近体必须按近体 
第二对偶的四个条件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12:27
@江苏扬州张悦群 近体诗是唐人奠定与完善的
【博士】江苏扬州张悦群(1722316112) 2016-6-18 21:12:52
第二对偶对的四个条件
其中之一
叠词多
之二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13:16
写四句和八句的未必是近体诗
【博士】江苏扬州张悦群(1722316112) 2016-6-18 21:13:23
内部前后已对
好像大家还要看书
再见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14:08
@江苏扬州张悦群 一般律诗首句平仄可宽缓
【博士】江苏扬州张悦群(1722316112) 2016-6-18 21:14:20

但\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14:34
颔联,颈联需对仗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14:37
而且一般在格律诗中尽量少重复的字
【博士】江苏扬州张悦群(1722316112) 2016-6-18 21:14:42
刚才失粘句
非常厉害
难度太大了
我怀疑
方言对偶
再见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15:47
@江苏扬州张悦群 有道理,我仅理解平仄
【博士】江苏扬州张悦群(1722316112) 2016-6-18 21:15:50
方言平仄
一般教授都难以回答这例子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16:22
@江苏扬州张悦群 古音字平仄较难
【博士】江苏扬州张悦群(1722316112) 2016-6-18 21:16:36
可能是方言平仄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16:53
@江苏扬州张悦群 所以我承认我半桶水!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19:47
@南昌王振纲 现在半桶水都难找!大家没人敢宣称自己水满的!
【高中】安徽许生(1074664464) 2016-6-18 21:20:55
学术氛围好浓,真好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23:02
@秘书总长丁向红 囿于自己的水平,只能从平仄来看
@安徽许生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23:58
您没偏题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25:03
@秘书总长丁向红 谈得浅!行家里手笑话了!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25:25
谈的就是平仄部分啊,而且就两者共性与联系而谈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25:56
是的,没谈其他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27:14
很切题呢!受益不浅!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28:44
@秘书总长丁向红 下次请高手,让我学学,再不请我这半桶水的!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29:20
对联、格律诗都有各自可谈部分,您的选题切入很巧妙啊!
【高中】河北沧州刘晓姗(164823670) 2016-6-18 21:29:44
学习了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30:30
@秘书总长丁向红 还有比我谈得更好的!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30:54
@南昌王振纲 客观上来讲我们都是爱智慧者,因为无知才想请教方家,三人行必有我师,您太谦虚了!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32:14
@秘书总长丁向红 ,我平时看到群里蛮多行家呀,请他们谈我也可学习!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32:18
您的对联对得很精彩!这是真才学!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32:43
@秘书总长丁向红 过奖了!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36:43
@南昌王振纲 诗歌教学系列讲座期待您的加入,有您更精彩!有意者请与我联系!
【高中】安徽许生(1074664464) 2016-6-18 21:37:59
@南昌王振纲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38:03
诗歌教学系列讲座期待您的加入,有您更精彩!有意者请与我联系!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38:35
@秘书总长丁向红 我倒是想听行家的,反倒今天扮演了一会伪行家!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39:11
谦虚了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40:34
@安徽许生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43:28
@安徽太和周国新 多听您的更喜欢!
【硕士】秘书总长丁向红(847006568) 2016-6-18 21:43:36
我们群中确实卧虎藏龙,出手亮招,那是迟早的事。期待您的精彩亮相!
【硕士】安徽太和周国新(1418138109) 2016-6-18 21:44:31
@南昌王振纲 学习了!俺外行!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45:18
@安徽太和周国新 您诗写得好,符合联律!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1:46:20
@安徽太和周国新 江西有个泰和,与您家乡同音!
【硕士】安徽太和周国新(1418138109) 2016-6-18 21:47:39
太和原来也叫泰和,后来改的。为什么改,我不知道。
【初中】江西袁序阳(252755852) 2016-6-18 21:50:17
江西泰和原来叫太和
【初中】江西袁序阳(252755852) 2016-6-18 21:50:58
据说因为安徽有个太和,所以就改了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2:10:50
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怀古迹》的第二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2、候字在古四声里是仄声。
失粘是肯定的。
王维的近体多有不讲格律粘对的地方,这个是共识,不必深究………
【硕士】南昌王振纲(1551504328) 2016-6-18 22:12:30
这是百度上的
【小学】广东  曾向红(276106311) 2016-6-19 06:34:13
@南昌王振纲 @秘书总长丁向红 谢谢谢谢!长见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偶作寄王秘书】齐己
南昌轨道交通线路图及2021年规划线路图
梁书王规,字威明,琅邪临沂人。祖俭,齐太尉南昌文宪公。父骞,金紫光禄大夫南昌安侯。子王褒(唐丞相王方庆高祖)
脸上总长痘痘怎么办?
曹小藩:曹里怀将军的堂兄曹觉民给朱总司令当了一回秘书
王规传(附王褒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