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诊科医生路在何方

急诊科医生路在何方

做医生难,做急诊科医生更难。
其他专科医生仿佛各有所长,例如骨科、脑外科、神内科、心内科等等,学科比较成熟,学术进展比较前沿,所以医生也仿佛比较牛皮。而急诊医学发展不过十几年,学术上还比较粗糙,工作量大,工作回报少,因此干急诊仿佛很没劲。
但是,请大家不要忘了,社会的发展需要急诊医学,人民群众需要急诊科医生,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做急诊科医生关键要有扎实的基础和特有的专长,有其他专科干不了的特别技术,这就是我们的生存之本。

社会的发展需要急诊医学,人民群众需要急诊科医生!
我们急诊医学工作者就是急救先锋。

万金油
哪里需要哪里摸

我们到现在的专业职称还是挂靠在别的学科。时间长了的急诊医生就有点是不三不四了。
老了还不能做门诊,年龄大了还得坚持急诊一线,这个钱真是TMD的难赚啊!

路在脚下
路靠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
抱怨和后悔不是办法
虽然急诊科医生头上还没有光环
抗击非典
出风头的是呼吸科
牺牲的却都是急诊科医生和护士
但终有一天
人们会认识到急诊科的价值
我相信
这一天已不再遥远

急诊医护人员的待遇以及工作环境能有什么提高吗?

这些都是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不能很好解决的。

我们可以有希望,但是我们也是很需要面包的。

急诊医学有三个环组成:院前急救、急诊科、危重病。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组成了急诊医学这一个有机整体的学科。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推到急诊医学的发展。

急诊科医师的特长是生命支持,也是区别于其他专科医师的本质。我们所运用的某项技术对专科医师来讲可能并没有优势,关键是我们能综合运用,结合我们整体诊治的理论,给急危重患者的生命提供最可靠的保障。而且,这种救治观念是从患者发病、院前救治中就开始的,是真正的整体、连续的救治,是任何专科都无法比拟的,也是与服务社区医疗卫生的全科医师完全不同的。——给后续的专科治疗创造机会,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在坚持生命支持(当然包括各种高级和先进的监测、支持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另外专科不能或还未进行的某些高层次的所谓“专科”工作,是现阶段大部分地区急诊医学发展的可行之路。可以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吸引力,增强成员的自信心,增加被另外专科和社会认同和接受的程度。如多发性创伤的救治,已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通过自身的努力,切合实际,能解决社会、人民的医疗需要,就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急诊科是说起来重要,办起来次要。科主任为提高专业地位是苦口婆心。年高资医生常年一线,体力透支,健康令人担心。都说你是“万金油”,无专家专科门诊,成就感低,时常寒心。中华急诊医学会,应当向政府`社会大声呼吁,稳定队伍,稳定人心。急诊医学才能繁荣,急诊医生才能开心。

急诊医生的苦衷不言自明,责任又是不可推托的。我们在无奈中前行,唯一的回报是能真正地救活几病人。无需想的太多,只是千万的慎重。我们期待医疗系统的完善,我们期待领导的重视,我们期待患者和家属的理解,我们更期待同行们的努力。一个成熟的急诊医生大部分是从刚开始的一腔热血到满腹牢骚再到迷茫,最后才修成正果---伟大的埋头苦干!!

急诊科医师是下井工人,一辈子提心吊胆的卖苦力.

中国人太多,太多的东西就不值钱,人不值钱,医生就不值钱,急诊医生就更不值钱,不要羡慕人家国外的医生,只怪自己命不好。

路在政府!希望各位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某些“文盲”官员的思维,使他们了解到急诊的重要,而不是只是放一些好听的“卫星”,这样急诊才有出路。国内已有数地开始起步,但范围太窄,大家努力吧!

个人的事,个人来做。如果你快乐,你就继续做下去。如果你不快乐,赶快闪。否则只好怪自己没本事,或没个好亲戚。自己一边凉着去吧!!!!!!!!!!!!!!!!!!!!!!!

在急诊我工作了三个月,成天就是卖体力内外科兼出车,因为我才刚毕业。但师兄师姐没谁自愿在急诊奉献。我忙我累,但我最怕的不是这个。我怕在这里我会同样成为怨妇。外科情况基本能应付,内科过于博大精深,中转站而已。说急诊没意思也不全对,单没什么成就感,上气管插管的通通死亡,真痛心。望前辈引领我们走出困境。

纵观全国各大医院的急诊科或急救中心,模式不一而足,急诊科的医生的待遇也是千差万别,试想,想让马跑又不让马吃足草,而且整天又找妈的茬,急诊医学什么时候才能蒸蒸日上?我认为,应该从政策上给急诊医师以应有的待遇,才不至于由朝阳学科转为夕阳学科!

既然立志于急诊事业,就要有爱心。我国国情不同于德国,急诊科情不同于其他科,要在其他科室住院必须先交住院费,但是来看急诊的一般都没带多少钱,所以我们很多医护人员经常为病人垫钱。虽然生活清贫,但心灵高尚,也是很满足的。当然,也要有涵养,病人来看急诊,心情着急,可能会骂你,他越骂你,你越要笑脸相应,否则挨打事小,要是被投诉,是很麻烦的。总之,要勇于奉献,要安于清贫,要能受得了委屈,当然更要吃苦耐劳。毕竟人还是要有精神的。
急诊科医生累呀!尤其是我们基层的就不用说了,学的东西不够用,由于工资少,自己无法去更新和接触更多的知识,当官的又不重视,只知道自己找钱,好难啊,又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患者家属发难。

急诊科的确又苦又累钱难赚,但在急诊科有时也会有成就感,比如,马上要死的患者,因你的抢救而存活。所以,如果没有别的选择,还要知足者常乐,要不然,你还不痛苦死?

急诊工作在基层开展有其极大优点和缺点,优点在于时间快就诊迅速。缺点在于1,技术设备差,人员少,缺乏协同作战。

现在的急诊科,有人说是“搬运工人”
咳~~~~~~~~~!


那也有人说外科医生是一个开刀匠。骨科医生是一个泥水师傅。内科医生是什么呢?我们这里叫唠叨师傅!!!

我深刻地体会到做急诊实在是太无聊了 就象一个保姆在照顾其他科室的孩子
做的不好别人说你没水平

急诊科医生苦啊!收入少睡不好,风险大投诉多,领导不重视,全靠自己摸。我强烈要求国家对急诊医生的待遇、学习培训作出硬性规定。

社会需要急诊医师,急诊医师有责任把急诊知识普及到全社会,急诊工作难做,但有意义。

急诊医学专业如何发展?急诊医学专业如何发展壮大?责任在我们这些急诊专业医生身上。同道们,不要等待,望共同努力,把急诊医学专业做成和骨科、心内科、胸外科、脑外科等一样的学科。不是急诊医学专业没干头儿,而是做急诊的人没有给自己正确定位。任何专业只要努力去做,都可以做出成绩。

觉得现在的急诊在各大医院还不是十分的规范,比如说我现在见习的医院,急诊室只有六张床位,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急诊就是一个中转站:轻的病人稍做处理观察一下就酸了,稍微重一点的就叫病区相应的科室会诊,然后转走,更本就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急诊!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急诊制度的完善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作为一个刚工作两年的轮转医生,我不知道急诊科室究竟如何??我基本已经属于急诊医生中的一员了,我其实觉得干急诊没有什么的,在实习的时候对急诊外科是情有独钟,但是我看不惯别人对急诊科医生的那种冷嘲热讽,以为去急诊的都是最没有用的。而医院领导也不知道是按照什么决定的!!反正现在的玩意儿太多搞不懂的,急诊科我既不讨厌也不爱,就这个样子了!!

干急诊真是太辛苦了,工作量大部分都集中在晚上,根本就睡不了觉,还要时刻受病人家属的责难和攻击,醉鬼的殴打,院领导的不重视,少的可怜的工资,出力不讨好,哎。。。。。。。。。。。。。。。。。。。。。。

急诊科医生的路在国家对急诊事业的高度重视,只有从上到下的重视
,才能给急诊科配备精兵良将。才能有良好的急救设备。所以说,急诊科前方的路是无限光明的!

要问急诊科的路在何方?其实路就在自己脚下,让我们振奋起来,让我们为急诊科医生争口气吧,让我们把急诊事业当作一项光荣的事业来发扬光大!让他们看看急诊科医生个个都是好样的!

只有我们急诊医师自己谈论这个问题是不行的,建议多征求一下住院部医师和院领导们的建议,个人认为,急诊医师应该是有前途的,比如在急诊科搞ICU或办急诊病房或简易门诊。毕竟还有人群需要我们。社会需要我们!

急诊科要留住人才,怎么办?院领导的重视,同事的支持,病员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正是因为病房的抢救效率不高,才更显出我们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在急诊科工作3年,有成功抢救病人的兴奋,也有失败的懊恼,有无端挨打后的愤怒,也有病人真诚的感谢。可惜医院不想发展急诊科,作为一名急诊外科医生,成天只能做清创感到无奈和不甘,不想就此老去,医院不允许急诊科收治外科病人,只要开刀就必须收病房。9月我就要辞职念研究生去了。愿我的同行们多珍重。

急诊科医生既要有良好体魄、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沉着冷静,该急时就急,该冷静能冷静,遇到患者及家属谩骂能不愠不火,就象没听见,遇到患者向领导投诉时,领导不管你有错没错即将你骂一通时,你能忍得住!另外还要黑白红道均有路子,你才能在急诊科才能呆得下去!急诊科是风险最大的科室!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未知数:疾病、人数、时间、病人家属及其构成等等。


医院专业的发展,与医院决策者的决策、决心密不可分,就基层医院的发展方向而言,急救危重病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潜力无限的专业,只要统计一下病房中有多大比例的病人是从急诊收住的,你就会有相当的自豪感!这些病人又有多大一部分,在你手上有“自由裁量权”?就医院的政策环境而言,你的工作环境需要决策者给定。因此,要善于游说医院领导。你有决策权的时候也别忘了在这个专业上的关注。

急诊科医生既要有良好体魄、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沉着冷静,该急时就急,该冷静能冷静,遇到患者及家属谩骂能不愠不火,就象没听见,遇到患者向领导投诉时,领导不管你有错没错即将你骂一通时,你能忍得住!另外还要黑白红道均有路子,你才能在急诊科才能呆得下去!急诊科是风险最大的科室!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未知数:疾病、人数、时间、病人家属及其构成等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真不知道这夜何时才是个尽头???????!!

领导上如果重视,那就是急诊医师的幸运,否则,噩运连连!付出与回报的反差太大,是急诊医师不能承受之重!

急诊科路在你我脚下,可惜我们是牛马,人家赶哪是哪,非我不为也,是我不能也!!那群猪脑领导除了吃饭,就会讲屁话,这年头他们也是怎么好混怎么混谁管你死活!有次我在清创其他病人又来了在找,刚好院书记走过看也不看就在大厅跟着喊医生在那里,结果和病人一起喊来的起劲,狗屎!

急诊科医生及120医生是个鸡肋,是吃青春饭的。应该轮转才是不要终身制

当病人的血压低于60mmHg的时候
昨天运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当时血压是80/50mmHg。稍微处理一些,血压就升到90mmHg。

后来,与院领导聊天。我说,如果我遇到一个失血性休克,收缩压低于60mmHg的病人我该怎么办。

我说,我会请求支援。当使用晶体和胶体来扩从血容量,仍然无法将血压提升到安全范围的时候,我只能请求支援。

我会回打120,让他派出支援力量。血压不升到90mmHg,我是不搬动病人的。

院领导回答,现场输血没有先例。你不拖病人,120会再派一部救护车,把病人拖走。言下之意,你还收不到120的出车费。

不过血压低于60mmHg的病人的运送,是冒死运送。死亡的可能性极大。

搬运病人,死亡很快,不搬运病人,只要没有血液的补充,病人还会死亡,现实和原则该如何取舍。


现实的生活中你就得搬。我也是120的急诊医生。现在竞争的很猛。你不搬就会有人搬走。现在救护车上配备的还是不够啊。

楼上说得很实在。在院前急救中,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是把大量的抢救器材搬到病人身边,还是把病人搬到抢救室,要灵活对待。象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当时血压是80/50mmHg,我会一边双管输液,一边往医院拉。
我指的是60mmHg甚至测不到血压。80/50mmHg在有输液的情况,运送病人是十分安全的。

但是,60mmHg的血压,是一个危险信号。但是,这个危险信号并不是谁都懂。特别是院长和院领导不懂。所以,就会出现瞎指挥。

血压测不到,更是临死县的先兆。这时候的搬动病人,就是要把他送到阎王爷哪里去

 

规范急救医疗市场势在必行
当前,一些地区急救医疗机构建设十分混乱。一个地区应当只能建立一个急救中心,开通一个急救电话号码即“120”电话,其他医疗机构从事院外急救工作必须由“120”统一调度。根据城市发展和实际需要,要逐步建立完善的急救医疗网络,以缩短出诊抢救半径。急救系统的社会化,抢救技能的普及化,现场急救的全民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意义重大。要对特殊行业和特殊岗位的非医护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如警察、司机、民航乘务员、宾馆饭店服务员、全军及武警指战员等。要把急救知识编入教材,使之成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急救行业必须建立准入制度。急救医疗机构设置,急诊医护人员从业,都必须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进行申报审批和考核验收,达到要求后才能开业、执业。急救中心要加强内部管理,要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的基础上抓好落实、认真执行。在搞好现场抢救和途中治疗的同时,要注重院外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有机结合,规范病人的转运接收,努力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绿色生命通道”与“社会联动“近年发展很快,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命通道”必须是无缝衔接和无障运行,完全彻底实现院外与院内急诊抢救工作的“一体化”,实现针对突发事件的有关部门的“社会联动”,不应在日常工作中混淆社会专业分工

 

应该正视自己;急诊科医生只维持生命。

大的损伤修复应该靠专科医生,但是小的损伤例外。

我也是一名急诊医生,确切来说是一名120急诊医生.劳动强度、工资报酬甚至比急诊科医生还要糟,我中午刚下班,上了24小时,中间只是断断续续休息了3、4个小时,可是在急诊医生被看不起的时候,我们却被急诊科更看不起,在所有人眼里我们比搬运工还不如,搬运工不爽的话,他可以不干,可是我们能吗?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很委屈。而且我们的业务更加受到限制,用来用去的几个药,现在连初中文化的司机都可以来命令我们。我的知识还很浅,可是在院前急救这里有一种被社会冷落的感觉。唯一可以找到安慰的是在把病人安全送达医院,病人家属所说的一句“谢谢”可这也是很少很少的。我也知道急救医学的光明未来,可是我们现在只是一名比搬运工还不如的搬运工。现在所做的只是拼命的看书,为了不让医学丢下我,也是为下一个需要我的人做准备。
120出车是当搬运工,不过是高级搬运工。“高级搬运工”。

我还没上班几天,就骂了几次工友。最好不要骂人这我知道,但是,不骂不行。

第一次,拖一个被协和医院放弃抢救的病号,协和医院全国很多,但是,不管那一家协和,名字都是响当当的。
被协和放弃抢救的病号,足以说明病情极为严重。
但是,协和这种响当当的名字,并不说明所有的医生技术上都是响当当。

随车工友,象拖这种病号,立刻被我制止掉。
一量血压60/40,血氧饱和度68%,这意味着什么?病人会立刻死亡。
结果,这个病人,用了四袋氧气,多巴胺,间羟胺,美速克新命等,才把血压升到85/60,始终升不到90 。血氧饱和度升到95%,血氧含量这我很满意。血压还可以,这样才把病人运回来。

第二次,转院病人,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一下子把病人拖下车,结果被对方医院接走,为了记录下病人的最后生命征,被我等了20多分钟。
回到车上,我再一次教训他。我说,你等一两分钟,我给病人最后测一次血压,脉搏。记录在病历上,我就没事了。你把病人拖下车,就的按人家医院的抢救程序办。我就的等人家,测到血压,记录在案才能走。
工友还好意识说,抢救病人要快,所以我才办病人拖下去。
我说,医生保护自己是关键。转院的时候,记录下病人的生命征是关键。
我把病人交给人家,这时的病人是安全的。
因为,这个病人是扯皮的病种,下颌部严重裂伤,一下子跨了三个科室。可以属于口腔科,耳鼻喉科,同时也是外科的病人。当然,也可能同时损伤到口底和喉部。
如果因为扯皮,谁都不要这个病人。不要太长时间,病人就会因为失血而死亡。
到时候,他们医院为了保护自己,可以说,我送去的病人当时已经休克,甚至,说送到已经死亡,这一下,我可没有留下任何保护我自己的证据。

第三次,要把我复苏后的病人,就是前两天复苏后去做高压氧治疗的病人搬走。我吓了一大跳。

这种病人能说搬就搬?静脉路有三条,锁骨下一条静脉就接上两条管,脚上还有一路。没有呼吸的病人,呼吸机一条管,监护仪,心电接线,血压,血氧。
这样的病人,工友还想把病人先弄上救护车,然后再去接管。
工友还说,这很快,两下半就弄上车了。

我说,这种病人,一分钟都离不开呼吸支持,心电监护……

120的随车医生也是很重要,这个需要做急诊科的主任在工作意识上一视同仁。

我们对他们的培训也要一视同仁的。

我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科室里的急诊医生一样的培养,也要求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到相关科室轮训。

业务学习也是同步的,尤其要求他们对现场CPR(特别的单人的CPR)更加地熟练。

这样他们的业务水平就会上来。

看不起他们就的等于看不起自己,既然做急诊医生已经被那么多的人看不起,那里还有理由看不起自己的兄弟呢!!




昨天也拖回一个产后大出血。

产妇是在一家私人医院中早产。6个月胎儿一产下就死亡。

本来我可以不去,因为有了一个妇产科医生带着产包随车出诊。

到了那家医院。

医院里所有主任都集中在产房对产妇进行抢救。看到120车子一到,一溜烟一个个都走了,象是卸了重担似。

妇科大夫一看阴道没有出血。在量一下血压,血压测不到。我说血压测不到一搬动,产妇的心跳就骤停,不能搬动。叫他们放开输液,并使用升压药。

他们看到我丝毫没有搬运产妇的意思,一个个主任又回来了。连院长也来了。

事先跟家属说清楚,这种条件转院极为危险。另外,一回医院就要立即输血,要把钱带上。

最后,把血压升到80/40。总算能搬运了。

昨天输血是1200毫升,液体量5千。

昨天夜里血压就恢复正常,心率也从160/分降为正常。

不过,自从我接诊该产妇后,血压始终在60以上,不让收缩压低于60。

该产妇仅昨天就欠下医院5-6千的钱。

一直喊没有钱的她“丈夫”,在院长的硬逼下,叫了900元。

好像着900元一直在他身上,只是不想交而已。

如果没有救活该产妇,一分钱也拿不到。连输血的钱也不会交的。

请问急诊外科医生的专业特长在哪里
难道是清创缝合吗
现在外科分工很细初步处理后喊会诊就可以了
所以我认为急诊外科医生没有前途

而且急诊外科在生命支持后如再进一步处理会和其他科室闹矛盾


路在何方?是没有路呀。
明年要升副高了,但一查没有急诊外科这专业。
不是白干了这10年?

我们这里也是啊,年轻的医生没一个愿意定科在急诊。

绝对是个坑,陷进去很难在出来,
干了许多年,感觉象是驴,
一头转圈拉磨的驴。
一天到晚,累的要死,风险又大,
得不到充电的机会,全靠自己以前老知识,
和东拼西凑学的一点东西,

在急诊挨到自己动不了了,还不知道去哪呢,

看到其他科室有带头人,参加学习的机会很是多,
发展也快,在急诊的我们还找不到一条出路,很是着急。
我是一个老急诊了急诊科是一个高风险,低收入的地方,急诊医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是业务要求高,二是病人过高的期望,三是医院分配制度不合理,四是待遇不能落实等等,我是一个老急诊了,急诊科医生路在何方?我是不知道

急诊医学之所以难以发展,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领导不重视,二是急诊科医师没有干出象样的成绩,整天就是怨天忧人。可以说从老一辈到现在从事急诊科的医师们对急诊医学的认识都是错误的,总认为到急诊科的伤病员都应该到别的专科,总认为自己不如别的专科,没有根据急诊科的疾病谱找出属于急诊科特色的伤病员,把伤病员从入院治到出院,以致于至今也找不到急诊科特有的东西,难以形成特有的体系。从某专科调到急诊科工作的医师总认为自己是某专科的医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到急诊专科医师上来。根据我们的体会创伤、中毒及危重病可作为急诊医学的核心内容,大医院可全面开展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创伤的手术治疗和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小型医院可开展中毒的救治,这既可显示急诊科医师的急救水平,又可自己培养自己的专科医师。总之,要争取领导的支持,要干出高技术水平的工作和科研,要争取和斗争,否则20年后急诊医学还是象目前这样。

第一,医院领导强制急诊科尽量不能留观病人,第二,禁止急诊外科开展创伤手术,病人一律收病房,我还刚知道,泉州市第一医院把急诊科解散,人员分散到各个科室,急诊科统一由病房医生轮流值班

急诊是一个新的学科,发展前途是很大的,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对急诊的医生有一种偏见,就象社会上的人看那些一事无成的人一样1!!!

现在医生难做,急诊科医生更难做,医院不重视不说,病员种类多样,有时还要遭到不理解......难.....难..........我不知道是不是等大家都退休了才有条光明大道啊!!!!!!!!!!

在我国,ICU本来是从急诊科中分化出来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了飞速的进步。它吸收了急诊医学、麻醉医学、复苏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总结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ICU应该与名个学科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集各学科之大成,着眼于急危重症的监护治疗。因此,我认为ICU不应属于急诊科以及其它的任何专科。
各个医院的ICU也应该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重点在于利用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和独特的危重病治疗技术,开展那些专科不易解决的、需要多个学科协作的、又不是急诊科短期能够处理的危重病人的综合治疗。
在三甲医院还马马虎虎
但纯粹是通科医生的性质
每样都懂一些
只是插管比别人好
所以地位并不是很高
况且很少有急诊科出来的院长吧
所以得到的重视不够
在二甲以下的医院
因为病房都吃不饱
所以急诊留察的病人少
业务更只是会退步
所以最好能兼内科上班
说爱哪行都是胡扯蛋
哪行有钱赚哪行就吃香

没人能理解!
好了病人家属欢!死了轻者家属骂重者打!
有机会跑吧!!!!!

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急诊科医生首先应摆好自己的位置,走专业发展的路,前途必是光明的!离开了专业便成了迷途的羔羊!!
政府主管部门即卫生行政部门,特别是国家卫生部对急诊救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近20年来,卫生部始终没有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急诊医疗摸式,对急诊医学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没有系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提出加以改进的意见。由于急诊医学涉及面广,很多是政府行为,根据我国国情,只有卫生部把急诊急救工作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科医生的路才是光明大道。

一 个 字 :惨!!!!!!

希望医院领导能多对急诊科予关心和爱护,急诊病人那么多,说不定就有感染什么病的可能。每天最忙的是我们,奖金又是全院最少的,医院能留住人才怪呢!~

我认为急诊科医生的出路除了自身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急救能力,改变和提升自身形象外,还要有院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做为强大后盾,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更需要有一个德才兼备,既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具有真才实学,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又要有一定的科学管理能力作为科室管理者,而绝不能是那种夸夸其谈,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急诊学科的发展.

本人曾参加过北京解放军304医院的一个急救培训班,我很赞成他们的急救部主任何忠杰教授的观点:急诊科医生应在掌握急症救治的同时,重点在熟练掌握各种救命性急救技术上下功夫,如中心静脉置管术,经导丝气管切开术,经静脉紧急床边心脏起搏术,机械通气技术等,这些操作技术每一名急诊医生都应做到得心应手,极为娴熟,而其他科的医生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急诊科医生自己应该争口气啊!

现在真不知是技术水平重要还是与病人交流沟通重要!现在是只要不出纠纷事故就行,而闭口不谈技术了!原来我是那么的热爱我所从事的事业,可没有用啊!科里的业务全是我这个副主任抓,可那个狗屁不通的主任终日游手好闲不说,还竟她妈的到院长那儿诋毁你,这不年终了又是优秀科主任,又是评优长工资,又是立什么三等功,而我这个只知撅着屁股干活的傻子竟什么也不是!我现在也想通了,急诊科不是你想干事业的人呆的地方,以后混吧,但要会耍嘴皮子,会在领导那里溜须拍马,阿谀逢迎,邀功请赏就行了!!!

我们在出诊时还差点被病人家属砍死!

就我院120来说,医护人员全部是卫校刚毕业的,而且根本未受过急救方面的专业训练,有一名急诊科外科医生兼职120副主任,此公对<<国际CPR和ECC2000>>是什么都不知道,还何谈什么培训?!急救水平还很低,素质差,比如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只是象征性的做胸外按压,却不行气管插管,这怎么行?!以致于有些本来可以复苏成功的病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所以被院内称为“院外杀手”,可见其形象声誉如何?我看关键是领导要重视,最好是独立出去而不能依托哪家医院,否则出于自身利益,无论多远的病人都要转运至所依托的医院,这样岂不能使病人丧失了抢救良机---"宝贵的黄金1小时"(更不能谈"白金10分钟"了)?!

是呀,现在的工作很难干,风险大 待遇低 我们科的老大夫都想法离开拉急诊科 不知我能到何时?


高风险低回报.

医院离不开急诊科,因为它是医院的"窗口";
人民群众更离不开急诊,因为它是生命的通道;
但是------
人们需要的是有"活力"的急诊,因为患者到了没有活力的窗口,自然找不到生命的通道;
急诊医生应把自已煅造成反应怏速,考虑全面,处置及时有效,态度和蔼的富有活力的"窗口",这样------
急诊医生就有走不完的路,吃不光的饭,当然----
还有花不尽的钱!
急诊医生前程灿烂!

刚被贬到急诊,同我一起来的几位,都是各科室混得不好的,这是现实.我说了一句话,被奉为经典,能不捱打的医生就是好医生.

同感,我也ICU医师,不知归什么专业,没成就感,没地位,没专业,什么都没有,只有无耐.

好些观点我深有同感,我也是一个急诊科医生,知道做一个好的急诊医生很难,但若你做得好,抢救水平高,那就会得到同行的好评,在同事间就有一定的威望!

一个优秀的急诊医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全面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全科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具备内科医生的周密思维和外科医生的严谨态度;要有很强的急救能力和生命支持能力;要有吃苦和献身精神;具备很强的团结协作能力.
作为急诊医生很光荣.


至少现在急诊科大夫不吃香,很难在群众中有影响力,别的科好歹也有个盼头,将来成为什么家,别人看不好的病我能看好,那多提气.

急诊科的医生真是苦啊
大家都说我们急诊科是医院的第一大门,ICU是医院的心脏,听起来是挺不错的,但在一般医生看来劫是冷宫,清水衙门.谁都不想干这一专科.所以很多医院的办法是轮着上,抡救水平直线下滑,急诊科是一个没有正真急诊科医生的空科.也许这是个悲哀.

现在好象是把急诊医师的专业归于全科医学吧。不过很多有些医院的领导们和所谓的专科医生却看不起急救医生,说我们是万金油,可有可无,门门懂,样样瘟。要是叫他们来急诊科工作,病人不死一坝子才怪呢!他们多半是离开了机器就不知道如何治病的那种书呆子。所以我们的专科兄弟们,不要动不动就看不起人,到临床上试一试就知道自己的份量了,谁的基础扎实,只有实践才知道。我们急诊科救过来的病人是最多的!

急诊的工作又苦又累。又要面对那么多重病人,最易成为投诉的对象,所担的风险又高。在急诊工作实在难难难、、、、


国外急诊科医生比专科医生高
要是急诊科医生把病人全收在急诊科
住院部就要喝西风了

大家一看都是同仁啊,急诊就是不太好干,干活多不算,总感觉自己没有成就感,总提不起精神头来

本来我是一位神经内科医生,可我现在在急诊科工作,确实觉得做急诊科医生更难.这不是发牢骚.真的

我们医院的急诊科郁闷的很``
钱少```
累的要死```
我有次出诊差点死了`````
被病人骂`````
被女朋友说```````
被其他科医生看不起``````
``````````````````````

 

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小姐还晚,责任比主席还大,收入比民工还少,活得比狗还累,名声比汉奸还差。。。。急诊科医生的写照.

 

医院领导不重视,同行看不起,非医疗事务多(无钱、无人管、无单位者更是如此),诊疗环境差,次序混乱,大呼小叫,哭声、喊声不断。甚至遭遇被辱骂或殴打,医疗纠纷多;效益底,收入少,精神压力大,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急诊医生是死亡患者家属的出气筒
现在本科教育还没有急诊医学这个专业,研究生倒是有,但是没听说那家医院设有完善的急诊医疗体系。我们院前急救就是一个120运输车,然后就近送到一家医院结了车钱了事,好多患者就是在120车上见的马克思!老百姓需要急诊医生,真正的急诊医生需要完善的急诊医疗体系,医疗体系需要急诊医学学科的建立!
强烈呼唤急诊医学的发展及专家们对急诊的重视!

通常,院领导对专科的重视肯定超过急诊。只要不吵架,不投诉就可以。此外,也没听说有什么领导干部子弟,毕业分配要求分在急诊的。急诊与病房之间产生了矛盾,最后让步的肯定是急诊。做得很辛苦,钱也未必多,关键是老了还不能做专家门诊,甚至还要翻班,真是说不出的悲哀!关键还在于,你认为急诊是一门不同于大内、大外的专业,然而社会不这么认同,觉得你就是个万金油专业而已!在我们医院,谁调离急诊,都要发糖、发饮料水果庆祝一番,好的还要开一桌酒席。重点科室,出国、出差是家常便饭,而急诊,想都不用想,最可恨就是行政部门一些走狗,对重点科室笑脸相向,对你就爱理不理!总之一句话,能转行的快转行,不能转的就少做事。多做多错,相信做过急诊的都深有体会的。

包头市做法是把所有全市急救人员集中归卫生行正管理,资源统一管理,实现了急救信西平台,合理调配资源,技术统一提高.统一培训,重症病人先急救后送专科医院,给病人既省钱又避免了各级医院哄抢病人而延误急救时间,为生命争得时间,我个人认为值得推广.
作为一个大国,急救模式的杂交无章,既打击急救人员的积极性,又影响各级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影响到人的生命,也许我国人命不值钱,为什么急救在各级领导都得不到重视呢?
大多数急诊科的特点是“三高一低”:高度紧张、高度风险、高度挨骂、低收入!
“高度紧张”: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以及医院的延伸,担负急诊抢救、外出救护以及临时任务,精力、体力消耗很大,精神高度紧张,甚至医生睡觉也的睁者一只眼。
“高度风险”:急诊科由于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存在高度的医疗风险与社会风险甚至是生命风险。
“高度挨骂”:急诊科经常遇到情绪激动的患者与家属,挨骂是家常便饭。另外,由于医院搞经济管理,不留患者挨锇,留患者挨骂。
“低收入”:大多医院的急诊科的收入比内、外、妇等科室要低的多。
还有:长期在急诊科工作,业务水平博而不精,什么时候都是万金油、游击队,让人看不起。

现实中急诊科就是分流科,医生是万金油医生,而院前急救就另类的搬运工或载客,医生就是车工。前者比后者稍好,至少还有点业务,不要风里来雨里去,吃青春饭。也正因如此许多载客医生就媾变为宰客医生,利用几年青春多宰点,以后养老,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悲哉 120政府的德政行为,被不合理的运作方式,某些人市场化,个人利益所脱变了!!!!

现实中急诊科就是分流科,医生是狗,満山地去跑,病区医生坐收鱼利。

干了近十年的急诊工作,本人感觉好象是个死胡同!

关注120(在中国实行院前急救为时尚早,是对社会医疗资源的一种严重的浪费)


现在的120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各医院的空车率甚高,急救车的急救配备太低,其功能很多成了医院争夺病源的一种工具,急救医生辛苦的付出得不到医院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尊重和认可,急救科成了老弱病残照顾的地方,这是对社会医疗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根据我国的国情,现在实行院前急救为时尚早,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请有识之士给予深度的关注.


急救医生超长的在班时间,不断的在疲于奔命,因为收不到费,所以其劳动不被院领导认可,而病人认为是救死扶伤的实行人道主义救援的是不应该收费的!虽然医生在不停的工作,付出却没有回报!

目前社会环境,急诊科要有出路,首先要有自己的病房,这样薪水能提上去,业务水平也会提高.

急诊医生在降低群众突发病死亡率上起着不可低估作用,它是医院应急的尖刀,是医疗救护的奇兵,是各科及医院的特种兵,大家不要颓丧,专科医生他们在应急上是不能胜任的。

这次医改在即,大家要有信心,急救应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应严格准入门蓝,使之年轻化标准化统一化。

急诊科是收容站,是垃圾箱,是流放地,是出气筒。

一个好医生就是诚挚的眼神、语气、声调、动作以及从中透出的医者对病者的关怀、爱护、设身处地的怜惜,一个以善良、人本为核心的医者情怀,以及严谨、认真、干练、广博、准确、独到的专业精神风范。这才无愧于生命嘱托的责任。
急诊科医生也是如此。
现在急诊科真难干,救命是应该的,救不了命就闹事,真叫人心寒!

急诊界的朋友们,只埋怨是没有发展的,要大家团结起来,经过争斗、奋斗、支持才有发展方向。可悲的是急诊界的领导者大多不是从事急诊专科工作的,他们那知道急诊专科医师的酸甜苦辣。别的专科怎么就没有这种现象呢!

急诊医生是伟大的,站在生命抢救的第一线,工作是辛苦的但意义却是伟大的!
我当了十多年的急诊科医师,感觉挺不错的,工作有挑战性,救活每一个死亡线上的病人对我都是极大的鼓励。看了别人的消极的观点,我感觉他们还在急诊科的门口,无法感受其中的乐趣。当然急诊科一定要形成体系、形成名符其实的专科、有自己的特色才行。

我国的120应由政府出资经营,而不应由专职的急诊科医师去接送患者。就目前来讲国家重视的是院前急救部分,对急诊医学、急诊科并没有象我们部分专家所说的国家已重视急诊医学了,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急诊科得到了政府或医院的经济资助。

我本以为只有我埋怨!原来......
我做了13年的急诊内科工作,最令我难堪的问题是:急诊病人看完病后问我“你白天在哪里看门诊或者在哪个病区上班?更有甚者是直接说明天我该去找哪个专科?”在人们心中急诊医生不像医生!而其他临床专业的医生才是真正的医生!
最窝火的是被同事瞧不起!(私底下认为:首先是自己瞧不起自己!)
如何让急诊科成为医学生向往的地方-----这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貌似真的是这样的,可是我想知道,为什么大家还在坚持做医生,我觉得现在国内做医生就很难啊,没有国家有利的保护,医生,只有在真正的困难时期大家才会想起,就像非碘,过后似乎就忘记了,记者还是会继续找我们的麻烦

干的比驴累,睡的比鸡少,吃的比猪差'.下辈子绝不干医.

脚下的很广,不知怎么走,也许需要一辈子的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医院周刊】四问中医急诊发展之困
23名急诊医生集体辞职,这家医院或遭降级!
首诊医生职责是急诊质量的关键
“网红”医生高巍:医者大爱暖人心 温情科普惠民众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解读
牛叉!广州急诊医生,候机的时候顺便救活了一个乘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