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TOP10《水浒传》中的十大风味小吃

再好的大菜有时候也不如小吃来得爽口,挤在人头攒动的闹市或围坐在简陋的小桌旁,品尝着美味地道的小吃,当真是一种极品的享受。《水浒传》虽是江湖与战争的小说,但有人的地方,就躲不开小吃的诱惑,所以各色风味小吃也频频见于《水浒传》的字里行间。本期《姚看江湖说水浒》将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令人垂涎三尺的水浒小吃。

TOP10 枣糕

原文:王婆道:“大官人怎么不认得,他老公便是每日在县前卖熟食的。……”西门庆道:“莫非是卖枣糕徐三的老婆?”王婆摇手道:“不是;若是他的,正是一对儿。大官人再猜。”

——第二十三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公孙胜坐了上首;李逵解了腰包,下首坐下,叫过卖一面打酒,就安排些素馔来吃。公孙胜道:“你这里有甚素点心卖?”过卖道:“我店里只卖酒肉没有素点心;市面人家有枣糕卖。”李逵道:“我去买些来。”便去包裹取了铜钱,迳投市镇上来买了一包枣糕。

——第五十三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下井救柴进

枣糕,是一种极常见的食品,无怪乎在《水浒传》中被多次提及,但由于描写不够详细,无法得到更进一步比如材质等方面的细节。但枣糕作为流行至今的大众食品,在街头巷尾,糕点摊子都有形形色色的枣糕在叫卖,相信《水浒传》中的枣糕应该不会出这个范畴。

特色指数:6.0

 

TOP9 醒酒二陈汤

原文:宋江出得门来,就上了;忿那口气没出处,一直要奔回下处来;却从县前过,见一盏明灯灯看时,却是卖汤药的王公来到县前赶早市。那老儿见是宋江来,慌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来得早?”宋江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王公道:“押司必然伤酒,且请一盏‘醒酒二陈汤。’”宋江道:“最好。”就凳上坐了。那老儿浓浓的捧一盏“二陈汤”递与宋江吃。

——第二十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二陈汤”是用以治疗湿痰的主方。主药制半夏、橘红各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加生姜3克,乌梅1枚,水煎服。方中以半夏、橘红为主,而半夏、橘红以陈久者为佳,所以方名二陈汤。现代方剂学里的二陈汤已没有了醒酒之功效,但方中陈皮利气,甘草、生姜补脾和胃,乌梅生津,对治疗醉后呕吐恶心、头晕心悸还是有裨益的。然而,这仅是对醒酒起一些间接作用,冠以醒酒二字,还要在二陈汤里加些其他药物,如葛花、枳椇等,葛花有解肌退热、利尿作用,枳椇功能清利温热,两者都有解酒功能,既可醒酒又可健脾。

醒酒二陈汤”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汤药,但能被王公挑到县前赶早市,可见在当时人看来“醒酒二陈汤”是一种补身养气的保健品,因而被广为食用。所以,姑且也将“醒酒二陈汤”归在小吃里面。

特色指数:6.5

 

TOP8 蓟州壮面

原文:当日晌午时分,两个走得肚饥,路旁边见一个素面店。直入来买些点心吃,只见里面都坐满,没一个空处。戴宗、李逵立在当路。过卖问道:“客官要吃面时,和这老人合坐一坐。”戴宗见个老丈独自一个占著一副大座头,便与他施礼,唱个喏,两个对面坐了,李逵坐在戴宗肩下。分付过卖造四个壮面来。

戴宗道:“我吃一个,你吃三个不少么?”李逵道:“不济事!不发做六个来,我都包办!”过卖见了也笑,等了半日,不见把面来,李逵见都搬入里面去了,心中己有五分焦躁,老儿低著头,伏桌儿吃。李逵性急,叫一声“过卖,”骂道:“教老爷等了这半日!”把那桌子只一拍,泼那老人一脸热汁,那分面都泼翻了,老儿焦躁,便起来揪住李逵,喝道:“你是何道理打翻我面!”李逵捻起拳头,要打老儿。戴宗慌忙喝住。

——第五十二回 戴宗二取公孙胜 李逵独劈罗真人

 

面条在《水浒传》中出现过很多次,比如素面、挂面,但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属蓟州壮面。壮面之所以称其为“壮”,是取其面宽量大之意,而从“泼那老人一脸热汁”来看,这种面是属于有汤有汁的一类面,与山西等地的干拌面是有明显区别的,又由于削面产生于元朝,所以综合来看感觉壮面更像是现在的兰州拉面或是手擀面。因为姚看江湖本人酷爱面食,所以对这种传说中的壮面分外期待,希望有机会能够尝到正宗的壮面。壮面的出现并非只为充饥,对情节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在面馆中因为壮面的这次误打误撞,使遍寻蓟州而不遇公孙胜的戴宗、李逵终于找寻到了入云龙的踪迹,这才让深陷高唐困境的宋江得以解脱。更多精彩请看姚看江湖的天涯博客:姚看江湖

特色指数:7.0

 

TOP7 王公糕粥

原文:却说本处城中一个卖糕粥的王公,起个五更,挑着担糕粥,点着灯笼,一个小猴子跟着,出来赶早市。正来到死边过,被绊一交,把那老子一担糕粥倾泼在地下。只见小猴子叫道:“苦也!一个和尚醉倒在这里!”老子摸得起来,摸了两手腥血,叫声苦,不知高低。老子告道:“老汉每日常卖糕粥糜营生,只是五更出来赶趁。今朝得起早了些个,和这铁头猴子只顾走,不看下面,一交绊翻,碗碟都打碎了。相公可怜!只见血渌渌的两个死尸,又一惊!叫起邻舍来,倒被扯住到官!望相公明镜办察!”

——第四十五回 病关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店

糕粥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特色小吃,至今仍然颇有名气,比较著名的就是绿豆银耳京糕粥。具体的做法是先将绿豆洗净,放清水中浸泡2小时。银耳泡发后洗净,撕成小片,山楂糕切小丁待用。锅内放清水,加入绿豆煮软,放入大米煮至绿豆开花,加入银耳、白糖、山楂糕煮至黏稠即成。至于王公所说“老汉每日常卖糕粥糜营生”中的“糜”字,《尔雅·释言》解之为:粥之稠者曰糜。由此也可见糕粥的黏稠。

特色指数:7.0

 

TOP6 唐牛儿糟腌

原文:却有郓城县一个卖糟腌的唐二哥,叫做唐牛儿,时常在街上只是帮闲,常常得宋江赍助他;但有些公事去告诉宋江,也落得几贯钱使;宋江要用他时,死命向前……

正在那里没个解救,恰好唐牛儿托一盘子洗净的糟姜来县前赶趁,正见这婆子结扭住宋江在那里叫冤屈。唐牛儿见是阎婆一把扭结住宋江,想起昨夜的一肚子鸟气来,便把盘子放在卖药的老王放子上,钻将过来,喝道:“老贼虫!你做甚么结扭住押司?”婆子道:“唐二!你不要来打夺人去,要你偿命也!”唐牛儿大怒,那里听他说,把婆子手一拆拆开了,不问事由,叉开五指,去阎婆脸上只一掌,打个满天星。那婆子昏撒了,只得放手。宋江得脱,往闹里一直走了。

——第二十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糟腌:是指以盐和香糟卤为主要调味料的腌制法,其方法为将材料用盐腌后,再用糟卤腌着,其味清新而畅快。而作为糟腌代表的糟姜,在两宋时期是极为流行的食品,备受朝野宠爱,甚至成了朝廷的贡品之一。范成大《吴郡志·土贡》就有清楚地记载:宋朝,进贡的土特产中,有“白墡,柑,橘,咸酸果子,海味,鱼肚,糟姜。”小小糟姜,成了贡物,登上了大雅之堂。

糟姜如此之味美,如此受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糟姜制作的精致。浦江吴氏《中馈录卷上·糟姜方》:“姜一斤,糟一斤,盐五两,拣社日前可糟。不要见水,不可损了姜皮,用干布擦去泥,沥半干后,糟盐拌之,入瓮。”配物比例分明,日期明确,工序清楚。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有的工序中,还要在姜上面“用砂糖一块,箬扎封泥”,为了达到 脆生的效果,《物类柏感志》还建议在器具中加入“蝉蜕”:“糟姜瓶内安蝉蜕,虽老姜也无筋”(糟姜瓶内,如果放入蝉蜕,即使是老姜,也不会有咬不断的筋络),果真是否,今已不可知了。其技,近乎神异,其用心,可是到家了。

特色指数:7.5

 

TOP5 施家蒸卷儿

原文:武松坐到日中,那个人又将一个提盒子入来,手里提着一注子酒。将到房中,打开看时,摆下四般果子,一只熟鸡,又有许多蒸卷儿。

——第二十七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武松被发配到孟州牢城营,每日受到施恩好酒好肉的款待,其中便有一种特色食品——蒸卷儿。蒸卷儿是一款流行至今的美味小吃,主要以素馅为主,比如韭菜蒸卷、胡萝卜蒸卷、海带蒸卷、金银蒸卷。蒸卷儿的做法也很简单,一般步骤都是将面和好醒发了,擀成大片,然后铺上调好的各色馅儿,用面包着卷起来,放笼屉上大火蒸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大鱼大肉之余,再吃口味道清淡的蒸卷儿,当真是神仙享受。

特色指数:8.0

 

TOP4 梁府的粽子

原文: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但见:

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

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

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

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第十二回 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

 

角黍堆银”中的“角黍”便是指粽子。“角黍堆银”的壮观场面就可以想像得出梁府过端午节的奢华。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棕”,直到现在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特色指数:8.5

 

TOP3 张公馉饳儿

原文:武松道:“王婆,你隔壁是谁?”王婆道:“他家是卖馉饳儿的。”张公却好正在屋里,见武松入来,吃了一惊道:“都头没甚话说?”武松道:“家间多扰了街坊,相请吃杯淡酒。”那老儿道:“哎呀!老子不曾有些礼数到都头家,却如何请老子吃酒?”武松道:“不成微敬,便请到家。”老儿吃武松拖了过来,请去姚二郎肩下坐地。

——第二十五回 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馉饳,读音跟“骨朵”类似,是盛行于两宋三百年的一道著名食品,两宋都城之食店、分茶、酒肆、夜市里都有卖,而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鹌鹑馉饳儿”。如灌圃耐得翁《都城记胜》:“夜间顶盘挑架者,如鹌鹑馉饳儿。”

鹌鹑馉饳儿”一种带馅儿食品,做法比水饺和馄饨都要复杂一些:切出来四四方方的面皮,托在手里,搁进去鹌鹑馅儿,对角折起,边缘捏紧,出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把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合拢到一块儿,叠压,捏紧,成品像花骨朵一样含苞待放;然后再入油锅炸黄,吃时常用竹签子串起,或蘸精盐,或蘸汤料。特色:形状美观,味道鲜美,馉饳皮儿筋道,鹌鹑馅儿细嫩。王婆隔壁的张公馉饳铺,想必也是卖鹌鹑馉饳儿的。

特色指数:9.0

 

TOP2 王婆茶坊的各色风味

原文:约莫未及半个时辰,又踅将来王婆店门口帘边坐地,朝着武大门前半歇。王婆出来道:“大官人,吃个‘梅汤’?”西门庆道:“最好,多加些酸。”

王婆道:“大官人,吃个‘和合汤’如何?”西门庆道:“最好,乾娘,放甜些。”王婆点一盏和合汤,递与西门庆吃。

王婆笑道:“大官人,来了?连日少见。且请坐。”便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将来放在桌上。

婆子暗暗地欢喜,道:“来了!这刷子当败!”且把银两来藏了,便道:“老身看大官人有些渴,吃个‘宽煎叶儿茶’,如何?”

那婆子欢喜无限,接入房里坐下,便浓浓地点道茶,撒上些出日松子胡桃肉,递与这妇人吃了。

——第二十三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王婆的茶坊就是北宋小吃一条街,里面什么梅汤、和合汤、姜茶、宽煎叶儿茶、胡桃肉等等应有尽有,可谓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在大快朵颐之余,也能尽享一份清爽。如果说宽煎叶儿茶之类的清茶不算小吃的话,至少梅汤也可以作为王婆茶坊的代表小吃。而更令人叫绝的是王婆茶坊的各色风味不单味美,而且都蕴含了另外的深意,比如“梅汤”喻为“做媒”,“和合汤”暗示“撮合”等等,所以王婆茶坊不但是美食一条街,也是黑话一条街,淫媒一条街。

特色指数:9.5

 

TOP1 武大郎炊饼

原文:却说那潘金莲过门之后,武大是个懦弱依本分的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第二十三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如上所述,武大郎其实有着很好的先天条件,只可惜在春晚小品还没有出现的北宋,武大郎浑身笑点的谐星天赋被生生掩埋,武大郎若是活在当代,相信潘长江一定会倍感压力地感慨:“既生长江,何生武大?”武大郎既然走不通演艺这条路,但也总得生活呀,武大郎随便一琢磨,便有了后来赫赫有名的武大郎炊饼,并且一火就是一千年,到现在也是余温不减。武大郎所卖的炊饼,有人以为便是烧饼,其实不然。烧饼是烘熟的,炊饼却是蒸熟的,所以做炊饼要说做几扇笼,“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笼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第二十三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辞源》里面也明确说:“宋仁宗赵祯时,因蒸与祯音近,时人避讳,呼蒸饼为炊饼。”其实,炊饼就是一种近似于现在馒头的一种蒸制面食,经过武大郎善于揉搓的小手反复地揉搓,最终变成了白白的、大大的、圆圆的、软软的柔软可口的武大郎炊饼。

武大郎卖炊饼也是十分敬业的,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在阳谷县那是小有名气。武大郎爱饼如命,而且颇为好笑的是武大郎居然还拿炊饼来收买郓哥:“好兄弟,你对我说是兀谁,我把十个炊饼送你。”武大郎的滑稽可爱顿时跃然纸上。

特色指数:10

 

其实除了上述十大美味小吃之外,《水浒传》中还有许多有特色的风味小吃,比如孙二娘的馒头、清风山的醒酒汤、李逵烤肉,由于都是人肉制成,血腥味太重,相信大多数人不敢品尝,故没有入选。还有王婆口中的“河漏”,张横口中的“馄饨汤”、“板刀面”,都是用作比喻,并非是指实物,故也未能入选。水浒小吃繁多,诸君品位又各异,自然有许多遗珠未录,恳请谅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水浒传 全新视角 揭密一个你所不知道的《水浒传》
撺掇潘金莲的王婆,黑道中的草根
【老马聊骚】从宋江与潘金莲的奸情说开去
《水浒传》中的女人们
《水浒传》作者真的是厌女症患者吗
《水浒传》的11个八卦冷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