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鹿鼎记》里,扬州的干部为啥搞不好接待?

文/六神磊磊

今天聊聊《鹿鼎记》。

经常听到这样的倾诉:今天文艺青年好难混。“新世相”的张伟是混出来了,下一个还不知道在哪里。

我就安慰他们,不要难过,你看了《鹿鼎记》就知道,谁说文艺青年难混了?明明连文艺的官员都很难混好不好。在小说里,当干部的如果太文青,照样混不下去,连请人吃饭都落不到个好。

下面讲一个“接待钦差大臣韦小宝”的故事。因为搞接待的官员都太文艺了,简直成了一场灾难。

话说这一年,韦小宝奉旨下扬州办事。这对扬州来说,可是今年的头等大事、天字第一号重要接待——韦小宝是钦差,那倒还罢了,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可以和皇上互骂羊驼的交情。你说这次接待重要不重要?

所以韦小宝到的那天,地方上隆重其事,倾巢而出,“两江总督麻勒吉、江宁巡抚马佑以下,布政使、按察使、学政、淮扬道、粮道、河工道、扬州府知府、江都县知县以及各级武官,早已得讯,迎出数里之外。”

按道理说,扬州这么富庶繁华,物产阜盛,接待能力又超强,应该能让韦大人过得开心吧?

谁知道第一天就出问题了。

首先,住的地方就没有选好。

韦小宝想把行辕设在哪里呢?第一是丽春院,那最过瘾。但是这事太惊世骇俗了,钦差大臣住妓院,绝对是搞了个大新闻,连韦小宝自己都说不出口,于是作罢。

韦小宝第二想住的,是一个和尚庙,叫做“禅智寺”,是当地的著名文物保护单位。他倒不是想去瞻仰什么文物古迹,而是屌丝心理作祟,小时候在这里被羞辱过,现在发达了,想去糟蹋一番。

没想到的是,淮扬道的道台大人犯了文艺青年的病了,死活不干。

他怎么想的呢?“禅智寺是佛门胜地,千年古刹。钦差住了进去,只怕搅得一塌胡涂。”

这就是文青的典型毛病——太有情怀。领导要住,你就让他住好了,管他是千年古刹还是万年古刹呢!

这位道台如果灵活一点,应该马上拍板,热烈欢迎钦差大人入住千年古寺!钦差来咱们这,第一站就亲临古刹考察,体现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再把戏班舞班文工团都搞进去,还怕韦小宝不开心吗?

可惜道台却死脑筋,百般拒绝,一会儿说庙里吃荤喝酒不方便,一会儿说硬床硬板凳不舒服,眼看就要和钦差顶上了牛了。

幸亏这时候有一个当地的大盐商,把自己家的豪华园林拿出来让韦小宝住,这事才算罢了。不然接待工作第一下就要搞砸。

淮扬道台是个死文艺青年,也就算了。没想到另一个负责接待的扬州知府也是个死文艺青年。住的问题刚解决,吃饭的问题上又捅篓子了。

这位知府大人叫做吴之荣,他人并不傻,也很想拍马屁。韦小宝来了之后,每天酬酢,知府由于官小,前几天是轮不到请饭的,要等总督、巡抚、布政司、按察司一路设宴请下来,才终于能轮到他设宴。

吴知府为了讨好上官,煞费苦心,摩拳擦掌,提前几天就开工,为韦小宝吃饭打造极致精美环境:

“早于数日之前,便在芍药圃畔搭了一个花棚,是命高手匠人以不去皮的松树搭成,树上枝叶一仍如旧,棚内桌椅皆用天然树石,棚内种满花木青草。

“再以竹节引水,流转棚周,淙淙有声,端的是极见巧思。饮宴其间,便如是置身山野一般……”

真是讲究,真是用心,中式自然山野风,今天要是有间这样的餐厅,非宰个人均800块不可。但问题是:这可是请没文化的韦小宝吃饭啊!我们一看就知道知府要完蛋,因为太、文、艺、了!

果然,等韦小宝大人驾到,看见这番布置,第一句话,就让知府吐血晕倒了:

“咦,怎么有个凉棚?”

我猜当时吴知府脑子里只有两个字在嗡嗡响:凉棚,凉棚……

还没等他缓过来呢,韦小宝接着又给了他1000点暴击:

“啊,是了,定是庙里和尚搭来做法事的,放了焰口,便在这里施饭给饿鬼吃!”

我猜知府脑子里又只有两个字在嗡嗡响:饿鬼,饿鬼……

读到这一段时,我好想给知府大人一个温暖的拥抱:你呀你,坏就坏在太文艺啦!

吃饭拼环境拼输了,知府吴之荣大人非常渴望扳回一城。他是有信心的:接下来还准备了精彩节目呢。

果然,吃完了饭,韦小宝说出了那句话:“不如先听听曲子罢!”

吴之荣大人精神一振,因为他“早有预备”,立刻“吩咐下去”。只听得环珮玎珰,传来一阵香风,一个歌妓抱着琵琶进来了。

这一次唱曲的人选、曲目,无疑都是吴之荣大人精心酌定的,很有品位。她唱的是:

 “淮山浮远翠,淮水漾深绿。倒影入楼台,满栏花扑扑。谁知阛阓外,依旧有芦屋。时见淡妆人,青裙曳长幅。”

演唱的水平也是特别高超的:“弦索一动,宛如玉响珠跃,鹂啭燕语”“时而如流水淙淙,时而如银铃丁丁,最后 ‘青裙曳长幅’那一句,琵琶声若有若无,缓缓流动。”

现场的扬州这帮子官员,一个个文艺青年的原形毕露,他们被音乐陶醉了,“无不听得心旷神怡,有的凝神闭目,有的摇头晃脑。”这还罢了,最不应该的是下面这个举动:“琵琶声一歇,众官齐声喝采。”

不但喝彩,他们还开口点评。之前说了,道台大人太文艺,知府大人太文艺,结果藩台大人也太文艺,脱口而出说:“诗好,曲子好,琵琶也好……从淡雅中见天然,那是第一等的功夫了!”

你们喝彩之前,不等领导先喝彩的?一个文艺节目到底好不好,这么重大严肃的问题,上级没表态,你们就先表态的?

你们都觉得曲子很好,你们有想过韦小宝的感受吗?如果韦小宝觉得不好呢?

每当读到这一段,我都百思不得其姐。

果然,韦小宝偏偏觉得一点都不好。

事实上,他看清了歌妓的长相以后,反应是两个字:大怒!

书上说,他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而且一看她居然抱着琵琶,更是愤慨:“凭你也来学陈圆圆!”

发怒的原因很简单:歌妓不太好看,年纪也大了。这难怪,人家是知名表演艺术家,“扬州最有名的”,“自己也会做诗,名动公卿”,怎么可能很年轻呢。

吴之荣这个死文艺青年,居然按照艺术造诣的高低来选歌妓,韦小宝大人怎么会满意呢?众官员这下都傻眼了,你们抢在韦大人之前鼓掌、叫好,现在都自己吃回去?

韦小宝直勾勾看着那歌妓,发出了惊天一问:“你会唱’十八摸’罢?唱一曲来听听。”

歌妓是什么反应?是呆了足足五秒,突然崩溃,丢了琵琶,哭天抹泪跑掉了。一场精心准备的接待,以尴尬和惨淡收场。我觉得更想大哭着跑出去的应该是扬州的一群官员才对。

对于接待,他们不是不重视,不是不用心,不是不舍得花钱,但坏就坏在骨子里的文艺病改不了,大人要住古迹,你却要保护文物;大人要选歌妓,你却给找个音乐家,凡是总是想讲情调,底线总是不肯放低,因此做事总是不到位。

要知道,审美这个事,和鹿鼎记里的官场是本质上不相容的。所以对于韦小宝,他们就怎么都讨不了好,越使劲巴结,大人反倒越不开心。

可能有人说,这纯属例外,因为韦小宝这样没文化的钦差太罕见了。

然而真的么?你看看韦小宝身边的朝中那些个人,谁有文化呢?康亲王很有文化么?鳌拜很有文化么?索额图有文化么?还有多隆、泰都统、海老公……他们又有文化么?谁来做钦差都是一个样。

古代做官的人,最成功、最高的谥号,叫做“文正”,得到这个荣誉称号的寥寥无几,几百年来只有范仲淹、司马光、李东阳、曾国藩等几个人而已。

我建议,做官做得最不顺溜的,马屁拍得最不上道的,谥为“文青”,比如苏轼就是苏文青公,陈近南就是陈文青公。

你看陈近南,文青了一辈子,在台湾郡王府做事,让他去争位,他不干,觉得有违情怀;让他去宫斗,他也不干,觉得太low逼,“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那是虚名,是假的;他在郡王府的真实情况是:进得了班子,进不了圈子,只能装孙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鹿鼎记:拍领导马屁的三种常见错误
【电视剧】鹿鼎记 45集全
鹿鼎记当中,韦小宝七个媳妇个个貌美如花,你会选择谁?
武侠|《鹿鼎记》中,为何韦小宝对陈圆圆不感兴趣?
耗时194天拍摄而成,剃头、苦练扬州话,张一山:我是一个演员!
《鹿鼎记》阿珂和苏荃孩子究竟是谁的?韦小宝只是超级背锅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