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联巧对:前后中山葬钟山





●    田柏强



春节来临,中国人都有贴门对子的习惯。



网上流传一个民国期间征集下联故事。 1925年孙中山去世,1929年安葬于中山陵,南京一楹联高手写了一个上联是:前中山,后中山,前后中山葬钟山。发布在当时的《中央日报》上,公开征求下联。由于该上联联语精辟、通俗易懂,被传颂一时。近百年来,许多人纷纷应对下联,至今还没有被大家认可的下联。笔者凑个热闹,试试对个下联 ,玩个“文字游戏”,为大家助助兴。      



前“中山”是指明代开国将领徐达,生前任“右丞相,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为“中山王”,故称“前中山”。后“中山”是指孙中山。很巧合,他们都葬在南京的“钟山”上。    许多人纷纷应对下联,如:结合南京地名对的下联:前建邺,后建邺,前后建邺忙建业。


笔者认为,上联的前后“中山”是两个人,对的“建业”却是一个地方,不是很工整。有的还对,彼皇帝,此皇帝,彼此皇帝祭黄帝。这里“中山”是专用名词,指一个人;“皇帝”是通用名称,泛指所有的“皇帝”,也不很工整。有的立意较低,对什么:何所长、何所长,有何所长当所长。等等,纯粹成为文字游戏了。 



 对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平仄合律、对仗工整、文意切题。平仄合律是基础、对仗工整关键、文意切题是目的。如果文意不切题,那就无的放矢。立意是对联的主题,如果立意平平,对联的品味也就不高。    


此联的难点,一是三个“中山”和“钟山”,同音不同字,前两个“中山”是人名,最后一个“钟山”是地名。二来前两个“中山”既是人名,又含封号名,如果要求工整,下联的最后的两个同音字,也要与前两个含义不一样。      



中国有个洛阳,日本也有个洛阳,她就是现在的京都。在地理位置上,两个“洛阳”中国的在西,日本的在东。在汉语中的“左”和“右”,也有“东”和“西”含义, 所以日本的“东洛阳”也可以称“左洛阳”,中国的“西洛阳”也可以 称“ 右洛阳”。笔者开始考虑的的就是“东西”洛阳,但是,从文字对仗来说,“左右”比“东西”,应对“前后”更好一些。   



日本的京都,一千多年来一直被称为“洛阳”,也一直是日本的首都。其设计完全仿照唐代的长安,连选址也是依据中国传来的风水术。   这个“洛阳”在古代日本不仅是政治中心,也十分繁华。 那时,外地的日本人到京都去,都称为“上洛”,京都人士回来称为“归洛”。 现在的京都的许多地方,也可以常常见到“洛阳”的字样和遗迹。到了近代,日本的首都才从京都迁到东京。巧合的是,京都当时就叫“左洛阳”。在唐朝时期,日本模仿中国的“长安、洛阳两京”,也设立了“右京长安”和“左京洛阳”。后来右京长安由于处于沼泽地,不久就荒废了,只留下左京洛阳。     



中国的洛阳,曾经是夏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此地为都。也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圣城之一 ,世界文化名城,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 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于是,笔者对的此联是: 上联:前中山、后中山,前后中山葬钟山; 下联:左洛阳、右洛阳,左右洛阳叹落阳!  笔者对的下联里与上联相比,   一是三个“洛阳”和“落阳”,同音不同字。     二是名人对名地。前“中山”不是真人名只是“封号”。“ 左洛阳”也不是现在的地名,只是曾经用过的地名 。   三是“胜地”对“名景”。“钟山”对“落阳” 。   “ 落阳”一般都作为动词,但是也可以作为名词,属于动作名词,如观赏“落阳”的美景。再如跳水、游泳等等,“跳水比赛”中“跳水”就当名词用了。如对偶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中的“落霞”和 “落阳”意思也是一样,“落霞”也是作为名词用的。     



对上联中的“葬”字,笔者推敲了多次,如试用过“看、观、赏、赞、咏、叹”等字,最后还是认为“叹”字比较好。因为两个“洛阳”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国都,经历过十分辉煌的时期。时至今日,中国的“洛阳”不但不是首都,连省会都不是;日本的“洛阳”也风光不再,都慢慢演变成为一个普通城市,难免使人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二来人死了被埋葬是一件悲伤的事情, “洛阳”虽然是地名,但是可以拟人化。所以用“叹”字对“葬”字,也比较符合人们的心情。



 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要求“仄起平收”,美中不足的是此对联最后一个字是“平起平收”。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可以“破例”,如孙中山最著名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也是“平起仄收”,但是很多人都把它当作“对联”,还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对联”之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 的名句,也是“平起仄收”,也有人把它当作“对联”来用。   


这副对联,使人们知道两个名人都葬中一座名山上,增加人们旅游的知识;二来日本的洛阳鲜为人知,此联也可以使一些人知道日本曾经也有一个洛阳,两个城市都曾经辉煌过。三是使人们了解这段历史,感到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在对联的立意上,此处“落阳”的含义不但可以指景色,还可以再延伸到高度上来理解。  一是“落阳”可以比喻日本,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发展,是鼎盛时期,近年来已经出现强弩之末,在核电厂事故发生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大有夕阳西下日落西山的感觉。二来近年来海平面在慢慢上升,日本正在向东边的太平洋海沟倾斜,日本今后何去何从也十分迷茫。潮起潮落沧海桑田,世事变化无常,所以也有“落阳”的感叹。二是“落阳”比喻中日关系。现在中日关系现在处于“冷战”时期, 当时两个'洛阳'是中日两国的首都。在历史上,中日两国关系密切,同文同种。日本文字中有大量的汉字,现在的日本人,传说是徐福从中国带3000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繁衍下来的后代。所以当时两国首都的名字都完全一样。 当时的中日关系如日中天,可以说亲密无间。近代两国关系却处于低谷。日本剑拔弩张, 并且多次对中国发生战争,两国关系从过去的高峰到现在的低谷,不禁使人人们产生遗憾。潮起潮落、沧海桑田是自然规律,太阳会落下去,也会再升起来。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美好愿望,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把“落阳”上升到两国关系的高度上来理解,也可以提高这副对联的立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留下半副上联,看似简单,刘伯温都被难倒,600年没人对上
对联中的平仄怎么分?
请欣赏现代对联
千古绝对! 上联“本日飞机飞日本”, 下联很经典!
钟山绝对
新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