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读中国史》⑥ | 钱,是检验人心的第一标准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简读中国史》。 

昨天我们读到中国历史从秦始皇到晚清时期一直都是大一统的郡县制度,为了摆脱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皇帝们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也造成中国历史上频繁地改朝换代。

但郡县制度最大的缺陷就是民众的税赋过高,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所以造成频繁的“官逼民反”。

那国家为什么要收这么多税呢?国家收税都有哪些具体形式呢?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24至29章,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国家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税?

秦王朝的覆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人民的压迫,人民无法承担沉重的赋税,最终发起叛乱。

因此,为了避免对民众的过渡汲取,从秦代以后,几乎每任王朝都宣称轻徭薄赋,减轻民众的负担。

但在每个王朝的后期,还是有民众揭竿而起。

因为他们宣称的只是名义税率,实际税率还是很高,有时候实际税率是名义税率的十几倍,如此高昂的赋税导致大量农民破产。

为什么封建政府要变着花样收税呢?

第一个原因是太多人员需要财政供养。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鲜明的规律,就是每一个王朝建立之初,官吏数量比较精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员数量成倍增长,最后实际人数是规定编制的百倍之多。

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皇帝需要更多的官员来进行社会事务的管理。

而且官僚体系具有自我保护、自我繁殖的特点。

他们一旦获得权力,就想要更多的权力,于是更多的亲戚加入,导致行政效率降低,又需要更多的官员做事,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个原因是官员腐败的加剧。

传统社会的运转机制是权力决定一切,很多人拼尽全力挤进官僚系统,不是为了挣死工资,而是为了能够获得寻租的机会。

各个地方官员就像“土皇帝”,在自己的地盘上独断专行,收取比原来多好几倍的俸禄,给民众造成更重的负担。

而且到了王朝后期,腐败越来越严重,地方官员收取税收后大部分都纳入自己的腰包,上交中央的只有5%。

第三个原因是既得利益群体的放纵。

以明朝为例,朱元璋为了让他的子孙后代享福,特意规定皇族不能从事任何职业。

每一个皇族后代都由国家人民供养起来。

所以皇族们增加收入只有一个渠道,就是多生孩子。

每多生一个孩子,国家就按等级多发一份俸禄。而俸禄都来自老百姓的税收。

大明弘治五年,陕西庆成王共生育了94个子女。而这94个子女都需要人民的税收来供养。

第四个原因是皇帝们欲望太大。

汉武帝在位53年间,共发动战争26次,而其中的很多战争都是没有必要的。

他对战争的成本没有充分估计,也高估了国家和社会的承受能力。

所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是有代价的,他靠百姓们的税赋建立起来的功业,也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实际税赋如何收取?

我们开头说了,皇帝们嘴上说着要减轻税负,但实际上税收却是在不断增加的,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一是隐形加税。典型代表是明代。

明代的税率看起来很低,却要求农民要自己把粮食送到官仓去。尤其是当明代的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后,仍要江南地区的农民运输大米。

交一石(dan)粮食,运费要花七石,相当于税率一下子翻了七倍。

二是交税过程中索贿和修改税收底册。

明代运费还不是农民最主要的负担,可怕的是官吏苛扣。

官府总是千方百计地挑剔农民运过来的粮食质量不达标,要农民回家换新的来。上千里的路,不可能重新换,农民只好贿赂官吏。

还有官员利用信息不对称修改税收底册,把豪强士绅负担的部分摊给老百姓。

三是征收附加税。

由于传统中央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通常只保证中央的收入,不顾地方的利益,给地方分的比例太低,所以地方政府通常会以各种名义额外征收各种附加税。

由于中央政府默许,征收多少,全凭地方官的良心,本来应该在正税之外多收10%就能满足需要了,但最后可能变成20%至100%,甚至更多。

除了这些常态方法,传统官僚体系还有很多新花样,典型代表是汉武帝。

汉武帝通过实施雄才大略把府库掏空之后,他决定向民间收割财富,他的首要目标是商人。

随着经济发展,一大批工商业主崛起,家业万贯。

汉武帝实行的第一步是“卖爵”。

因为有了爵位,可以免除终身徭役;买了武功爵,还可以当官、免罪。

这项政策一出台,商人们纷纷踊跃出资,国家获取了巨额的财富。

汉武帝花完了这笔赋税之后,开始实施第二步,“加税”。

汉武帝要求商人们主动呈报自己的财产,商税由原来的1.27%提升为6%。

大家都不想交太多税,于是各个都瞒报。

等商人都申报之后,汉武帝实施第三步,“告发有奖”。

商人当中谁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其他人可以向官府告发。告了以后,官府就查抄没收他的全部财产,分给告发者一半。

汉武帝通过这一招让国家和底层老百姓都发了财。

最后,汉武帝又使出他第四个手段,扩大征收和告发范围。

普通老百姓也要按照6%的税赋率交税,如果瞒报,其他人就通过告发掠夺你的财产。

汉武帝的这套组合拳让天下人毫无招架之力,最后国家得到的民间财物数以亿计。

封建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能会觉得,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太难平衡,郡县制的劣势太明显了。

其实,中国历史上,先秦的分封制和秦之后的郡县制谁优谁劣一直被各方热议。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二者的区别主要在哪里呢?

一是对待民众的态度。

封建制时代,民众各自有稳定的统治者,这些诸侯对民众不会像郡县制的地方官那样残暴,因为这是他们的世袭领地,他们要追求长远利益。

相比之下,郡县制下的农民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

第二个不同,是皇权的稳定性。

封建制下,如果一两个小国出现问题,一般不会蔓延到全天下,受害的只是局部。而大一统郡县制时代,一处有乱,天下大乱。

所以,秦以前王朝的寿命都很长,夏商周平均寿命600年。而从秦到清,每个王朝的平均寿命只有92年。

第三个不同点,在于官员的忠诚度。

封建制时代,诸侯自治权很大,到了周代后期,他们都不听天子的,天子也没什么办法。

而郡县制时代,有叛民无叛吏,各个官员都是向着皇帝的,即使天下大乱,官员也不会叛变。 

第四个不同,是两个制度下不同的人才流动性。

封建制下,诸侯都是世袭的,不管你有没有能力,你都是统治者。

而大一统郡县制时代,人才是全国流动的,可以更公平地选拔人才。

为了维系大一统的结构,中国又发明出了独特的“科举制”,这一制度直接启发了后来西方的文官选拔制度。

第五个不同,是文化和技术的发展程度。

大一统郡县制时期,中国人创造出众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就。比如唐诗宋词、四大发明等。

而且统一带来的度量衡标准的一致、边界的废除、便利的交通,都有利于广大领土内部的物质财富流动和精神文化交流。

所以,封建制与郡县制各有利弊,但是从秦到清两千多年的历史来看,郡县制确实从很多方面取得了封建制所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朝的核心永远是钱
臧文仲在鲁国设置关卡征收重税,给鲁国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道德经三百问》262. 何谓“其上”和“食税”?
开征遗产税需具备几个条件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是怎样的?
详解盐铁论未通篇,西汉赋役重不重,以及税收的轻重与原则之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