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央环保督察新风向!污水厂“清水进清水出”成关注重点

据《环保圈》统计,截止10月26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总计通报过102个典型案例。

其中,污水处理厂低效运行,进水浓度低,“清水进清水出”现象成了督察组通报的重点。

今年以前,督察组对此类问题的通报还比较少。但今年5月以来,督察组已经通报过3起污水厂“清水进清水出”的案例了,信号意义明显。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督察组对这类问题的重视,也有助于推动管网建设,释放出更多的市场机会,所以也是一个好消息。

污水处理厂“清水进清水出”

今年以来,督察组已经通报过3起污水处理厂“清水进清水出”的典型案例了。

第一起是5月6日,督察组在江西南昌发现:

南昌市建成区内的5座污水处理厂(青山湖、象湖、白水湖、红谷滩和朝阳),进水COD浓度均不足100毫克/升;

青山湖污水处理厂,两次采样,进水COD浓度分别为15毫克/升和48毫克/升,低于污水排放标准,清水进清水出;

象湖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仅有42毫克/升。

▼采样监测结果显示,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和朝阳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均不足100毫克/升

第二起是9月6日,督察组在广东茂名发现:

茂名市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河西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分别仅为94毫克/升、81毫克/升。

第三起是10月26日,督察组在广东中山又发现:

2021年上半年,中山市22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中,有9家进水COD浓度低于120毫克/升,10家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60毫克/升,远低于设计进水浓度。

督察组一位成员对跟组的《法治日报》记者表示,进水浓度低于60毫克/升,实际上进的就跟清水差不多。如此低浓度的“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几乎不用处理就可以达标排放了。

如果说一次通报是偶然,两次通报是巧合,那么连续通报3起典型案例,就很难再用“偶然现象”来解释了。更大的可能是,此类问题已成为督察组关注的重点。

而从这3起典型案例中可以发现,督察组关注的数字,是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低于100毫克/升,以及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60毫克/升的情况。

除了进水浓度低,与此相似的“低负荷运行”问题也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过好几次。

例如,今年4月16日,督察组在广西崇左就发现,崇左市江南污水处理厂长期低负荷运行,2010年建成投运以来处理负荷长期不足40%。

2020年,该厂实际日均处理水量仅为1.12万吨,但崇左市却仍需按照合同约定的保底水量(3万吨/日)来支付污水处理费,仅2020年的污水处理费就超过1000万元。

“高额处理费被浪费,环境效益却收效甚微。”督察组批评说。

事实上,“低负荷运行”和“清水进清水出”,基本都属于污水厂“吃不饱”一类的问题,这两类问题被督察组频繁通报,说明督察组已经开始关注到污水处理厂“吃不饱”的现象,这一趋势值得引起业内注意。

“污水几乎不用处理就可以达标排放了

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低于100毫克/升,有什么问题?

要知道,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COD日平均排放最高允许值为:一级A标准50mg/L,一级B标准60mg/L,二级标准100mg/L。

也就是说,如果进水COD浓度低于100毫克/升,那么按照二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不需要处理就可以直接达标排放了。

即使现在各地排放标准越来越严,很多地方都提标到一级A甚至准4类了,但如果是南昌市那种情况,进水浓度只有15毫克/升、42毫克/升和48毫克/升,也是不需要处理就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了。

事实上,进水COD浓度过低,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讲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是活性污泥法,需要依靠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化反应来处理污水,如果进水COD浓度过低,就会导致微生物营养不足,无法保持比较好的活性,最终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低下。

而在实践中,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污水处理厂都需要额外投加碳源来保持污泥的活性,由此又增加了不少的成本。

在前面提到的广东中山案例中,有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就曾向督察组表示,“由于进水浓度太低,担心水厂里的菌种死亡,污水处理厂不得不外买碳源。”叁

有助于释放2万亿管网市场

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为啥这么低?原因很复杂,有跑冒滴漏的原因,有自备水源的原因,有管道返坡的原因,有河水倒灌的原因,还有地下水渗漏的原因。

不过,在众多原因之中,最受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重视的还是管网问题。

督察组在通报广东茂名案例时就指出,茂名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运行负荷长期偏低,主要就是“受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影响”。

因为,茂名市全市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34.5%,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污水管网缺口巨大。

▼截至2021年8月,中山市非中心组团污水管网缺口达到1535公里

事实上,督察组通报后,茂名市也迅速启动了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攻坚工作,要求“挂图攻坚”,倾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对污水处理厂“吃不饱”问题的关注,有助于推进地方对管网问题的重视,从而加大对管网建设的投入。

这样一来,也会为环保产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生态环境部水司司长张波就曾表示,黑臭水体整治涉及大量投资,光污水管网就有一万亿元的投资缺口,加上雨水管网一共超过了2万亿。

可以说,“十四五”期间,管网建设是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

因此,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点关注,有助于推动地方加大管网建设力度,释放2万亿市场空间,这对环保产业将是极大利好。

原标题:中央环保督察新风向!污水厂“清水进清水出”成关注重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者随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下沉督察时目睹中山市治污“急眼”场景 当着督察组的面现场抽取黑臭污水
总氮超标排放1100吨!这家污水处理厂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
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限值是一般是多少
环境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在即||这份“避雷攻略”请收好!
中国环境报电子报
[首藏作品](2541)政府出资支持管网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