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心如镜:“一过而不留”,方能在躁动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躁动的世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有时为“名”所动,有时为“利”所动,有时为“色”所动,心中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这种种的杂念,有时让你担忧,有时让你烦恼,有时让你生气,有时搅扰得你不得安宁。有时对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你想忘记它,偏偏就是忘不了,甚至让你坐下来想着它,走路时想着它,吃饭时想着它,睡觉时也想着它。如王阳明所说,“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如何在躁动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办法有一个,学习阳明心学,修炼明镜之心,以明镜之心感应外物,让各种念头在心中“一过而不留”。

“一过而不留”是一种境界,指的是能让念头在你的心中通过而不留下来。心的澄明,不是没有念头,一念不生,而只是“不住”。阳明说,明镜之应物,一照而皆真,一过而不留。“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禅宗《坛经》里六祖慧能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上述可见,儒释道三家的说法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都认为智者用心如镜,对外物随感而应,能让产生的念头在心中“通流”,却不会在心中“滞留”,不会在心中“住”下来,或“藏”起来。这样才能保持一颗清净之心,不为杂念所累,不为杂念所伤,并能享受宁静的愉悦。

问题在于,智者自然而然能够做到让念头“一过而不留”,我们常人却往往做不到。王阳明认为,常人如能立志修炼,也可以达到或接近智者的境界。

修炼方法之一:让心中的念头自然流动。让动念自然而来,自然而去,不留、不滞、不藏、不住。不论是对“色”、对“利”、对“名”,动念有起的时候,也有灭的时候。只要你不“着”,不“迷”,你就不会为其所累,为其所伤。

修炼方法之二:静坐,息思虑。在静坐的过程中,调身、调息、调心,让意识专注于气息,让色、利、名等念头都消失。即使期间还会走神跑偏,出现一些杂念,把心收回来就是了。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描述了静坐的情景:独自坐在禅房中,清爽而无事,煮一壶茶,燃一柱香,欣赏达摩面壁图。将眼睛闭上一会儿,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十分平静,神智也十分清楚,气息柔和而稳定。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混沌境界,就像拜见达摩祖师,和他一同乘着木筏渡水,见到了麻姑一般。

修炼方法之三:以静坐时心,做当下之事。王阳明认为,人心总是闲不下来,吃饭时不好好吃饭,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怎么办呢?方法就是以静坐时心,做当下之事,吃饭时想着吃饭,睡觉时想着睡觉,而不要吃饭时想着睡觉,睡觉时又想着吃饭。这正是收摄心思、保持一颗宁静之心的有效修炼方法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中杂念太多,该如何铲除?
十大经典佛语解读
很多人静不下来,为什么?怎么解决?
心静,是一种力量
禅修打坐时心猿意马静不下来?我用这个方法排除杂念
心若镜,心无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