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长毛的化石,竟重绘了生物演化史?!
1861年,在德国南部朗恩艾特罕的
索伦霍芬石灰岩矿床中,
一个奇特的生物化石被出土。

始祖鸟化石(图源@wikipedia.org/H. Raab)

起初,科学家们根据其
身体结构特征认为这是一种
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的鸟类,
并将其命名为——始祖鸟
(Archaeopteryx )。
始祖鸟化石(图源@wikipedia.org/H. Raab)
但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
始祖鸟还拥有一些
对于鸟类来说奇怪的特征
例如手指爪,细小的牙齿
和多骨的长尾巴——
这些爬行动物通常具有的特征。

始祖鸟复原(右)(图源@Durbed)
于是研究继续深入,
爬行动物、恐龙、鸟类和羽毛......
一系列复杂而纠葛的
故事也开始浮出水面!


(图源@Sergey Krasovskiy)

01

始祖鸟(Archaeopteryx )
同时拥有鸟类和
兽脚亚目恐龙的特征,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
它是恐龙与鸟类之间的
关键过渡物种。
也就是说鸟类很可能是由
生命演化之树的
爬行动物分支进化而来。

始祖鸟骨架重建(图源@Jim/ Springfield P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如今的鸟类拥有着
密集而独特的羽毛,
那么曾经的恐龙是否也是如此呢?
1996年,在我国境内的
一次重大化石发现
解开了科学家们的疑惑。

中华龙鸟化石(图源@Sam / Olai Ose / Skjaervoy)

这块在我国辽宁省发现的

恐龙骨架化石

保存完好、关节清晰。

其显示出这只恐龙的脖子、

后背和尾巴上长有大量丝状毛。


中华龙鸟化石(图源@文献[2])

古生物学家将其命名为

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

生活于白垩纪早期,

约1.246~1.22亿年前。

它是辽宁省热河群第一个发现的

带羽毛恐龙化石,

也证明了羽毛与恐龙相伴的历史

可追溯到十分久远的年代。


中华龙鸟复原(图源@Robert Nicholls)

事实证明,中华龙鸟
只是众多发现中的第一个。
越来越多长有羽毛的
化石记录出现
为专家们提供了
羽毛进化过程的细节。

中华龙鸟(图源@Evolution-Color-Science-Information-Poster)

原始的恐龙绒毛仅为丝状结构,
以中国的羽暴龙(Yutyrannus)为例。
其化石显示它的尾部、颈部以及
上肢等皆有羽毛痕迹,
羽毛呈丝状主要用来调节体温。

羽暴龙复原(图源@Robert Nicholls)

原始羽毛随着时间推移
开始逐渐变复杂。
像小型的帝龙(Dilong)和
小型食肉恐龙侏罗猎龙
(Juravenator),
其原始羽毛的中央茎
在顶部附近分叉。

帝龙复原(图源@Robert Nicholls)

分叉的羽毛开始
呈现出各种新的形状。
羽毛的中心部分变成
被称为羽轴的硬化结构,
上面有许多小倒刺和小枝,
形成了羽毛片。

侏罗猎龙复原(图源@Tom Parker)

如小盗龙(Microraptor)和
始祖鸟(Archaeopteryx),
都有这样的羽毛。

羽毛化石(图源@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02

这些有羽毛生物的家谱
到底是什么样?
让我们来具体看一看!

双冠龙(图源@Eduard Solà)

从兽脚亚目恐龙开始:
它们包括食肉双冠龙
(Dilophosaurus)
和鹦鹉状的杂食窃蛋龙等
(Oviraptor)。

窃蛋龙(图源@The dinosaur book)

还有一群兽脚亚目恐龙
——被称为虚骨龙
( coelurosaurs ),
这群恐龙的每一个分支
都有某种证据表明
身体覆盖着毛状物,
无论是绒毛还是全身羽毛。

虚骨龙(图源@Esv Sam / Olai Ose / Skjaervoy Kabacchi)

这个群体包括鸟类,
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
兽脚亚目恐龙,
比如有巨大手爪的镰刀龙
( Therizinosaurs )。

镰刀龙复原(图源@PaleoNeolitic)

而在恐龙族谱的另一边,
有另一个更广泛的群体,
叫做鸟臀目恐龙
( ornithischians)。
它们也有类似羽毛的
身体覆盖物。

鸟臀目恐龙(图源@Daderot)

以鹦鹉嘴龙
(Psittacosaurus)为例,
它是一种小角恐龙,
曾经在中国到处奔跑。
人们发现它的尾巴上长着
保存完好的刺状细丝。

鹦鹉嘴龙复原(图源@Robert Nicholls)

同样,一种来自俄罗斯的
侏罗纪恐龙化石,
叫做库林达奔龙
(Kulindadromeus),
也显示它几乎覆盖着
类似羽毛的结构。

库林达奔龙复原(图源@Durbed)

羽毛和类似羽毛的结构
如此广泛的出现在不同恐龙群中
可能意味着:
原羽毛在历史上不止一次进化;
这些羽毛在未来的一些
种群中(如鸟类)被保留下来,
但在另一些种群中消失了。

羽毛化石(图源@arstechnica.com)

一些特定恐龙群中
羽毛存在的很好的数据。
但有些恐龙我们没有直接证据
证明它们有羽毛。
我们便可以通过系统发育括号
( phylogenetic bracketing)
——利用相关物种的特征
来做出有根据的猜测。


系统发育括号推测生物形态(图源@Smokeybjb)

即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
霸王龙(T. rex)身上有羽毛,
但这只暴龙很有可能
拥有一些毛绒绒,
因为在其他暴龙身上
也发现过原始羽毛。


霸王龙复原(图源@Aylin Woodward)

那么,这些生物最初
为什么会长出羽毛?
究竟有什么用处?

小盗龙(图源@Durbed)




03
耀龙( Epidexipteryx)是
小型近鸟类恐龙的一个属。
通过研究部分保存完好的
骨骼化石发现,
它的尾巴上长有四根长羽毛,
由中央的羽轴和羽片组成。

耀龙(图源@wikipedia.org/Kumiko)

但由于并未发现
其有飞羽帮助飞行,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
耀龙长长的艳丽的带状尾羽
是化石记录中已知的
最早的装饰性羽毛。

耀龙复原(图源@Nobu Tamura)

对现存鸟类的研究表明,

鸟类带羽的翅膀在

奔跑、跳跃和攀爬上

起到了很大辅助作用。

还可以用来表达信息,

向其他物种或同类发出信号。



因此,羽毛结构演化

越来越完善复杂的恐龙

也极有可能具备这些技术,

用来捕食或逃避天敌。


中华龙鸟(图源@Benjamin Buckland )

葬火龙是兽脚亚目窃蛋龙科的

一属恐龙,生活于白垩纪蒙古。

所发现的化石标本许多都保持着孵蛋姿势。

其孵蛋姿势常以前肢覆盖巢穴,

与现今鸟类极为相似。


葬火龙(图源@Steve Starer)

根据对其近亲的研究,

科学家们认为葬火龙可能是用

覆盖着羽毛的前肢

来保护它的巢穴。


羽毛化石(图源@.discovermagazine.com)

伶盗龙(Velociraptor)

又称迅猛龙,

是蜥臀目兽脚亚目

驰龙科恐龙的一属,

大约生活于7500万至7100万年前,

与现代鸟类的关系十分接近。


伶盗龙复原(图源@wikipedia.org/Fred Wierum)

2007年9月,古生物学家

爱伦·特纳、彼得·马克维奇等人

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表示:

在一个源自蒙古的伶盗龙化石前肢,

发现了多个羽茎瘤,

即证明伶盗龙长有羽毛。


伶盗龙化石(图源@wikipedia.org/Thomas Vandenberghe)

虽然在尾巴和前肢有着

如同现代鸟类一样的羽毛,

伶盗龙却不会飞。

它的羽毛主要可能

用来隔离热量,

或孵蛋时覆盖它们的蛋巢,

或奔跑跳跃时增加速度。

捕猎时可以扇动翅膀

来帮助它们稳定抓地力。


伶盗龙(图源@Wyoming Dinosaur Center/FunkMonk)


数亿年的时间过去了,

地球上的生物从出现到繁荣,

始终在不断演化着!

时至今日,羽毛也成为了

连接现代鸟类与恐龙的重要枢纽,

更多的秘密

正在等待人们去发现!


(图源@Natural History Museum)

参考资料:

[1] Hone D W E , Tischlinger H , Xu X , et al. The Extent of the Preserved Feathers on the Four-Winged Dinosaur Microraptor gui under Ultraviolet Light[J]. Plos One, 2010, 5(2):e9223.

[2] Countershading and Stripes in the Theropod Dinosaur Sinosauropteryx Reveal Heterogeneous Habitats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Jehol Biota.

[3] Theagarten, Lingham-Soliar, Alan, et al. A new Chinese specimen indicates that \'protofeathers\'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Sinosauropteryx are degraded collagen fibres[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7.

[4] Xu X , You H , Du K , et al. An Archaeopteryx-like theropod from China and the origin of Avialae.[J]. Nature, 2011, 475(7357):465-470.

Geology、Science、BBC、维基百科、搜狐、百度百科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化石印记,羽毛的秘密!
恐龙王国四——恐龙与鸟
关于“始祖鸟”,你不一定知道的10个事实
最早的鸟类只会滑翔
中国发现最古老鸟类化石
始祖鸟到底是龙是鸟 始祖鸟到底是不是鸟类的祖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