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前每日练 |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2023届025)
userphoto

2022.07.10 福建

关注

     特别声明  

最近一段时间,因出差在外,难以顾及公众号,故接下来“地理蹊或有短暂停更(减更)的情况,在此乞求谅解。为了尽量不耽误大家的学习,特赶制多套文章,提前发表(与昨日一样,今日发文为平常3—5天的量),再度乞求谅解。在事情处理完后,我们将尽快恢复正常。感谢理解!

2022届青海海东一中一模

罗浮山(23°13′N—23°25′ N,113°55′33″E)主峰海拔为1281.5米,距广州市90 千米。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种类丰富,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

罗浮山药材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始开发于秦代。此外,罗浮山还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断裂矿泉水等资源。罗浮山的土壤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右图示意某调查小组对罗浮山不同海拔的样地调查记录统计。

(1)分析罗浮山腐殖层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的共同成因。(6分)

(2)指出罗浮山样地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垂直变化的共同特点,并推测原因。(8分)

(3)简述开发罗浮山矿泉水资源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4)从植被角度推测罗浮山海拔1100米以上至山顶的土壤类型及成因。(6分)

   解题思路   

本题以罗浮山为背景材料,以罗浮山腐殖层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的共同成因、罗浮山样地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垂直变化的共同特点及原因、开发罗浮山矿泉水资源的有利区位条件、罗浮山海拔1100米以上至山顶的土壤类型及成因为切入点,考查了自然环境整体性、区域地理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解析及答案

(1)分析罗浮山腐殖层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的共同成因。(6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罗浮山地处低纬季风气候区,海拔低处水热丰富,生物作用活跃,植物残体分解、流失速度快;(2分)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降水较多;(2分)

低温潮湿环境中土壤生物活性逐渐下降,植物残体分解率降低,有机质累积增加。(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腐殖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即由表层植物残体堆积分解而来。罗浮山腐殖层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的情况,与土壤的形成关系甚大——土壤是在地球表面各种因素(自然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其中,腐殖层的成因多与生物(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气候(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等因素有关

【继续滑动查看】

根据“罗浮山腐殖层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图)”,我们可知随着海拔的升高,有机质含量呈不同速率的增加。在海拔低处(类似山麓等地),水热丰富,生物作用活跃(森林广布),植物残体分解、流失速度快(故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罗浮山所处的广州或多红壤、砖红壤,土壤肥力低)。但是,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海拔每上升1千米,下降约6℃),受气候爬升冷却影响,降水较多(地形雨)。在低温潮湿环境中,地表植被转变为草本或灌木为主,且微生物活性下降,分解率降低,使得有机质含量趋于增加。

(2)指出罗浮山样地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垂直变化的共同特点,并推测原因。(8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特点: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都是先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后再降低;(1分)在海拔1245米处数量变为0。(1分)

原因:罗浮山开发早,开发程度较高,低海拔处乔木大量被人为砍伐;(2分)随海拔升高,乔木开发难度增加,数量和种类增加;(2分)在海拔1000—1100米,由于坡陡土薄,风大,云雾多,湿度大,植被矮化,以灌草为主,到达海拔1245米附近,自然带更替为灌丛草甸带,乔木退出植物群落。(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罗浮山样地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垂直变化的共同特点,只要“看图写作文”即可,但要尽量将知识点(考点)细化,即不能以智(质)取胜,那就以量取胜(瞎猫觅食勤快点,总会碰上死耗子)——一般图表,先讲大概,再说细节(总分结构)。根据图文材料,我们可知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即先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后再降低,最终在海拔1245米处数量变为0(再往上成基岩或灌木、草本植物)。

【继续滑动查看】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抓住几个关键点就行:一者,山麓处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较少(低海拔地区,人类活动频繁,开发程度较高,乔木大量被人为砍伐),而海拔较高处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较多(人类活动较少,开发难度大——毕竟高山运输木材,耗时耗力不说,且风险较大),最终在相对高海拔地区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迅速下降,乃至于无(海拔1000米以上,多低温潮湿环境,植物植被矮化,以灌草为主。最终在海拔1245米附近,自然带更替为灌丛草甸)。

(3)简述开发罗浮山矿泉水资源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矿泉水资源丰富且品质好;(2分)

距大中城市近,且是知名旅游景点,市场广阔。(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开发罗浮山矿泉水资源的有利区位条件,类似工(农)业区位因素,首重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政策、交通、原料(材料)等。其中,当地矿泉水市场潜力大,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水质好且水量充足(量不足的话,难以量产,即使质量再好、售价再高,或难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二是市场需求量大(靠近市场,市场广阔等)。

【继续滑动查看】

根据材料,“罗浮山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断裂矿泉水等资源”,我们可知当地矿泉水(矿泉水属于一类矿产资源。一般所说的矿产资源,可分为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矿产,金、银、铜等金属矿产,金刚石、石灰岩、粘土等非金属矿产,地下水、矿泉水等水气矿产四大类)资源丰富且品质好(潜力好,说明开发力度低,而罗浮山是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高)。此外,当地距大中城市近(离广州90千米,基本是一个小时车程),且是知名旅游景点,市场广阔。

(4)从植被角度推测罗浮山海拔1100米以上至山顶的土壤类型及成因。(6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类型:草甸土。(2分)

成因:海拔较高,低温潮湿的环境不利于乔木生长,而适宜灌丛草甸生长;(2分)

随着植物残体的分解,逐渐形成了有机质含量高的灌丛草甸土和山地草甸土。(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根据图文材料及上题结论,我们可知罗浮山海拔1100米以上至山顶的一段,乔木数量较少(或没有),但是罗浮山所处的纬度及其海拔高度,接近山顶的位置肯定不至于成为荒漠或冰原,故而肯定是有植被。在海拔较高处的低温潮湿环境下,植物植被矮化,以灌草为主。

【继续滑动查看】

在灌草植被(即草甸,即在适量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草本植被类型)下发育的土壤,即称为“草甸土”。其具体成因如下:在海拔较高处,低温潮湿的环境适宜灌丛草甸生长有机质主要以根系的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其中,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植物残体的分解较慢,故逐渐形成了有机质含量高的草甸土。

【继续滑动查看】

注意,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不同的是,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即在适宜的水热(特别是水分)统计下,就可能出现(多在高山地带)。草原(草甸)土壤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大陆内部,中国的草原(草甸)土壤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如黑土和黑钙土等。

知识链接——森林土壤之红壤

森林土壤是指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森林土壤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从亚寒带到热带均有广泛分布。在我国,森林土壤主要分布于东半部广大地区,西部山地的一定高度上也有分布。在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因而腐殖质明显地集中在土壤表层,向下突然减少。

红壤是常见的森林土壤(发育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地质时期,气候高温多雨,植被生长异常繁茂,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强烈而彻底,易溶性的营养元素大部分淋失,土壤中存留下来的大量铁铝氧化物(腐殖质少而肥力低),故形成了此类红色土壤。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陈小波

审核 | 利之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零水分,全干货,用“空间尺度”思维看土壤难题!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5 植被
江西省内最高的三座山峰你知道是哪些山峰么?
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客土喷播——垂直山体长出立体森林
细说土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