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届模拟试题27:沙漠倒置河床
userphoto

2023.02.15 福建

关注

河床一般低于周边地表,而倒置河床是一种高出周边地表的古河流地貌,可以表征区域气候的波动变化。沙漠中分布的倒置河床多发育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之上,沉积结构表现为表层为抗侵蚀能力较强的颗粒较粗的砾石和胶结物,下层为抗侵蚀能力较弱的砂质、黏土质松软物。下图示意沙漠倒置河床的形成过程。

(1)推断河床地貌从①到②变化过程中,区域气候的变化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目前河床高出周边地表的原因。

(3)分析沙漠倒置河床中的砾石粗大且棱角分明的原因。

【答案】

(1)气候由湿变干。理由:河床由流水堆积环境变化为风力侵蚀环境(由①到②,河流消失,河床裸露)。    

(2)河床表层与底层组成物质不同,抗侵蚀能力差异,长期风力侵蚀,底层(及周边)松软物质侵蚀速度快(表层的砾石和胶结物侵蚀速度慢)。

(3)山前冲洪积扇,坡度大;(偶发性洪水)流速快,流水搬运作用强,砾石粗大;河流搬运碎屑物距离短,流水磨圆作用弱,砾石棱角分明。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沙漠倒置河床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河流地貌,外力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砾石、巨砾沉积于河床阶段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阶段,这一阶段因降水增多,洪水和河流水多,带来的砾石、巨砾多,大量沉积于河床。沙漠倒置河床形成阶段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阶段,这一阶段因洪水和河流水的大量减少,物理风化、风力侵蚀和搬运作用占优势,河床因有较粗硬的砾石铺垫,风力侵蚀搬运作用较弱。河床附近沙漠上的质地松软的砂质沉积物被风力侵蚀并搬运到它处,地势减低,河床地势相对增高,形成倒置河床。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由①到②,河流消失,河床裸露,区域外力作用环境由原先的流水堆积环境变化风力侵蚀环境,反映了区域气候由湿变干的过程。

【小问2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沉积结构表现为表层为抗侵蚀能力较强的颗粒较粗的砾石和胶结物,下层为抗侵蚀能力较弱的砂质、黏土质松软物,其物质组成不同,抗侵蚀能力存在差异,长期风力侵蚀使得底层及周边地区的松散物质更易被侵蚀,而河床表层的砾石和胶结物不易被侵蚀,最终导致河床地势高于周边地表。

【小问3详解】

一是要分析砾石粗大,二是要分析为何棱角分明。根据材料可知,沙漠中分布的倒置河床多发育于山前倾斜冲积平原之上,山前冲积扇地区从山地向地势平坦地区过渡,坡度相对较大,河流流速相对较快,且冲积扇地区在洪积的过程中,偶发性洪水流速快,流水搬运能力强,易把颗粒物较大的砾石搬运而来,砾石粗大。同时,位于山前地区,河流搬运的碎屑物运输距离较短,砾石之间在流水作用下相互磨圆较弱,所以棱角分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知识 | 河流的流水作用(手绘版)
地球矿产资源及其形成作用(12)
课外地理 | 动图了解剥蚀作用与搬运堆积作用
【专题训练】二轮复习地质地貌专题训练
为水保专业选择的图,请收藏!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四)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