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更漏子
    李煜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1.金雀钗:钗头是雀形的金钗。2.红粉:妇女化妆时用的胭脂铅粉,红粉面指用胭脂花粉匀过的面颊。3.怜:爱。4.香作穗:燃烧着的香生成的烟凝聚不散成穗状。(宋)苏舜钦“香穗萦斜凝画栋”就是此意。5.蜡成泪: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如泪状,此指蜡已燃尽。6.还似:别作“还是”。还,依旧,仍然。7.珊枕:别作“山枕”。珊枕即珊瑚枕,(唐)李绅“珊瑚枕上千行泪”。腻:滑。此指滑而不能着枕。8.更漏:古时的计时器。9.残:少。

    头上插了金雀钗,脸上扑了腮红香粉,我精心装扮好,只为了能与你在花前月下短暂的一次相见。虽然如此,我还是要见你的。我对你的心意,你应该是全然知晓的吧,而我,也感激上苍能够遇到你,我还是深深感谢你对我的爱怜,苍天正是我们之间感情的见证,但天可怜见,我们这样幸福的日子,又能有多久呢?
    都说小别胜新婚,但我与你一别,却是不知何时才能重见。我回转去,却无法入睡,眼看着香残蜡尽,我心中寂寞凄苦,却还是相信你与我是心心相印的。珊枕滑腻,锦被薄寒,我就这样孤枕难眠,不知不觉到了天光,更漏也将尽了。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李后主。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个国君,所以历史上称他为李后主。生于西元937年,逝于西元978年,年42岁。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
    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他在即位之初,就面对了北方日益强大,虎视眈眈的宋王朝,他采取了年年纳贡,并降格称臣的方法,求得了一时的苟安。后来宋朝还是发动了十万大军,围攻南唐京城将近一年,最后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在他四十二岁生日那天,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李后主的仪态俊美,天资聪颖,精通音律、能诗善画,又浪漫多情,他与大、小周后,两位绝世美女间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传颂一时,而在文学艺术上,又是一个奇才。可惜他生在帝王世家,一生从九五之尊,沦落到成为极尽屈辱的阶下囚,所历经的大起大落、苦难无常,使得他的文学生命也峰回路转,因而落尽繁华,更显出动人的力量。
    此词一说温庭筠作,《尊前集》中归为李词。个人认为与温词风格更接近,若是李词,当属早期模仿学习阶段的作品,花间风格明显。
    上片写相见:金雀钗,红粉面,少女精心打扮去与情郎约会。但是,如此精心的打扮,如此热烈的期盼见面,换来的只不过是“暂时相见”。表现了巨大的反差,也许还有什么力量阻止他们见面,现实的悲剧性就是如此的突出。但爱意是无法阻止的“知我意,感君怜”——少女的口吻,向情郎表达了自己的真切不变的情意,并表示要以天为证:“此情须问天”。
    下片写离别:上片的“暂时相见”,为下片的离别作了铺垫。“香作穗,蜡成泪”——别后少女无法入睡,眼看着香残蜡尽,香与蜡衬托了少女寂寞的心情,正面状物,侧面写人。“还似两人心意”,少女相信情郎与她是心心相印的。珊枕腻,并非珊枕太滑无法着枕,实在是少女苦恼憔悴,无法躺下入睡。锦衾寒,也不是锦缎的被子太薄,而是少女心里孤单凄清,故觉得格外寒冷。与情郎分别后,少女一夜心中孤单寂寞难以入睡,就这么醒着直到更漏也将尽,孤枕难眠的度过了一个晚上,不知不觉天就要亮了。 
    此词特点是侧面描写:
    “金雀钗,红粉面”——虽未写少女的模样而一个明艳照人的少女形象已呼之欲出。“珊枕腻,锦衾寒”表面写枕滑被寒,实际是人难寐,心孤寒。通篇男主人公未正面描写,若隐若现,但通过少女精心妆扮热切地期待着暂时的相见,离别后又彻夜思念难以入睡的描写,男主人公的气度风韵也就可想而知。
    试问一个皇帝不是拥有三宫六院九妃、佳丽万千吗?怎会有那么多的情愁别绪呢?不是忘情或是多情,而是真情!试想婚姻本是那政治的延生物或可说是附属品,一个皇帝也不能跳出那怪圈的,对于自己衷情的女子,也不是说想娶就能娶回的,因为有时自己衷情的女子可没有父母所需的那些显赫的家族背景、高贵的血统,甚至是没有自己所需的文化修养,但她们是那样地率真、纯洁、具有那原始的未经雕琢的自然美,她们没有那些所谓的高贵的女子的那些充满物欲、权欲的思想,假惺惺爱。她们是充满着满腔的无私的爱——只求给予,不求回报的,她们知道怎样地给与自己的爱,给与自己爱的人怡悦、幸福,故而是那样缠绵那么地令人神往......可又是那么地令人忧愁、痛心!虽说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可那是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祝愿、一种渴望,毕竟是”此事古难全“呀!!!一个皇帝都是如此,那至于我们凡夫俗子又能是怎样呢?空悲切,实相怜,理感悟,应畅享,本快乐,无怨无悔!!!
    想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对李煜的感觉----“爱怜”。爱其才,怜其命运之凄凉。花里暂时相见..后主身为亡国之臣,心思的不只是不堪回首的故国。还有故人啊!~~此词为其亡妻而写,梦中两人心心相印,郎情妾意,知我意。可知他们相知之深,不只是封建的结合。而是爱情的心心相印...此情须问天..天可证其爱...可是这个上天却没有给这个花间词人一点命运的怜悯...深爱的人已离己而去,只有在梦中享受一下知心的爱人...梦醒时分,孤寂袭来,无人能理解你,回忆刚刚的一瞬间...心更冷。更冷..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换...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蜡成泪,它也能感应你的痛苦,为你而哭泣。夜晚你只有对月而思,留下对你命运不公的悲叹,成就千古的名句,让后人理解你。
    最后得到了一杯美酒,那才是你该去的地方,污浊的世界和你格格不入,只有离开才是你的归宿,才是你心的解脱..当你含笑喝下赐酒..你看到了..你的爱妻...理解你的人再次出现..你笑了。发直内心的一笑。有什么可以比上你的红颜知己呢?
    含笑飞仙而去...
    这首《更漏子》——曾经相爱的一对情侣,有着最美的记忆,花前幽会,海誓山盟,却仍敌不过一颗执意离去的心。也许是苦衷难言,也许是移情他地,也许是天人永隔而不知。只道是这个结局,注定飘落碎心,不再复合。
    上阙写的生动,短短数字,画面跃然之上,摩诘的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意,温词亦沾染一些。下句“此情须问天”尤为出彩,颇有民歌乐府之音,飘散着“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风采,情真意切。
  本以为这份情已是坚如磐石无转移,孰料,下阙笔锋一转,又全然是另外一番景象。不同于上,这是一位失恋的女子,失去了以往的铅华,对负心人的余情缭绕,再添哀怨,不该舍弃曾有云烟。
    “残”,心不全也,心不全,又是怎样的失魂落魄。焚香都燃烬落了,结成穗状,蜡更是刻刻流烛泪。两人的心意再也不比从前,只落得一人远去,一人孤枕难眠。
    通过比照,上阙下阙转得于情于理,言语间一女子的形象塑造的相当有血有肉,也许这不是其词中最成功的角色,却相信是最有人情味的形象。   
    金雀钗,红粉面。
    多美!别着小首饰,勾勒出一弯月眉,胭脂的春色映着心情的喜色,整个脸红扑扑的,为即将到来的幽会娇羞,为情郎的情感澎湃。接着,应是赏花,幽会,脉脉私语了吧?
    却又有暗藏的转机。
    花里暂时相见。暂。一瞬的悠远原来只是刹那。宁愿如此理解,喜欢看她是在花丛边与情郎暂时的会面,而不是一夕的回忆永驻。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恍惚间,似看到那位“上邪”的女子,立于天地间,祈求着这亘古不变的痴情。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又有几人是如此爱着和被人爱着。  
    君知我心意,我亦感君怜。天作证,情也可问天。天知晓,情弥坚;天不知,情不笃;人分离,情凄凄;人相忘,情茕茕。  
    亦记当初抱柱死的尾生,女子不来,却永在水中等待。他抱得不是柱,是执着,是在朝夕中散落的余辉。女子为何不来?就如此中的情郎,为何如喝了忘川,踪影全无。  
    看吧!
  已是香作穗,蜡成泪,已是山枕腻,锦衣寒。已经是枯等不知许久,已是寝食难安,全然是相思了无益,又是在等什么呢?  
    剩下的只是一个“痴”字。旧时的欢颜昙花一现。交了心,却被他带走,成了空心。
    孤独总是一个人的,在一起是怕孤独,不在一起是怕占有,到头来,还是孤独。始终是独自来独自走。失去了,得到了,就是舍得,有舍必有得。干脆抱棵树,喊句:合该如此!然后大笑,然后大哭。  
    笑要笑得爽朗,哭要哭得撕信裂肺,因为那个人在你心中已经不存在了,这回,要自个儿好好的活。  
    只是仍相信这不是一场偶然。  
    “只以偶然的方式爱人,等于过一种偶然的生活”,没有人愿意至少是不想如此。她只是在对的时间遇上错的人,注定是一场心伤。幽怨载道,何不想当初“此情须问天”的执着,尽管可怜仍是珍贵,用这样的一份心来放弃这样的一份情,如此而已。  
    不知当初温是以何种目的,何种方式写下这样的故事。
    一生,他行旅不羁,必是看透,偶尔的歇脚,停下来的点滴隽永。真假自知。后开了“花间”词派,其为鼻祖,多艳词,却是艳中带真,天真的,纯真的,真挚的。若被表面迷惑,也该错过,因为不懂,不解,不屑。正统总是弃之于下等,沦于民间,传得却更广。历久弥坚。  就是这样的女子,结局世人不知,也是温的伏笔,要她生可以,死可以,个人总是不同。徒留的是叹息,惜红颜者大有人在,妒红颜者也不乏其人,亦如包括天。  
    天妒红颜,红颜命薄流传深广也俗于众口。弱者,正如沙翁所说,名字是女人。一个英国老头道出天机,在岁月中影着这头的词人,窜出这样的词,流下这样的空白。是中国画中的笔法——留白。白得让你无从想象。可它就这样静谧的存在。  
    也许《更漏子》中的她知道,那也只剩此情可问了。若否,也许天知道。
  在意的是我们这些读者,有时候把完整的都弄碎了,支离破碎的读,从不解其意,变的麻木,双眼呆滞。
    在后现代的词语泛滥的今天,读读过去,读些经典,必不可少,如温庭筠的词,因为,经典不死。  
    凡为经典者,都是一种宽慰,政治上和精神上的都是。  
    就像熨斗,抚平灵魂的褶皱。  
    有些人总以为像温一样洒脱的人是应该学会毫不在乎的,可是恰恰是如此,更是比一般人多一些牵挂,多一些抑郁。这样,写的东西同刻画的人物就是自己的影子,如希腊神话中的塞那西斯,极端自恋,最后化成了水仙,永望着自己。  
    温词就是这样一面镜子,懂他的人就懂,只是这样而已。
    昙花一现,流水落花,今朝几多愁?弹指挥间,人事皆非,人世情难断。
    不断都在追求一种复杂自在的生活,总以为点缀小懵懂比拟好,所以大事从不放在心上,不去特意恭维什么,不去唯唯喏喏,更不去刻意粉饰或许警戒什么。有时还带点顽强,明晓得是错的,却还在坚持,直到在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体无完肤,才幡然醒悟,才肯回头。一路走来,似乎总是匆匆忙忙,跌跌撞撞。得空细细回味太多的过来,那些已经的美妙、伤痛、无法、遗憾在不时更新的记忆中逐步模糊,原来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昙花一现。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究竟,谁是谁的谁?风过叶落,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复杂的生活回归复杂,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急躁的心境回归漠然。时节在不时的更替,独一不变的照旧是我,红尘往事里,伟大的我却一直打不开命运的桎梏。怅欣然青春渐逝,锦瑟流年,在流离失所中,留下那一段段只要本人才读得懂的故事。或许,只要有心的人才会真正地读懂吧!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耳畔聆听着这首今年春晚王菲翻唱的歌曲,心里涌动着屡屡情思,眼前浮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被那份真情所打动,被那无法改变的执著打动,句句打动着我易感的情怀,柔弱的心。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你一直在我身旁,从未走远。。”思念总在不经意间爬上心头,占据着心灵深处最最温暖的一隅,无可替代,无一能替代。这份情,传世惊天,穿越时光空间,唯有心灵相通才能找到它的归宿,世间无与伦比的心灵相约。
    “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间。。。”这份情啊,百转千回,酸酸甜甜的,甜蜜中夹带着苦涩,美好中略带着感伤;蕴含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猜捉不定,深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犹豫辗转;牵系着“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相思之苦啊!
    歌曲唱出了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有人认为爱是个性,才有了不爱江山爱美人。有人认为爱是虚无,才有了美人如花隔云端。
    有人认为爱是浮云,才有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人认为爱是梦想,才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有人认为爱是折磨,才有了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有人认为爱是虚幻,才有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有人认为爱是依偎,才有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人认为爱是心意,才有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有人认为爱是纯朴,才有了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有人认为爱是痴心,才有了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有人认为爱是悔恨,才有了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有人认为爱是缠绵,才有了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有人认为爱是历史,才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有人认为爱是飘渺,才有了晓来百念都挥尽,剩有离人影。
    有人认为爱是凄楚,才有了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有人认为爱是灵魂,才有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有人认为爱是期盼,才有了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有人认为爱是孤独,才有了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有人认为爱是豁达,才有了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有人认为爱是同心,才有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有人认为爱是信任,才有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人认为爱是执着,才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人认为爱是无奈,才有了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有人认为爱是持久,才有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有人认为爱是关爱,才有了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有人认为爱是无言,才有了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有人认为爱是豪气,才有了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人认为爱是坚守,才有了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有人认为爱是捉弄,才有了薄命生遭风雨度,多情枉受蝶蜂怜。有人认为爱是沟通,才有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有人认为爱是痛楚,才有了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有人认为爱是失落,才有了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余空床。
    有人认为爱是怨恨,才有了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有人认为爱是迷惘,才有了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有人认为爱是回忆,才有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人认为爱是伤感,才有了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有人认为爱是等待,才有了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有人认为爱是思念,才有了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有人认为爱是惊喜,才有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么,朋友,您的认为呢?
    不言愁恨,相思无尽处。当一个人的心里盛装着这把别人打不开的锁的时候,曾经封存的是凤凰涅磐一般剥离而又新生的疼痛。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缠绵悱恻的情感,都用痴情弹奏出余音绕梁的乐章,声声萦怀,久久不散。遥想当年,花底离愁三月雨的季节,我把没有了钥匙的锁抛进江心的时候,只见一叶扁舟波万顷,冲走了百年歌舞,冲来了百年酣醉。眸望着满江烟月,一汀鸥鹭,对着遥远的你问一声:你还好吗?听不到你的应声,只有你那永远也蒙不上灰尘的照片在依旧微笑着。这时我才知道什么叫“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数遍繁星,看透花开叶落的故事。才知道恨重重,怨重重,人间最苦是情种。也许时光能洗涤我苍白思念,经历了多少年蹉跎岁月的洗礼,不敢说已阅尽人世繁华,但也走过人生多少沧桑。品过了让人沉醉的相思酒,尝过了长醉不醒时的未了相思。你是缠绕在我心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天的红豆是对你的相思;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夏日桐叶也是对你的相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秋天的夜雨还是对你的相思;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冬日的落雪亦是对你的相思!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悲欢的稠雨,离合的密雪,惊醒了我流浪的心灵与梦魂。红尘任凄凉,不知谁能断了这情份?抚弄着光滑的键盘,让指尖上的温婉澎湃成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的相思。随意绕天涯。
    我们是被季节遗忘的人,在这个座荒野的城市中,等待一场秋雨,一场冰封,让一切冻结……
    流年可长可短,全看一个人怎么样去过活,爱一个人时,总是嫌时间太快,希望时间能无休止的延长,也希望它静止;然而,一个人的时候,那便是磨难,时间过的很慢,一分钟犹如一年。
    不知道谁和我说过,坚强的爱过才算是真真的活过,那么,又有多少人真正爱过,真正的活过,走过灰色的窗户,哭过,痛过也恨过,再怎么样,还是自己错的,即使全世界都不理不睬,又有什么可求?遥遥的地平线和天际如此接近,却永远碰不到边,就如心与心的距离,靠得那么近,却隔着千山万水。
   “为了你,我可以,因为爱你,我只能爱你……”那么经典的一句歌词,那么的悲凉,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值得我们去留恋,去爱,为什么遇到的是你,因为你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为了你,改变了自己,投其喜好,却最后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一个梦,失望和伤心在所难免,经过终将会被时间冲刷,我们永远都会记得我们在那某年某月某一天遇到了那个他(她),陌生的城市让人觉得好怕,这个一条路走的何其辛苦?没有人知道只有自己知道,记得孩提时代有多么的勇敢,而现在连站在他面前都是个难题,树叶凋零,碎成一片一片,如我们的心,幸福的青鸟不会再回头。
    如果说没有缘分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缘分,为何到头来心事终虚化,只留空劳牵挂。
    寂寞已经持续很久,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麻痹自己,只能寻找温暖,爱情是一盏灯,我们都是一群笨飞蛾!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一个知己不容易,你有你自己的旅程,你更比我知道自己旅行的意义,相隔城市与城市,只有记忆,古人说过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那种感觉苦的说不出,天一次又一次的微凉,秋天在最后一场雨后终于到来,也许真的是已经走到最后,删除记忆,空等流年……
    少女怀抱琵琶,慢条丝竹,轻启朱唇;雅乐清歌,似清泉流淌在玉石之上。配以一众宫装老人的鼓乐伴奏,有如金帛撕裂的美妙乐曲响彻云端,将亡国的家仇离恨和世间的凄凉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呵,曾写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后主,何曾想到他日会吟出“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悲切!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人幸”,倒是成全了李煜从婉约派到豪放派词风的过渡。默默听着令人心驰神往的古乐,不由认同了“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的感慨。和词人相距千古,心魂亦有灵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煜词鉴赏[精美插图版]更漏子(金雀钗,红粉面)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李煜 《更漏子》
李煜全集点评
南唐后主---李煜词作鉴赏
简评李煜词(五首)
南唐后主李煜与周薇如何情愫暗生直至巫山云雨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