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难点 | 地球运动(解析版)

从历年的考试情况看,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不是很高。考查的重点难点往往主要集中在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其影响等知识点上,往往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本专题的考查仍会强化时间的计算、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等知识的应用。试题往往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如白天出行坐车座位选择、国家时事热点事件,地物影子变化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日出日落方位对照相、旅游资源观察等的影响。

典例探究

(2018·全国卷Ⅱ·节选)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165°E附近,即其地方时大致为东十一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相差约3个小时,所以当恩克斯堡岛为2月7日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2月7日9时。故选A。

(2018·全国卷Ⅰ·节选)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线路里程和平均限速推算可知,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整体向南行驶,全程约需5小时。7月太阳日出东北,正午正南,日落西北。因此,8:00出发,8:00~13: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窗口,右侧靠窗可避免长时间暴晒,B对。6:00出发,6:00~11: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北和东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窗口,因此左侧靠窗易长时间暴晒,A错。10:00出发,10:00~15: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南和西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和右侧窗口,因此左侧靠窗也易暴晒,C错。12:00出发,12:00~17: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西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右侧窗口,因此右侧靠窗易长时间暴晒,D错。

备考秘籍

根据考纲和考情分析,针对地球运动的重难点,要求能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规律和原理解释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能够结合区域位置,结合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认知区域光照、热量和温度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能结合材料或者实例分析光照、热量等方面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因此,解题关键是透彻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掌握相关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解题技巧和方法是备考的关键,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重难点突破

1.时间日期计算

[透析考向]

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等为背景资料,考查地方时、区时、日期的计算,地方时与区时之间的差异,特殊地方时的理解记忆,以及光照图中特殊时间的判读等。

[学法指导]

(1)地方时、区时计算

①计算依据: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1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东加西减。

求经度差或者时区差的技巧——“同减异加”: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或者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②计算方法:画数轴

数轴法的技巧——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③特别提醒: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

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

①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②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

(2)日期计算

①会区分两条日期分界线:

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西侧(东十二区)早一天;是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线。

0时所在的经线:东侧早一天,西侧晚一天;随时变化的自然日期界线。

②全球新旧日期范围确定

方法1: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方法2: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特别注意: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①经线展开图示

②极地投影图示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透析考向]

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等为背景资料,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可能会涉及到和昼夜长短的相关的某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光照、热量,以及和昼夜相关的人类活动、地理现象等。

[学法指导]

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主要是随纬度变化规律、随时间变化规律和年变化规律,解题关键是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态地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读——看“弧长”与日出时间

①某地昼长=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15°;

②某地昼长=2×(12-日出时间)或者某地昼长=2×(日落时间-12)

(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看“直射点在哪里”

基本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昼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看“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基本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4)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规律——看纬度高低

基本规律: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反之,越小。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寒带地区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为24小时。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透析考向]

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日常生活情境等为背景资料,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可能会涉及到和正午太阳高度相关的某地的光照、热量、以及人类对太阳高度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学法指导]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两地的纬度差等于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值。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②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③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

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长短规律: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方向规律: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④确定楼间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⑤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

⑥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4.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

[透析考向]

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景观图、等高线地形图等为背景资料,考查太阳方位的相关问题及其应用,多结合和太阳方位相关的自然景观观察、影子问题等情景进行设置。

[学法指导]

解题关键是建立“三点(日出、日落点及正午时的直射点位置)定轨迹”模式,理解一年中太阳的轨迹变化,一天中太阳的具体方位。

①日出点和日落点判断:(除去极昼极夜地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②正午太阳方位判读: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当地纬度之间的位置关系。

当地纬度在太阳直射点以北,则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位,反之在正北方位;当地纬度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则正午太阳直射当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终年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位;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终年正午太阳在正北方位。

特别提醒: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06: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1.6 地球运动总结与练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背知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地球上的运动
黄赤交角、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方位
高考地理知识点:昼夜长短纬度变化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