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说地貌】11石蛋地貌

       花岗岩体的球状风化产物,其表层风化物被剥离以后,风化的残余部分多呈球形,故名石蛋地貌。其典型特征是外观状若球形,或类似球形。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蛋1(其实为花岗岩)





【名字由来】

       “石蛋”这个名称是由地理学家曾昭璇提出来的。曾老先生是一位地理大家,擅长发现和命名新景观,“丹霞地貌”作为专业术语也是源于曾先生。曾先生对遍布我国东南沿海的花岗岩地貌很熟悉,在其1960年出版的《岩石地形学》一书中,对花岗岩景观进行分类、命名,其中“花岗岩石蛋地貌”就是他在这本书中最早提出来的(曾老先生当时以“石蛋地形”称呼)。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蛋2(其实为花岗岩)





【石蛋成因】

       那石蛋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这些石蛋常见于岩性相对均一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和某些砂岩,尤其在花岗岩地貌中最为常见。要了解花岗岩石蛋地貌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先从花岗岩山体的形成开始了解。        

黄山飞来石

       花岗岩是一种地球分布非常广的岩石,是一种岩浆形成的岩浆岩(火成岩)。地下岩浆在向地壳薄弱处上升的过程中,一部分顺着裂隙流出地表,还有一部分冷凝在岩层中,花岗岩就是这种侵入地下深处的岩浆冷凝形成的。一般出现在造山带,庐山、黄山、华山等都为花岗岩山。

       埋于地壳深处的花岗岩,顶上覆盖有厚厚的岩层,在花岗岩岩体抬升过程中,原先覆盖的岩层被剥蚀,而会产生不同走向的节理。

       当这些有节理的花岗岩接近地表或出露地表时,在阳光、空气、流水等因素作用下,会发生风化作用。水分顺着节理面不断地渗入和下蚀,通过风化作用,使得块状岩体棱角处的砂粒率先脱落,因为此处岩石的自由面积大(如下图所示,棱边接受2个方向的风化,角部接受3个方向的风化),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当地壳继续抬升后,外力作用尤其是流水作用就会把风化壳上层碎屑物质剥离,石蛋则就暴露于地表,在进一步的风化作用下就形成形状奇特的花岗岩石蛋地貌。

花岗岩石蛋形成过程示意图





【景观欣赏】



福建平潭半洋石帆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海坛岛西北方向距海岸不远处,两块灰白色花岗岩巨石巍然屹立于万顷碧波之中,当地人称之为“半洋石帆”。



海南“天涯海角”



       海南省三亚市的“天涯海角”是驰名海内外的旅游地,也是花岗岩造就的风景区,海湾沙滩上大大小小上百个花岗岩石蛋耸立,蔚为壮观。



吉木乃县神石城



       吉木乃神石城一带,当地的哈萨克牧民称其为“阔依塔斯”,意指这里的石头像丰满圆润的肥羊。实际上这种景观就是花岗岩地貌中常见的“石蛋”——花岗岩球状风化景观。只是与东部地区的石蛋相比,这里的石蛋是中温带气候下寒冻风化的产物,外力作用主要是风蚀雪侵、冰水冻融,岩石风化也主要是物理崩解,而非化学侵蚀,因此石蛋表面十分坚硬,圆滑中又不失刚直,常常出现巨型的单个石蛋。



新西兰摩拉基石蛋



       新西兰南岛摩拉基海滩上,有几十个神秘的石蛋,它们又大又圆,直径有1-2米。这些石蛋是由海底盐类沉积物的结核形成,距今有上千万年的历史。潮起潮落,海浪把石蛋从岩层中剥离出来,并且打磨得形状浑圆。





       这个听起来有点“土”的命名,如今在学术界广泛流传,谈花岗岩景观的文章,无不引用这一命名。虽然有人用“石芯、石核”称呼同类景观,但未能流传,人们还是喜欢“花岗岩石蛋”这个名称。为什么这个看起来很“土”的名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原因是这个名字不仅形象,而且触及了问题的本质,掌握了这个名字,理解了它的内涵,对于遍布中国各地的花岗岩风景你就很容易理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岗岩石蛋地貌
花岗岩“石蛋”与球状风化
五莲山
2018第一篇地学科普--海森楚鲁盐风化地貌
刚柔相成,万物乃形——不可思议的5处花岗岩地貌绝景
神石城的石头有多“怪”——准噶尔盆地石蛋探秘(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