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转

实事求是地说,语文课堂教学比其他学科更难操作,更讲究教学的艺术;又因为是用母语进行教学,故大凡有一点汉语知识的人也都能听懂一二。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处于学科教学的风口浪尖,备受非议和指责。当然,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也并不见得就一定是什么坏事,相反,可以促使我们去反思、去改进语文教学。

    就如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在评论语文课堂教学时说的一句话:“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初听这句话,再见识了有些语文课堂,我的感觉是,这句话非常“经典”。

    不可否认,“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这的确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奇怪的现象,而且可能还绝非个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又是怎样形成的?这其中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

    语文教学要体现出语文独有的“味道”,而不能是“理科味道”“政史味道”或其他。借用浙江教育学院教授汪潮的观点,“语文味”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是语文意识的具体表征,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是语文教学特点的外化”。而“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缺失的可能正是语文教学特有的“味道”。具体表现为:

“无味”——

按理来说,语文应该是最丰富多彩、最有活力的。但是,有些语文教学给人的感觉却是“枯燥无味”,失去了语文教学本应该有的生命张力。

    一是“满堂灌”。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胀,教师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满足于记笔记,但实际效果如何呢?谁也说不清。这种固守传统的现象时至今日依然存在。

    二是“满堂问”。“问”本来是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最佳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却因为教师问得过于琐碎、面面俱到,思维含量低,近似于“地毯式轰炸”而遭致学生的反感,因为有很多问题实在是没有“问”之必要和价值,一定程度上已经“变味”。这是曲解新课程理念而带来的“时髦病”。

    三是“满堂放”。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泛滥运用,在“解放”了教师的同时,也“解放”了学生;在取代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同时,也取消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沦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看客”。这是放大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功能“惹的祸”。

    不可否认,语文教学中的“三满”现象无形之中将语文课堂沦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串味”——

        语文似乎可以和任何学科都沾上边,适当吸纳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语文课堂是可能的,有时甚至是必要的,但要有“度”,要分主次,因为凡事“过犹不及”。而如今在有些语文课堂上,“博采”和“拼盘”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把大量“非语文”的东西牵涉进了语文课堂,结果因“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而“红杏出墙”。

    一是“政治化”。语文的政治功能曾经强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文以载道”,语文德育被越来越狭隘化,而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特性的文学功能被挤压在狭小的角落,少得可怜的文学教育又多半围绕政治来进行,语言表达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过多的是批判和揭露,从而将本应该充满文学意味和文化内涵的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使语文成为空壳,失去原味。

    二是“应试化”。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教师的教大多为“灌输式”教,老师课堂上多是满堂灌,学生拼命的记笔记,然后死记硬背,语文的教学与学习,完全是一种机械化模式化,“一切为了考试”。

    三是“综合化”。以新课程“综合性学习”和“大语文”等理念为依托,一味追求结果在把握上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使语文课堂变成了一个“筐”,似乎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比如,将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而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将课堂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琴棋书画等才艺展示的舞台;将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语文教学中的“三化”现象,直接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串味”,使语文之“味”不再纯粹,不再浓郁,而是多少掺杂了一些“异味”。

     “变味”——

        如今的语文课堂上,确实有很多东西似乎已经“变了味”,背离了新课程理念之初衷,偏离了航向,且有渐行渐远之势。好在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危害,并正在“拨乱反正”。

一是“变味的学生主体”。传统语文教学上的教师“满堂灌”“我的课堂我做主”早已遭人摈弃,但是时下“我的课堂不做主”却正在抬头。前者是学生主体地位丧失,而后者则是教师首席地位和主导地位的“缺席”。“我的课堂不做主”貌似心中有学生,还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作为”的典型表现,是教师首席地位和主导作用的缺失。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也“不置可否”或一味肯定,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为主体”。

二是“变味的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现代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形式从单一走向丰富多彩。但有些所谓的“合作”“讨论”完全是流于形式,贪图的是课堂表象的热闹,而缺乏合作的真正内涵和价值,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实质,放任学生的“自由发挥”,结果将语文课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活动课”“讨论课”。

三是“变味的多元解读”。《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要尊重学生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于是,一些教师便由此走向了极端,认为“多元解读”就是一部作品可以解读出无数种“解”来,“人有多大胆,文本就有多大产”,“不怕解不到就怕想不到”。因此,努力去挖掘别人没有发现的作品的其他意义,这就是有些人所认为的“多元解读”,或美其名称之为“个性化解读”。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这样的“多元解读”远不如“一元解读”实在。

四是“变味的延伸拓展”。语文教学确实不能囿于文本和教材,也确实应该适当向文本外、向生活延伸,但要有“度”,要有内容和思维的“根基”和“原点”。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有信度的拓展应该是服务于课文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一种教学活动。惟有如此,拓展才有意义,才有价值,也才有实施的必要。背离了这一点,那些所谓的拓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流于形式,充其量也只是表面的“作秀”。

五是“变味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展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但是,一些教师对“动态生成”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以为只有生成新奇的观点,才可以称得上是个性化的阅读。殊不知,预设和生成是紧密相联的,如果没有充分的预设,一味地追求课堂动态生成,那是漫无目的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变味”“串味”甚至“无味”,一定要想办法去“入味”,让语文课堂真正实现“什么课都不像,就是语文课”的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语文教学的四种境界
微课在语文课中引发的多元效应
小学语文质量教学
教师评课用语集锦
语文教师如何走向深度备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