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认为,高血压跟肝有密切的联系
双合
DaYi
ShuangHe

第18篇

每天两篇,传承中医

COURSE ARRANGEMENT

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指收缩压≥18.7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0kPa90mmHg)。

它影响着世界近1/3人口的健康,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尤其在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并发症。

致残率、致死率相当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指原因不明的血压升高,占高血压疾病的95%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脑血管疾病的复发与血压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在高血压病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而只有25%患者的高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

根据2002年的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据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病,约占全球高血压病总人数的1/5

据预测,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病患者1000万人。

根据高血压病眩晕的临床表现,如眩晕、头痛、烦急易怒等,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肝阳''肝风'等病证的范畴。

其发病多与肝肾两脏的气血阴阳失调或亏虚有关,尤其是虚性或老年性高血压更为显著。

肝肾两脏气血阴阳失调的病因病机及其内在联系,可为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一、病因病机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

结合高血压病的主症'头晕',后世医家多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的关系至为密切。

肝为刚脏,赖肾水以滋养,主藏血、主升主动,体阴而用阳,

即以血为体,以气为用;

又肝肾'乙癸同源',肝之血气的失调,必会导致肾的阴阳失衡或亏损。

又《灵枢·海论》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的论述。

这说明也可因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不能上充于脑而发生眩晕。

这是中医学对'眩晕'发病机制的总体认识。

由于脏器的相互作用及影响,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可概括为七情所伤、内伤虚损、忧思劳倦等所引起的肝肾阴阳失衡和气血功能之逆乱。

(一)痰浊(热)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丹溪心法·头眩门》提出'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无痰则不作眩'的理论。

丹溪对头眩的病机,强调的是痰,又认为痰与火热是引起眩晕的另一因素。

如痰阻胸阳,清浊相混,清窍被扰,则症见昏眩。

若痰热夹肝火上泛,进一步扰动心神蒙蔽清窍,即可发生中风昏厥等严重后果。

因此,祛痰不仅可消除头眩之症,亦可防范痰与血结,而延缓病证(如动脉硬化等)的发展。

故在本病进展过程中对''(包括广义之痰)的病因病机,必须予以详审和重视。

这是正确运用燥湿化痰和清化痰热之法与选方用药(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和黄连温胆汤之方药)的重要方面。此即'有形之痰邪不除,无形之火热亦难熄降'之谓。

(二)肝肾阴虚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阴精,肝肾同源而又相生。如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而肝失阴濡,以致肝阳偏亢而风动。

早期高血压病以中青年为多,而较常见之证,又多是火热亢盛之象。

热盛易伤阴液而病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躁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瘪疯痉厥矣。'

图为一位突发昏厥的运动员

似可说明'肝肾阴虚'是导致高血压病变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不少学者认为,'滋养肝肾'在本病各阶段的辨证治疗中,实属关键。

(三)气血盛衰是本病两种不同的病理转归

《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张锡纯认为'血不自升必随气而上升,上升之极,必致脑中充血'

因而他创立了镇肝熄风汤,用以治疗气血逆乱、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所引起的眩晕头痛等证。

这一论述和临证疗效,已为大多数医者所公认。

《灵枢·口间》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倾,目为之眩。'

故张景岳说∶'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

'《普济本事方》云∶'下虚者,肾虚也;

上虚者,肝虚也。'

肝血不足,肝气亏虚,肝虚则条达疏泄功能减弱,而使脾运不健。

中虚不仅升清有碍,血亦少随气升而至,致使气血不得上荣。

因此,症见头脑昏眩(眩晕而头昏不爽)。

孙老运用自拟益气平肝汤和补阳还五汤加减

治疗老年虚性且以眩晕为主症的高血压病常取得满意疗效。

从上述理论与实践可证,气血之盛衰均可导致高血压病之眩晕。

但两者病变,对本病之转归,却不尽相同。在由高血压导致的脑血管病中,缺血性卒中较出血性卒中更为常见。

据北京中医医院1992年统计,全年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中,脑梗死280人,脑出血71人。

从而提示在诊治中老年高血压病中,如何正确运用'益气养血和滋肾平肝'类方剂,较之镇肝熄风汤之剂,更有现实意义。

我们以前者为主,制成的中成药'醒脑清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8例,经临床疗效总结,其总有效率为95.6%,亦可作为'脑血栓较脑溢血更为常见'的佐证。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老中医传授从肝入手治疗高血压的6条经验!+中医辨治高血压+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若干问题探讨+周仲瑛:高血压日久勿废温阳+高血压病膏+陈文伯高血压秘方+陈文伯的治高血压糖尿病的三个小方子
眩晕病的中医分型有哪些呢
高血压的中医认识
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名老中医经验集-周文泉(4)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药如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