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识茶、泡茶、鉴茶全图解(二)

优 雅 品 茗

01品 茶 之 关 键

品 茶 的 基 本 要 素

四 品

品 五 感。调 动 人 体 的 所 有 感 觉 器 官 用 心 去 品 味、欣 赏 茶,即:耳 品——注 意 听 主 人 (或 茶 艺 表 演 者 )的 介 绍;目 品——用 眼 睛 观 察 茶 的 外 观 形 状、汤 色 等;鼻 品——用 鼻 子 闻 茶 香;口 品——用 口 舌 品 鉴 茶 汤 的 滋 味 韵 味;心 品——对 茶 的 欣 赏 从 物 质 角 度 的 感 性 欣 赏 升 华 到 文 化 的 高 度。

品 火 功。品 茶 的 加 工 工 艺 是 老 火、足 火 还 是 生 青,是 否 有 日 晒 味。

品 滋 味。这 时 应 让 茶 汤 在 口 腔 内 流 动,与 舌 根、舌 面、舌 侧、舌 端 的 味 蕾 充 分 接 触,品 茶 味 是 浓 烈、鲜 爽、甜 爽、醇 厚、醇 和 还 是 苦 涩、淡 薄 或 生 涩。

品 韵 味。清 代 大 才 子 袁 枚 曾 讲:“品 茶 应 含 英 咀 华,并 徐 徐 咀 嚼 而 体 贴 之。”即 将 茶 汤 含 在 口 中,像 含 着 一 朵 鲜 花 一 样 慢 慢 咀 嚼,细 细 品 味,吞 下 去 时 还 要 注 意 感 受 茶 汤 过 喉 时 是 否 爽 滑。我 们 要 带 着 对 茶 的 深 厚 感 情 去 品 茶,才 能 欣 赏 到 好 茶“香、清、甘、活”,妙 不 可 言 的 韵 味。

三 看

一 看 干 茶 的 外 观 形 状 ,即 看 是 芽 茶,还 是 叶 茶;是 珠 茶,还 是 条 索 茶;以 及 干 茶 的 色 泽、质 地、均 匀 度、紧 结 度、有 无 显 毫 等。

二 看 茶 汤 的 色 泽 ,即 看 茶 汤 是 否 清 澈、鲜 艳、明 亮,并 具 有 该 品 种 应 有 的 色 彩。

三 看 叶 底 ,即 看 冲 泡 后 充 分 展 开 的 叶 片 或 叶 芽 是 否 细 嫩、匀 齐、完 整,有 无 花 杂、焦 斑、红 筋、红 梗 等 现 象,乌 龙 茶 还 要 看 是 否“绿 叶 红 镶 边”。

三 闻

即 干 闻、热 闻、冷 闻。

干 闻 主 要 闻 干 茶 的 香 型,以 及 有 无 陈 味、霉 味 和 吸 附 了 其 他 的 异 味。

热 闻 是 指 开 泡 后 乘 热 闻 茶 的 香 味,茶 香 有 甜 香、火 香、清 香、花 香、栗 香、果 香 等 不 同 的 香 型,每 种 香 型 又 分 为 馥 郁、清 高、鲜 灵、幽 雅、纯 正、清 淡、平 和 等 表 现 形 式。

冷 闻 是 指 温 度 降 低 后 再 闻 茶 盖 或 杯 底 留 香,这 时 可 闻 到 在 高 温 时,因 茶 叶 芳 香 物 质 大 量 挥 发 而 掩 盖 了 的 其 他 气 味。

茶 汤 的 颜 色 会 因 为 加 工 过 程 的 不 同 而 有 差 异,但 不 论 是 什 么 颜 色,好 茶 的 茶 汤 必 须 清 澈 且 要 有 一 定 的 亮 度,汤 色 要 明 亮 清 晰。闻 香 之 后,用 拇 指 和 食 指 握 住 品 茗 杯 的 杯 沿,中 指 托 着 杯 底,分 三 次 将 茶 水 细 细 品 啜,这 便 是“品 茗”了。

三 回 味

三 回 味 是 茶 人 在 品 茶 之 后 的 感 受,品 了 真 正 的 好 茶 后,一 是 舌 根 回 味 甘 甜,满 口 生 津;二 是 齿 颊 回 味 甘 醇,留 香 尽 日;三 是 喉 底 回 味 甘 爽,气 脉 畅 通,五 脏 六 腑 如 得 滋 润,使 人 心 旷 神 怡,飘 然 欲 仙。

品 茶 的 精 神 与 艺 术

饮 茶、喝 茶、品 茶

当 你 进 入 芳 香 甘 醇 的 茶 世 界,一 定 会 常 常 听 到 饮 茶、喝 茶 和 品 茶 等 名 词,是 否 你 曾 好 奇 究 竟 它 们 有 何 差 别? 饮 茶 包 含 了 喝 茶 和 品 茶,有 喝 茶 和 品 茶 之 分。喝 茶 的 目 的 在 于 解 渴,为 了 满 足 人 的 生 理 需 要,补 充 人 体 水 分 不 足。尤 其 是 在 剧 烈 运 动、体 力 流 失 之 后,大 口 大 口 地 急 饮 快 咽,直 到 解 渴 为 止。对 于 茶 叶 质 量、茶 具 配 置、茶 水 选 择,以 及 周 遭 环 境 并 无 太 多 要 求,只 要 能 达 到 饮 茶 卫 生 标 准 就 可 以 了。品 茶 的 目 的 却 不 是 为 了 解 渴,重 在 精 神,将 饮 茶 看 做 是 一 种 艺 术 的 欣 赏,生 活 的 享 受。品 茶 要 在“品”字 上 下 工 夫,仔 细 体 会,徐 徐 品 味。茶 叶 要 优 质,茶 具 要 精 致,茶 水 要 美 泉,泡 茶 时 要 讲 究 周 围 环 境 的 典 雅 宁 静。往 往 邀 三 两 知 己,围 桌 而 坐,以 悠 闲 自 在 的 心 情 来 饮 茶。通 过 茶 颜、观 色、闻 香、尝 味,从 中 获 得 美 感 舒 畅,达 到 精 神 升 华。其 主 要 目 的 在 于 意 境,不 在 于 喝 茶 之 多 少,随 意 适 口 而 停 止,“解 渴”在 品 茶 中 已 显 得 无 足 轻 重 了。

品 茶 之 趣

品 茶 之 趣,不 仅 注 重 茶 叶 的 色、香、形、味 和 品 茶 的 心 态、环 境、茶 友、话 题,还 要 讲 究 用 什 么 茶 具 加 以 配 合。

品 茶 有 三 乐。一 曰:独 品 得 神,一 个 人 面 对 青 山 绿 水 或 高 雅 的 茶 室,通 过 品 茗,心 驰 宏 宇,神 交 自 然,物 我 两 忘,此 一 乐 也。二 曰:对 品 得 趣,两 个 知 心 朋 友 相 对 品 茗,或 无 须 多 言 即 心 有 灵 犀 一 点 通,或 推 心 置 腹 述 衷 肠,此 亦 一 乐 也。三 曰:众 品 得 慧,众 人 相 聚 品 茶,相 互 启 迪,可 以 学 到 许 多 知 识,这 同 样 是 一 大 乐 事。

茶 以 清 心

茶 以 清 心,茶 以 雅 志,茶 以 助 禅。品 茶 要 品 出 茶 叶 生 于 深 山 幽 谷,汲 取 山 水 灵 韵,远 离 尘 俗 的 意 境。茶 饮 具 有 清 新、雅 逸 的 天 然 特 性,能 静 心、静 神,有 助 于 陶 冶 情 操、去 除 杂 念、修 炼 身 心,这 与 提 倡“清 静、恬 澹”的 东 方 哲 学 思 想 很 合 拍,也 符 合 佛 道 儒 的“内 省 修 行”思 想。中 国 历 代 社 会 名 流、文 人 墨 客、商 贾 官 吏、佛 道 人 士 都 以 崇 茶 为 荣,特 别 喜 好 在 品 茗 中,吟 诗 议 事、调 琴 歌 唱、弈 棋 作 画,以 追 求 高 雅 的 享 受。饮 茶 的 同 时,可 抚 琴 歌 舞,可 吟 诗 作 画,可 观 月 赏 花,可 论 经 对 弈,可 独 对 山 水,亦 可 以 翠 娥 捧 瓯,可 潜 心 读《易》,亦 可 置 酒 助 兴。儒 生 可“怡 情 悦 性”,雅 士 可“怡 情 养 生”,僧 人 可“怡 然 自 得”。

清 静,正 是 通 过 茶 事 创 造 一 种 宁 静 的 氛 围 和 一 个 空 灵 虚 静 的 心 境,当 茶 的 清 香 静 静 地 浸 润 你 的 心 田 和 肺 腑 的 每 一 个 角 落 的 时 候,你 的 心 灵 便 在 虚 静 中 显 得 空 明,你 的 精 神 便 在 虚 静 中 升 华 净 化,你 将 在 虚 静 中 与 大 自 然 融 为 一 体,达 到“天 人 合 一”的“天 乐”境 界。

会 心,这 是 心 境 的 相 互 对 流 与 释 放。有 了 清 心 闲 适,有 了 佳 客 高 士,自 然 在 品 茶 中 能“心 有 灵 犀 一 点 通”,相 互 启 迪 灵 性,达 到 契 合 自 然,彻 悟 人 生。品 茶 的 一 种 境 界 是 品 茶 人 心 的 回 归,心 的 歇 息,心 的 享 受。因 此,品 茶 时 要 有 一 个 最 佳 心 境,才 会 真 正 体 味 到 茶 的 真 谛,获 得 精 神 上 的 享 受。如 今,陶 冶 性 情 的 茶 正 渐 渐 融 入 现 代 都 市 人 的 休 闲 生 活。看 茶 汤 的 透 彻,观 茶 叶 徐 徐 下 沉 的 静 谧,沉 下 心 神,在 这 个 浮 躁 的 时 代 品 上 一 盏 清 茶,细 细 地 体 味 苦 中 有 甜 的 滋 味,回 味 茶 香 的 同 时,也 回 味 着 自 己 的 人 生。

02品 佳 茗 之 境

茗 的 乐 趣 在 于 茶,也 在 于 境。古 往 今 来 的 爱 茶 之 士 无 不 在 茶 境 上 下 足 工 夫。茶 境 既 包 括 品 茗 时 秀 美 素 朴 的 风 景 和 清 雅 别 致 的 气 氛,也 意 指 恬 淡 疏 阔、宁 静 悠 然 的 心 灵 之 境。或 禅 韵、或 清 流、或 楼 台、或 田 园 的 物 境,或 超 脱、或 诗 意、或 幽 远、或 闲 适 的 情 境。物 境 与 情 境 二 者 天 然 结 合,便 构 成 了 几 乎 完 美 的 品 茶 境 界。曼 妙 的 音 乐、纵 情 的 书 画 和 寂 静 的 棋 局 对 弈,在 如 画 的 茶 境 之 中,又 增 添 了 几 分 雅 致。

从 本 质 上 说,茶 境 是 生 活 基 础 上 的 一 种 形 式 和 追 求。自 然 与 心 境 在 个 人 的 品 茗 之 中 合 二 为 一,直 达 物 我 两 忘。完 美 的 茶 境,能 够 给 人 以 独 特 而 高 雅 的 精 神 享 受。

意 境 之 美

人 文 环 境

古 人 饮 茶 多 在 自 然 环 境 中 寻 找 乐 趣,现 实 生 活 中 的 人 们 往 往 身 处 闹 市 而 远 离 山 野。人 文 环 境 与 自 然 环 境 相 呼 应,也 可 称 为 人 造 环 境,在 这 种 环 境 中,人 造 景 观 与 文 化 氛 围 都 是 最 重 要 的 元 素。

除 了 建 筑 与 创 造 的 人 文 性 之 外,人 文 环 境 还 追 求 一 种 自 然 与 人 和 谐 的 氛 围。茶,正 满 足 了 这 种 需 求,能 够 很 好 地 营 造 出 优 雅、恬 然 的 人 文 气 氛。

为 了 享 受 品 茗 的 乐 趣,爱 茶 之 士 精 心 布 置、创 设 了 各 种 人 造 设 施 和 条 件,以 求 在 品 茗 过 程 中 达 到 自 然 与 个 人 深 度 融 合 的 身 心 享 受。例 如,现 代 茶 舍 在 注 重 营 造 返 璞 归 真 的 自 然 气 息 的 同 时,也 倾 向 于 安 排 脱 离 城 市 喧 嚣 和 嘈 杂 的 人 文 环 境 要 素。书 画、音 乐、围 棋、曲 艺 均 能 很 好 地 创 造 出 别 致 的 人 文 环 境。饮 茶 的 环 境 不 拘 泥 于 一 定 的 模 式 和 固 有 的 元 素,无 论 是 喧 嚣 的 都 市 还 是 僻 静 的 山 村,都 可 以 利 用 已 有 的 环 境 特 点 因 地 制 宜 地 打 造 出 雅 致 适 宜 的 人 文 环 境。

内 部 环 境

内 部 环 境 是 指 在 人 文 环 境 之 内 富 含 创 意 的 各 种 陈 设 布 置,例 如 馆 阁 中 陈 列 的 名 家 书 法、宁 静 致 远 的 禅 韵、舒 缓 曼 妙 的 乐 韵、古 朴 天 然 的 茶 具 与 雕 饰 等。现 代 茶 舍 中,同 样 注 意 营 造 品 茗 时 怡 然 优 雅 的 内 部 环 境。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人 们 往 往 身 处 闹 市 或 者 远 离 山 野。对 于 品 茗 而 言,茶 舍 对 内 部 环 境 的 设 计 和 布 置,同 样 体 现 着 对 品 茗 佳 境 的 努 力 追 求。

美 妙 心 境

品 茶 用 口 也 用 心,因 此 品 茶 时 的 美 妙 心 境 便 不 可 或 缺。美 妙 心 境 如 其 字 面 意 思,即 心 情 要 无 忧、舒 畅、放 松,心 无 挂 碍 的 同 时 能 够 悠 然 闲 适,不 牵 缠 世 俗 的 烦 琐,忘 却 生 活 的 劳 顿。

古 人 品 茶 讲 究 心 境 的 3个 层 次:首 先 就 是 有 空 闲,即 不 受 琐 事 牵 绊;其 次 还 要 清 静,即 淡 泊 宁 静 的 心 情;最 后 是 与 三 五 知 音 共 饮,在 品 茗 过 程 中 伴 以 闲 谈,通 过 意 识 的 碰 撞,达 到 心 灵 的 共 鸣,进 而 进 入 启 迪 性 灵、感 悟 人 生 的 境 界。烦 恼 的 时 候 不 妨 适 度 进 酒,悠 闲 的 时 候 可 以 细 细 地 品 茶。因 此,品 茶 需 要 有 相 对 美 好 的 心 境。

六 艺 助 兴

诗 助 茶 兴

诗 是 诗 人 对 生 活 的 感 悟,亦 是 一 种 即 兴 的 畅 言。茶 诗 缘 深,兼 而 爱 之,茶 益 人 思。可 见 品 茗 时 吟 诗 是 一 件 雅 事。在 品 着 新 茶 的 同 时 吟 几 句 诗 似 乎 是 自 娱,亦 是 一 种 助 兴。古 往 今 来,数 不 胜 数 的 诗 可 信 手 拈 来,在 与 友 人 对 饮 时 一 展 文 采,高 雅 脱 俗,怡 情 悦 志。“诗 兴 茶 风,相 得 益 彰”便 是 由 此 而 来。

曼 妙 音 乐

音 乐 与 茶 有 着 陶 冶 性 情 的 共 通 之 处。舒 缓 曼 妙 的 音 乐 可 以 营 造 品 茗 时 宁 静 幽 雅 的 氛 围,具 有 很 强 的 烘 托 和 感 染 性。

品 茶 时 伴 以 音 乐,无 疑 是 一 种 高 雅 的 精 神 享 受。古 人 在 饮 茶 时 喜 欢 临 窗 倾 听 月 下 松 涛 竹 响,抑 或 是 雪 落 沙 沙、清 风 吹 菊,获 得 高 洁 与 闲 适 的 心 灵 放 松。如 白 居 易 在《琴 茶》诗 中 所 言“琴 里 知 音 唯 渌 水,茶 中 故 旧 是 蒙 山”。

品 茶 时 的 音 乐 以 古 典 轻 音 乐 为 主,且 旋 律 悠 扬、节 奏 舒 缓、乐 音 清 雅。《梅 花 三 弄》、《雨 打 芭 蕉》、《平 湖 秋 月》等 乐 曲,古 筝、古 琴、洞 箫、竹 笛、琵 琶 等 乐 器,都 能 发 人 思 古 之 幽 情,均 为 入 茶 之 上 选。品 茶 时 与 音 乐 为 伴,不 仅 平 添 了 许 多 优 雅,也 传 送 出 缕 缕 的 文 化 韵 味。

清 香 袅 袅

中 国 人 自 古 就 有“闻 香 品 茶”的 雅 趣。香 与 茶 以 及 音 乐 仿 佛 是 天 然 的 相 生 相 伴,从 人 的 嗅 觉、味 觉 和 听 觉 的 不 同 触 感 出 发 使 人 怡 神 清 心。焚 香 除 了 平 静 心 神、调 和 气 息 之 外,还 在 于 它 的 优 雅 和 禅 意。有 茶 而 无 香 仿 佛 情 趣 不 足,有 香 无 茶 则 稍 嫌 清 淡。香 之 于 茶 就 像 美 酒 之 于 佳 人,二 者 相 得 益 彰。

饮 茶 时 焚 的 香 多 为 禅 院 中 普 遍 燃 点 的 檀 香,既 能 够 与 茶 香 很 好 地 协 调,更 能 促 使 杂 念 消 散 和 心 怀 澄 澈。

书 画 相 伴

与 书 画 相 伴 来 品 茶,可 以 营 造 浓 重 的 文 化 氛 围,并 激 发 才 学 之 士 的 灵 感。书 画 与 品 茶 二 者 之 间 自 古 就 有 着 紧 密 的 关 联。历 来 文 人 名 士 的 书 画 创 作 往 往 在 品 茗 之 间 灵 感 突 发,从 而 成 就 了 千 古 卓 绝 的 诗 文 和 画 作。元 代 大 画 家 赵 孟 的《斗 茶 图》、清 代 画 家 薛 怀 的《山 窗 清 供 图》以 及 南 宋 刘 松 年 的《斗 茶 画 卷》等 等 均 为 古 代 书 画 家 抒 发 茶 缘 的 名 作 珍 品。因 为 书 画 与 茶 之 间 的 关 系,甚 至 出 现 了 茶 画、茶 诗 等 一 个 个 专 门 的 艺 术 门 类。

在 现 代 茶 社 内 部 人 文 环 境 布 置 上,也 很 注 重 书 画 的 安 排,能 烘 托 出 具 有 文 化 底 蕴 且 宁 静 致 远 的 品 茗 气 氛。在 品 茶 之 时 有 书 画 相 伴,融 入 历 史 与 艺 术 气 息,情 趣 中 浸 透 着 高 雅。

棋 艺 添 趣

棋 局 与 品 茗 相 伴 随,悠 闲 的 趣 味 冲 淡 了 胜 负 争 逐。一 杯 香 茶 和 一 盘 棋 局,无 限 雅 静 与 和 美。棋 局 对 弈 凝 聚 着 默 然 深 思 的 宁 静 智 慧,而 在 僵 持 犹 疑 之 间,轻 啜 一 口 清 茶,舒 滑 绵 软 的 香 气 弥 漫 于 口 中,犹 如 清 风 拂 面,令 人 神 清 气 爽。或 者,仅 仅 手 持 一 杯 清 茶,静 静 地 观 看 他 人 对 弈,同 样 可 以 增 进 品 茗 的 快 意 与 雅 致。

花 艺 添 香

香 花 伴 茶 亦 是 一 种 经 典。花 能 协 调 环 境,亦 能 调 节 心 情。花 有 着 柔 美 的 色 彩,美 妙 的 姿 态,芬 芳 的 气 息 和 独 特 的 品 质。因 此 品 茶 时 周 边 摆 放 几 枝 鲜 花 可 为 茶 艺 增 辉 不 少。提 壶 一 把,鲜 花 数 枝,给 人 一 片 清 雅 宁 静 的 天 地。

手 把 手  教 你 学 中 国 茶 艺

01表 演 茶 艺 的 动 作 手 法

【开 闭 茶 样 罐 】

开 闭 茶 样 罐 时,如 果 是 套 盖 茶 样 罐,需 双 手 捧 住 茶 样 罐,两 手 食 指、中 指 用 力 上 推 外 层 铁 盖,松 动 后,用 拇 指、食 指 和 中 指 捏 住 外 盖 外 壁,转 动 手 腕 取 下,取 完 茶 样 后 以 抛 物 线 轨 迹 扣 回。

若 是 压 盖 式 茶 样 罐,则 需 双 手 捧 茶 罐,右 手 拇 指、食 指 和 中 指 提 盖 放 在 茶 盘 中 右 侧,取 茶 完 毕 后 扣 回。

【取 茶 样 】

取 茶 样 的 手 法 与 茶 匙、茶 荷 的 配 合 使 用 有 关。茶 匙、茶 荷 的 配 合 使 用 是:左 手 横 握 开 盖 的 茶 样 罐,前 后 轻 轻 转 动,右 手 以 拇 指、食 指 和 中 指 捏 住 茶 匙,将 茶 叶 轻 轻 扒 出 并 拨 进 茶 荷;将 茶 罐 放 回,茶 荷 置 于 左 手,右 手 捏 茶 匙,从 茶 荷 中 将 茶 叶 轻 轻 拨 入 泡 具 中。

茶 荷 法 即 用 茶 荷 从 茶 样 罐 中 拨 取 茶 叶,直 接 投 入 冲 泡 器 具 或 配 合 茶 匙 投 入。在 提 取 茶 样 的 时 候 要 精 确 舒 缓、从 容 优 雅。

【取 器 物 】

茶 艺 中 器 物 的 取 用 手 法 常 用 捧 取 法 和 端 取 法。捧 取 法 为 将 搭 于 胸 前 或 前 方 桌 沿 的 双 手 慢 慢 向 两 侧 平 移 至 肩 宽,双 手 掌 心 相 对 捧 住 欲 取 物 件 的 基 部,然 后 慢 慢 移 动 并 放 置 到 需 要 位 置,随 即 轻 轻 放 开 双 手,收 回 如 初。捧 取 法 适 合 取 用 茶 样 罐、茶 匙 筒 和 花 瓶 等 立 式 物 件。

端 取 法 为 双 手 移 动 时 掌 心 向 上 且 适 度 凹 陷,以 拇 指 和 食 指 端 取 需 要 物 件,平 稳 有 力,优 雅 从 容。多 用 于 端 取 茶 杯、茶 盘、茶 荷、茶 巾 以 及 茶 点 等。

【提 壶 】

提 壶 的 手 法 依 据 壶 的 种 类 而 各 异,主 要 包 括 侧 提 壶、飞 天 壶、握 把 壶、提 梁 壶 以 及 无 把 壶。

1侧 提 壶:大 型 壶 是 用 右 手 食 指、中 指 勾 住 壶 把,左 手 食 指、中 指 按 住 壶 钮 或 盖,以 右 手 用 力 上 提,并 缓 缓 移 动 至 需 要 位 置;中 型 壶 是 用 右 手 食 指、中 指 勾 住 壶 把,以 大 拇 指 按 住 壶 盖,然 后 右 手 用 力 提 壶 并 移 动;小 型 壶 则 是 单 用 右 手 拇 指 和 中 指 勾 住 壶 把,左 手 无 名 指 按 住 壶 盖,轻 轻 提 取。

2飞 天 壶:右 手 大 拇 指 按 住 盖 钮,其 他 四 指 勾 握 壶 把,缓 缓 地 提 取。

3握 把 壶:右 手 大 拇 指 按 住 盖 钮 或 者 盖 的 一 侧,其 余 四 指 握 壶 把 提 壶。

4提 梁 壶:右 手 除 中 指 外 的 其 余 四 指 握 住 提 梁,中 指 抵 住 壶 盖。

5无 把 壶:右 手 握 住 茶 壶 口 两 侧 外 壁,食 指 可 轻 轻 抵 住 盖 钮。

【持 杯 】

1大 茶 杯 分 无 柄 和 有 柄:无 柄 杯 是 右 手 虎 口 分 开,握 住 茶 杯 基 部,女 士 需 用 左 手 指 尖 托 杯 底;有 柄 杯 是 右 手 食 指、中 指 勾 住 杯 柄,女 士 拇 指 与 食 指 相 搭。

2闻 香 杯:右 手 虚 握 空 拳,将 闻 香 杯 握 在 拳 心,或 者 两 手 捧 在 掌 间。女 士 将 闻 香 杯 与 品 茗 杯 1 8 0°倒 翻 时 用 兰 花 指 手 法。

3品 茗 杯:男 士 用 右 手 大 拇 指、中 指 握 杯 两 侧,无 名 指 抵 住 杯 底,食 指 及 小 指 自 然 弯 曲;女 士 把 食 指 与 小 指 呈 兰 花 指 状,左 手 指 尖 托 住 杯 底。

4盖 碗:右 手 大 拇 指 与 中 指 扣 在 杯 身 两 侧,食 指 按 在 盖 钮 下 方,无 名 指 和 小 指 搭 住 碗 壁;女 士 双 手 把 盖 碗 连 杯 托 端 起,放 在 左 手 掌 心。

主 要 包 括 大 茶 杯、闻 香 杯、品 茗 杯 和 盖 碗 4种 茶 具 的 持 取 手 法。

【温 具 】

温 具 主 要 是 用 开 水 温 泡 茶 壶、茶 杯 和 茶 碗,也 包 括 茶 盅 和 滤 网。温 壶 法,开 盖 是 左 手 大 拇 指、食 指 和 中 指 按 在 壶 钮 上,揭 开 壶 盖,把 壶 盖 放 到 茶 盘 中。注 汤 是 右 手 提 壶,按 逆 时 针 方 向 低 斟,使 水 流 顺 圆 形 茶 壶 口 冲 入;再 使 水 从 高 处 冲 入 茶 壶;等 注 水 量 为 茶 壶 的 1 / 2时 再 低 斟,使 开 水 壶 及 时 断 水,轻 轻 放 回,以 左 手 把 壶 盖 加 回 茶 壶 之 上。

之 后,双 手 取 茶 巾 放 在 左 手 手 指 上,右 手 三 指 握 茶 壶,放 在 左 手 茶 巾 上,双 手 协 调 按 逆 时 针 方 向 转 动 手 腕,使 茶 壶 各 部 分 充 分 接 触 开 水,这 一 动 作 被 称 为 荡 壶。倒 水 是 根 据 茶 壶 的 样 式,用 正 确 的 提 壶 手 法 把 水 倒 进 水 盂。

闻 香 杯 与 品 茗 杯 一 起 倒 翻 时 的 兰 花 指 手 法

【温 杯 法 】

1温 烫 大 茶 杯 :右 手 提 壶 逆 时 针 转 动,使 水 流 沿 茶 杯 壁 冲 入,约 至 容 量 的 1 / 3后 断 水,使 茶 杯 内 外 均 能 被 开 水 冲 淋 到。

2温 烫 小 茶 杯 :温 杯 时 把 茶 杯 相 连 排 成 一 字 或 者 圆 圈,右 手 提 壶 向 杯 内 注 入 开 水 至 满,使 茶 杯 内 外 均 用 开 水 烫 到。

3温 烫 盖 碗 :提 壶 逆 时 针 向 盖 内 注 入 开 水,至 碗 内 约 1 / 3容 量 时 壶 断 水,开 水 壶 复 位。翻 盖 时 右 手 取 茶 匙 插 入 缝 隙 内,左 手 手 背 朝 外 护 在 盖 碗 外,手 掌 轻 触 碗 沿;右 手 用 茶 匙 由 内 而 外 拨 动 碗 盖,左 手 用 拇 指、食 指 和 中 指 把 碗 盖 正 盖 在 碗 上。烫 碗 是 右 手 大 拇 指 和 中 指 搭 在 碗 身 中 间,食 指 屈 伸 抵 住 盖 钮 下 凹 处;左 手 托 碗 底,端 起 盖 碗,右 手 逆 时 针 轻 轻 转 动,使 盖 碗 内 各 部 位 均 接 触 热 水。倒 水 时,右 手 提 盖 钮 把 碗 盖 靠 右 斜 盖;端 起 盖 碗 移 到 水 盂 上,水 从 盖 碗 左 侧 小 隙 流 进 水 盂。

【冲 泡 】

冲 泡 一 般 分 为 单 手 回 转、双 手 回 转、凤 凰 三 点 头 以 及 回 转 高 冲 低 斟 4种 手 法。

单 手 回 转 冲 泡 ,即 右 手 提 壶,手 腕 逆 时 针 回 转,令 水 流 沿 茶 杯 口 或 茶 壶 口 内 壁 冲 入。

双 手 回 转 冲 泡 ,即 在 水 壶 较 沉 的 情 况 下,右 手 提 壶,左 手 取 茶 巾 并 托 住 壶 底,右 手 手 腕 逆 时 针 回 转,令 水 流 沿 内 壁 冲 入。

凤 凰 三 点 头 ,即 手 提 水 壶 高 冲 低 斟 三 次,高 冲 低 斟 是 指 右 手 提 壶 靠 近 茶 杯 口 注 水,然 后 提 升 水 壶,让 水 流 倾 泻,接 着 仍 压 腕 靠 近 茶 杯。如 此 回 环 3次,有 三 鞠 躬 之 意。

回 转 高 冲 低 斟 法 是 乌 龙 茶 较 常 用 的 冲 泡 方 法,即 先 用 单 手 回 转 法,逆 时 针 绕 圈 至 茶 杯 口,令 水 流 从 中 心 持 续 注 入 至 七 分 满,然 后 压 腕 低 斟,水 满 后 提 腕 上 翘 水 壶 断 水。

【奉 茶 】

奉 茶 的 手 法 有 单 手、双 手 之 别。一 般 在 客 人 左 边,用 左 手 端 茶 奉 上,而 客 人 则 用 右 手 伸 掌 姿 势 进 行 对 答 礼 仪。单 手 奉 茶 显 得 亲 切、自 然。双 手 奉 茶 是 从 客 人 正 面 双 手 奉 上,再 用 手 势 表 示 请 用。奉 茶 要 遵 循 先 长 后 幼、先 客 后 主 的 顺 序。

02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茶 艺 步 骤 01“宝 光”初 现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分 为 12道 程 序。“宝 光”初 现 为 第 一 道 程 序。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条 索 紧 秀,锋 苗 好,色 泽 并 非 如 名 中 所 说 的 红 色,而 是 乌 黑 润 泽,其 漂 亮 的 色 泽 被 称 为“宝 光”。请 来 宾 欣 赏 红 茶 的 色 泽,被 称 为“宝 光”初 现。

茶 艺 步 骤 02清 泉 初 沸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第 二 道 程 序,即 煮 水。

在 这 道 程 序 中,先 将 用 来 冲 泡 红 茶 的 水 加 热,待 水 微 沸 后,壶 中 会 上 浮 出 水 泡,表 面 看 来 仿 佛 水 中 出 现“蟹 眼”。 古 人 饮 茶 以 泉 水 为 上 佳,因 此 这 一 道 程 序 也 就 被 命 名 为“清 泉 初 沸”。

茶 艺 步 骤 03温 热 壶 盏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第 三 道 程 序,即 温 具。

将 上 一 道 程 序 中 初 沸 的 水,缓 缓 注 入 瓷 壶 及 杯 中,通 过 这 种 方 式 为 壶、杯 升 温,使 壶、杯 渐 渐 温 热,即“温 热 壶 盏”。温 杯 热 具 使 得 茶 韵 能 够 更 好 地 发 挥。这 一 细 节 也 将 茶 的 温 润 天 性 展 现 在 观 者 面 前,茶 为 灵 物,因 此 需 要 谨 慎 对 待,用 心 品 味。要 注 意 刚 用 沸 水 温 热 过 的 壶、杯 还 比 较 烫,应 放 置 一 会 儿,稍 降 温 后 再 把 废 水 倒 掉。

茶 艺 步 骤 04“王 子”入 宫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第 四 道 程 序,即 投 茶。

这 道 程 序 是 用 茶 匙 将 茶 荷 或 赏 茶 盘 中 的 红 茶 轻 轻 拨 入 壶 中。茶 叶 醇 厚 浓 艳,缓 缓 下 落 的 过 程 中 飘 飞 的 姿 态 让 人 心 醉。因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也 被 誉 为“王 子 茶”,故 此 这 道 程 序 被 称 为“王 子”入 宫。

“祁 红 特 绝 群 芳 最,清 誉 高 香 不 二 门。”祁 门 红 茶 是 红 茶 中 的 极 品,香 名 远 扬,有“王 子 香”、“群 芳 最”的 美 誉。

茶 艺 步 骤 05悬 壶 高 冲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第 五 道 程 序,即 冲 泡。

这 是 冲 泡 红 茶 的 关 键 步 骤。冲 泡 红 茶 的 水 温 要 达 100℃。冲 泡 时 要 注 意 将 壶 提 高,让 水 自 高 处 冲 下,不 可 断 续,不 可 急 迫。高 冲 可 让 茶 叶 在 水 流 的 激 荡 下 充 分 浸 润,有 利 于 红 茶 色、香、味 的 充 分 发 挥,还 能 使 茶 叶 翻 动,清 洁 茶 叶。

茶 艺 步 骤 06分 杯 敬 客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第 六 道 程 序,即 分 茶。

这 道 程 序 要 求 采 用 循 环 斟 茶 法,即 将 壶 中 的 茶 水 循 环 均 匀 地 斟 入 每 一 只 杯 中,这 样 能 够 最 大 程 度 地 保 证 每 一 泡 杯 中 茶 的 色、味 均 匀 一 致。“分 杯 敬 客”也 可 以 使 每 位 品 茶 者 同 时 享 受 到 同 样 的 茶 香 与 茶 韵。均 匀 的 茶 色 和 茶 香 以 示 对 客 人 平 等 的 敬 意。

茶 艺 步 骤 07喜 闻 幽 香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第 七 道 程 序,即 闻 香。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是 世 界 三 大 高 香 茶 之 一,其 香 浓 烈 馥 郁,悠 长 高 远,被 冠 以 “群 芳 最”的 美 誉。闻 香 时,轻 轻 拿 起 闻 香 杯,只 要 茶 杯 刚 刚 接 近 口 鼻,一 股 幽 幽 淡 淡 的 清 香 就 随 着 气 息 沁 入 心 肺,甜 润 之 中 蕴 涵 着 一 股 兰 花 之 香,浓 郁 而 又 不 失 清 淡。闻 者 如 入 美 妙 之 境,喜 悦 之 情 溢 于 言 表。

闻 香 是 品 茶 中 重 要 的 一 步,只 有 完 全 融 入 了 茶 香 中,才 能 真 正 了 解 茶 的 韵 味。

茶 艺 步 骤 08观 赏 汤 色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第 八 道 程 序,即 赏 茶 汤。

“红 茶”的“红”主 要 表 现 在 冲 泡 好 的 茶 汤 中。祁 门 功 夫 红 茶 汤 色 红 艳,带 给 观 者 浓 烈 清 郁 的 感 觉,杯 沿 有 一 道 明 显 的“金 圈”。观 赏 汤 色 时 要 特 别 注 意 观 察 其 明 亮 度 与 色 泽,这 两 者 能 够 表 明 红 茶 的 发 酵 程 度 和 茶 汤 的 鲜 爽 度。之 后 再 观 叶 底,可 见 叶 片 嫩 软 红 亮,清 爽 入 目。

茶 艺 步 骤 09品 味 鲜 爽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第 九 道 程 序,即 品 茶。

闻 香 之 后 融 入 茶 香 之 中,观 色 之 后 进 入 清 爽 之 境,随 后 便 可 以 缓 啜 品 饮。与 红 碎 茶 浓 强、略 带 刺 激 性 的 口 感 有 所 不 同,祁 门 功 夫 红 茶 以 鲜 爽、浓 醇 为 主。

品 尝 红 茶 时,滋 味 醇 厚,回 味 绵 长,似 在 追 寻 此 前 已 经 发 酵 过 的 香 气。品 茶 者 更 好 似 在 品 味 醇 厚 的 人 生,“如 烟 往 事 俱 忘 却,心 底 无 私 天 地 宽”。

茶 艺 步 骤 10再 赏 余 韵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道 程 序,即 再 次 品 茶。

茶 贵 在 一 泡,此 时 的 茶 味 最 为 珍 贵。然 而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在 一 泡 之 后,可 再 冲 泡 第 二 泡 茶,在 品 第 二 泡 茶 的 过 程 中,红 茶 的 余 韵 仍 然 留 在 杯 盏 之 间,赏 茶 观 色 仍 是 一 种 极 大 的 享 受。

茶 艺 步 骤 11三 品 得 趣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一 道 程 序,即 第 三 次 品 茶。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通 常 可 以 多 次 冲 泡,每 次 的 口 感 都 各 不 相 同,需 要 品 者 细 饮 慢 酌,于 细 微 处 享 受 茶 的 美 妙,在 徐 徐 感 悟 中 体 味 茶 的 真 味。“三 品 得 趣”真 切 地 表 达 了 在 品 得 三 泡 的 红 茶 之 后 所 能 体 会 到 的 茶 趣。

茶 艺 步 骤 12收 杯 谢 客

这 是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茶 艺 的 最 后 一 道 程 序,即 表 达 对 观 者 的 谢 意 与 美 好 祝 愿。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作 为 红 茶 的 一 种,和 其 他 红 茶 一 样,性 情 温 和,收 敛 性 弱,易 于 交 融,因 此 也 常 被 用 来 调 饮。调 饮 很 难 领 略 到 祁 门 功 夫 红 茶 特 殊 的“祁 门 香”和 其 独 特 的 内 质,因 此 仍 然 需 要 茶 艺 来 孕 育 茶 香、茶 气 和 茶 韵。焚 香 除 妄 念

03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茶 艺 步 骤 01焚 香 静 气,活 煮 甘 泉

第 一 道 程 序,即 焚 香 和 煮 水。

通 过 点 燃 一 支 香 来 营 造 祥 和、肃 穆 和 温 馨 的 气 氛,使 宾 客 心 旷 神 怡。伴 随 着 袅 袅 香 烟,心 境 升 华 到 富 有 神 韵 的 境 界。

“活 煮 甘 泉”,即 用 旺 火 来 煮 壶 中 之 水,用 山 溪 泉 水 为 上,煮 到 初 沸 为 宜。

茶 艺 步 骤 02孔 雀 开 屏,叶 嘉 酬 宾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二 道 程 序,即 向 来 宾 展 示 茶 具 和 茶 叶。

孔 雀 开 屏 是 向 同 伴 展 示 自 己 美 丽 的 羽 毛,借 用 此 义,这 道 程 序 是 指 向 嘉 宾 们 介 绍 泡 茶 所 用 的 精 美 功 夫 茶 具。通 常 展 示 的 茶 具 主 要 有:紫 砂 壶、闻 香 杯、品 茗 杯、公 道 杯 等。

“叶 嘉”是 借 用 苏 东 坡 对 茶 叶 的 美 称,“叶 嘉 酬 宾”即 请 嘉 宾 鉴 赏 乌 龙 茶 的 外 观 形 状,感 受 其 独 特 茶 韵。

茶 艺 步 骤 03大 彬 沐 淋,乌 龙 入 宫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三 道 程 序,即 淋 壶 和 投 茶。

“大 彬”是 指 明 代 制 作 紫 砂 壶 的 一 代 宗 师。其 所 制 的 紫 砂 壶 令 茶 人 视 为 珍 宝,爱 不 释 手,因 此 后 人 常 把 名 贵 的 紫 砂 壶 称 为“大 彬 壶”。“大 彬 沐 淋”,就 是 表 现 用 开 水 浇 烫 茶 壶 的 情 形,洗 壶 的 同 时 也 提 高 壶 温,使 茶 叶 能 更 好 地 发 挥 出 色、香、味、形 等 特 点。

“乌 龙 入 宫”就 是 把 乌 龙 茶 叶 放 入 紫 砂 壶 内,“宫”被 用 来 比 喻 紫 砂 壶 的 重 要 性。“乌 龙 入 宫”把 茶 入 壶 的 情 景 以 郑 重 的 语 言 描 述 了 出 来。

茶 艺 步 骤 04高 山 流 水,春 风 拂 面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四 道 程 序,即 冲 茶。

“高 山 流 水”是 指 将 开 水 壶 提 高,从 高 处 向 紫 砂 壶 内 冲 水。冲 水 的 过 程 中,壶 内 的 茶 叶 会 瞬 时 随 着 水 浪 翻 滚,起 到 用 开 水 洗 茶 的 作 用。

“春 风 拂 面”是 指 用 壶 盖 轻 轻 刮 去 茶 汤 表 面 泛 起 的 泡 沫 和 茶 叶 沫,以 此 保 证 壶 内 的 茶 汤 更 加 清 澈 洁 净。用 壶 盖 轻 抚 的 过 程 犹 如 春 风 拂 面,于 轻 柔 温 和 之 中 体 现 美 妙 神 韵。

茶 艺 步 骤 05乌 龙 入 海,重 洗 仙 颜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五 道 程 序,主 要 是 再 次 冲 水 入 壶。

品 饮 武 夷 岩 茶 有 句“头 泡 汤,二 泡 茶,三 泡、四 泡 是 精 华”的 俗 语。头 一 泡 冲 出 的 茶 汤 一 般 不 喝,而 是 将 其 直 接 注 入 茶 海。因 为 茶 汤 呈 琥 珀 色,从 壶 口 流 出 好 似 蛟 龙 翻 腾,所 以 称 之 为“乌 龙 入 海”。

“重 洗 仙 颜”意 喻 第 二 次 冲 水。第 二 次 冲 水 要 注 满 紫 砂 壶,在 加 盖 后 还 要 用 开 水 浇 淋 壶 的 外 部,这 样 更 有 利 于 茶 香 的 发 挥。

茶 艺 步 骤 06湖 海 相 容,再 注 甘 露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六 道 程 序,即 将 茶 壶 中 冲 泡 好 的 茶 汤 倒 入 茶 海 中。

冲 泡 武 夷 岩 茶 时 通 常 会 备 有 两 把 壶,一 把 紫 砂 壶,专 门 用 于 泡 茶,称 为“泡 壶”;另 一 把 容 积 相 等 的 壶 用 于 储 存 泡 好 的 茶 汤,称 之 为“海 壶”。现 在 人 们 多 数 用“公 道 杯”代 替“海 壶”来 储 备 茶 水。这 道 程 序 需 要 把 泡 壶 中 泡 好 的 茶 水 注 入 海 壶,此 为“湖 海 相 容”。

泡 壶 中 的 茶 水 倒 净 后,趁 着 壶 热 再 次 注 入 开 水,这 一 步 被 称 为“再 注 甘 露”。

茶 艺 步 骤 07祥 龙 行 雨,凤 凰 点 头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七 道 程 序,即 分 茶。

将 海 壶 中 的 茶 汤 快 速 巡 回 地 依 次 注 入 闻 香 杯 中,名 为“祥 龙 行 雨”,取 普 降 甘 露 的 吉 祥 之 意。

当 海 壶 中 的 茶 汤 将 近 倒 完 时,茶 艺 师 的 手 势 会 一 高 一 低 有 节 奏 地 斟 茶,将 巡 回 快 斟 改 为 点 斟。这 一 过 程 就 被 形 象 地 称 之 为“凤 凰 点 头”,寓 意 凤 凰 向 嘉 宾 们 行 礼 致 敬,并 送 出 祝 福。

茶 艺 步 骤 08天 地 融 合,鲤 鱼 翻 身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八 道 程 序,即 将 闻 香 杯 中 的 茶 汤 倒 入 品 茗 杯。

当 闻 香 杯 中 斟 满 茶 之 后,将 画 品 茗 杯 倒 扣,盖 在 画 有 凤 凰 的 闻 香 杯 上,被 形 象 地 喻 为“天 地 融 合”,表 达 吉 祥 和 美 之 意。

翻 转 杯 子 称 为“鲤 鱼 翻 身”。这 一 典 故 出 自 中 国 古 代 神 话 传 说 中 的 鲤 鱼 跃 过 龙 门 即 可 化 龙 升 天。这 一 环 节 用“鲤 鱼 翻 身”含 蓄 地 表 达 出 了 茶 艺 表 演 者 对 来 宾 的 祝 福。

茶 艺 步 骤 09捧 杯 敬 茶,众 手 传 盅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九 道 程 序,即 敬 茶。

“捧 杯 敬 茶”是 指 茶 艺 师 用 双 手 把 泡 好 的 茶 恭 恭 敬 敬 地 传 给 来 宾 并 点 头 示 意。

来 宾 接 到 茶 后 不 能 独 自 先 品 为 快,而 是 首 先 向 茶 艺 师 点 头 致 谢 作 为 回 礼,并 按 照 茶 艺 师 的 姿 势 依 次 将 茶 传 给 下 一 位 来 宾,直 到 每 位 来 宾 都 有 茶 可 品 为 止。这 一 程 序 使 在 座 的 宾 主 距 离 拉 近,气 氛 融 洽。

茶 艺 步 骤 10鉴 赏 汤 色,喜 闻 高 香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道 程 序,即 赏 茶 色 和 闻 茶 香。

“鉴 赏 汤 色”是 指 请 客 人 用 左 手 将 品 茗 杯 端 稳,右 手 将 闻 香 杯 慢 慢 地 倾 斜 45°端 起,将 热 茶 全 部 注 入 品 茗 杯 中,然 后 慢 慢 观 赏 茶 汤 的 颜 色,所 以 称 之 为“鉴 赏 双 色”。

“喜 闻 高 香”即 请 来 宾 闻 一 闻 杯 底 留 香,是 功 夫 茶 品 茶 中“三 闻”的 第 一 闻。这 一 闻 主 要 是 闻 茶 香 的 纯 度,看 茶 是 否 有 异 味。

茶 艺 步 骤 11三 龙 护 鼎,初 品 奇 茗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一 道 程 序,即 端 杯 品 茶。

“三 龙 护 鼎”即 用 三 根 手 指 端 持 茶 杯,用 拇 指、食 指 扶 杯,用 中 指 托 住 杯 底。“初 品 奇 茗”主 要 是 品 这 泡 茶 的 火 功 水 平,是 否“老 火”或“生 青”,是 武 夷 山 茶 艺“三 品”中 的 第 一 品。茶 汤 入 口 之 后 不 要 立 即 咽 下,而 是 先 吸 气,这 样 茶 汤 可 以 借 着 气 流 在 口 腔 中 翻 滚 流 动,与 口 舌 有 着 更 充 分 的 接 触,由 此 对 茶 汤 进 行 充 分 的 品 味。

茶 艺 步 骤 12再 斟 流 霞,二 探 兰 芷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二 道 程 序,即 第 二 次 倒 茶 和 闻 香。

“再 斟 流 霞”是 指 为 客 人 斟 第 二 道 茶。宋 代 范 仲 淹 有 诗 云:“斗 茶 味 兮 轻 醍 醐,斗 茶 香 兮 薄 兰 芷。(《和 章 岷 从 事 斗 茶 歌》)”兰 花 之 香 是 公 认 的 王 者 之 香,以 兰 香 比 喻 茶 香,更 能 显 出 茶 之 韵 味。

“二 探 兰 芷”是 请 客 人 第 二 次 闻 香,并 与 第 一 次 闻 香 细 细 地 对 比,能 体 验 到 更 丰 富 的 内 韵。同 时 比 较 出 清 幽 淡 雅、甘 润 绵 长 的 乌 龙 茶 香 比 单 纯 的 兰 花 香 气 更 胜 一 筹。

茶 艺 步 骤 13二 品 云 腴,喉 底 留 甘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三 道 程 序,即 再 次 品 茶。

“二 品 云 腴”就 是 请 客 人 品 第 二 道 茶。典 出 宋 代 书 法 家 黄 庭 坚 曾 将 茶 叶 赞 誉 为“云 腴”。二 品 时 要 细 细 体 味 茶 汤 过 喉 的 感 觉,看 茶 汤 性 质 是 鲜 爽 甘 醇,还 是 生 涩 平 淡。

茶 艺 步 骤 14三 斟 石 乳,荡 气 回 肠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四 道 程 序,即 第 三 次 品 茶 和 闻 香。

“石 乳”本 是 元 代 武 夷 山 贡 茶 中 的 珍 品,“三 斟 石 乳”即 指 斟 第 三 道 茶。

“荡 气 回 肠”是 指 第 三 次 闻 香,以 鉴 定 茶 香 的 持 久 性。闻 武 夷 岩 茶 的 香 气 讲 究“三 口 气”,除 了 用 鼻 子 闻,还 可 以 用 嘴 大 口 地 吸 入 茶 香,随 后 从 鼻 腔 呼 出,如 此 反 复 三 次,则 可 全 面 细 腻 地 感 受 茶 香,闻 者 如 有“荡 气 回 肠”之 感。

茶 艺 步 骤 15含 英 咀 华,领 悟 岩 韵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五 道 程 序,即 来 宾 自 由 品 茶,领 略 武 夷 岩 茶 的 岩 韵。

“含 英 咀 华”出 自 清 朝 才 子 袁 枚 对 武 夷 岩 茶 的 感 叹“品 茶 应 含 英 咀 华,并 徐 徐 咀 嚼 而 体 贴 之”,“英”和“华”都 是 花 的 意 思。“含 英 咀 华”顾 名 思 义 是 指 茶 在 口 中 犹 如 兰 花,香、清、甘、活,需 慢 慢 咀 嚼、细 细 品 味,唯 有 如 此 才 能 领 悟 到 武 夷 岩 茶 所 特 有 的 美 妙 韵 味。

茶 艺 步 骤 16君 子 之 交,水 清 味 美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六 道 程 序,即 在 品 茶 之 后 饮 一 口 清 水。

古 人 推 崇“君 子 之 交 淡 如 水”,品 饮 了 三 道 浓 茶 之 后,再 喝 一 口 白 开 水,浓 淡 相 宜 之 感 顿 生。咽 下 白 水 后 若 再 张 嘴 吸 一 口 气,会 感 到 回 味 甘 甜,满 口 生 津,无 比 酣 畅。“此 时 无 茶 胜 有 茶”的 感 觉 油 然 而 生。

茶 艺 步 骤 17名 茶 探 趣,游 龙 戏 水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七 道 程 序,即 鉴 赏 叶 底。

“名 茶 探 趣”,是 请 客 人 自 己 动 手 冲 茶 泡 茶,看 一 看 壶 中 的 茶 泡 到 第 几 泡 还 能 保 持 茶 的 色、香、味。

“游 龙 戏 水”则 是 把 冲 泡 后 的 茶 叶 放 到 清 水 杯 中,让 来 宾 观 赏 泡 后 的 茶 叶,即“观 叶 底”。泡 好 的 叶 片 三 分 红、七 分 绿,在 清 水 中 微 微 晃 动,仿 佛 游 龙 戏 水 一 般。

茶 艺 步 骤 18宾 主 起 立,尽 杯 谢 茶

这 是 武 夷 山 功 夫 茶 茶 艺 的 最 后 一 道 程 序,即 谢 茶 告 别。

在 茶 艺 表 演 结 束 时,通 常 会 请 宾 主 起 立,一 同 饮 尽 杯 中 茶,并 相 互 祝 福 对 方。焚 香 除 妄 念

04普 洱 茶 茶 艺

茶 艺 步 骤 01备 具 候 用

这 道 程 序 是 指 将 所 用 的 茶 具 准 备 妥 当,并 按 适 宜 的 位 置 摆 放 好。

在 整 齐、清 洁 的 环 境 中,更 有 利 于 茶 艺 的 完 备。通 常,主 要 使 用 的 茶 具 是 盖 碗、公 道 杯 和 品 茗 杯。

茶 艺 步 骤 02孔 雀 开 屏

这 道 程 序 借“孔 雀 开 屏”一 说 来 介 绍 冲 泡 普 洱 茶 的 用 具。

大 体 说 来 有 盖 碗、公 道 杯 和 玻 璃 若 琛 杯。普 洱 茶 用 敞 亮 宽 松 的 盖 碗 冲 泡,能 产 生 高 温 宽 壶 的 效 果;用 白 瓷 制 成 的 公 道 杯 和 若 琛 杯 盛 茶、品 茶,可 更 好 地 观 赏 普 洱 茶 的 汤 色。

茶 艺 步 骤 03高 山 流 水

这 道 程 序 借 用“高 山 流 水”的 典 故,把 宾 客 引 为 知 己,表 达 出 欢 迎 之 情。

这 道 程 序 是 把 公 道 杯 中 的 水 以 一 起 一 落 的 手 法 倒 入 品 茗 杯 中,起 到 温 杯 洗 具 的 作 用,这 一 动 作 有 欢 迎 宾 客 的 寓 意。

茶 艺 步 骤 04普 洱 入 宫

这 道 程 序 就 是 通 常 所 说 的“置 茶”。

即 用 茶 匙 将 普 洱 茶 缓 缓 拨 入 盖 碗 中。以“入 宫”来 表 达 茶 进 入 盖 碗 中 的 郑 重 态 势,给 观 者 以 庄 重 醇 美 的 感 觉,于 醇 厚 之 中 彰 显 茶 之 深 厚 底 蕴。

茶 艺 步 骤 05游 龙 戏 水

这 道 程 序 是 要 用 现 煮 沸 的 开 水,采 用 45°角 大 水 流 的 手 法,把 水 注 入 盖 碗 中,然 后 定 点 冲 泡。

这 样 能 使 盖 碗 中 的 普 洱 茶 随 着 落 下 的 水 流 快 速 翻 滚。通 过 这 种 方 式 可 以 达 到 将 茶 叶 充 分 温 润 的 目 的,因 此 这 道 程 序 也 被 简 称 为“润 茶”。

茶 艺 步 骤 06淋 壶 增 温

这 道 程 序 也 被 简 称 为 淋 壶。

将 盖 碗 中 初 泡 出 的 茶 水 倒 在 公 道 杯 里,以 达 到 增 温 的 目 的,有 利 于 茶 香 的 馥 出。

茶 艺 步 骤 07悬 壶 高 冲

这 道 程 序 是 指 提 高 水 壶,将 沸 水 冲 入 碗 中。

高 长 的 水 流 冲 入 盖 碗,随 后 刮 去 浮 沫,盖 上 碗 盖 后 继 续 用 沸 水 冲 淋 盖 子,使 得 茶 香 茶 性 可 以 更 好 地 发 挥。

茶 艺 步 骤 08玉 液 移 壶

这 道 程 序 是 将 盖 碗 中 的 普 洱 茶 汤 静 置 一 会,之 后 倒 入 公 道 杯 中,用 以 均 匀 茶 汤。

通 过 这 道 程 序 可 以 使 茶 味 更 为 馥 郁 芬 芳。“玉 液”本 是 指 用 玉 精 制 成 的 浆 液,古 代 传 说 凡 人 饮 了 可 以 成 仙,后 被 用 来 比 喻 甘 美 的 浆 汁。以“玉 液 移 壶”命 名 这 道 程 序,把 茶 汤 的 甘 美 馥 郁 形 象 地 呈 现 在 观 者 面 前。

茶 艺 步 骤 09若 琛 听 泉

这 道 程 序 是 把 品 茗 杯 中 的 水 倒 入 茶 船。

这 看 似 简 单 的 程 序 源 自 中 国 古 代 的 一 个 典 故:若 琛 是 清 初 一 位 制 杯 名 家,因 他 发 明 的 小 瓯 杯 被 很 多 茶 人 推 崇 和 喜 爱,到 了 现 代 就 用 其 名 代 指 小 茶 杯。“听 泉”将 茶 水 倒 入 茶 船 的 动 态 形 象 地 描 绘 了 出 来。

茶 艺 步 骤 10普 降 甘 霖

这 道 程 序 将 公 道 壶 中 的 茶 汤 倒 入 品 茗 杯 中,每 杯 均 倒 至 七 分 满,又 称 为“分 茶”。

用“甘 霖”比 喻 茶 汤,尽 显 茶 汤 的 美 味 和 吉 祥 祝 愿 之 意。分 茶 时 要 注 意 每 杯 都 要 倒 到 一 样 满,切 记 以 七 分 满 为 度。分 汤 不 均 会 让 客 人 感 到 不 平 等,七 分 满 也 是 主 人 对 客 人 的 尊 敬 之 意。

茶 艺 步 骤 11品 香 审 韵

这 道 程 序 即 品 茗。

品 茗 时,用 拇 指 与 食 指 扶 住 杯 沿,用 中 指 抵 住 杯 底,这 一 手 势 俗 称“三 龙 护 鼎”。俗 语 云:三 口 方 知 味,三 番 方 动 心。品 饮 分 三 次 进 行,方 能 体 味 茶 汤 的 鲜 醇 甘 爽、回 味 无 穷。在 献 茶 时 要 齐 眉 奉 献 给 来 宾 并 行 注 目 礼,请 来 宾 领 悟 茶 韵。

茶 艺 步 骤 12敬 奉 茶 点

这 道 程 序 是 根 据 客 人 的 需 要 奉 上 茶 点。

客 人 在 享 用 茶 点 的 过 程 中 也 可 以 进 一 步 品 尝 美 味,增 加 乐 趣。在 品 茶 过 程 中,辅 以 中 西 茶 点 为 佳,茶 点 通 常 以 清 淡、微 甜 的 食 品 为 主,这 样 比 较 不 会 掩 盖 茶 味。

05龙 井 茶 茶 艺 焚 香 除 妄 念

茶 艺 步 骤 01焚 香 除 妄 念

龙 井 茶 茶 艺 分 为 11道 程 序,“焚 香 除 妄 念”是 第 一 道 程 序,也 称 为 点 香。

茶 是 天 地 灵 物,品 茶 需 要 意 境。青 烟 袅 袅 中,庄 重 肃 穆 的 气 氛 自 然 彰 显,对 茶 的 品 味 也 会 随 之 而 深 邃 许 多。

除 意 境 之 外,点 香 更 能 驱 除 妄 念。品 茶 是 需 要 以 一 颗 平 静 的 心 来 慢 慢 玩 味 的,品 茶 者 在 香 气 所 营 造 的 祥 和 肃 穆 的 气 氛 中,心 态 很 容 易 平 静 下 来。而 借 助 于 这 样 的 环 境,品 茶 者 更 容 易 达 到 修 身 养 性 的 目 的,并 能 在 品 茶 中 深 入 地 品 味 人 生,体 会 茶 与 人 生 的 性 灵 飘 逸 之 美。

茶 艺 步 骤 02冰 心 去 凡 尘

这 是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第 二 道 程 序,即 为 洗 杯。

古 诗 有“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冰 心”比 喻 心 的 纯 洁。这 道 程 序 以“冰 心 去 凡 尘”命 名,正 是 取 其 纯 洁 之 意。

这 一 步 先 用 开 水 烫 一 遍 玻 璃 杯,使 得 凡 尘 尽 去。不 仅 使 茶 杯 清 洁,也 使 得 茶 客 心 绪 沉 定,透 出 浓 重 的 禅 韵 和 文 化 气 息。

茶 艺 步 骤 03玉 壶 养 太 和

这 是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第 三 道 程 序,就 是 俗 称 的 凉 汤。

龙 井 茶 属 于 芽 茶 类,茶 叶 细 致 柔 嫩,宛 若 水 乡 中 飘 来 的 仙 子,灵 动 却 脆 弱,如 果 用 滚 烫 的 开 水 直 接 冲 泡,会 破 坏 龙 井 茶 茶 芽 中 的 维 生 素,由 此 泡 出 的 茶 汤 老、失 味,茶 韵 尽 失。有 鉴 于 此,用 80℃左 右 的 水 泡 出 的 茶 方 为 上 乘。

“玉 壶 养 太 和”指 的 就 是 把 开 水 壶 中 的 水 预 先 倒 入 瓷 壶 中 养 一 会 儿,等 到 水 温 降 到 合 适 时 再 来 冲 茶。以“玉 壶”比 喻 瓷 水 壶,对 龙 井 茶 来 说,只 有 用 不 温 不 火、恰 到 好 处 的 水 来 冲 泡,茶 的 色、香、味 方 能 达 到 至 高 境 界。

茶 艺 步 骤 04清 宫 迎 佳 人

这 是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第 四 道 程 序,即 投 茶。

对 茶 颇 有 研 究 的 宋 代 大 词 人 苏 东 坡 曾 经 以 一 句“戏 作 小 诗 君 勿 笑,从 来 佳 茗 似 佳 人”来 吟 咏“佳 茗”。他 把 清 新、挺 秀、雍 容 高 雅 的 佳 茗,比 喻 成 让 人 一 见 倾 心 的 绝 代 佳 人。

“清 宫 迎 佳 人”就 是 借 用 此 诗,描 述 了 茶 叶 进 入 杯 中 的 场 景。具 体 方 法 是 用 茶 匙 把 茶 叶 缓 缓 投 入 已 经 洗 去 凡 尘 的 玻 璃 杯 中,在 茶 叶 缓 缓 飘 落 的 过 程 中,香 叶 嫩 芽 相 互 扶 持,犹 如 落 英 缤 纷,至 清、至 纯、至 美。

茶 艺 步 骤 05甘 露 润 莲 心

这 是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第 五 道 程 序,也 称 为 润 茶。

乾 隆 皇 帝 曾 以 一 句“聊 因 雀 舌 润 心 莲”把 茶 叶 比 喻 为“润 心 莲”。“甘 露 润 莲 心”就 是 在 茶 开 泡 之 前 先 向 杯 中 注 入 茶 杯 约 1/3容 量 的 热 水,由 此,杯 中 氤 氲 之 气 可 以 完 存,达 到 润 茶 的 目 的。

中 国 久 以“甘 露”来 表 达 珍 贵 的 水,在 这 道 程 序 中,用“甘 露”含 蓄 地 指 出 了 用 水 量,同 时,也 使 得“甘 露 之 下 莲 心 愈 灵”的 画 面 以 一 种 轻 柔 之 势 展 现 在 观 者 面 前。

茶 艺 步 骤 06凤 凰 三 点 头

这 是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第 六 道 程 序,即 冲 水。

龙 井 茶 在 冲 泡 时 讲 究 高 冲 水,即 需 要 把 水 壶 抬 到 一 定 高 度。从 高 处 开 始 冲 水 时,水 壶 还 要 有 节 奏 地 三 起 三 落,并 保 持 着 水 流 不 间 断,只 有 这 样 才 能 保 证 冲 泡 茶 时 茶 叶 能 充 分 受 到 水 流 的 激 荡,均 匀 滋 润。

这 本 是 一 种 冲 水 的 技 法,因 为 冲 水 的 过 程 中 水 壶 有 节 奏 地 三 起 三 落,好 似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 神 奇 的 百 鸟 之 王 凤 凰 在 频 频 地 向 品 茶 者 点 头 致 意,因 此 取 名 为“凤 凰 三 点 头”。

茶 艺 步 骤 07碧 玉 沉 清 江

这 是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第 七 道 程 序,即 为 描 绘 茶 叶 刚 泡 好 的 样 子。

在 冲 入 热 水 之 后,龙 井 茶 先 是 悬 浮 在 水 面 上,随 着 水 分 渐 渐 被 吸 收,茶 叶 开 始 逐 渐 舒 展 开 来 并 慢 慢 沉 入 杯 底,这 一 过 程 通 常 被 喻 为“碧 玉 沉 清 江”。茶 如 碧 玉,温 润 清 华,水 如 清 江,淡 淡 如 雾。茶 水 相 融,茶 愈 鲜 嫩,水 愈 青 翠。此 时 再 看 杯 中,一 片 片 碧 色 茶 叶,如 仙 子 飘 飞,似 天 女 散 花,瞬 时 好 像 将 春 的 内 涵 播 撒 到 了 飘 香 的 清 江。而 此 时 杯 底 绽 开 的 春 色,更 是 娇 艳 欲 滴,翠 嫩 醇 美。

茶 艺 步 骤 08观 音 捧 玉 瓶

这 是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第 八 道 程 序,就 是 通 常 所 说 的 奉 茶。

这 道 程 序 以“观 音 捧 玉 瓶”命 名,实 际 上 是 取 自 佛 教 故 事。当 佛 教 与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完 美 结 合 之 后,观 音 便 成 了 人 们 最 常 膜 拜 的 对 象。传 说 中,大 慈 大 悲 的 观 音 菩 萨 常 捧 着 一 个 白 玉 净 瓶,用 净 瓶 中 的 甘 露 替 百 姓 消 灾 祛 病,救 苦 救 难。

以“观 音 捧 玉 瓶”来 比 喻 泡 茶 者 把 泡 好 的 茶 敬 奉 给 品 茶 者,表 达 出 对 来 宾 的 敬 重 与 祝 愿,希 望 杯 中 的 茶 可 以 像 玉 瓶 中 的 甘 露 一 样,为 品 茶 者 驱 除 灾 难 与 苦 痛。

茶 艺 步 骤 09春 波 展 旗 枪

这 是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第 九 道 程 序,即 赏 茶。

作 为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特 色 程 序,赏 茶 重 在 观,然 后 是 细 细 品 味。在 热 水 的 浸 泡 下,茶 芽 已 开 始 慢 慢 舒 展,叶 片 态 势 各 显,茶 芽 尖 尖 如 枪,展 开 的 叶 片 如 旗。一 芽 一 叶 的 被 称 为“旗 枪”,一 芽 两 叶 的 叫 做“雀 舌”。清 碧 澄 净 的 茶 水 之 中,展 开 的 茶 芽 簇 立 在 杯 底,似 绿 色 精 灵 在 清 碧 澄 静 的 水 中 随 波 晃 动,或 上 下 沉 浮,或 左 右 晃 动,宛 如 春 兰 初 绽。

茶 艺 步 骤 10慧 心 悟 茶 香

这 是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道 程 序,也 称 闻 茶。

品 龙 井 茶 要 一 看、二 闻、三 品 味,在 欣 赏“春 波 展 旗 枪”的 茶 舞 之 后,很 重 要 的 是 仔 细 闻 一 闻 茶 香,茶 香 是 彰 显 茶 韵 的 灵 魂。与 花 茶、乌 龙 茶 不 同,龙 井 茶 的 茶 香 更 加 清 幽 淡 雅,香 郁 如 兰 更 胜 于 兰。闻 茶 香 的 目 的 是 悟 茶 香,以 一 颗 聪 明 善 感 的 心 来 体 悟,茶 香 方 能 进 入 品 者 的 生 命 里。

茶 艺 步 骤 11淡 中 品 至 味

这 是 龙 井 茶 茶 艺 的 第 十 一 道 程 序,即 品 茶。

一 看、二 闻 之 后,便 是 对 茶 的 品 味 了。龙 井 茶 的 茶 汤 清 丽 纯 美,甘 甜 鲜 嫩,虽 淡 而 不 乏 味,既 不 像 红 茶 那 样 浓 艳 醇 厚,也 不 像 乌 龙 茶 那 样 岩 韵 醉 人,但 可 从 淡 淡 的 龙 井 茶 香 中 品 出 至 清、至 雅、至 真、至 纯 的 韵 味 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功夫茶具的介绍
茶泡多了,手自然就美了!
如何把普洱茶熟茶冲泡出诱人的汤色?
普洱茶泡茶全流程教学, 教您正确冲泡普洱茶, 越泡越好喝
普洱茶的三种家庭煮饮法
茶艺十一道,每一道都少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