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子飞霜纹铜镜

真子飞霜纹铜镜

新浪微博 微信

唐真子飞霜纹铜镜,直径15.6厘米。

八出葵形,钮上方饰祥云托月纹,下方饰池水山石,自池中生出一枝莲叶,即为钮座。左侧一人峨冠博带,坐而抚琴,前设香案,后依竹林。此图实为俞伯牙弹奏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再现,所以又称“伯牙奏琴镜”。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其中“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意境。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后将此曲称为“高山流水”, 后人也用此词来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风韵高雅不俗。

故宫博物院藏元王振朋《伯牙鼓琴图卷》

铜镜钮座右侧有一只鸾鸟一足立于岩石之上,振翅而鸣,其钮座之下有一泓池水。对这种孤鸾映水而舞的图像,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破镜》诗中有:“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这里直接引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其二是范泰的《鸾鸟诗序》云:“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宵,一奋而绝。”山鸡映水而舞、鸾鸟睹影而鸣的求偶特性,感动了无数痴情男女,这些传说非常美妙动人,也很悲壮,成为许多诗人常爱运用的典故。因此镜中孤鸾映水而舞不停的图像,实是此传说故事的再现。

伯牙抚琴觅知音,鸾鸟映水舞不停。这些流传已久、家喻户晓的传说,刻画在铜镜上,其表达的主题是求偶、求知音。人抚琴、鸾自舞,池水、荷花,竹林有笋,树木、远山,祥云缭绕托起初升的太阳,如此美妙、欣欣向荣的画面,多么宁静和谐,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内在闪烁的是至诚至美的人性光芒。

深入探索

“真子飞霜”类铜镜介绍 

真子飞霜镜是唐代铜镜中十分著名的镜类,见于不少著录,有菱花形、葵花形二种。镜背纹饰通常以龟身与荷叶组成镜钮和钮座,钮下方有荷池,池中伸出一枝硕大的荷叶,叶中突起一龟,镜钮及钮座即由此构成。镜钮一侧修竹数枝,其旁一人端坐,置琴于膝,前有几案,上有什物。此人正在抚琴弄弦,观之若有琴音缥缈。另一侧树下有鸾鸟一只,正在独自起舞。上方山云半月,表达远方祥云中群山重叠之意。云下田字格中铭“真子飞霜”四字。也有的此处无铭文,作祥云托月、飞鹤翱翔之状。关于该类镜的用途,有学者研究认为,从单人抚琴及孤鸾独舞等场面透露出的寻找知音和伴侣的信息看,它是一款唐代常见的婚嫁镜。

有关镜铭“真子飞霜”的含义,却久久得不到确解。有说“真子者鼓琴之人,飞霜者其操名也”。或云“真子未详,或取修真炼道之意,如南真夫人及元真子之类。飞霜疑即元霜”。还有的说“真子即真孝子的简称,飞霜当是古琴曲调十二操之一履霜操的别称”。仔细推敲诸说,似都有部分道理,但又都未有充足的证据。故这四字铭文至今仍是一未解之谜。

对于“真子飞霜”铜镜画面上所体现的故事,学界主要有两种看法:

第一种观点觉得该镜讲述的是西周尹伯奇被放逐于野的故事。专家、学者认为,“真子”即“真孝子”的简称,“飞霜”为十二操之一,《履霜操》的别称。讲述的是在周宣王时期有位大臣尹吉甫,他有个儿子叫伯奇。伯奇生性敦厚善良,是出名的孝子。他不仅精通音律,而且还会弹琴作曲。后来,伯奇的生母死了,父亲尹吉甫娶了一位后母,并生了弟弟伯卦。虽然伯奇待伯卦很好,两人平时均和睦相处,但后母心怀不良,她为了让伯卦今后能承袭尹吉甫的爵位和财产,就想方设法陷害伯奇。

一天,后母对尹吉甫说:“伯奇见妾生得漂亮,起了淫心,竟然在无人的时候调戏妾。”尹吉甫不相信地说:“伯奇至仁至孝,不可能做出这种禽兽一般的事情”。后母说:“夫君若不相信,你明天可躲在暗处看看就好了”。次日,尹吉甫早上起来就躲在楼上。一会儿,他看到伯奇进来向后母请早安,接着就上前拽后母的衣裳。后母为此而躲躲闪闪,两人拉扯了半天,才松开手。尹吉甫大怒,跳下楼用棍子将伯奇狠狠抽打了一顿,并把他赶出了家门。实际上是后母知道伯奇孝顺,就捉了几个毒蜂藏在衣袖处。在伯奇低头请安时,她便放出毒蜂,然后故作惊慌地嚷道:“蜂子!蜂子!”伯奇不顾被蛰的危险,用手替后母在衣服上捉蜂子,这情形恰好被尹吉甫看见了。尹吉甫离得远,没看见蜂子,就认为是伯奇行为不轨。老实的伯奇,哪里想得到其中的缘故。他不愿意申辩,挟着自己心爱的琴,被迫离开了家。

当时已是冬季,伯奇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衣裳,赤足踩在晨霜上,想到自己无罪被逐,真是太冤枉了。顿时一首凄惋的琴歌《履霜操》(又称《飞霜操》)从脑子里涌现了出来。他边弹琴边唱道:“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说顾兮知我冤。”这时,正好尹吉甫陪着周宣王坐车路过此地,他们都听到了这首《履霜操》。宣王说:“这个唱歌的人一定是个受了很大冤枉的孝子。”尹吉甫点点头,心中暗想:这不就是我那大儿子伯奇在唱吗?歌声使他内心开始产生了怀疑与后悔,等到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尹吉甫愤怒地杀死了后妻。但当尹吉甫再回头去找儿子时,伯奇已经投江而亡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该镜讲述的是天子舜抚琴于苍梧之野的故事。专家、学者表示:“真子”是对镜饰中抚琴者的尊称,子为古代男子的美称,也用来表示敬意。至于“飞霜”则不是操名,它应取“六月飞霜”之意。从该镜的纹饰中可以看出,抚琴者坐于一铺垫上,面前设有几案,案上文具、书卷齐备,颇似一位悠然雅士,绝无伯奇丧家落魄之感。而《履霜操》是伯奇蒙冤所作,曲调悲凄激切,抚琴而歌更是悲伦感人,不可能引得凤凰驻足倾听、灵龟托叶浮水而听。据此推断,镜纹中的“真子”并不是蒙冤的伯奇,而是传说中的天子舜,“真子”在这里可能也有“真天子”的意思。

相传,舜非常喜爱音乐,他做了天子后,让乐师延整理出一种新乐曲叫《箫韶》。据《书·益稷》说:“《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舜帝还喜欢弹五弦琴,伴随琴韵唱自己所作的《南风》歌,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悦今,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今”,歌词中充满了舜帝爱民之情。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晚年到南方去巡视,不幸中途死在苍梧之野。镜纹中的翠竹、荷花、湖石都带有江南景色,它表现的正是天子舜行至苍梧之野,抚琴而歌,远处凤凰闻声前来朝见。舜过世的噩耗传来,举国悲哀,他两位患难与共的夫人(一位叫娥皇,一位叫女英,均是尧的女儿)更是悲痛欲绝,马上赶往南方,一路上她们泪如泉涌,南方的竹林上都洒满了她们的泪痕,于是斑竹又叫“湘妃竹”。因此,专家们认为“飞霜”就是喻义天子舜死于苍梧之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子飞霜
周朝尹吉甫流放孝子伯奇
《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刘琨啸月 伯奇履霜
其名不详与其鸣不祥?
探秘||(尹九源)泸州八景之琴台霜操的来历
伯奇掇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