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具杯盒

具杯盒

西汉

长19厘米,宽16厘米,通高12.2厘米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漆盒呈椭圆形,斫木胎,即用刨、剜、凿等手法将一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具杯盒由上盖和器身两部分以子母口扣合而成。器内及盖内髹红漆无纹饰。器身及器盖均髹黑褐色漆,其上以红漆和黑漆绘云纹、漩涡纹和几何图案。底部光素无纹饰。上、下口沿均以红漆书“轪侯家”三字。盒内装小耳杯七件,小耳杯与马王堆出土的其他耳杯形制相同,均为斫木胎,椭圆形,两侧耳呈月牙形,圆唇、小平底。杯内髹红漆无纹饰,中以黑漆书“君幸酒”三字,两耳及外壁髹黑漆,两耳及口沿外部朱绘菱纹和绳纹组成的几何图案。

在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遣策中,具杯盒被称之为“画具杯”。这种设计奇特、制作精巧的具杯盒在马王堆三号汉墓中也出土两件,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内装九件小耳杯,其中八件顺叠,一件反扣。

深入探索

古人的智慧——收纳达人

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式丰富多样、轻巧精美、色彩绮丽,其造型和形式是汉代历史背景下器物实用功能、象征意义和人们审美要求的集中体现。早在人类的新旧石器时代,从遗存的大量石器造型就能看出,原始先民已有意识地寻找、塑造一定形状的器物,使之适应于某种生产生活的需要,这些造型作为人类意识的物化形式,体现了功能与形式的协调统一。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造型工艺的突出成就,表现在部分漆器套合结构的设计。这些器物造型简洁、优美,缘于工匠们对于器物形式的曲直、对称、比例、尺度等因素的设计和把握准确到位,体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设计水平,真实地反映了西汉初期漆器制作的成就。

耳杯是古代用来盛酒或盛羹的器具,外形多为椭圆形,两侧附有双耳。其双耳颇似鸟之羽翼,故而古人又称之为“羽觞”。漆耳杯最早出现于东周,一直沿用至魏晋。细观这套用于收纳耳杯的具杯盒,具杯盒内装小耳杯七件,其中六件顺叠,最后一件反扣。反扣杯为重沿,两耳断面呈三角形,恰好与六件顺叠杯严密相扣。这种独特的设计,要求在比例和尺寸的设计上非常严谨。小耳杯的尺寸设计为:通高6、长20 、宽14 厘米,而具杯盒的尺寸设计为:通高13、长19、宽16厘米,看似比小耳杯大不了多少,居然能完美地装下七个小耳杯,不得不让人赞叹。

从具杯盒的整体造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漆器工匠的几点设计理念:

(1)组合化思想

组合化设计,体现在多个漆耳杯的成套组合形式,大小套叠的耳杯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在器物形态、结构设计上,整套器物内外浑然一体。

(2)追求实用思想

从漆器作为日用器开始,古人就愈加重视对器形设计实用化的探索。战国以来,人们对这些生活用器的设计特别用心,每种器形设计都臻于完善。耳杯闲置时置于耳杯盒中,这样既干净又节省空间,适用于居家收纳,组合起来又是户外野餐时非常便利的携带餐具,兼具居家旅行的双重功用。除此之外,其独特之处还有耳杯盒打开后其器和盖本身又是一件实用餐具,完整地体现了此套器物的实用性。

(3)“以器载道”思想

具杯盒为椭圆形造型,是由其特殊功能和设计形式决定的,器型以柔和曲线线条为主,整体给人以质朴、醇厚、丰满的感觉。具杯盒整个内部的结构设计十分紧凑,稳定性好,与外部的容器形态浑然天成,完全没有一丝累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4)人性化的设计思想

具杯盒这种构思精巧的设计满足了饮食器具洁净卫生的需要,特别贴近生活。轻便、实用、携带方便等特点都是人性化的体现。

古人为生活便捷,将收纳分类意识完美地体现在器物的细节设计中,在较大容器内,紧密放置多件小容器,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我们来看几件古代有收纳作用的漆器器形,体会一下古人的巧思。

彩绘云龙纹漆酒具盒

战国

高19.6厘米,通长71.5厘米,宽25.6厘米

1986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类酒具盒为楚国漆器的典型器物,通常都有伸出的木柄,木柄周围有系绳的通槽,便于捆缚。这些细节设计表明此类器物兼具居家旅行的双重功用,足见楚人对衣食住行各方面均较为考究。器内分隔成四段六格,便于放置盘、壶和耳杯等成套餐具。

彩绘猪形酒具盒

长64.2、宽24、通高28.6厘米

2000年荆州市天星观二号楚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全器浮雕猪嘴圆眼,角上盘,耳后立,惟妙惟肖、憨态可掬。全器外壁皆以黑漆为地,上用红、黄、银灰、棕红等色绘龙纹、凤纹、云气纹以及乐舞、狩猎场景。内壁髹红漆。头部有4个铜环捉手。出土时器内装有数件耳杯。据《山海经》记载,这种双头猪形的动物是传说中的神兽“并封”。

折叠床

战国

长220.8  高38.4  宽135.6厘米

1986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中期家具。分床身、床档和床屉三部分,由两个尺寸和结构完全相同的两半边拼合衔扣而成。此床拆卸折叠和撑开都很灵便,折叠后所占面积很小,容易携带,适合旅行游猎使用。这种轻便的折叠木床,在楚家具中尚属首件。

三足漆盒

战国

全器长36.8、宽18.6、高32.8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日用器具,由盖、身、腿、足四部分组成。盒身由深浅两个盒组成,深盒作长方形,平顶盖,当中有一圆孔,与盒底凹剜的一圆孔相对应,可能为置筒形杯用。浅盒盒身作长方形,内加格,形成两个长方形浅盒,内底呈斜坡状。造型别致、朴素大方,在出土漆器中少见。

彩绘双层九子漆奁

西汉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马王堆一号墓的双层九子奁,下层底板上凿出9个形状不同的凹槽,分嵌造型各异、大小有序的小漆盒,盛梳妆用具,分门别类,互不混淆。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完美地处理了不同大小和形态的子盒之间的组合关系,漆奁整体与局部协调一致,实现了功能的合理性与形式的独创性。

相关评论

1、张承志:《战国漆器造型随谈》,《东南文化》,1996年1期

2、张飞龙:《中国古代漆器造型艺术的衍变研究》,《中国生漆》2008年11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 – 汉
品藏|西汉渔阳墓中的杯具
马王堆汉墓漆器欣赏
楚国墓出土猪形漆器品赏
马王堆汉墓之争奇斗艳的漆器
漆|汉代·漆耳杯|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